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七亿港币,可是比事前的九龙仓市值还高!
亨利·凯瑟克毫无意外的拒绝了吴光耀的提议,这一轮交锋毫无收获,不欢而散;
可以说,双方的关系开始非常紧张,恐怕下一次董事会议,,董事会的各人发言就会被每一句的记载下来。
。。。。。。。
双方都在市场收购九龙仓的股份,但是奈何股民也不傻,不到最后决战时刻,绝不撒手;
所以,双方都收购的很缓慢;
但是双方又不想太早的进行大决战,因为这样需要大量的资金;
能在公众市场收购一点,就能减少一定的损失,毕竟股价还算低!
像这种收购战,决战时刻就是股价的最高值,那么自然是收购方差的股份是越少越好!
2月24日,九龙仓集团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吴光耀、史俊、荣本生三人作为董事参加此次会议。
“吴先生,你作为九龙仓集团的重要董事,需要告知董事会你最近的出行计划,以应对公司的突发事件!”亨利·凯瑟克说道。
吴光耀一愣,这亨利·凯瑟克怎么关系自己的行程起来;
其实,3月初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那就是国际油轮协会在美国召开的会议,而吴光耀正是这个协会的主席,不得不参加。
吴光耀也非常担心亨利·凯瑟克待自己一上飞机,就发起收购;
到时候自己虽然有团队在港岛,但是毕竟少了一个头面人物,对怡和洋行还是有益的。
君子坦荡荡,吴光耀大方的说出了自己的行程;
因为此时双方关系紧张,所以有记录仪专门记录双方的每一句话语,吴光耀的话自然也被记录下来。
吴光耀说完自己的行程安排,抬起头,却发现亨利正盯着自己,面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眼神也乖乖的;
吴光耀知道,这亨利·凯瑟克绝不会安好心,可能会在自己离开之后,发起总攻。
可是,谁是狼谁是羊还可未知呢!
没有吴光耀在港岛,自己的团队真的就是一盘散沙吗?
。。。。。。。。。
2月28日,星期五,吴光耀从启德机场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
这一举一动自然被有心的怡和洋行洞察到,顿时一个针对吴光耀的阴谋启动起来。
当天晚上,亨利·凯瑟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亨利·凯瑟克意气风发,大有一击必胜的把握!
怡和洋行布置了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怡和洋行增购股份19%,这样怡和洋行所持九龙仓集团的股份就达到了49%;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收的高招,既可以回避50%的全面收购的临界点,又可以让吴光耀进退两难。
第二道防线,怡和洋行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条件是:怡和洋行愿意以两股置地公司股票作价16港币(分拆加下跌后的股价),再加上一张面值34港币的无抵押券,共计50港币每股的代价,换一股九龙仓股票。
第三道防线,自然是吴光耀前往美国,留在港岛的吴光耀一系群龙无首;再加上时间是星期五,接下来将是两个休假日,吴光耀一系动用现金将大受限制。
第四道防线,怡和洋行把九龙仓的股价抬到了50港币每股,而原本的股价才28港币,一下子猛涨70%多,如果吴光耀动用现金,将是一个考验;光大银行也未必有如此多的现金。
怡和洋行这一系列反击来得如此迅速,如此突然,港岛的华人纷纷骂起怡和洋行耍阴招。
吴光耀真的没有后招吗?
晚上,光大证券的会议室里,一群人正在组织会议!
这些人都是吴光耀的高管,但是却有一个特别年轻的面孔。
“显朔,别紧张!老板不是给你了个锦囊么!”荣本生和蔼的说道。
一众高管纷纷和尚的看着吴显朔,老板去美国参加活动,却悄悄的把大公子叫了回来;
老板临走的时候,这样和大家说道:“其实,哪怕我不再感到,你们也会取得成功。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儿子,跟着你们一起,见识见识这种场景。”
。
第476章 【轻取九龙仓 完】
吴显朔闻言,拿出随身的一个锦囊,然后打开;
只见上面写着:跟着叔叔们多看,多听,多学!还有,不管怡和出什么价格,我们都要比他高3港币每股,还必须全部是现金。
吴显朔把纸条传递给大家,大家看完之后,信心十足!
怡和报价50港币每股,却全部不是现金,是股票和债券;
哪怕是吴光耀一方出45港币一股的现金,也大概率会赢!
这也是吴光耀担心这个团队的地方,那就是不舍得花钱;
只有吴光耀知道,多花个上亿港币又何妨,九龙仓的价值无可衡量!
至于把还在读书的吴显朔叫回来顶替自己,吴光耀也是想让他和这些高层有一定的接触;
毕竟,意外随时可以发生!
。。。。。。。。。
3月1日,星期六的下午。
吴显朔代表吴氏家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以家族的名义,动用9亿港币的现金,作价每股53港币收购1700万股九龙仓股票,将家族所持股份提至49%;
收购期限只有星期一和星期二,另外不买入怡和洋行及置地手上的九龙仓股份。
“吴公子,请问你还在读书吗?”发布会结尾,吴显朔显然已经成为了记者们的焦点。
吴光耀的产业之大,产业之光,众人都清楚,谁能接班这个庞大的财团呢?
这是港岛所有人都好奇的事情,这次收购战算是港岛开埠以来资金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个收购;
但吴光耀却让自己的儿子来顶替自己,这不就是一个答案吗?
吴显朔温和的说道:“叫我吴显朔先生就行,也可以叫我小吴;我确实在读书,正在哈佛读大四,即将毕业!这次回港,也是因为此次收购案是家族收购,父亲希望有个家族代表和叔叔们一起参与。”
“那么这次将收购价定在53港币每股,是谁的主意?”一名记者快速问道,生怕被人抢先。
“是这次收购团队经过商量出来的结果,父亲不在港岛,而我只是来学习的!”
接着,记者们纷纷轮番上阵,甚至有人问出尖锐的问题:“小吴先生,这次收购案可谓是华人首次收购英资大型公司,大涨我们华人士气,你对这怎么看?”
这个记者显然不讲究,有意挑起华资和英资的对抗。
吴显朔总算没有让在美国的吴光耀失望,继续温和的说道:“我们没有你想的那么多,这些年来,我父亲收购过太多的各国公司,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都有;说实话,我个人认为这些都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的表现,我们的初衷也是扩大公司经营,从未想过其它。。。。。。。”
一群记者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吴显朔如此有礼有节,纷纷感叹吴光耀后继有人了!
一众吴光耀的参谋也纷纷送了一口气,刚才坐在吴显朔旁边的荣本生本想把这个问题接过来,没想到吴显朔给了他一个眼神,表示自己不会乱来。
。。。。。。
怡和洋行会议室
“可恶!”亨利·凯瑟克没想到最终还是没有希望取得成功。
一众高管沉默,在绝对实力面前,真的很难有所作为!
良久,亨利·凯瑟克仿佛做了很大的决心一样,人也放轻松了很多。
“纽壁坚经理,你马上安排职员连夜加班,把股票分成小数额的多份,然后暂存在我们交好的经纪行和代理公司,立马进行套现!卖多少是多少,越多约好!”
“是,大班!不过吴氏家族一共只收购1700万股,恐怕很快就会收齐。”
亨利·凯瑟克点点头,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持股九龙仓的多是华人,本身就对怡和不利!
所以,一旦吴氏家族发起同样的条件,这些持股的人也会选择吴氏家族,不会选择怡和。
“无妨!股市正热,我们一定可以找机会抛出高价的;如果我们不选择抛掉,那么市道一旦遇冷,吴光耀恐怕就得私有化九龙仓了,到时候我们手中的股票贬值不知道要什么程度。所以,趁着一些股民还在做发财梦,我们要清空我们手中的九龙仓股票,然后拿这笔钱去重建中区的几幢大厦。”亨利已经冷静下来,既然败局已定,那么该给怡和退路了。
此时,怡和一众高层对亨利·凯瑟克可以说不仅没有看低,反而觉得亨利·凯瑟克做的很好!
换做是谁,都不一定有亨利做的好!
奈何敌人实在强大!
。。。。。。。。。。
星期一,上午股票开市,但是由于九龙仓集团的股票在上个星期五已经停牌,无法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所以,吴氏家族的团队决定在通过股票经纪人负责交易。
其实,怡和洋行比吴氏家族早发一天通告,如果位置互换,是吴氏家族首先发出公告,恐怕第二天一早,就可以通过股票经纪人完成收购,宣布成功了;
但是,怡和洋行刚发布收购消息,就有证券专家发出忠告:在吴氏家族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最好是持股静观;
而且,持股的多为华人,他们早就对怡和管理九龙仓的方法不满,自然期盼吴氏家族能胜出这场较量。
事实就是这样,上午8点,吴氏家族开始宣布收购;
到了上午9点,吴氏家族宣布港岛最大的一次收购战结束,吴氏家族获得了胜利,持股九龙仓集团的49%股份。
同时,怡和洋行宣布认输败北。
。。。。。。。
九龙仓一役,吴氏家族可以说是一开始就是稳赢的局面,赢的甚至可以说轻松!
不似前世包宇刚那样,还经历了一些波折:
比如向汇丰银行借钱,汇丰银行借给了包宇刚20亿港币;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