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反正方野估计,准备材料加申请等待批准,一套流程至少要两三个月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批下来。这比他向市里申请承包几万平的地难度可要高多了。
不过再难还是要试试的!
跑材料的工作就交给一名幸运员工好了,让员工跑起来,他负责盖章签字就行。
租借大熊猫这事急不来,继续考虑其他动物。
之前给赤狐安排了个临时的小展馆,现在可以考虑换个大的展馆,与其他动物混养!
混养的动物选择还是很有讲究的。
一种是选择各方面比较相近的动物混养,最典型的比如狮子和老虎,都是食肉类的猫科动物,体型差不多,外观也比较相近。
老虎狮子养一起虽然可能打架,但是老虎和老虎,狮子和狮子之间都可能打架,老虎和狮子战斗力也差不多,不存在说谁把谁吊着打的情况。
如果老虎和熊、老虎和狼养一起,那可能就比较危险了,明显无法像老虎狮子一样相处和谐。
当然,可能引起杂交的动物不能随意混养,如果混养的话需要采取繁殖控制措施,比如长颈鹿可以仅展示雌长颈鹿,参与繁殖的雄长颈鹿隔离于不同亚种的雌性长颈鹿群体外。
否则不同亚种甚至物种的杂交,产生的个体就失去了自然教育和物种保护的意义。
RB猕猴因为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身上会披满白雪,所以又被叫做“雪猴”,还进化出了集体泡温泉的习性,有着着名的“雪猴泡温泉”的景观。
RB的富津自然公园里面就生活着一群雪猴,但是工作人员有一次发现一些猴子外貌长得不像雪猴,进行基因检测后证明,确实有一部分猴子不是纯种的RB猕猴基因。
调查发现,几年前公园内的一些雪猴跑出去,和园外一些野猴交配,这些野猴是普通猕猴,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一共生下了57只后代。这批杂交的猴子按照RB的环境法,最后都被实施安乐死了。
可能是有些残忍,不过这也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地物种基因不被污染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否则本地物种就会渐渐灭绝。
绿孔雀就是基因污染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现在国内很多动物园的绿孔雀,因为原来没有意识,或多或少就混了点蓝孔雀的基因。
而且随着放生,养殖场孔雀逃逸野外,野外的绿孔雀多半已经是和蓝孔雀杂交的后代,可能以后就见不到中国本土的神鸟绿孔雀了,只剩下外来的蓝孔雀。
各方面有差异的动物混养,可以考虑不占用相同资源的,比如树栖和陆栖的,一个生活在树上一个生活在地上,位于不同的层次,不仅有利于和谐相处,还可以形成立体的展示效果。
或者日行性动物搭配夜行性动物,一个睡觉的时候,另一个开始活跃,这样自然减少了竞争。
还可以考虑体型差异较大的,比如野牛和小型鹿科动物混养,大体型的动物熟悉后一般不会欺凌小体型的,反而是小体型动物可能因为保护领地对大体型动物发起攻击。
再就是避免好斗物种,比如雄斑马性格敏感好斗,而雌斑马性格温顺,那就把雄斑马拉走单独饲养,雌斑马展出或与其他食草动物混养,需要交配的时候再把雄斑马拉来。
灵长类动物最难和其他动物混养,要么热衷于用暴力保护领土,要么出于好奇心没事骚扰其他动物。
比如猕猴和鹿混养,性格顽劣的猴子喜欢骑在温顺的鹿背上把人家当座驾,骑着鹿跑来跑去,没事拉拉尾巴拽拽耳朵。还有些在族群内过得不舒服的猴子,想亲近个母猴要被猴王一顿恐吓,欲望得不到发泄,就可能会对可爱的鹿鹿产生邪念,在鹿背上摩擦摩擦,做一些鬼畜的事情。
当然性情温顺的鹿或许并不介意,这也算是动物之间的另类友谊。
总之动物混养的时候,要根据行为特点等各种信息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师法自然,看看自然界本身有哪些动物生活在一起,这样混养的成功率就能高不少。
方野想了想,不如把赤狐和梅花鹿、岩羊混养好了!如果安排好合适的环境,加上饲养员的干预,几种动物应该是可以混养的。
梅花鹿皮毛上有白色的斑点,形似梅花,是我国很有代表性的鹿科动物。
岩羊的形态介于山羊和绵羊间,原产于喜马拉雅山附近,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非常擅长攀岩,可以在接近笔直的岩壁上行走攀爬。不过它的适应性很强,从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到中海拔的灌木低林,极度的炎热和寒冷大风都能忍受。
几种动物,首先岩羊和梅花鹿都是植食动物,一般情况下进攻性不强。而赤狐虽然是杂食动物吃肉,但都是捕猎一些比自己体型更小的青蛙小鸟兔子之类的小动物,没有很直接的冲突。
如果几种动物发生冲突,更可能是因为闯入彼此的领地,所以要给它们安排各自适宜的环境。
岩羊四肢强健,蹄短而坚实,适合在山崖乱石之间奔跑跳跃!所以在展馆设计上可以安排一片山石岩地,岩羊自然就喜欢往那呆。
梅花鹿喜欢呆在山坡林地啃食植物灌木的嫩叶,而赤狐什么环境都可以呆,就可以把它们居住的地方植物种少点,沙子放多点。
这样几种动物都有自己适合的居住环境,兽舍也放在给它们定制的环境边上,发生冲突的几率自然就变小了。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
第109章 岩羊和梅花鹿
方野继续考虑起来别的要引进的动物。
既然有小熊猫,浣熊也可以引进一波,这些小家伙不但长得好玩,行为也很有意思,会在水边清洗食物。也能让游客们能更好地分辨清楚小熊猫和浣熊的区别。
接着就是掠食者长廊了!
狮子、豹子、熊,这几种猛兽肯定要搞一搞。
灵猴天地,目前只有猕猴一种,滇金丝猴、环尾狐猴、黑猩猩……
爬行馆,鳄鱼,蛇……
但是绿叶币好像有点不够用。
建完热带雨林鸟馆和基础建筑后就剩40多w绿叶币,如果按一个展馆3000平6…8w算,大概只能建5、6个大型展馆,或者把几个大型展馆变成一些中型加小型展馆,而且现在动物园扩张,当然不可能只建展馆,还要考虑新的休息服务区、道路、绿化!
猕猴展区还是陷坑式的,随着游客增加,很不利于保护教育宣传,肯定要重建一番,加上赤狐混养区,这两个展区已经可以确定下来,大概掠食者长廊再来一个猛兽,爬行区来个鳄鱼池,剩下绿叶币看还能建点啥。
于是方野先开始设计混养展区!
位置放在热带雨林鸟馆后边,参观环线左边,掠食者长廊对面。
左边是一个小山包,这个山包是给赤狐居住的!为了避免梅花鹿凑过来产生冲突,山包上的植物相对较少,不过还是要有的,需要给赤狐提供遮蔽。
向阳的山坡上放一块大岩石,如果作为洞穴的入口会非常有安全感。几丛稀疏的灌木,山坡上稀稀拉拉种点大树。
赤狐的兽舍就设在后方,这样赤狐每次去探索展区的时候,都是从这片地方出来,对这里最为熟悉,遇到其他动物受惊也会往回来跑,等混养一阵后就会把这里作为安全的栖身之地了。
展区的右边作为梅花鹿的领地,这里的植被就相对密集一些,青草茵茵,灌木旺盛,树木林立。不过有蹄类动物展区中的植物需要特别考虑,因为这些动物是吃树的!可能没一阵就给树都吃秃噜了。
所以树种可以选择山楂树之类有刺而且味道苦涩的,这样动物就不会随便去吃了。要么就是在树干外面包一层金属网,防止啃食树皮。
还有一种本杰士堆,在土里撒上种子,外面插一堆干枯的树枝,看着就像个刺猬球一样,这样植物的叶子从枯树枝空隙里钻出来,鹿能啃到叶子,但是啃不到里面的根茎,也可以起保护作用。不过建设界面里没有本杰士堆这种东西,只能等展区建好后再安置了。
有蹄动物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还需要在展区中设置一些一米高的木头围墙或者土墙,提供视觉屏障,减少个体之间的冲突。
因为还和赤狐混养,所以可以弄一些倒伏的树干,赤狐可以从树干下面的空隙溜走。
后方作为岩羊的领地,其实相对于岩羊,方野更想养一些中华鬣羚。
这个名字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听过,不过说起它的别称“四不像”就耳熟能详了,所谓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包括驯鹿、麋鹿、驼鹿也符合这个特征,外号都叫四不像。
中华鬣羚和岩羊比较像,很擅于在山崖乱石间跳跃,主要生活在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多岩石的杂灌林,相比高山属性的岩羊,它多在林中活动,更符合“林中精灵”的主题。
不过中华鬣羚性格很“神经质”,应激反应强烈,动不动用头撞墙,发怒要攻击饲养员,动物园饲养的难度很高,因此国内没几个动物园养,数量极少,想引进几只就难。
再和其他动物混养,难度更高。万一放进去混养,可能会和其他动物打起来,谁受伤挂彩就麻烦了。
想养鬣羚需要给它们提供非常幽静不容易被打扰的空间,所以方野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岩羊。
岩羊栖息的地方一般距离裸岩或者悬崖较近,这样可以方便逃脱捕食者的追击。
它们最拿手的本领是攀岩,当然这里要来一片石山了,石山作为背景也很好看。一块块灰褐色的巨大岩石参差不齐地垒起,岩羊可以踩着石块间的缝隙和凸起向上攀爬。
石山整体为一片长方形宽阔的墙壁,最高为15米,再分为大致的前后上下几层,有点类似于汉诺塔,每层之间都有一定平台作为停脚空间,越往上层坡度越倾斜,停脚地越狭窄。
最后面一层几乎倾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