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理浩一愣,这位好大的野心!
难怪自己上任的时候,伦敦方面让自己特别注意这位,他的实力已经让人忌惮。
“吴先生说笑了,港府才是香港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总督也不要忘了,我这是正常的投资和规划!莫非港府,或者说伦敦,不想看到一个经济发达的香港?”
“当然不是,我只是提醒吴先生,我们港府也愿意加入吴先生的计划中!我挺喜欢吴先生在中大学里的演讲,您说的未来,是让人向往的。”
吴光耀笑着说道:“麦理浩总督开明!我知道,港府对经济发展不想过度干涉,那么我请求港府考虑在中大学和香港大学增加理科类的规模,特别是电子产业、机械类、生物科学这些方面;最好是每年能有招收上千人的规模,这样一来,我们作为企业家就会更加的有把握。”
麦理浩沉思起来,说实话,这位华人要求的一点不高;
“可是万一这些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麦理浩的担心并无道理,因为港岛在这些产业上还非常薄弱。
吴光耀笑着说道:“总督阁下,我愿意和两所学校签订合同,长期解决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当然,港府也可以适当的鼓励企业进入这些行业。”
麦理浩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给一些政策,但是资金方面的事情。。。。。”
吴光耀爽快的说道:“义不容辞!”
麦理浩点点头,说道:“吴先生还请理解,港府最近有个大型的公益工程,所以资金方面。。”
吴光耀快速的说道:“我理解!”
反正受益最大的是自己,自己何不爽快一点!
麦理浩想了想,再次说道:“吴先生,以后需要什么支持,你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会尽量给你协调!而你作为大企业家,还请多多考虑香港的经济!”
吴光耀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的,我是香港人,自然有责任发展香港!”
这次交流,算是双方的一众试探,也是双方的一个初步合作;
吴光耀相信,资金人才眼光,这是无往不胜的法宝!
自己并不是要把香港的产业颠覆,只是想把香港的产业多元化;
吴光耀也知道,想要把香港的电子业、机械业等制造业带到一流的层次很难;
但是如果能做到后世新加坡、台岛的那种程度,再加上香港一流的贸易和金融,那也比前世高了几个档次。
吴光耀离开后,麦理浩自言自语的说道:“幸好这位是台岛那边的后人,加上和对面一向没有合作,所以无需担心他倒向对面。”
如果让吴光耀听到了麦理浩的分析,一定会嗤之以鼻,他太低估了对面的统战能力和决心了;
别说自己是G党后人,哪怕就是G党,对面以后也会诚心的拉拢。
。。。。。。。。
和麦理浩交谈之后,第二天吴光耀就来到香港大学,见到新的华人校长黄丽松;
这是香港大学的首位华人校长,由此可以看出,麦理浩还是希望华人更多的参与治理港岛中来。
“黄校长,我昨天和麦理浩总督谈过,将在香港大学增加理工院系的问题,麦理浩总督表示支持,所以我想贵校至少每年要招600名理科生。”吴光耀直接开口说道。
黄丽松本身以前就是马来的理学院院长,所以也算是专业的。
“可是如此多的学生,就业问题该如何保证?”
“黄校长应该去调查一下,香港的电子业已经初具规模;仅仅是我旗下的公司,就在香港投资了5个电子工厂,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都有在香港生产。”
黄丽松说道:“可是据我所知,这些工厂只是一个生产工厂,并不需要多少技术人员!”
吴光耀笑着说道:“没有人才才会导致这种情况,我愿意和学校签订就业合同,黄校长无需担心;还有我个人愿意每年定期捐款,以保证理学院顺利举办。”
黄丽松点点头,说道:“吴先生既然愿意全力支持,港府也愿意支持,那确实没有问题了;吴先生请放心,我会立马组织起来,保证明年可以招收600名理工学生。”
其实,吴光耀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自己创建一所大学;
不过,创建大学可不是有钱就能行的!
师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精力,所以吴光耀打算再晚点考虑这个事情!
也许七十年代末就会考虑,但是筹备一所大学,怕是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所以吴光耀才从中大学和香港大学着手,这样剩下许多精力!
不管这么说,每年一千名专业人才,总归是够了!
第530章 【预警】
8月,连通本岛和九龙的海底隧道竣工,并开始通车,无疑是港岛一件很重要的大事。
自此以后,有车一族及出租车就不需要通过汽车轮渡过往两岸了,着实方便了许多。
而随着这条隧道运行,铜锣湾势必会成为港岛新的商业中心。
召集地产三剑客,吴光耀交代了一些事。
“黎星,长江实业目前有没有在筹备开发新地盘?”
“有三个正在筹备中!”
“取消掉,先缓缓再说!”
“好的!”
三人纷纷好奇,老板莫非预测到什么,突然叫停了楼盘项目。
不理三人的费解,吴光耀继续说道:“手中的住宅项目也要尽可能的出手,但是动作不要太多,不能扰乱市场!”
这下三人忍不住了,黎星问道:“老板认为地产要暴跌?”
因为都是自己的心腹,吴光耀也把自己的分析告诉大家。
“地产跌不跌我不知道,但是香港的股市已经上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就连港府、汇丰银行这些都在发出警告。所以,我的观点也是一样,股市被过度炒作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暴跌。”
“以今年为例,大批地产公司在香港股市挂牌上市,并透过公开发售新股、配股,然后再通过收购、兼并去扩大公司资产规模,拓展业务;所以,香港地产业和股票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的影响大增,逐渐形成了香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股地拉扯。”
“但经济景气的时候,地产市道旺盛,地价、楼价节节攀升,大多数的上市公司资产市值也随之上升,带动了股价上涨!”
“上市公司又利用股市畅旺,开始发新股、股票抵押贷款,去筹集资金,发展地产业务。”
“而一旦股市发生暴跌,那么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随之暴跌,那么筹集资金也会困难,部分地产商甚至资金周转不灵;到时候,大量抛售物业套现,势必会引起市场恐慌;加上经济萎靡,我相信地产一定会与一个下跌。”
“倘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三人不由佩服老板的眼光,分析的头头是道。
史俊担心的说道:“可是如果我们不把资金活动起来,也会造成公司的一个恶性循环。”
吴光耀说道:“所以我才让你们把房子先卖出去,腾出资金过后,再开发楼盘。倘若外面地产萎靡,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楼盘,开发出来,低价销售;不需要赚多少钱,只需保证公司的业务不断即可;这就是所谓的地照买、楼照建,房照卖。”
吴光耀知道,在石油危机中,香港的股市确实暴跌,从1700点跌到150多点,跌了90%;
但是地产跌幅有限,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40%。
远没有1982年到1984年的地产暴跌的程度大!
当然,不论跌幅,只论价格,自然还是石油危机时,购买土地储备划算。
不过,石油危机时,吴光耀需要在欧美日投资大量的产业,所以香港这边的动作不会太大。
叮嘱完长江实业之后,吴光耀又对负责长实地产的修焱兵说道:“铜锣湾已经成为第二个本岛商业中心,我们在六七年购买的三幢旧商厦,要立马拆掉重建商业大厦。”
修焱兵点点头,说道:“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首期在铜锣湾建的三幢商业大厦,只是吴氏家族进入铜锣湾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私有化牛奶公司之后,先把铜锣湾的制冰厂修建成一幢超豪华大厦;
接着将铜锣湾奶牛场修建成三幢一流商业大厦,以及一批高档住宅;
至此,牛奶公司在铜锣湾的土地差不多用完了,只剩下薄扶林的牧牛场;
薄扶林那块地,吴光耀看了很多次,发现可以修建一个高档大型屋邨,可建26幢高层及部分低层的住宅大厦,建成之后,将有4000多个住宅单元。
吴氏家族铜锣湾的第三步开发计划,就是八十年代的时代广场了,用的自然是香港电车总厂的地皮。
8月,吴光耀不仅向旗下地产公司发出预警,还向自己旗下的光大银行发出了示警;
警告光大银行的雷洪,要尽快收拢贷款,提高贷款门口等措施。
。。。。。。。
八月底,吴光耀从香港从发,再次飞往了美国。
自从有了私人飞机(租赁的737商务机)之后,吴光耀的出行已经是非常方便了;
本身吴光耀一年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国外,长期以来,乘坐飞机无疑是最无聊和痛苦的事情。
但是有了私人飞机之后,吴光耀反而喜欢上了这种空中飞人生活。
一上飞机,吴光耀就直奔卧室,赵雅懂事的跟了进来。
原来,吴光耀是要更换休闲服装,这样方便在飞机上活动,而床上已经摆好了更换的服装。
赵雅熟练的站立在吴光耀面前,开始解开正装的纽扣,脸色的也少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习以为常。
很快,吴光耀的全身只剩下一条四角裤;
吴光耀倒没有期待发生什么,因为自己是想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