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65章 孝心可嘉
杨澜儿见小儿子注意力转移,吁了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呼完……。
“娘亲,你的嘴巴咋……怎么了?”贝儿嘴快差点又蹦出个‘咋’字。
噗!呵呵!谭安俊实在是忍不住了,轻笑道:“儿子,你娘亲的嘴唇给蚊子咬了,你知道的,夏天蚊子多。”
贝儿惊叹道:“爹爹,这是啥蚊子?真毒,娘亲的嘴唇好可怜哟!”
看着自己娘亲唇瓣,觉得自己以后睡觉定要关好门窗。
杨澜儿恼怒道:“反正不是母蚊子!”
随后瞪了臭男人一眼,让你胡说八道,误人子弟。
“哦。”贝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娘亲,你尝尝儿子亲自动手做的凉拌黄瓜。”宝儿跨进门槛,然后双手接过小丫鬟手中的托盘,步履蹒跚的往这边而来。
杨澜儿想起身去接过来,但是后面霸道男人不肯松手,还用力摁住她不让动弹,她看着大儿子缓慢往这边挪动,还时不时的注意手上的托盘,蓦然心暖暖的,感动的一蹋糊涂。
欣慰的笑道:“我们的钰儿、锟儿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唯一让她不满意的便是那门槛,每次儿子们进来,都得扶着门框才能跨过来,太高了。
宝儿快挪到他们面前时,谭安俊终于好心的伸手接过他手上的托盘,放在桌子上,凉凉道:“下次要勤练功夫,手臂力量不够。”
宝儿在托盘被接走,甩了甩酸痛的手臂,酸痛还没缓过来,听闻爹爹的话,恭敬的回道:“钰儿谨记爹爹教诲,以后定当加倍努力练功。”
“嗯,男人当自强。”谭安俊颔首。
杨澜儿眸含同情的看着儿子们,小小年纪便要求如此之严,谭安俊教导儿子们,她一般不会插手。
“儿子,这是你亲手做的?”
宝儿顿时眸子锃亮,咧嘴露出一口乳牙,笑道:“对呀,娘亲,这黄瓜是我们几人亲自去菜园摘的,回来亲自动手调拌的,您和爹爹,快尝尝儿子的手艺,嘿嘿!”
“孝心可嘉!”
杨澜儿抚了把宝儿的脸,夹了块塞进嘴里,嗯,清脆爽口,故又夹了块送进某男人嘴里,调侃道:“相公,来尝尝你家儿子的孝心,甜不甜?”
“甜,味道好极了!”
“娘亲,我放的是盐咋会是甜的呢?”宝儿挠挠头,疑惑道。
“噗……!娘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甜是因为儿子们的孝心,你们俩知道孝敬父母,我与你爹爹便是喝杯清水,也会觉得甜到了心坎里。明白吗?我的傻儿子!”
“哦!知道了,以后我和弟弟一定会孝敬爹娘的。”宝儿被夸的眸含激动,脸颊红扑扑的。
贝儿不甘示弱的抢答:“对对对,我们长大后,便是娶了媳妇也不会忘了娘的。”
“哈哈……,相公,你家儿子哪来的?”哪个深山窜出来猴子?杨澜儿笑得花枝乱颤,软倒在他怀里。
谭安俊睨了眼与自己样貌一般无二的傻儿子,眸含笑意,没奈何,这臭小子便是他的种,换都换不掉的那种。
第266章 上梁
杨澜儿被逼得在家休养快一个月了。
关于她这次生病的原因,她自己心里偷偷的归根于,自己的魂魄与原主的肉身没完全契合导致的。
谭安俊则认为是那矿洞太过邪门,让她受了惊吓,从而丢了魂所以才导致高烧不退。
杨澜儿听闻他的分析,只是含笑的点点头。
晨光熹微。
“娘子,起床了,我们等会马上便要起程了。”谭安俊含笑的推醒身边还在酣睡的小妻子。
“唔,早。”
今日是他们在上河村房屋上梁的大日子,谭安俊才特意准许她出门,勉强算是休养告一阶段。
夫妻俩洗漱完毕,用完早饭,大家便在院子门口集合。
“王清,除了留守人员,其他人都到齐了吗?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谭安俊牵着小妻子刚到院门口,见王清在清点人数。
“爷,都到齐了。”王清笑道。
今日可以主子爷真正的正屋落成上梁之日,可与当初这山谷中别庄的上梁意义可不同,他各方面都得看好,千万别出岔子。
“爹爹娘亲,我们好了,可以出发啦!”
“姑姑,姑父。”小英子带领几个弟弟跑出来,站在杨澜儿身旁微微喘息。
“嗯,早饭吃饱了吗?”杨澜儿拍拍她的肩。
“姑姑,我们都吃饱了。”
“嗯。”
谭安俊将姐弟几人全放到马背上,对大家挥挥手:“出发!”
“哦,出发,出发咯!”
“哦,骑大马,出发啦!”
谭安俊轻轻呵斥道:“坐稳了,小心掉下马背!小五你们几个注意着他们,别让他们掉下来了。”
“诺,我们会照顾好,您放心吧。”
谭安俊揽过小妻子,低声问道:“娘子,骑马吧。”
“不用,只是山谷这段路可以骑,进了密林骑马不方便,到处是树枝,我陪你一起赶路。”杨澜儿拉着他的手臂嘿嘿笑道。
“好”谭安俊唇角含笑,任她半个身子重量吊在他手臂上。
一行人出了大崇山,远远看到自家新房那处热闹非凡,古人对上梁是及其重视的,举行这仪式以祈求房屋永固、富贵长久、子孙满堂,因此有‘上梁如人之加冠’之说。
众人刚到达房前,其他村民发现后忙让开一条路,一行人畅通无阻的进入了院子。
王清见吉时快到了,急忙去安排接下来上梁事宜,将准备的物品全搬进去。
杨澜儿看了他列的清单,猪、鱼、鸡、鹅、蛋、香烛、糖果、馒头、铜钱等,她对古代这类仪式不甚了解,这一切都交给谭安俊安排便好。
“安俊,恭喜大吉呀!”老村长这时从外面走了进来,笑呵呵的道喜。
谭安俊回头,见是老村长来了,赶忙上前回礼:“村长叔,同喜,请到院子里坐会,等到了吉时便上梁,今日事忙恐有招待不周,望村长叔海涵。”
这会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按村里习俗上梁完后要设宴款待请亲朋好友、匠工及全村人。
“我随意,不用讲客气,你去忙你的事情,我到旁边坐坐。”说罢,老村长便向旁边走去。
第267章 上梁2
“夫人,老太爷一家人到了。”小箬凑到杨澜儿身边小声道。
“哦,那我们快去迎迎。”杨澜儿看着小箬,小箬便是当初在县城买的小丫鬟之一,两个丫鬟取名箬竹,另一个便叫小竹。
“小竹跟着小少爷他们没?”杨澜儿边往外走边问。
“小竹跟过去了,夫人放心吧。”
“嗯。”
杨澜儿走到院外,正好与杨父杨母他们相遇,展颜一笑:“爹娘,哥哥嫂子们,你们赶了那么远的路累了吧,大家赶紧进来坐下休息会。”
“呵呵,爹今日高兴,岂会有累之理,女婿在哪呢?”杨父呵呵笑问。
杨澜儿轻笑道:“他在里面忙着呢,我可帮不上忙,便在院子里等你们了。”
杨母拍拍她的手,含笑道:“乖女,这便做对了,有些事就让他们男人去操心。”
“那我们去找他,澜儿你去忙吧。”杨父背着手带着儿子们往新房而去。
“娘,嫂子,我们到那边坐会喝口茶吧。”杨澜儿引着她们往一处坐好,小箬连忙给大家斟茶。
这些茶叶可以当初进密林采的,村子里一般宴席都只有白开水,条件好点的人家最多是买点粗茶待客,拿出这些茶叶谭安俊还一阵肉疼极不情愿呢。
何氏喝了杯茶水解了渴便有点坐不住了,笑道:“澜儿,你这办宴席的灶房在哪?我正好没事就去帮帮忙打打杂吧。”
小李氏闻言脸上微僵,忙低下头逗弄怀里的小辰沛。
大嫂周氏则抱着小李氏三岁的双胞胎女儿丽莉,坐在旁边含笑的听着大家聊天。
“嫂子,我哪会要你们做客人的去灶房帮忙,灶房他们忙的过来,别担心不缺人,你们今日便老老实实当客人吧。”
杨澜儿逗了逗坐在她怀里的小辰皓,笑道:“况且,你还要照顾小辰皓呢,小辰皓是不是呀?”
杨母笑道:“听澜儿的吧,今日你们便好好当回客人,吃好喝好。”
“娘,我这不是不好意思麽,辰宇丢给澜儿,那小子调皮捣蛋,劳烦她费心了,此时澜儿这事多,我便想能帮忙便多做点。”何氏想着儿子还得靠小姑照应,她现在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便是她的劳力了。
“嫂子,灶房里忙的过来,你便安心歇会。”杨澜儿唯恐再提及此事,话锋一转:“娘,四弟两口子呢?”
“这次我们大家都来了,家里不可能不留人,你爹便让他们俩在家留守,毕竟这个节骨眼……。”杨母后面没在说出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灾后到处乱的很,明面上看着挺安稳的,暗地里还是得注意点。
“娘亲,外祖母,舅母,锟儿想你们啦!”
“外祖母,舅母,娘亲。”
“娘,奶奶,姑姑,”
“嗳嗳!我的乖乖们,祖母也想你们了。”杨母高兴的这个摸摸,那个捏捏,眼睛都笑眯了。
“娘,嫂子,你们坐会,快到吉时了,我去看着点。”杨澜儿站身,抬头看到谭安俊已命人抬着供桌出来了。
“你去忙吧,孩子我会注意看着他们的。”杨母左右手各搂着宝贝俩,对她笑道。
第268章 应彩
杨澜儿走到她家傻狍子身边,轻声问道:“都准备好了?”
谭安俊侧头眸底盛满笑意,轻笑道:“嗯,供桌上祭品都摆好了。”
杨澜儿看到供桌上有猪头、猪尾,这应该代表的是一头猪,还有鱼鸡鹅蛋香烛等,摆了一桌子。
这是杨澜儿第一次正式的看古代上梁仪式,稍等了会,匠工们将扎了红绸的正梁抬到了堂前,匠工师傅到供桌前边祷告边敬酒,敬天敬地敬各路神仙。
再由匠工用绳索将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