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澜儿和王清搀扶着王嫂,慢吞吞向前行进。
王清本是隔壁安和镇人,他们家几代单传,生活十分清贫。王清原本是镇上酒楼的掌柜,由于干旱慢慢的生意不景气了。
而在前不久的某日晚上,灾民冲进酒楼,一阵抢夺打砸,至此酒楼关门大吉了。王清也失业了,无法他只能领着妻儿去逃荒。本是想往府城去,结果半路连最后点棺材本也被抢了,最后的最后饿倒在路边,被杨澜儿他们发现救起。
当然这是杨澜儿总结的,王清讲叙时还是情难自抑的。
安和镇距离他们安仁镇约五十里。去县城、府城都要路经安仁镇。
杨澜儿低头思绪不断,安和镇都乱了,那前面不远的安仁镇安全吗?而且他们兄妹还背了这么多物什。
“都休息下,喝点水。王清你再给王嫂和小文吃半块饼子。”杨澜儿突然说道。并向杨存智招招手“二哥。”
“澜儿,怎么了?”
“二哥,从这里通往村子里,有没有近道?我的意思是不经过镇上?”
第21章 少女变农妇
杨存智蹙眉思索一会,眸光一亮:“还真有条近道,但是是山道,不怎么好走。这条近道直通樟树村后山上。”樟树村是从上河村到镇上,要途经村落。
“那太好了,我们就从这条近道回村。”杨澜儿抚掌大笑,兴奋的一掌拍在二哥胸口。
“咳咳咳!”二哥被自己口水呛到,自家小妹什么时候这般彪悍了?抚着胸口委曲道:“澜儿。你……”
“呵呵,休息好了没有?休息好了呀,那就继续赶路吧。”杨澜儿心虚的赶紧自问自答。刚穿来时,她还比较收敛自己的性子。现在是越来越放飞自我了,不过总要慢慢改变,让大家适应她现在的性格。
等他们跋山涉水的回到上河村时,天色已经乌漆麻黑了。众人步履蹒跚的,回到半山腰的旧房子里,准备暂时在这里凑合一夜。
其他人在堂屋安置下来,杨澜儿回到自己的卧室,把门栓好闪进了空间。一日的奔波劳累,使她精疲力竭。这具瘦弱的身体有点承受不住。
直到泡在浴池里,全身心的放松,杨澜儿嘘了一口气。酸痛的身体,泡在温水里舒爽的昏昏欲睡。不知道过了多久,快睡着时,蓦地一震惊醒过来。她好像忘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杨澜儿敏捷的闪出浴池,麻利穿好衣衫。一溜烟地出了睡房,来到炼药房,她敲敲自己的脑袋,懊恼不已。真是笨哟,这么重要的事情差点忘记了。
从药柜的格子里,拿出放在最里面的那个玉瓶。小心的打开,倒了一颗丹药出来。看着躺在手心里的丹药,有鹌鹑蛋大小,表面光泽透亮,药香浓郁,沁人心脾。
杨澜儿知道,洗筋伐髓是痛不欲生,百般折磨的。但她不能放弃,现在她这具身子太瘦弱,她想变强。想变强的心,让她豪不犹豫的把丹药塞进了嘴里,结果……悲剧了。
就是用一个字来形容………“痛!”
痛得她冷汗直冒,撕心裂肺,锥心刺骨般的痛苦,痛得她好像身体被抽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像是一瞬间,又好像是一个世纪长。
等杨澜儿从麻木的意识里回过神来,已经不知是何时辰了。
杨澜儿艰难的坐起身来,发现自己身上覆盖了一层黑色污垢,臭气熏天,差点把她自己都熏倒了。忍着干呕,冲进浴池,洗涮无数遍,直到把身上皮肤搓得差点脱一层皮,才舒了口气。还好这浴池的水带自动清洁的,要不然不知道要换多少桶水。
杨澜儿边穿衣衫边用神识查看下外面,发现还没有天亮。便放心地坐在镜前,看着镜中的人儿。
杨澜儿的心狠狠的荡漾了一把。只见镜中美人儿,披散着墨玉般的青丝,瘦小的脸庞,肤色晶莹,双眉修长,因刚泡了澡的原因,两颊绯红,如上好胭脂。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红唇间漾着清淡浅笑。
没想到本尊资本很足啊,以前因生活困苦,让明珠蒙尘了。现在因自己用了洗髓丹,把身体杂质全排出来了,音容样貌更甚从前。连自己看了都迷了眼,失了神。
杨澜儿喜不自禁,但一会儿又唉叹,这美貌现在却不适合显现人前,不是她怕麻烦,而是她不想麻烦。
杨澜儿又认命的从地里扯了些药草回来捣鼓,再把药水涂满全身。涂好后,镜中美人儿又变成了之前那个脸色微腊黄的人儿。
唉!可怜她美貌少女变农妇。唉!可叹她空有美貌不敢露。
横批:可怜可叹。
第22章 回到山谷
第二日晨曦微露,锁好门众人起程往山谷前进。
由于休息了一晚,王清一家体力恢复不少。上山的速度也加快了,加快了只是相对于昨日他们速度。一路上王家三口对密林的一切,紧张好奇兴奋不已。最终一行人在快晌午时赶回了山谷。
全家人站在山洞前,远远望着一行人慢慢靠近。宝儿贝儿等孩子们欢欣的往这边跑,杨澜儿两天没看到孩子们早想了,现在看到宝贝们,突然觉得特别亲切,心空了的角落被填满了。这一刻她是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贝儿、杨辰宇最先跑过来,抱着杨澜儿的大腿,欢快的嚷嚷着:“娘亲,娘亲”“姑姑”
贝儿仰着脑袋嘟起嘴,撒娇的嗲声道:“娘亲,你骗人。说很快回来,贝儿等呀等呀,等了很久很久你都没回来。”
“贝儿乖啊!娘亲不是尽快赶回来了嘛,县城很远很远呢。”
宝儿这时跑到跟前站定后,一副瞧不上自己蠢弟弟的样。故绷着脸,微笑着眼底却透着雀跃:“娘亲,他每日玩的开心着呢,没看出哪想您,您累不累,儿子帮您背竹篓吧?”
杨澜儿看着宝儿小大人样,喜不自禁:“不用你背,娘亲背得动,你还没竹篓高呢。”看着他垮下的脸,又安慰道:“你多多吃饭,快快长大,等你长高了,就可以帮娘亲很多忙了。”
闻言宝儿高兴了,只要自己多吃饭快点长大,就可以照顾娘亲和弟弟了。
还好杨澜儿不知道他心中想法,要是知道那还不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娘亲,娘亲。哼!你不喜欢我了吗,为何不理我?”贝儿不满的抗议道。娘亲只顾着哥哥。
哎呦喂!又要安慰下一个了。“贝儿,你们都是娘亲的宝贝,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你看,娘亲给你们带了好吃的。”从竹篓里把在县城买的糕点拿了一包出来。
果然孩子们看到糕点,都喜出望外。杨澜儿打开纸包,给每个孩子分了两块。拍拍手对宝贝们道:“好了,我们回去吧。吃完还有啊。”
望着杨澜儿被孩子们拥着走在前面的背影,杨存智眸光宠溺,无奈的摇摇头,对王家三口道:“倒是我忘记给孩子们买礼物了,走吧,咱回家。”
四人走在最后面,杨存智把家里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下。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全家坐在山洞前的阴凉处,杨澜儿把去县城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一遍,当然不该讲的没讲啦。
当家人听闻药材买了几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山谷时,欣喜不已。听闻了王清一家三口的遭遇又唏嘘不已,直说让他们在山谷安心住下。
杨澜儿瞧着家人还沉溺在悲悯中,拍拍手让大家回神,笑盈盈道:“我这次去县城,都给大家带礼物。”说着,手伸过竹篓里,借着上面被子遮挡。把后面放进空间的礼物取了出来。
杨父杨母,哥嫂,弟弟媳每人一套衣衫,他们抚摸着手里的衣衫喜笑眉开。当然最高兴的是孩子们,每人一块布料,可以做衣衫。还每人一份学习用具,娘亲(姑姑)说可以读书识字呢!
大家也没问杨澜儿怎会识字?都以为是谭安俊教的。都笑眯眯的瞧着孩子们嬉笑打闹。
第23章 干净利落
中午为了庆祝杨澜儿他们安全回谷,并成功置产。杨母带着几个儿媳杀鸡宰兔的,做了顿丰盛的午餐。
饭后,大嫂周氏领着几妯娌,欣喜的拿着从县城买回来的蔬菜种子去了地里。杨澜儿跟杨父他们几人商议着建房的具体事宜。他们都支持建房,但具体怎么做大家让杨澜儿决定安排。
商议好后,杨澜儿让杨父带领二哥和三哥做十个木框,给他们比划下大概尺寸。然后领着四弟和王清父子,拿着锄头镰刀去了山谷。
杨澜儿找到山谷一处低洼地,让四弟用锄头刨了一锄头,蹲下身捏捏泥土,发现是适合打砖坯的黄色粘土。便让他们把这块地里的草、石头等杂物整干净了。
刚好旁边有处水坑,在这处打砖坯正好,以后打砖挖的坑刚好可以做鱼塘,一举两得。没错杨澜儿就是想自己烧砖建房。
晚上杨澜儿躺在床铺上,盖着新棉被,满脸餍足。抱着宝贝嘴角浅浅扬起一夜好梦。
第二日早饭后,杨澜儿领着众人带着工具来到了低洼地,昨日四弟他们己经清理了一大片空地出来。
杨澜儿让大家先挖一堆泥,指导他们和泥,木框洒上草木灰,把和好的泥填满木框,再把凸出木框多余的泥用竹刀削平,然后用块大小合适的木板,把砖坯搬到旁边平坦地上晾干。
直到大家学会了,晌午饭后,杨澜儿教了孩子们几个大字,交待让他们自巳练习后。她背上竹篓出了一线天。
这次杨澜儿没往竹林方向去,而是换了相反的方向,进入密林,药材很多,杨澜儿选择性的采了些扔进空间。蘑菇香菇发现了也全釆了。
不知不觉越走越深,仰头望着周围的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的。摸摸旁边的古树,褐色树皮粗糙,槽纹条理分明。在二十一世纪这般古树难寻,这里却遮天蔽日。看着树枝上的羽状复叶带黄花,好像有点熟悉。
杨澜儿沉思:“黄花,复叶……黄花…。对了,黄花梨。”用力拍下脑门,笨哟。麻利的折根树枝闻了闻,是降香的味道,香味较浓且清幽温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