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果然是她引以为傲的儿子。她满意地点点头,拍拍儿子的肩膀,“你能这样想妈妈很高兴。这样吧,网课照买,再多给你1000元现金奖励,你看行吗?”
丁垚江笑了笑,“嗯。”
“哎,小江,我听说这次班班挑战赛,有个文科差班逆袭赢了卫星班,是吗?”最近的微信家长群特别热闹,家长们都在议论这事。
丁垚江筷子一顿,“嗯。20班赢了10班。”
她愣了下,惊诧地说:“你说的是……土老帽他们班?”
之前儿子挨打的事,张大可本人和他带的学生给她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听人说,这个不修边幅讲话方言味极重的男老师带的班也是年级最差的班级。最差的老师配最差的班级,在她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可一个终日里吊车尾的差班怎么就能赢了文科卫星班呢?难不成他们在这次挑战赛里搞了什么阴谋?
“昙花一现。偶尔赢一次,也不能说明什么。”丁垚江没有察觉到他的语气里竟冒着浓浓的酸味。
“他们肯定是耍了什么手段,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幸好你们理科班还算正常,你的成绩我也很满意。”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以示鼓励。
丁垚江笑了笑。
“你吃吧,妈妈去休息一会儿。”她今天在医院里被父亲折磨了一天,早就心力交瘁了。
丁垚江抬起头,问她:“姥爷好点了吗?”
提起父亲,她厌恶地皱起眉头,“你别操心他,管好你的学习就行了。”
丁垚江低下头,“嗯。”
姥爷姥姥在家里是个禁忌话题,妈妈也从不带他去探望姥爷姥姥。他对两位老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幼年去姥姥家,亲眼看着凶神恶煞般的姥爷用拐杖抽打妈妈的情景。
他不喜欢那个肮脏,散发着恶臭味的房子,更不喜欢看到妈妈挨打时的样子……
看到妈妈的屋门关上,丁垚江嘴角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了。“呸!”他把嘴里的面条吐到碗里,拿过垃圾袋,把整碗面倒了进去……
文化宫夜市。
王庆春回头瞟了眼开心玩闹的少年们,掂起炒勺在陈家齐面前晃了晃,“哎!哎!回回神儿啦,自己家的闺女,咋跟头回见似的。”
陈家齐笑了笑,“好久没见了。”
南北他们班这次放了个卫星,引起全校轰动,这些孩子们乐疯了,一放假就约好到夜市聚餐庆祝来了。
“擦擦你的哈喇子,笑得跟个大尾巴狼一样,磕碜不磕碜。”
陈家齐笑着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见到我闺女,我这心里就说不出的高兴。”
“哎呦,哎呦,还矫情上了。瞅你那点出息,做老婆奴不过瘾,还要做女儿奴啊。”王庆春打趣道。
“呵呵……”陈家齐笑了。
王庆春翻搅着铁锅里的食材,火苗把两个人的笑容映得通红发亮。
“为了我们20班的胜利,为了今后的辉煌,干杯!”南北举起果汁,望着对面眉眼英俊的少年。
“干杯!干杯!”张朝阳举杯。
“加油!”木子兴奋地站了起来。
四个玻璃杯子撞在一起,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南北转过头,冲着灶台边的陈家齐眨眨眼,陈家齐笑容灿烂地举起手,大声说:“今天叔叔请客啊,你们想吃什么直管点!”
“噢!噢!叔叔万岁!”
第二百零一章 海鲜面
“小珍,上菜!”王庆春把一盘炒好的菜倒进盘子里,吆喝贾小珍。
有几个食客从东门那边走了过来。
王庆春赶紧堆上笑脸,热情招呼说:“新鲜的海鲜啊,麻辣小龙虾,各种炒菜,应有尽有!几个人啊,进来坐吧,要什么可以帮你们叫!”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指着海鲜屋的招牌,对同伴说:“好像就是这家。”
“老板,这夜市还有没有别的店叫‘乐乐’海鲜屋?”
王庆春噗呲一声笑了,“别的?没听说啊,这夜市开了几十年了,没听说有哪家卖海鲜的跟我们重名的。”
“就是他们家!你看大众点评上的图片,还有美食大v微博发的照片,招牌和他们家一模一样。”那个最先问话的女人指着手机给同伴看。
“进来坐吧,都找对地方了,还犹豫啥。进来吧,有大桌。”王庆春一看生意上门,顿时乐的笑开了花,他伸着胳膊,招呼客人。
“小珍,拿菜单!”
“哎,来了。”
“老板,我们今天可是特意从外地赶过来品尝你家海鲜面的。你可要做好点儿,回去以后,我们给你们义务宣传。”食客们说。
王庆春愣住了。
海鲜面?
他们家不卖面啊。
“你……你们找的是我们家店吗?我们家不卖面啊。”王庆春纳闷地说。
几个食客面面相觑,那个拿着手机的女人走过来,让他看手机屏幕,“你看,这不就是你们家的招牌吗?还有这面,照得够清楚吧,连热气都看得见呢。人家美食博主吃了你们家的海鲜面后,高度评价了八个字:汤鲜味美,回味悠长。她推荐的美食从没踩过雷,所以我们才大老远的来你们家吃面啊。”
“可……我们家没卖过啊……”王庆春挠挠头,疑惑不解地说:“估计是这个吃面的发错照片了吧。不过,我们家其他菜都很不错,你们也可以尝尝。”
一听没有面,食客们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他们商量了一下准备离开,小珍这时拿着菜单跑了过来,“想吃点啥……怎么……你们不吃了吗?”
小珍神色不解地望向老板王庆春,王庆春沉下脸,嘴里小声嘟哝说:“他们来这儿找啥海鲜面,咱家没卖过面啊。这造谣的人,想毁我生意吗。”
王庆春正郁闷着,小珍突然指着女子手机上的图片,“咦?这不是那天把我姐的面吃了的那个女人吗?”
“啥女人啊,啥面啊,你说明白点。”王庆春问。
“就是你回老家那天,燕姐来店里没吃晚饭,我姐夫就给她煮了碗汤面,谁知燕姐还没到吃嘴里呢,邻桌一个女客人说她宝宝想吃,燕姐就让给她了。这不,这小孩就是那个宝宝,她那天来穿了一条卡通裙子,白色长筒袜,特别可爱,我就记住她了。”小珍解释说。
“你是说……这面是小陈做的?”王庆春转过头,大声吆喝在后厨洗海鲜的陈家齐,“小陈!小陈!过来!”
几个食客一听有戏,又不走了。
陈家齐抻着湿淋淋的手小跑过来,“王哥,啥事。”
“这碗面是你做的?”王庆春向那个女人借了手机,让陈家齐看手机屏幕上的图片。
陈家齐皱着眉头回忆片刻,点头承认:“是我做的。那天南燕没吃晚饭,我就用剩海鲜随便煮了碗面。怎么了,王哥?还有这照片,咋回事啊。”
他有点摸不清状况了。
王庆春哭笑不得地叹了口气,指着几个食客说:“他们看了那天吃你面的女人的啥博,啥微的,我不知道是啥,从外地大老远赶过来吃面,问我呢,我说咱不卖面啊,他们就不吃了,要走。”
“不走了,不走了。老板,你赶紧让你伙计做面吧,不就是他做的吗?”食客们的脸上露出笑容,催促道。
“对不起啊,我那天只是临时做了一次,我们店真的不卖面。”陈家齐解释说。
“做!我们做!”王庆春从身后推了陈家齐一把,低声提醒说:“钱不赚啦。傻了吧你。”
陈家齐无奈地说:“我那天是去隔壁家借的面。今天这么多人……”
王庆春也跟着挠头,海鲜面,面是主角。
“老板,我们大老远跑来了,看在我们诚心诚意的份上,你们就行个方便吧。”
“就是啊,老板,照顾照顾我们吧。”
陈家齐想了想,对王庆春说:“你不是和李哥关系好吗?去他家借点面应应急。”
李家拉面是文化宫夜市的老店了,老板李国涛和王庆春关系很铁。
“我去借。你赶紧烧汤。”王庆春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陈家齐摇摇头,冲着这些外地食客们笑了笑,“欢迎你们啊。请稍等,我这就给你们做去。”
“谢谢!”
“这伙计长得挺帅的。”
“我早发现了,是不是有点像胡歌?”
“哎,真有点像,眼睛和鼻子最像了……”
“我偷拍几张发朋友圈去,说不定这人就火了呢。”
“对对对,我也拍……”
几个女食客对着陈家齐举起了手机……
文化宫夜市的‘乐乐’海鲜屋竟在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而店里菜单上新增加的海鲜面也成了食客们进店必点的招牌菜式。
陈家齐听取厨师长的建议,改进创新了海鲜面的配料,蛏子,牡蛎,贝壳肉,鲜虾仁,料足味美。面条则是由老李家独家提供的手擀圆细拉面,口感更好。
陈家齐在火爆一时的海鲜面的基础上,还开发出海鲜粥,海鲜疙瘩汤等新品,比起现吃现做的海鲜面,这些价廉物美的菜式更受平民食客的欢迎。
食客爆棚导致人员紧张,王庆春又雇了几个跑堂打杂的小工,把陈家齐彻底从后厨繁琐劳累的工作里解放出来,成为他的得力副手,并且还涨了工资……
李和光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终于求得沙拉原谅,搬回家住了。随着这个夏天的到来,似乎一切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转眼到了五月底,眼看着南北的生日就要到了。
下课后,张朝阳把顾锡东拽到走廊一角,把一个黑色塑料袋塞给他,“明晚六点在老成都火锅给南北庆生,喏,这是我帮你准备的礼物,你明天送给南北就行了。”
顾锡东低头看了看塑料袋里精美的包装盒,把袋子推回去,“我不要。”
“哎呀,都这会儿了你就别犟了,咱俩还分啥彼此呀,我的不就是你的。”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