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穿过正房二进院到了后面,关平安伸手打了一个手势提醒梅老,边喊着义爷爷和爹爹,人可给你们请来了。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063章 后罩房
被他媳妇称为败家爷们的关有寿是一排五间后罩房全给拉亮电灯,唯独两侧耳房还是原模原样。
关平安和梅老结伴过来之时,关有寿正和梅大义商讨该如何修整这一排屋子,让孩子住的惬意又安全。
其实不怪关平安看中这地方。整个院子,不管从方位来说,还是建筑材料来看,除了正房之外,后罩房真能排第二。
首先,地面明显抬高,其次全是玻璃窗,采光特好。最后私密性更强,非常适合与他一样爱自由的闺女居住。
“靠那侧墙的一间厢房正适合给黑子它们一家子入住,这一侧厢房直接设个小厨房冬天取暖,拉一条管道就行。”
“叔,这又是拉水管,又是拉排污通道的,再让你连取暖管道都说下去,连我都想搬到这屋住。”
“哈哈哈……这算啥,仨孩子光画图纸就画了不少。我瞅着他们仨是将所学的知识都给用上了。”
要论谁最高兴关有寿一家入住这套院子,非梅大义莫属。这可是他家少爷为小少爷要回的宅院,说明啥?
说明认同了他家主子,说明他家小少爷认祖归宗,说明他家主子一家人团圆的日子终于越来越近。
高兴的他近来面对梅老的态度都恭敬了不少。当然,他是绝对不原谅霉老头不让他早早见小少爷的。
现在嘛,霉老头好了那么一丢丢,会配合他家少爷了。是的,就如他跟他家小少爷说的,亲爹到底是亲爹。
他家大少爷为儿子所做的可不单单是要回这一套稍稍过得去的四合院,还有几道保平安的护身符。
“爹,小心台阶。”从先生这个称呼到被梅老强制要求喊爹,关有寿现在是已经随口就能来。
当然,在他心中,梅老何曾又如父般的存在。就说梅老给他按了三个名儿,他最喜欢的就是在校使用的梅志国这个大名。
亲爹?
也挺好的。
两者又不矛盾。
“在哪儿?”
关有寿身上指了指一侧耳房,率先带路。同样的,这间耳房还是没开灯,好在旁边的灯光透了过来。
落后一步的关平安朝看向她的梅大义微微摇头,以示自己压根就没有和梅老点明有密室之事儿。
其实说与不说有何差异,以她快成精怪的梅爷爷,以她梅爷爷的心智,只怕刚刚她一说和义爷爷在后罩房,明了。
“义爷爷,你知道在李爷爷搬进来之前是谁家住在这不?”
别说,梅大义兴许之前不知,毕竟管理他家少爷钱袋子的是关仁,他又一直跟着少爷在南方转悠。
但现在?
还真知道个大概。
自从他家少爷收回这套宅院,包括左右院的房契,还有京城其他的产业,概因府上的势力都在南方,于是就让二太太的娘家顾家照顾一二。
这位二太太自认不是二房太太。梅大义迟疑一下,终究附在他家孙小姐的耳边,点明是生了关玉莲的姨太太。
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一直想不通他家小姐有在京的话,为何外家没告诉过她,她也从来没来过这一片儿。
先抛开关玉莲之事,就说顾家。顾家确实一直有照顾关家在京城的产业一二,不过照顾照顾着就当成了他顾家的别院。
梅大义冷眼看了二十来年,要不是这次院子归还,他还一直误认为他家出手大方的少爷是为了弥补没带走顾家而直接赠送给了二太太娘家。
毕竟除了流落在外的小少爷,大房就因为这滴血脉,二太太有功在身,就是老夫人都厚待几分,不是没有可能的。
二太太那个老子倒是聪明,可墙头草是这么好当的?几年之前,与他顾家有仇的嫡脉外甥周家可不就起来了?
霉老头倒是借力打力,报了他家小姐的仇,让顾家上下统统滚蛋。当然,关家在京的产业早就归公,想来还是没有房契的缘故。
梅大义跟关平安嘀咕着,远远地指了指还在耳房绕圈的梅老。他,肯定都知情,甚至一切很有可能都是他布的局。
关平安顿时缩了缩脖子。
梅大义好笑地摸了摸她脑袋,接着继续嘀咕。要说这套宅子都有谁住过,前面的人家先不提,就是顾家接手。
顾家接手之后不是交公了?接着是一户姓方的人家入住,这户人家后来被调到南方工作,然后就是李家。
“你们还在磨蹭什么?”
故意的。
绝对是故意的。
梅大义严重怀疑那一头的梅老是故意留给时间让他和他家孙小姐慢慢唠嗑,不然就一间耳房,你转悠啥啊?
“义爷爷,走。”关平安顾不上问顾家,牵着他的手就走,“哎呀,看来还是要我搭把手才行啊。”
别说,在场的就你最小,就你先发现,你不动手,谁敢?当然,这是说笑,就如关有寿也不可能让闺女涉险。
谁知启动机关之时会不会出现误伤。
关平安走到门槛之时,刚蹲下要伸手,脑袋就挨梅老敲了一下,“又鲁莽了!罚一百个大字。站侧面。”
“爷爷~”关平安摸着脑袋,哀怨地看着他,“可疼啦,会敲傻的。”
他能不知自己用了多少力气?可梅老就偏偏吃她这一套,瞪她了一眼,他又抬起手,屈指朝着她……
关有寿笑着摇了摇头,推开了闺女。再让这一老一小闹下去,今晚谁都别想睡,守在外面的警卫员也该担心了。
“爹爹,我来。”
“边去。”
“你可别急着先下去,要先通气。”关平安说完就没再推让,往边上再挪了挪,看向站在侧面启动机关的关有寿。
有没有危险?
这一点,她还是可以保证的。
梅老又瞟了眼她的双手,见她还是没握紧拳头,无语地撇开了脑袋,同样看向小弟子的动作。
关有寿卸下门槛,再接过梅大义递来的铁棍子,撬起被占了一半长度的一列青砖,露出一块狭长的青石板。
很快的……
靠窗的下方地面落出一个能容一位成人能下的,黑黝黝的洞口。
通了一会儿里面的空气之后,这次关平安就吱都不吱一声,她率先握着早就抢到手的手电筒下了洞口。
我来到这个年代
第1064章 下密室
密室面积不小,有十二三个平米,高度三米不到,但以关有寿一米八出头的身高绝不用他低头。
四人前后一一下了石阶。
在两把手电筒照射下,空地上除了还未装好的两提双层木雕大漆描金的提篮食盒,最显眼的就是一侧墙角的六口木箱。
一个个木箱的大小如同叶秀荷的陪嫁对箱,最难得可贵的是个个箱子的四周封口被封得紧紧的。
木料不是有多好,倒是为了防腐有用特殊方法处理过。这意点,师从李老的关平安自然就一目了然。
比如那两提双层的提篮食,照着工艺来分析的话,她要是没忘了李老所教的古玩知识,就逃不出她断代的范围。
——明末清初的。
倒是这些木箱?既无雕刻工艺,又无鼻耳更无锁孔,光秃秃的,还作了防腐工艺处理,她真断不了代。
比起关平安还在观察呈一字型的六口木箱,走动的梅老他们仨人的注意点就在墙面和地面。这个敲的,那个摸的。
“用的是洋灰。”
洋灰就是水泥。
不用梅大义提醒,梅老和关有寿师徒二人都明白能用上水泥,可见这间密室建立的年代其实并不长。
“你们看那是不是通风孔?”
梅老顺着小弟子手指的头顶,和梅大义的视线落在一侧墙根顶部。看来这个地下室还真是女眷避难藏身之处。
“这设计……”妙!梅老赞许地点了点头,“还是晋之细心。位置对应的应该就是廊坊平台侧面。”
关有寿握着的手电筒灯光突然停在一处:“九个细孔独独漏了第二个,来不及堵上,水印都出现了。”
加上为装好的食盒,可见原主人还走的相当匆忙。
梅老点了点头。
可如何明显的记号,为何之前就没人发现?关有寿抿了抿嘴,“李老家的情况还可以理解,毕竟后罩房住的是他几个外孙女。”
不是谁都有他家平安细心。
可后续搬进来的一家子居然也没发现,那就怪了。
梅老倒是了然。收回目光,他望向一侧木箱,摇了摇头,“这么大的宅子,之前有勘察过的。当时就该上交的都上交了。”
这是惯例。
一来防止有危险物品存留,二来收为公用之时,分配给新住户,房管部门还是会需要重新登记。
“您老的意思?之前也有在前院找出密室,找出不少东西?”
梅老微微颔首。
对。
这倒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当年明面上拉走的东西,老李就知道这件事,而私底下则是谨之(关景怀)捐的。
不然,这么大的院子,哪怕谨之转交给老周房契,也不是说归还就能归还,他也得担忧儿子守不守住。
此刻的关有寿不知他先生所思,但对于自己能拥有这条房产,他的心里又不是心里大致有个底儿。
甚至他更明白绝非仅仅是他生父捐赠的那一张纸细则功劳,其他机密的功劳肯定不会逊色于这些身外物。
但。
还是那句话。
不该知道的,别问。
于谁都好。
关有寿连问都没问找出何物。
既然之前就找出不少东西,那就瞒不了人,那就代表万一这六口箱子的原主人就是不是关家先辈也威胁不到他。
关有寿心里一松的同时,笑问道,“您老能猜得出这里是哪一户人家建的不?瞧这架势也是聪明人。”
“肯定是水泥出现之前,反正不会姓关。某人的红粉知己是不少,但让他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