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妙雪与萧梅影站在一旁看着。
李澄空站到一旁观瞧,与自己脑海里的天虹剑诀相照,觉得天虹剑诀更胜。
独孤漱溟的剑法精妙则精妙,威力却不足。
只是他对这天虹剑诀戒心极大,只让洞天里的自己修炼,自己却没亲自修炼。
随着修炼火候的精深,天虹剑诀的威力越来越大,当真有几分当初雷狱峰剑客的气象。
待她停剑,清泠泠剑光消失,还剑归鞘之后,李澄空沉声道:“殿下,有点儿麻烦。”
“嗯——?”独孤漱溟接过萧梅影递上的毛巾,轻拭白莹额头涔涔汗珠。
“怕是有大雪。”李澄空抬头看看天空,摇头道:“超乎想象的大雪。”
独孤漱溟抬头看看天空。
一轮金阳正缓缓从东方升起,万丈金光照得茫茫大地皆成金色,如梦如幻。
她扭头看向李澄空。
李澄空缓缓点头。
萧妙雪忍不住要笑,却被萧梅影一瞪,忍住了笑容闭上嘴没说话。
独孤漱溟又看看天空,看看李澄空。
李澄空道:“殿下,我估计没办法赶路了。”
“请董将军过来。”独孤漱溟道。
萧妙雪飘出去。
片刻后,董大同一身金铠,沐浴着金色阳光,大步流星来到营帐前,抱拳行礼。
“董将军,我们还有多久到下一处地方?”李澄空道。
董大同毫不犹豫的道:“三天,下一处地方是秦燕城,一座小城。”
他们车上拉的只有一小半是粮草,一多半是赏赐之物,还有一小半是弩箭与兵器。
他们的粮草需要一路补充,沿路各地皆会协助。
“三天……”李澄空皱眉:“急行军的话,最快能何时赶过去?”
“……一天半。”董大同摇头道:“没办法再快了,毕竟带了那么多的车。”
“来不及了。”李澄空摇头道:“只有半天时间,……让所有人散出去,寻找粮草。”
“这……”董大同迟疑,看向独孤漱溟。
独孤漱溟轻颔首:“去吧。”
“……是!”董大同抱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气宇轩昂精神十足。
独孤漱溟道:“你估计雪会下多大?”
李澄空抬头看看天空:“至少是没办法赶路了。”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个世界的大雪,却经历过前世的雪灾。
况且天隐楼上也有诸多的气象记载,通过推算,十有八九,马上便有一场暴风雪。
独孤漱溟蹙眉。
李澄空道:“估计他们也没想到会碰上这么大的雪,……如果粮草带多了,行动便缓慢,无法两全。”
独孤漱溟轻轻摇头:“看来行军真不是容易事,处处都会有意外,有麻烦。”
“行军打仗原本就八分实力,两分运气,天时地利人和,否则的话……”李澄空摇摇头。
为何每一本兵书上都会认定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厉害?就是因为一旦开战,风险太大。
“什么?弄粮草?”秦武瞪大眼睛叫道:“将军,这也太乱来了吧?”
董大同沉声道:“听令便是。”
秦武抬头看看天空,指着耀眼的金色太阳:“将军,你看看这天气,说马上便下暴雪,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白日做梦吧?”
“是李公公所说。”董大同道。
秦武道:“李公公的武功是厉害,可这天文……,反正我是不信的!”
“少啰嗦!”董大同沉下脸:“信不信都按命行事,马上撒开网去找粮草,最好找到山寨!”
“……是。”秦武无奈的道:“遵令!”
他招呼着兵卒开始行动,分成数个小队,按各个方向往外扩散开去。
一个时辰之后,有两个小队找到了周围的山寨,剩下的小队从几个村子买到了粮食。
他们的运气不坏,周围有数个村子,最终还是买了不少的粮草,足够他们吃用数天。
李澄空看过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样就不必攻打山寨了,也就不必折损人手。
于是众人开始移动到一座山谷,开始伐木建屋,将整个山谷笼罩起来。
兵卒们不知缘故,只遵令行事。
而董大同与秦武则心里犯嘀咕,怎么看都不像要下雪的模样,阳光反而格外明媚。
第180章 夜谈(二更)
李澄空与独孤漱溟静静站在一座小木亭前,打量着山谷已经大换了模样。
“老爷,如果不下雪的话……”袁紫烟笑盈盈的道。
李澄空扫一眼她:“你是不是巴不得不下雪,让我丢脸吧?”
“当然不是啦。”袁紫烟笑靥如花。
李澄空哼一声,扫向笑眯眯的萧妙雪与萧梅影,显然她们都是一样的心思。
“李大人,真能下雪?”萧妙雪打量着天空,摇摇头道:“要不是李大人你说的,我们一定会骂胡说八道。”
她们是根本不信的。
可她们不信没用,公主殿下相信。
公主殿下真是被他迷住了,说什么都信,这么睁着眼睛说瞎话都相信,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不信的。
越是如此,她们越不敢放肆,李澄空拿她们没办法,可公主却能收拾她们。
也不会狠罚,就是让她们吃点儿苦头,不给她们好脸色,就足够受的。
待整个山谷已经彻底弄好,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帐篷,遮住了阳光。
兵士们弄好之后,个个都变得好奇,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为何弄了这么一个地方。
“遮雪。”秦武扬声道。
众人议论纷纷。
他们根本看不出有下雪的征兆。
秦武笑看着众人,看向董大同。
董大同却肃然不语。
他心里也是不以为然的,可架不住公主有令,而公主听那位李公公的。
“生火造饭!”
他们忙活这半天,已经又累又饿。
李澄空笑看向独孤漱溟:“殿下难道就不担心?”
“我担心什么?”
“担心他们说你偏听偏信,被我迷惑了。”
“哼。”独孤漱溟露出不屑。
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李澄空偏偏说了,那就是极大的概率,否则他就是打他自己的脸。
而通过自己的了解,李澄空不会说无把握的事,既然说出来,那就十有八九不错。
尽管看起来荒唐可笑,可她还是选择相信。
袁紫烟不时瞥一眼李澄空。
她觉得李澄空心里一定在打鼓,在自我怀疑。
真要不下雪,他的脸真的丢大了。
这么大张旗鼓,这么劳心劳力,因为他的判断失误而耽搁了行程,还让众兵士白费这么大的力气,一定会惹来众怒。
李澄空站在木亭里,没好气的道:“紫烟,你要失望了,甭想看我的热闹!”
“老爷这是哪里话,我怎敢呢。”袁紫烟娇笑。
李澄空斜睨她一眼,懒得多说。
“下雪啦!”忽然有人惊呼。
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片鹅毛般雪花飘飘而下。
明媚阳光没办法融化它们,它们迅速的加厚,一会儿功夫已经薄薄一层。
众人目光不由的看向李澄空。
“李大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萧妙雪忙问道:“这也太奇怪了啊。”
如果先前乌云密布,判断有大雪还不算离谱,可这么明媚的阳光,还判断有大雪就离谱了。
李澄空笑了笑:“经验吧。”
萧妙雪嘟了嘟红唇。
他年纪轻轻的有什么经验,据她所知,一直呆在禁宫,加上一阵子的孝陵,没经过什么大雪。
大雪簌簌而下,越积越厚,迅速的把周围染成了白色,然后遮住了一切。
夜晚时分,山谷里灯火通明。
李澄空与独孤漱溟吃过饭后,请了董大同过来,一起坐到小木亭里说话。
董大同拘谨,不敢正眼看独孤漱溟。
灯光下的独孤漱溟肤若凝脂,流转着莹白温润光泽,而这光泽中还隐约有胭脂般红意,白里透红,更加让人怦然心动。
他不敢正眼看独孤漱溟是怕自己失态,在独孤漱溟眼里失分寸。
“董将军何必如此。”李澄空笑道:“殿下没那么严苛,正常说话即可。”
“是。”董大同点头。
李澄空道:“我看神武卫的战力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强,是为什么?”
董大同一怔,面露迟疑。
“直说无妨。”独孤漱溟道:“我也想知道,原本以为神武卫很厉害。”
“殿下,神武卫远不能跟流云铁骑相提并论,在流云铁骑跟前不堪一击,并不意味着神武卫弱。”
“那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吧。”
“这个……”
“眼前这个神武卫可不是我想象的神武卫,到底怎么回事?”
“可能是因为勋贵子弟太多了吧。”董大同看一眼周围。
李澄空摆摆手。
袁紫烟与萧妙雪萧梅影飘飘出了小亭,周围再没人。
“董将军可以畅所欲言。”李澄空道。
董大同舒一口气,低声道:“殿下,这些情况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禁卫四营远不是从前的禁卫营了。”
“为何?”
“勋贵弟子一多,便没了心气。”
“还有呢?”
董大同道:“禁卫四营训练也一样的严苛,看起来也威武,可这只是花拳绣腿,但不经过真正厮杀看不出变化,原本的禁卫营是要拉到战场上的,现在却废了这制度,没有经过沙场与经历过沙场是不同的。”
“嗯,我知道这个。”独孤漱溟颔首:“六年之前,父皇废掉了禁卫四营拉练制度。”
原本禁卫四营是分成两批,一批在神京,一批在边关,每年换防一次。
六年之前,却废掉了这拉练换防制度,禁卫四营全部回归神京,边关不再驻扎。
这是来源于朝内勋贵的压力,是一种妥协,现在看来,已经显示了恶果。
神武卫的战力急速衰减,尽管刀利弩强,却仍不堪一击,即使放到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