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招了招手,王晏连忙纵身飞起,跃至了那块巨大的青石之上,随后在他的示意之下,盘膝端坐了下来,抱元守一,仔细的聆听着功法要诀。
老者也是改躺为坐,一字一句的口述相传。
蛰龙睡丹功,其总纲要诀,主要是八言三十二字,字字珠玑,精妙绝伦,蕴含着行气之方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
王晏将总纲记牢之后,老者又将每字每句,拆开来逐一解释,让他依照着行气方法,自我尝试。
王晏双眼微闭,意念所至,运起丹田元气。
如此渐渐的行气运转,明显感觉到金丹有些细微的反应,而且在不知不觉当中,王晏忽然有种想睡觉的冲动,这种感觉十分自然,显得极为舒适。
自从凝聚出金丹,修炼到了这种境界,王晏基本上就没有再睡过觉了,晚上都是打坐修行,使身心在修行中得到休息,这样能使修行休息两不误。
像今日这般,如此强烈的瞌睡感,可谓少有。
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下来了一般,听不到鸟叫,也感受不到微风,空气中更失了荷花香气。
猛然间,似乎有人将他一推,险些跌入池中。
一睁眼,王晏醒转了过来,目光所至,乃是一间布置极为古朴的客厅,不知何时,天已经大亮。
他坐在椅子上,面前尚且摆着他没有喝完的半杯香茶,一个道童坐在他对面,笑脸盈盈的相望。
“道兄醒了,怎么?可曾见到了师祖?”
王晏盯着对方,心中愕然。
自己的所见所闻,难不成竟是一场梦。
“敢问仙童,这是怎么一回事?”
道童哈哈笑了两声,出言安抚道。
“道兄不必惊慌,你梦中所经历的一切,全都是真的,师祖长睡未醒,自然不能直接现身与你相见,须得以此方法,方能不打扰到师祖的修行。”
王晏恍然明白过来,心中不禁大为震撼。
梦中相见,传授功法,此人的道行堪称登峰造极,如果不是今日亲身经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道兄既已从梦境中出来,想来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此间之事少有人知,师祖尚且长眠未醒,虽说世事随缘,但还是希望道兄切莫大肆宣扬!”
他也是为了师祖着想,王晏自然能够理解,况且他也并不是那种多嘴多舌之人,知道该怎么做。
寒暄片刻之后,道童直接下了逐客令。
这位白云先生既然与师父相识,王晏感觉并不简单,本想从他这里打听白云先生的来历身份,怎奈那道童只是笑了笑,对于师祖的身份死活不肯透露,在王晏的软磨硬泡之下,也仅是说了一个姓。
白云先生只是号,他本姓为陈!
姓陈的神仙有很多,怎奈王晏所知甚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白云先生有可能是哪一位神仙?
想不通倒也罢了,有机会回去问问师父便知。
无论如何,对方所传的蛰龙睡丹功,这却是真真切切记在他脑海里的,王晏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目前无法得见真容,也只能以后再做打算了。
离了道观,王晏朝着白云观再度拜了拜。
然而躬身再起来时,自己已然又回到了山下。
何谓隐世高人?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隐于自然。
王晏不羡慕对方的道行境界,却很佩服他的心境,隐于山中,耐住寂寞,一睡便是几十上百年。
他自认为自己达不到这种境界,否则早就选择清净一道了,修行讲究清心寡欲,却并非是无欲。
确切的来说,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呢?就连灵山佛陀,还会向玄奘索要人事呢!
他此次顺利的得取蛰龙睡丹功,不排除有师父的交情在内,可同时也是自己诚心跪拜十次所得。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饭,正如法不可轻传。
回到栖霞岭,进入安身的洞府,王晏吞下一粒辟谷丹,依照着蛰龙睡丹功,缓缓的行气运转。
身心放松,龙归元海,气行奇经八脉,遍游全身,尝试七返之功,同时渐渐入睡。
因为有崂山的内丹功法打做基础,所以修行起蛰龙睡丹功来,倒也并没有那么晦涩,一通百通。
崂山的丹法,主要是促使结丹,圣胎合道,蛰龙睡丹功,则是令金丹达成七返九还,两种功法都对金丹有益,只是行气方法不同,故而并不排斥。
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王晏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初修蛰龙睡丹功,便能由此成效,一觉睡了一整天,醒来是浑身舒泰。
金丹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想想自己金丹受损着实过于严重,哪怕是以老方法也要七七四十九日,功法恢复,显然也是没那么快的,倒也并不气馁。
本源丹气对于金丹极其重要,支撑着整个金丹的运行,所以一般隐藏在金丹的最深处,仅凭内视是根本看不到的,需要以特殊的方法去感应。
师父平日里也只是告诫他们说,金丹很重要,一定要注意保护金丹,讲的都是宏观方面,关于金丹内在的本源丹气,竟是未曾提起,导致王晏并不了解。
直至昨日,白云先生传功,他才彻底的弄明白,并且顺道从他那里学来了感应方法。
王晏现在的本源丹气极度衰竭,几乎是趋近于无,故而完全感应不到,等他将睡丹功法修炼有成,丹气再生,到了那个时候应该会明显一点。
从崂山道士开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唯有情字最伤人
王晏目前的境界,是炼神还虚之境,元气修为耗损,境界是不会跌落的,也正是因为有境界摆在这里,所以耗损再严重,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
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没有伤及到金丹本源。
在崂山修炼神通大法的时候,七年时间,修为虽然有所增长,但是至今依然没破炼神还虚中期。
由此可见,后面的修行之路,是何等艰难!
王晏按照着蛰龙睡丹功行气恢复,将作息时间又调回到了修行之前的状态,白天要么修行降龙伏虎的神通大法,要么进山采药,晚上则睡觉调养。
毕竟这大好的时光,怎么能全部都浪费在睡觉上呢?金丹恢复非一朝一夕之事,急也是急不来的。
趁着这段时间,正好钻研一番降龙伏虎之法。
这门大法,讲究的不仅仅只是击败大型猛兽妖魔,更有对猛兽的驯服,能轻而易举的驾驭龙虎。
比如上古时期,轩辕皇帝路过某座大山,曾见一壮汉驱使猛虎担柴开路,又比如周处斩蛟杀虎除害的故事,那便是降龙伏虎此门大法的初始阶段。
若是能够精通此法,所带来的威力无穷啊!
只是眼下没了师父指导,全凭自己参悟,进度自然很缓慢,王晏也不敢急于求成,主要是求稳。
除此之外,他也会时常注意城中变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西湖看看,以及用烛龙镜探听消息。
这都过去两个多月了,依旧没有出现娘子的身影,这使得他颇为怀疑,有可能她已经彻底离去。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他还是没有要走的准备,一来金丹尚未完全恢复,另外他也还想再等一等。
寒冬腊月,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将天地间全部染成了白色,北风呼啸,虽有刺骨的寒冷,但是年尾除夕,家家户户爆竹连声,人们的心灼热似火。
自打修行以来,王晏过年都是在山上过的,有亲眷的师兄弟们,这时都会告假回家,团圆温馨。
至于本人,与留下来的师兄弟,乃至师父坐在一起吃个饭、论个道,活跃气氛,倒也不显寂寞。
今年这个除夕,王晏虽是一个人,好在早已经习惯,当天到街上采购了一番,随即回到了山洞。
栖霞岭的这个山洞,眼下成为了他在余杭府的家,王晏给它取名叫做清风洞,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主要是顺口,再者最近常有冷风由四面灌入。
除夕之夜,雪已停,风未止。
清风洞内,王晏燃了一堆篝火,用以照明。
石桌之上,摆着瓜果香菜酒水,上首席位,插有香烛等供品,先拜天地,再敬祖师,礼数周道。
做完了这一切,王晏这才自斟自饮起来。
“师父啊!又一年了,这杯酒弟子先敬您!”
王晏手持酒杯,来到洞外,任凭寒风肆虐,他却岿然不动,面朝着东方崂山的方向,举杯说道。
这个节日,对于世间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特别的意义,天庭还有蟠桃盛会呢,更何况是人间?
“老天爷啊,你何其不公!既然此生无法再与英台结为连理,倒还不如一死了之,了却痛苦!”
敬完了远在崂山的师父,之后想到娘子,复倒上一杯酒,正欲举杯相敬,然而就在此刻,清风洞上方传来一阵阵埋怨,声音随风而至,清晰无比。
王晏心头一怔,探出洞外,朝着上方望去。
天色虽黑,但他却看得清楚,一名俊秀男子站在山崖边上,手中拿了个酒壶,当即狠狠的砸下。
王晏连忙将身子缩回,伸手往外一探,将那酒壶牢牢的抓在手中,摇了摇,酒壶已经空空如也。
“什么人啊?高空抛物,有没有素质?”
王晏吐槽一句,实际上心中不免有些无奈。
听这人的言辞,显然是个想不开要跳崖的。
不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主角命,跳崖不死,还能找到武功秘籍,从而逆天崛起,吊打一切。
年轻人一时冲动,这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就会觉得自己是真的蠢到家了。
另外这人跳崖也不找个好地方,竟然在他的门前寻死,而且还是在这么吉庆的日子,如何能忍!
“唉!自古多情空余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