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东方通讯社的名声遍布整个亚洲,新闻质量的效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合作的媒体已经遍布整个亚洲,多达70个合作伙伴。”
“去年,东方通讯社净利润为220万港元,毛利润则为380万港元。”
吴光耀听了激动了一下,开口说道:“好事情,毛利润居然如此高!”
“恩,如果不是要进军亚洲以外的地方,那么净利润就更高了!”方学铭兴奋的说道。
吴光耀摆摆手,开玩笑的说道:“我喜欢净利润为零,钱只有投资出去,才能产生更多的利润。”
“老板高明!”
轮到东方印刷厂杨阳汇报了,杨阳脸上丝毫不怯,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目前,东方印刷厂承接了东方传媒集团的100业务,我们东方印刷厂可以说是以成本价在为兄弟公司服务。就算是这样,我们干其他公司的业务,在去年也盈利30万港元。”
“不过,前段时间我去德国海德堡公司考察,他们的平面印刷机技术已经非常的棒了;我想把印刷厂的凸面印刷机逐渐淘汰掉,所以我希望开始截留利润,用于更换设备。”
吴光耀听了,立马说道:“支持!只要有先进的设备,你立马给我换。我听说平面印刷机污染轻,对人体的伤害小,而且效率也高很多,所以我们要尽快更换设备,集团公司拨款爽快点。”
沈宝兴和杨康立马点头应是,杨阳连忙表示感谢!
最后是东方出版社李贺,李贺的脸上却是平淡如水,沉稳冷静的说道:“东方出版社的去年利润为80万港币,但是作为慈善事业的东方图书馆每年亏损在50万港币左右,所以净利润在30万港币”
吴光耀点点头,并无意外,东方图书馆是港岛真正意义的慈善机构,图书馆里的书籍可以顺便看,图书馆还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座椅方便市民阅读;
只有借书出门和购买书籍,才会有一点点利润。
可是能免费看书籍,买书借书的人根本就不多;
而且,东方图书馆每年还有各种捐赠图书的慈善行为。
“慈善也是一种财富!”
吴光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大家送上了掌声。
吴光耀总结道:“我很满意各位所做的工作,在接下来大家要继续前进。这次会议既是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也是决定集团公司的下一步。”
“我打算对港岛商业电台发起收购!”
吴光耀的话,让众人感到意外!
不是说东方传媒公司看不上港岛商业电台,而是老板在1959年对于港府招标商业电台的时候,表现出没有兴趣,而如今怎么又要花大精力去收购港岛商业电台呢?
“此一时彼一时!”吴光耀没有过多的解释,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必要去追究原因。
杨康想了想,开口说道:“港岛一共只有三个电台,政府办的香港台、为驻军服务的英军台、以及就是民营的商业台;三家经营的目的和限制各不相同,所以就造成了商业电台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发展的很顺利;再加上何佐芝背靠港府政界红人、行政局议员罗慧及邓肇坚爵士,所以何佐芝未必肯出售!”
“没有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
吴光耀的话,让六人愣住了!
就在大家发愣的时候,吴光耀的声音再次传来。
“如果有,那一定是钱不够!”
众人再次定住,会议室很快发出了轰然的笑声。
“老板的这句话,非常的精辟!”哪怕是一向平静如水的李贺也忍不住笑道。
第346章 【友好收购】(求月票)
何佐芝是何东的私生子,是何东在生病期间和一位叫朱结地的护士所生;
因为身份的原因,何佐芝在何东死后只分到5万港元;
这对于庞大的何东遗产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不过何佐芝毕竟是美国高校毕业回港的人才,再加上一开始在家族企业实习打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后来出来创业也是一帆风顺,经营洋货生意赚取了第一桶金,在贸易上面有很大的成就。
何佐芝50年代初就进入了传播业,和澳门大亨罗宝在澳门开设了一个电台,专门为港岛人服务的绿村广播电视台;
结果因为发射功率小,信号不稳定,故业务清淡,勉强维持。
在1959年,何佐芝又联络港岛的政治红人行政局议员罗慧,和邓肇坚爵士竞标取得港岛的商业电台牌照。
这一次可就是一帆风顺了,港岛商业电台基本算是垄断生意,所以盈利匪浅。
对于吴光耀来说,电台不像电视台那样重要,吴光耀也没有必须拿下的决心。
话说起来,何东在世的时候,对吴光耀多有照顾;
吴光耀也自然不可能强买强卖,所以这次以游说为主。
再说了,吴光耀一直有自己的一个做事风格;
那就是对待华人的企业收购,一定要以友好收购为标准;
就像后世的郑裕桐一样,收购公司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极少发生不愉快。
而吴光耀对待外资公司收购,一般采取的就是简单暴力了!
毕竟洋资公司也是这样对待华人企业的,比如后世的置地恶意收购牛奶公司
因为罗慧和邓肇坚两人各拥有15和25的股份,所以吴光耀一次性把三人全部邀请到香格里拉酒店的中餐厅。
两人虽然是港府的政界红人,但再红也没有吴光耀红,吴光耀在伦敦关系都挺红的;
所以三人自然欣然前往,不过当三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就知道鲨胆耀看上了港岛的商业电台了。
待大家坐上来之后,大家都有过数面之缘,简单的招呼之后,吴光耀就直入主题。
“我这次来邀请大家的目的,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猜测。东方传媒集团这两年发展迅速,所以对大家手中的商业电台经营非常感兴趣,现在希望和大家一同经营商业电台,为港岛的电台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吴光耀开口的并不是全资收购,而是希望合资经营,这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退路。
三人面面相觑,相互从对方眼中读取想要的信息。
片刻之后,何佐芝开口说道:“吴爵士打算收购多少股份,作价几何?”
此时的何佐芝也没有一口拒绝,而是试探性的问道;
这个道理很简单,别人温柔的来,自己也温柔的去。
“250万港币,51的股份如何?”
“吴爵士这可不是合营的态度,这和收购有什么区别?”邓肇坚抢先说道。
看到邓肇坚抢话,吴光耀也不恼,谈生意嘛!
邓肇坚手中也有一个项目,吴光耀也想参一脚,那就是九龙巴士公司;
不过九巴就好收购了一点,因为九巴上市了!
“邓爵士务恼!大家觉得钱少了可以再谈再加,我相信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价值,何生你觉得呢?”吴光耀跳过邓肇坚,向何佐芝问道。
何佐芝不仅仅经营电台,还在证券、贸易上多有投资,金钱对他来说可比情怀重要。
何佐芝看吴光耀看向自己,不由得收回自己的心动,正色道:“我们欢迎东方传媒集团入股,但是东方传媒想控制电台则不行,还请吴爵士不要为难我等。”
何佐芝之所以心动,是因为这个电台是在1959年花80万港币投标而来的,而吴光耀直接给了500万的估值,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价格了。
三年的时间,翻了六倍多,这难道不值得心动吗?
“为难说的有点严重了,实话给大家说吧,港岛商业电台在你们三人手中埋没了,根本没有发挥他应该有的价值。如果是我们东方传媒集团来率领香港商业电台,他的价值将放大数倍,你们每年所得的效益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各位,俗话说宝物有德者居之,那么同样一个好的项目,也应该让有能力的人来经营。”
吴光耀的话,让三人触动很大,原来吴光耀在港岛商界有经营之神的称号;
既然,吴光耀敢说能经营的更好,三人还是有点相信的!
不过,港岛商业电台本身就是没有竞争对手,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突然被人当了大股东,大家还是有点犹豫的,哪怕钱给的很多。
吴光耀看三人并没有马上反对,立马加码道:“东方传媒集团用250万现金购买你们手中的51的股份,再投资100万港币用于港岛商业电台的设备、内容、人员的更新和加强。各位,我相信在未来,你们手中的股份虽然少了,但是收入绝不会少!”
“这样,你们难道有损失吗?”
罗慧和邓肇坚两人此时马上反应过来,两人本来就不是实际经营着,谈不上失去主导权;
现在既能收获一笔现金,未来又能得到利润的保障,那两人为什么要犹豫呢?
“好,我同意!”“我也同意!”
罗慧和邓肇坚同时点头同意了方案,就剩下一个何佐芝了!
要知道,罗慧和邓肇坚本身就是何佐芝的后盾,政界靠山,如今两人都同意了,何佐芝还有勇气抵抗吴光耀这头雄狮吗?
当然是没有!
“吴先生,我想知道东方传媒集团收购港岛商业电台之后,我们三人的职位怎么安排!”
“就像我说的那样,我们是合资经营,你们三人依旧享受经营权,可以在公司任职董事;如果东方传媒集团的管理团队做的不够好,你们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经过商量后再改正。”
吴光耀并没有因为有51的股份而选择独裁,在经营电台上面,自己虽然有一些奇招,但绝不是整个经营的全部;
兼听大家之言,经营会更全面一些!
“好,我也同意东方传媒集团的加入!就像吴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也是希望港岛商业电台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个漂亮而又友好的收购战,就轻松的在不到一顿饭的时间里谈成,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