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娘担心,她爹也该要回家了。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991章 送年礼是借口
真要评比起谁最了解她爹,其实关平安比她马大爷更清楚。出口询问,无非是她心有不安,想找个人诉说。
开三天外出证明也好,七天也罢,她爹明儿个肯定会启程回家。他压根就不喜欢住在省城叶家多一天。
送年礼是借口。
真相是她爹不放心小北独自一人回京。一旦赶上程玉萍工作的列车车次,将人与物拜托给对方,他会立马回家。
而这三天时间,原本就是在她爹的预算之间。之所以开了七天的外出证明也是以防万一,可哪来这么多万一。
穆休那坏家伙干什么事情都早已在心里计划的妥妥的,怕只怕他在义爷爷离开之时就打听好了。
这一趟回去,不知他是想浑水摸鱼,还是真的不放心他所谓的不放心老人。总之,这小子很不实诚。
前几天就嘀嘀咕咕的,也不知跟她爹都商量了些什么,问了,他就只会说放心、安心。谁担心你啦?
德性!
天公做美,昨儿刮了一宿的大风,早上终于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看来她昨晚入睡前的祈祷很灵验嘛。
堂屋的门口已被积雪给堵了,高度差点到了她的脖子。好在她小飞侠机灵,昨晚就拿了镐和铁楸进屋。
“谁?”马振中一夜无梦,睡的可真香,被一泡尿憋醒正要起来,就听到外面又窸窸窣窣的声音。
要不是他立即回醒此刻在哥们家,差点以为有贼进屋。“是安安?快停下了。天还黑着,你起这么早干啥?”
“手电筒在枕头边摸到了没?”听到马振中的声音,关平安想想就停了下来,“我平时都是这个点儿起来的呢。”
将土镐和铁楸靠在外屋地的大门口,关平安先扭高了马灯的灯芯,之后掀开其中一个大铁锅的锅盖,用勺子搅拌了一下,见焖了一晚上的大碴子已经绵软,她又开始跑到另外一个灶前。
马振中出来时,再次见到包着头巾围着小围裙的关平安又似模似样地掌着勺,他还是忍俊不禁地畅笑出声。
见他笑,关平安也跟着乐出声,“等等哈,咱们马上就能吃早饭。大爷,我就蒸了粘豆包和馒头,等晌午咱们就炖肉。”
马振中知道别人是驴粪球——面上光,可哥们家里如今是真的不差吃喝。闻言,他也没客气,等回头让媳妇拎点东西过来也一是样的。
与关有寿这种半脱产性质的会计不同,他就相当于生产队的管家。原则上只要提前制定全年的收益分配方案以及年终所有的收益,日常再做到日清月结全队的财务开支,定期公布生产队的收支账目就行。
而马振中他身为副队长就不同。首先他要起带头作用,农忙第一个上,猫冬时节也不能真退下。
整个大队里里外外,他都要顾及。基本上是他大伯这大队长一句话,他就要跑断腿。非常累,就是每天多得两个工分而已。
不然关有寿不会时刻想推哥们换个职位,要不就跳出屯子。可对马振中来说,他是马家子孙,自有属于他的责任和义务。
这不,这里一铲除堂屋门外的积雪,他也来不及再清理院子。喊醒俩儿子,他急匆匆地吃了几口早餐就跑去队院。
不意外的,这一次他又顾不上自家。好在他老爹和兄弟都支持他工作,像往常清理屋顶积雪什么的,都帮他干了。
关平安哪敢还让马明海哥俩搬着清扫院子,一等他们兄弟俩吃完,赶紧推他们出门。再不回去,也说不过去。
他们家的屋子肯定是不会塌了,但同样的,积雪不会少。关键是马明海是长子,十四岁足矣支撑门户。
爷爷说亲的没错,他不会计较,叔叔伯伯是亲的,也许也不计较。可大娘婶子呢?自家男人帮多了就是不说,心里也会有疙瘩。
不然她凤姨不会一见到几位妯娌有事儿,还是不管吃不吃亏的大小事,她都屁颠屁颠地赶过去搭把手。
她凤姨咋指导她的?兄弟之间处的咋样儿,这妯娌之间很重要。她吃点亏不怕,回头他们兄弟之间又会找补回来。
当然,退让归退让,可要是真遇上个不知好歹的妯娌,那就先忍着别吭声,想法子逮机会一等占了理就坑死丫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她娘就错了。有理没理的都先顾着她爹的脸面,憋死也憋着性子,可你退让了有啥用?
刘春花她们还不是个个都上脸就蹬鼻子,有谁觉得她娘这个妯娌不错的,用她凤姨的话来说都是她娘给惯的。
可不是嘛,用拳头都干脆。
也不知她姥姥这一晚又给她娘洗脑了没有……老是啥让老姑娘孝顺啊,谦让啊,姑爷会懂你苦衷的呀。
她爹不懂的。
没了外人在,关平安就是在心不在蔫的,但她挥舞起土镐和大扫帚的力气是足足的,清理完前后院的积雪。
关平安又不放心地跑去大门口瞅了瞅外面。别说通向屯西口的道路,就是整个马六屯都被大雪给覆盖了,到处都是一片刺眼的白。
这鬼天气,她娘可咋回来哟,还有她爹,这天色要是坐铁片车又换马车回来,连同她小兄长可不是冻僵?
关平安微眯着双眼瞄了瞄天色,迟疑一下,她还是先转身跑回屋。将灶膛里的余火扒出来装到火盆内,边装,她边用火铲子给拍实。如此一来,火盆内的碳火温度能保持个一小天的时间。
装完火盆的,关平安又给灶膛和炕洞添了柴火……这下子就是神仙都拉不住她,立马召集小弟们开始出发。
昨天她就应该让黑子和二黑送她娘和凤姨娘俩去叶家堡的,可谁让她娘一片慈母心,怕她一个人在家对付不了老院那边的人。
她自己呢?私心里也有那么一丢丢的与其能花钱租马车何必让她小弟受累的侥幸,这不,坏事了吧。
要是让她娘乘着带有小火炉的爬犁出门,此刻她何苦担心。就是不知她屯子里的车老板子昨晚会不会被她姥爷给灌醉。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管了,她就停在道上的三岔路口等着,谁先到,她就接谁先回家。没准她爹和她哥这对爷俩更可怜。
别说,你老子此刻就在惦记你。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992章 路口站着一个球
关有寿他可不是乘今早第一班车赶路,而是昨天快天黑,被拐上他妹夫李铁军的大卡车回了县城。
然后呢?
八辈子他都没沾过妹夫的光,可就这么巧了。要是他老表弟叶兴旺在他身边,昨晚就肯定会被他给捶死。
非要说什么再待会儿,扯着他诉说心事;非要装神弄鬼地说什么他一瞅见来人,肯定高兴的不得了。
高兴啥?他妹夫又不是八百年才能见着一面。他闺女果然是随了他的心软,下次真不能怪他家平安。
昨晚那么大的风,呼啸而来。一阵狂风刮过来,就有无数颗的冰粒子覆盖在原本就已经不好前进的路面上。
室内,那宿舍门窗的玻璃被狂风一次又一次撞击,就连电灯跟着不断摇晃,晃的人影子跟着扭曲、变形。
后来或许是电线杆刮倒了,或是那条线路被雪给压了,突然停了电。好了,这一下子摸黑听到的都是鬼哭狼嚎。
要知道家里可就他媳妇和闺女俩人,又靠近山脚下,回风更大,离最近的前院和田家都有二百多米。
她们娘俩可不得吓坏了。特别是他家平安,白天还好,一道晚上遇上打雷或刮大风,孩子总会担心屋子会塌。
他家平安嘴上说着有啥好怕的?可一双小手总是拽着他的衣服紧紧的,就是睡着了都皱着小眉头。
关有寿对于妹夫说的所谓没事儿,心里是压根就不信。这家伙倒是安心地喝起酒来还不忘配上花生米。
他关有寿不会又是看走眼吧?你不是该担心家里年迈的老爹老娘,不是该担心他老妹儿和外甥?
挤了一晚上根本就无法隔音又臭哄哄的宿舍,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风力减弱,关有寿干脆就不去喊醒妹夫。
管他是不是真的必须回公社,反正对那辆大卡车,就那艰难前行的鸟样儿,关有寿是真不抱什么希望。
说实话,还不如他靠自己的两条腿儿走着快。好在一出门,年底各个生产队出来拉脚的车老板子也不少。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人都是趁着年前这段时间货物转运量特别大,借着汽车拉不过来的机会好赚钱,而不是专门拉人。
可咋地,马爬犁总比他浅一脚深一脚的速度快。他索性就找了一位看起来靠谱点的车老板子立马走人。
但……真快冻死他了。
之前送走俩熊孩子上了火车,一出来时,刚好让他在车站见到缩在角落里的一对母女俩人,那可怜的。
小姑娘比他家平安还小,被一个老实巴交的娘们紧紧地搂在怀里。这对娘俩冻得脸都发青,可还是不敢往暖和点的地方挤。
没看到是一回事,可撞见了,他只能脱了军大衣再给了点粮票。要不是实在没法子,这滴水成冰的时节,谁还抱着孩子出门。
这辆马车其实真的不错,他眼光一向准确。最起码车上围了草帘子,里面还垫上厚厚的干草。
毕竟如今还真极少有人家会如同他家的爬犁一样,还在车棚内专门装了一个小火炉这么奢侈的。
这车刚刚一上路还好。没了军大衣,他还穿了三层。冷归冷,运行起心法,年轻力壮的,他还能抗得住。
可时间一久,真不行。
难怪老话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前几年就是单单一件棉袄,他都能在野外待上大半个月,好像也没觉得有多冷。
关有寿实在冻得受不了了。他赶紧下车跑一会儿,跑的热乎一点儿了再上车。真要命儿,脚上穿着的牛皮毡嘎跶都冻得脚发麻。
“爹爹!……”
瞅瞅,他冻得都出现了幻觉。可后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