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能建造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顾安民,则是喊来张伟。

    “该你登场了!”

    “厂长,做啥?”

    “以砂石厂名义,给县首富的路桥公司写一封律师函,要求他们收货付款,否则赔偿违约金,总货款的1999,也就是1999万。”违约金最高不能超过20

    “好的厂长!”

    “回头打官司,你陪张经理一块去,不用担心被对方认出来,反正早晚撕破脸。”

    “保证搞定!”

    “嗯!”

    顾安民对张伟很有信心,毕竟京大律法系高材生,在这小县城打官司,还不得横着走?

    随后,来到039;第一餐厅039;吃早饭。

    学校扩招,做饭大师傅增加到六位,另外又雇了十位大妈,负责择菜、打饭、打扫卫生。

    餐厅内,全部采用方桌条凳,每层可容纳150人,三层则是450。

    目前在校师生约800人,分批就餐,倒不显得拥挤。

    但再有半个月,迎来第五期学徒,建造第三餐厅已经排上日程。

    顾安民溜达一圈,拿起张伟订购的钢制餐盘,来到窗口打饭。

    一份小米粥、两个茶叶蛋、一个十分扎实的手工馒头,一份咸菜丝,一份黄瓜条。

    一块钱似乎有点亏,但

    煮粥用的水,是老井矿泉水。

    馒头用的面,是风车磨坊加工。

    黄瓜条来自沙盘农田,咸菜丝来自沙盘陶瓷缸,茶叶蛋同样用沙盘老坛

    同样一顿饭,在外面吃,干起活来顶多撑半晌,而在这里吃,干到晌午头都有余力。

    加上工地饮用水也采用老井矿泉水,一天三天块钱标准,都把学徒养出膘。

    由此,顾安民得出一个结论。

    沙盘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神奇效果。

    所以,石狮子卖十二万,并不贵。

    至于石狮子有啥作用

    鬼知道。

    顾安民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啃两口馒头,塞两根咸菜,细嚼慢咽,目睹学徒从就餐,到清盘离开。

    期间没发现什么问题,随后便骑上张海的太子摩托,跑实习场地转悠转悠。

    受农忙影响,派出所项目被推迟10天,二期学徒砌墙到顶后,目前被正式员工接手,明天就能完工。

    但硬装、软装想搬进来,还需一个月。

    顾安民跑老顾家,跟王所聊聊,“这两天怎么没见李干事?”

    “哦,他前天去了泉城,参加省比武大会,估计半个月后才能返回。”

    “嘿,没了他,所里冷冷清清的。”

    “你是拐着弯骂我闷?”

    “没有,绝对没有!”

    “对了小顾,前几天有群狂徒冲进你家,被我们吓跑了,可惜没抓到,大泽着实偏僻,你注意安全。真不行,就拿出民兵连的武备壮壮胆,但要记住,对方不动手,你也不要动真格,否则不好处理,毕竟我们和民兵不是一个系统。”

    “明白,谢了领导。”

    “注意安全!”

    之后,顾安民来到拐角楼。

    古代建筑施工,比派出所项目简单。

    夯实地基、铺上条石作为基础、经过两轮砌墙、搭建木制框架、铺砖、铺袜、竣工。

    麻烦的是,自家包揽了硬装。

    还好,拆解的沙盘建筑,有现成门窗,运过来就能安装。

    而三个实习场地,进度最慢的,当属张海君悦大酒店。

    夯实地基、浇筑基础、浇筑承重柱、浇筑屋顶、浇筑承重柱、浇筑屋顶。

    然后焊接预留钢筋,砌筑隔断墙

    目前刚完成第一层,若想竣工,还需一个月,若想开业,估计要等到年末。

    不过,张海最近讨账上瘾,对此并不着急。

    顾安民溜达完三个实习场地,跑乡大院跟看门老大爷聊会,又跑院内跟二领导吹五毛钱的。

    中午留下吃顿饭,下午跑各个村子转悠转悠。

    十月底,东北天寒地冻。

    跑最北边务工的农户,有一些已经返回十里营。

    但工资没结,需要等到年底。

    之所以了解这些,全是为了039;老宅重建039;。

    这年头,男人不在家,女人做不了主。

    唯有男人务工归来,结了工资,家里才有盖新房的底气。

    当然,不是人人都能盖的起套间,有必要推出包工包料的单平方价格。

    顾安民一路思索,穿梭在各个胡同中,逢人打招呼,就递根烟闲聊片刻。

    很快,几乎所有村子都知道了。

    明天青砖涨价,今年再不预订,明年可就要花不少冤枉钱。

    并且,乡里穷的叮当响,马上就没钱补贴和惠农了!

    呼啦啦

    不管盖不盖房子,所有村民都往砖窑跑

 第57章 乡里要破产

    虽然谁都明白贪小便宜吃大亏,但小便宜摆在面前,又总会令人趋之若鹜。

    更何况,售价六七毛,甚至能卖到一块钱的青砖,现在只要两毛钱,买回来屯着,它也保值啊!

    这不是贪图小便宜,这叫会过日子。

    听闻青砖明年涨价,乡里即将没钱补贴,无论打算盖房子,还是不打算盖房子的村民,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赶牛车,或整个胡同的人挤在一辆农用三轮车厢内,齐刷刷涌向建军砖厂。

    恰逢农忙结束,十里八村全都闲着,又吸引无数看热闹的人。

    俗话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

    即便不在乎别人眼光,那也要让自己活的滋润点,潇洒点,体面点。

    而在农村,这现象更为严重,最终成了039;攀比039;。

    你家买辆农用三轮,那我也得攒钱买一辆,省的被你看不起。

    你家孩子考上大学,我也得督促我家孩子,省的低人一等。

    你家准备盖房子,我也得想办法扒了重建,省的孩子找不到媳妇。

    这种现象算不上好,也谈不上坏,至少它督促着贫穷落后农村,向更美好的生活前进。

    而大泽,时隔一个月,再次迎来赶庙会般的繁华景象。

    “哎,老刘,你怎么来了?”

    “买砖啊,明天盖三间!”

    “老张,你不盖房子,怎么也来了?”

    “放屁,谁说我不盖房子?”

    “上次在一块吃饭,你亲口告诉我的。”

    “我改主意了不行吗?”

    “老王,听说你打算盖套件?”

    “呵呵,是啊,有钱肯定盖好的。”

    当人们争先恐后的来到砖厂……

    “俺滴娘来,咋多出这么大一个牌坊?”

    “比咱十里营那个木制牌坊阔气多了!”

    “好家伙,这校园,32中就是个屁啊!”

    “你特娘说啥呢?”

    “哦,汤校长,我没说32中,我说中心街小学。”

    “嗯?”

    “你们学校来干吗?”

    “学校也有预算啊,不提前订点砖,来年怎么翻修?”

    招待处。

    小喇叭循环播放排队预订,违者禁售。

    顾雯雯则是一边验证乡里开具的补贴证明,一边记下村民订购的青砖数量。

    张庄张大有,6万块青砖,押金600。

    孙垓孙红磊,9万块青砖,押金900。

    钱垓钱小宝,5万块青砖,押金500。

    顾家村……

    中心街……

    王庄……

    唐庙……

    俩老会计坐在旁边,一个统计,一个收钱开收据。

    当顾安民把太子摩托开到没油,找个老乡架驴车送回来的时候,订单总量已经突破2000万块。

    若是按照正常盈利,一块青砖赚两分,搞定所有订单,少说能赚40万。

    但建城墙、拆青砖,扣除石料,扣除壮汉吃喝,一块青砖足足赚一毛,也就是盈利200万。

    并且,这才刚刚开始!

    顾安民站在招待室,遥望窗外乌泱泱的人群,仿佛看到飘来无数金币。

    自己则是拿着兜子,左右接收。

    可惜,青砖日产量仅仅五万块,哪怕日夜不惜的拆青砖,一年产量也就1800万块。

    至于提升产量……

    暂时没必要,因为……

    顾安民打开大喇叭,“乡亲们,注意安全,不要拥挤,避免踩伤。现在呢,我,小顾,做个通知……

    大家都知道,砖窑改成烧青砖以后,产量始终上不去,那么,为了照顾着急用砖的乡亲父老,砖厂跟乡里专门商量一下,决定:

    谁家盖房,优先买,优先供应。

    谁家盖的早,那就更优先了。

    谁家用我顾安民的施工队,今天就能拉走!

    谁家用我顾安民的施工队,包工又包料,交上钱,就不用管了!”

    tui!

    外面瞬间骂开。

    但骂归骂,买归买,想年前拿到青砖,估计只有后两种选择。

    “我,王老根,套间!”

    “王先生,里面请!”

    群众:“……”

    “我,孙红磊,别墅!”

    “孙总,VIP贵宾间!”

    群众:“……”

    第二天,火爆场景继续。

    青砖订单额,突破4500块。

    包工包料320元/平的自建房,平均每户70平,总面积突破6000平。

    包工包料450元/平的套间,平均每户120平,总面积突破8000平。

    别墅,30万一套,五年必火户型,包工包料,三座。

    由于青砖有补贴,所有人必须先拿到乡里开具的证明,然后下青砖订单。

    之后,再在签订包工包料合同的时候,订金抵扣总承包费用,否则,总承包费用按照正常青砖价格计算。

    村民们无所谓。

    但乡里不干了。

    不,是被吓到了!

    当初两位领导为了给乡大院争点口碑,便同意某人的补贴、惠农建议。

    单块青砖定价四毛,乡里补贴一毛,惠农一毛,砖厂卖两毛。

    然而……

    补贴也好,惠农也罢,这是乡里的事。

    什么意思呢?

    乡里补贴多少,惠农多少,后续还要给砖厂补多少。

    也就是说,青砖售价,依旧是四毛。

    砖厂卖一块青砖,收到两毛钱,乡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