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大闸蟹都可以拿出去了,还有啥愿望?关平安眉开眼笑地直摇头,跟个拨浪鼓似的,“没了,我现在可是啥啥都不缺。”
“真的?”
“比珍珠还真。”
“可不要怕爹为难。”关有寿摩挲着闺女的脑袋,“爹知道这人啊,不管是多大,他都有很多心愿。就说爹小时候何曾不是也有个梦想。”
“是啥呀?”
说呀~
你闺女我帮你啊。
“你可知你爹最想拥有啥?”
“家!”
他家熊丫头总是有带偏主题的天赋,但关有寿还是果断点头,“没错,不过还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梦想。”
“是啥?”
“当年爹在胡家的时候,那会儿就一直想等将来长大了,我一定也要拥有一间三面都是书册的书房。”
哇~
她跟她爹一样耶~
“就是那种跟图书馆一样,需要爬梯子取书的那种书房,还要有一面宽大的落地窗,坐在里面还能一边喝茶一边翻书。”
茶?他闺女可收藏了不少,就连茶树都给种上了。书?他闺女收集的更多,简直是见书就要捡。
天时地利俱全,只剩人和。
此时不提,更待何时?
“奈何世事无常,爹的这个奢望就始终无法实现。”说着,关有寿眼角的余光又瞄了眼自家闺女,“知道你干了这么多,爹最欣慰的是啥不?”
不等关平安回话,关有寿自言自语道,“对,是书!说实话,你收藏了这么多东西,唯有那些书籍是爹的心头好。”
不是好木料?
也不是那些茶叶?
关平安摸了摸后脑勺。
“可惜爹一直都没时间。要不然,你不是有收成了老多的宣纸?我一定会一本一本地抄录下来。”
哎哟我的娘哎,关平安倒吸一口气。爹爹啊,咱不带这么玩儿的,你可知你闺女手上到底有多少书不?
“抄书好啊,边抄边学,还能不用担心再多翻几次就毁了原本。等将来形势好了,爹就可以把它们一一摆在一间心仪的书房内。再等将来老了,爹就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惜啊,奈何就是一直腾不出时间。”
关平安听着他满满遗憾的语气,惴惴不安地瞄了瞄他,又瞄了瞄他,“要不我来帮你抄两本?”
关有寿立马蹲下放下闺女,一脸惊喜地看着闺女,“真的?”说着,他连连摇头,“还是算了,多累啊。”
“累啥呀,我抄得可快了。再说了,我记性好啊,抄一遍就会背了,多好的事儿啊。你放心哈,真没事儿。”
关有寿迟疑了会儿,感叹道,“果然还是我家平安跟爹贴心。可累肯定是累的,老多的书呢。”
咧嘴直笑的关平安哪还顾得上她老子又抠字眼儿,小巴掌拍着胸膛拍得砰砰作响,“我最喜欢帮爹爹了~”
关有寿翘起了大拇指,“我关有寿的闺女是这个!慢慢抄懂不?咱们不急的,爹也会抽空进来抄书。
再多的书,咱们爷俩花上个五年十年的总会干掉。”说到这儿,他突然大喝一声,“有没有信心?”
“有!”跟着大声喊的关平安突然一怔,随即她咧嘴大笑。坏爹爹……真坏!“我一定能保住完成任务!”
抄吧!
只要她爹开心就行!
“来,带爹去后院瞅瞅你的竹屋。”乐弯双眼的关有寿牵起了闺女的小手,“爹的平安,你最大梦想是啥呢?”
还梦想啊?
你一提这个话题,你闺女好怕的。
关平安果断大声喊道:“陪爹陪娘。”
“好孩子。可你知道爹和你娘对你最大的期望是啥不?”
关平安回得可快了,“不求光宗耀祖,不求出人头地,只求我和我哥哥俩人顺顺当当地平安长大。”
关有寿抽了抽嘴角,“对!不过爹好像又比你娘贪心了些。为啥?因为我关有寿的女儿,她有这个能力去圆我很多的遗憾。”
可怜的爹爹~
关平安一咬牙,“砰”的一声,拍响自己胸口,“好!往后你有啥遗憾,你闺女都帮你给圆了。”
既然说出口了,想一想,她又“砰”的一声,拍响自己胸口,“你要知道你闺女我可厉害了,就没啥是我干不了的。”
这一下子,关有寿可不单单嘴角抽了抽,就是连眼角都狠狠地一抽。他急忙抓住他家闺女又想拍小身板的小手。
“你说爹咋就能生出这么厉害的闺女呢?平安啊,爹好像有些懂那些老人为何会偏心眼儿了。”
“哥哥也很好的。”
“确实如此。”
“你可以多疼我这么一点点的。”
关有寿见她比划着小手指头,再也控制不住畅笑出声。侧身一弯腰抱起了她就放在了肩上,他就跑下桥。
边跑着,关有寿边喊着,“走喽~赶明儿爹给你去找一匹小马驹,爹的平安以后就可以跑马玩喽~”
关平安鼻子一酸,高扬起脑袋洒下银铃般的笑声。爹爹,这会儿你可不能再送给我小马驹,等我养大又送人了。
够了~
足够了~
不用五年,更无须十年。
三年!
就三年,你闺女先圆你一个遗憾。
<;script>;app2;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898章 先过年再说
三年就想抄完?
谈何容易!
抄书本身就非常废精力。而且还不能有错,不能有任何多余的痕迹,字迹还要工整,赏心悦目。
以她还想将抄录的书籍传承下去的小心思,必会过度注重细节,过于讲究。只要一字错了,就得白费心机。
好在关有寿的目的原本就不在于她能抄录多少,而是边抄边学,遇上不懂之处也好能向陈老他们求解。
现在嘛?
先过年再说。
而事关她去赵家后院练梅花桩这件事,关有寿同样不急。明儿个就是小年儿了,他何必多此一举。
有些事情真要当面解释反而更尴尬,还不如让喜欢练武的儿子冲在前面,而闺女慢慢地给缓下来。
关有寿算盘珠子拨的砰砰作响,就连为自家闺女列出的学习计划表也将施行日期改成正月十五之后。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
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可谓是单调肃杀的寒冬腊月里最热闹的时候。
尤其是小孩子不知人间疾苦,想着过年有肉吃新衣穿,整天在村子里嬉闹,年味儿也愈发浓烈。
这一天的早上也是要吃饺子的。
有了去年的教训,这一年关平安并没有又独揽独包上个几盖帘儿的饺子,而是早早就先调了陷料备着。
吃饺子最喜庆的不在吃上,而是一家人围着炕,你说我笑的包着饺子,将各自最美好的祈祷包在里面。
她爹往饺子里塞块糖;她娘往饺子里塞块枣儿;她哥往饺子里塞块硬币;小北往饺子里塞块什么?
花生!
关平安瞪大双眼,双手竖起大拇指,乐得咯咯直笑:实在太有创意了。
如今关家不是之前,馋饺子馋的厉害。就像以前,关有寿一个人吃上三十个饺子也不算多。
可现在让他吃,最多十个十二个就饱了。这也是为何去年关平安包的饺子吃到正月十五都没吃完的原因。
除了吃饺子还有件很重要的事儿,那就是祭灶。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找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行为,好让玉皇大帝开始赏罚。
笨想想啊,这一天可不得伺候好灶王爷?
关家的灶间是随了形势,随了大俗,早没了“灶王爷”神位。可一点儿也不耽误关有寿相当会花心思。
他始终相信过年很重要。过好了年,来年一整年就会顺顺当当,因而他更是将老规矩都遵守了个十成十。
到了点,叶秀荷与关平安娘俩出门望风,他则带着关天佑和齐景年俩人开始悄咪咪地举行祭灶仪式。
其实这天不止关家,马六屯家家户户应该都偷偷干上了。从天黑开始,屯子里就陆陆续续地响起鞭炮声。
彼此都心照不宣。
没有谁不识趣地去别人家瞅一瞅,就是有那紧挨着院人家遇上不对付的人,他们也会戏称家里孩子皮的玩鞭炮。
是的,这一天不管有钱的没钱的,家里鞭炮都只响了一两声,就是买得起成挂的人家都要解下来。
不然动静闹大了,声音肯定是传得远的。万一被人举报了,这一家肯定也成为大队家家户户的公敌。
当然,有一天就很特殊。
颇有些罚不责众之意。
那就是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也就是除夕。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跟祭灶的仪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在院里子点上一个火堆,放上供桌,牌位或者家谱,前面摆上供品,开始烧纸钱,放鞭炮。
这次的鞭炮都是最多、最好的。
到了时间,这鞭炮声音可就不单单是马六屯,就是前屯王家庄那边也是此消彼长的鞭炮响声。
不过关家拜谁?
之前分家后关有寿是坚决不拜的,别说老院那边压着一份破家谱,说是要拜就去那边磕头,他稀罕!
他生父的关家?
他更没想拜一拜。
可今年?有感于关家老祖宗对他闺女的厚爱。没家谱?他就亮出了那个带着小篆“关”字的香炉。
拜!
给我狠狠拜!
要不是怕太招摇,关有寿恨不得将他近日刚在他老祖宗传下的一堆帛书里找出的一幅绢画。
——一幅画着一位打坐老道士的绢画,一瞅就特有遗像之意的这幅绢画给高高地挂起来磕头叩拜。
吃了年夜饭。
别人家大年三十儿守岁能吃冻梨,但他家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就是平时,他们夫妻俩人也不准孩子分梨吃,宁愿扔了也不准吃。
关有寿不说,但叶秀荷懂。也就是那年她家一对儿女特懂事地分吃了一个冻梨,翻过年后她闺女就出事了。
这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