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现在,很多地方还会举办杏花节。

    还有,杏树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花木。

    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

    所以,人们关注杏树,至少已经有了二三千年的历史。

    非常久远了。

    ……

    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

 第五百一十三章 她姐姐很漂亮还是个才女

    如此悠久的历史,李悠然对此,是非常欣喜的。

    杏子的果实球形,直径约在2。5厘米以上。

    果皮白色、黄色、黄红色的都有。

    一般都具有红晕,微被短柔毛。

    李悠然挺喜欢吃杏子的。

    之前没种过,现在种一次。

    在种子商城里,找到杏子种子。

    “作物名称:杏。

    作物等级:二级。

    需要技能:种植二级。

    需要农场等级:二级。

    成熟时间:85个小时。

    预计果实数量:600斤。”

    种子是2000点农场点一粒。

    买一粒种子种下。

    种下之后,从物品栏里取出一串葡萄。

    一边吃葡萄,一边刷刷视频。

    十分美哉。

    ……

    第二天。

    早晨。

    吃过早饭之后,李悠然、古意两个人准备前往牛家村。

    可以打车去。

    不过,为了回来更加方便,两个人决定租一辆车。

    在一家租车公司,选了一辆十几万的普通车。

    李悠然开车。

    出城,直往牛家村而去。

    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牛家村村口,还是十分方便的。

    在大公路上走了十几公里之后,拐进一条小公路。

    路更窄了,路两旁的景色,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了更多的土地和农田。

    就感觉从城郊,直接拐进了田园。

    田园景色是一定不会差的。

    因为有着收获的期待和喜悦。

    又走了十来公里之后,一座大山的轮廓出现在视线里。

    还有一条大河,在公路不远处蜿蜒。

    古意介绍说,那条大河叫做钱江,从牛家村西面绕过。

    钱江里鱼类资源丰富,是个钓鱼的好去处。

    而那座大山在牛家村南侧,山里山货资源丰富。

    那位老人家的那些大红菇,应该就是在那座大山里找到的。

    李悠然听后,心里一喜。

    这牛家村的格局,和自己的云溪村,有一些相似啊!

    有大山,也有大河,且山货资源和鱼类资源都很丰富。

    好地方!

    感觉和这个地方,颇为有缘。

    李悠然对牛家村更有兴趣了。

    又走了一会儿之后,到了牛家村村口。

    有一处宽地可以停车。

    停好车之后,两个人下车。

    李悠然四处打量一番,景色十分不错。

    古意说道:“怎么样?是个好地方吧?”

    古意应该来过这里很多次了。

    李悠然点头,“的确是个好地方。”

    古意又道:“走吧,我们进村。村子里的景色也不错。”

    李悠然再点头。

    不知道会不会碰到那位老人家,还有苏小染?

    两个人走进村子。

    刚过村口,远远有一个四十几岁的男子,迎面走过来。

    古意笑道:“悠然小友,那就是宋易了。他对我们到村子的时间,倒是估算得很准。”

    李悠然莞尔。然后和古意一起迎了上去。

    走近之后。

    宋易哈哈笑道:“悠然小友,欢迎,欢迎来到牛家村。”

    李悠然赶紧道:“来到牛家村,见到宋易先生,实在是非常荣幸。”

    宋易摆手道:“小友不要这样说。我早就想见小友一面了。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李悠然再一次表示自己十分荣幸。

    宋易又说道:“小友的诗词写得好啊!你的那些诗词,每一首的质量都很高。我都很喜欢。写得非常好!”

    李悠然连连表示谦虚。

    之后,宋易又道:“听老古说,你在绘画上也非常有一手。有机会一定要看小友露一手。”

    李悠然道:“我的那点水平在宋先生面前,是绝对拿不出手的。”

    宋易摆手道:“小友不必谦虚。你如此年轻,超越我们是迟早的事情。今后的画界注定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李悠然道:“宋先生和古先生都正值壮年。在未来不短的时间里,画家都是要靠你们的。”

    宋易、古意两个人都哈哈一笑。

    然后,宋易请古意、李悠然两个人前往家里。

    路上。

    “老宋啊,你说的那些山货,都还留着吧?”古意问道。

    宋易道:“放心。留着呢。大红菇、鸡枞菌、牛肝菌、鹅蛋菌都有。多着呢。这几天上山,运气那是相当不错。”

    古意笑道:“留着就好。我们就是冲着你的那些山货来的。”

    宋易笑骂一句。

    古意又道:“对了老宋,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叫苏小染的小姑娘?”

    “小染?”宋易疑惑道,“老古,你认识小染?”

    古意道:“不是我认识,而是悠然小友认识。”

    说着,古意将昨天关于大红菇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昨天听李悠然说了。现在又阐述给宋易听。

    宋易听得连连称奇,最后哈哈笑道:“悠然小友,你和我们牛家村有缘啊!不然,为何你初到无泪城,就发生了这么巧合的事情?”

    李悠然笑道:“我也觉得我和这里很有缘。”

    宋易道:“相当有缘。真的是太巧了!”

    感慨了好几句之后,又说道:“小染那丫头非常乖巧懂事,我们村所有的人都喜欢她。他们家在村子西面,挨着钱江不远。现在家里就她和爷爷奶奶三个人。父母都在无泪城里上班,一般只在周末的时候回来。她还有一个姐姐,在无泪城无泪大学读书。刚上大一。”

    李悠然道:“她有一个姐姐我知道。叫做苏小墨。”

    “嗯?”宋易、古意两个人,都若有深意的看向李悠然。

    昨天李悠然并没有给古意提到,苏小染说自己还有一个姐姐的事情。

    所以,古意并不知道苏小染还有一个姐姐。

    此时见李悠然还知道这一点,眼神自然就有深意了。

    李悠然嘿嘿一笑,说道:“昨天苏小染给我说的。她说她还有一个姐姐,叫做苏小墨。当然,我就只知道这么多。除此之外,我连她姐姐多大都不知道。我还以为她姐姐最多就比她大两三岁呢。没想到都已经上大学了。”

    好吧。

    古意、宋易两个人都点点头。

    然后,宋易又说道:“小染今年十岁。她姐姐比她大了九岁。说起她姐姐,可以说是我们村子的骄傲了。不仅人长得非常漂亮,还在诗词、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天赋。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苏小墨长得非常漂亮,李悠然并不意外。

    看苏小染就知道,她姐姐一定是个美女。

    只是没有想到,苏小染还是一个才女。

    漂亮又多才,很了不起!

    继续往宋易家里走去。

    不久之后,到了宋易家院子外面。

    两层的小楼房,一个院子。

    院子旁边是一块菜地。茄子、黄瓜、苦瓜、丝瓜、辣椒、番茄等蔬菜都有。

    宋易招呼着李悠然、古意两个人进了院子。

    宋易的老爹老妈这个时候在家里。

    老位两人从屋里迎了出来。

    李悠然、古意两个人赶紧上前向两位老人问好。

    两位老人的身体都还很硬朗,满面红光,气色也十分不错。

    双方一阵寒暄。

    寒暄过后,宋易颇有些得意的,将他这几天去山上找到的山货都拿了出来。

    招呼着李悠然、古意两个人过去看。

    两个人都是一笑,然后走了过去。

    看清之后,眼前都是一亮。

    数量还真不少。

    大红菇有六朵,子实体都挺大,菌盖直径都超过了十厘米。

    鸡枞菌有八朵,有大有小。最大的一朵,菌盖直径在12厘米左右。

    另外牛肝菌、鹅蛋菌两种,数量也都不算少。

    非常喜人的山货。

    古意欣喜道:“老宋,可以啊!这一次是真不少。你这几天的运气是真不错。”

    宋易道:“运气是一方面。另外还有经验、技术也很重要。你首先要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哪里有可能会有某种山货,然后再仔细去找。才不会浪费时间。找山货靠的,远远不只是运气。悠然小友对此,一定非常了解。”

    李悠然笑道:“宋先生所说不错。如果盲目的满山去找,基本上就只是在浪费时间。除非运气极好,可能能够遇上一点。”

    古意摇头无奈道:“好吧。说到找山货,你们是比我更有发言权。”

    宋易哈哈一笑,颇为得意。

    李悠然则莞尔。

    之后,宋易说道:“今天中午就用这些山货招待你们。你们想怎么吃?”

    这些山货都是天然珍馐,怎么吃都非常鲜美好吃。

    不过,既然山货这么多,那吃法上自然可以丰富一些。

    三个人一番商量之后,决定出了不同山货的不同吃法。

    宋易亲自下厨。

    “对了,那边那个缸子里有鱼。要不要再整点鱼?”宋易问道。

    李悠然、古意两个人都表示不用了。有这么多山货足够了。

    然后,两个人都走到了宋易所说的缸子前面。

    他们很好奇缸子里面,有多少鱼?又有些什么鱼?

    这是一个石缸。

    长方体,两米左右长,一米左右宽。

    高度的话,大概一米半的样子。

    是用一整巨石,人工凿出来的缸子。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用这样的石缸装饮用水的。

    当然,放在厨房里装饮用水的石缸,一般都没这么大。

    长度一般一米多点,宽度六七十厘米左右,高度差不多同样是六七十厘米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