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完,那几个也都有了数,这案子不好办呐!
几人心里想着,见着问也问完了,该拿的东西也拿了,几人便不再多留。
临走前,大理寺卿道:“若这案子开堂,有需要大姑娘出面的,还望莫要推辞!”
崔九贞应下,“自然,也请几位大人能还我一个清白。”
“大姑娘放心,本官绝不允许手里有冤案发生。”
说完,几人又对太子和老太爷行了一礼,这才离去。
厅堂里,崔九贞吐了口气,谢丕上前握住她的手,摩挲了会儿无声安抚。
崔恂眉头紧锁,也不知在想着什么,唯有老太爷神色自若,没有多说,带着太子离去。
不管如何,这课还是要上的,太子一看是去书房的路,登时垮了脸。
“老先生,大姑娘都惹上命案了,你还有心思给孤上课啊?”
“只要崔家还没倒,你就得好好念书上课。”
老太爷不给他反对的机会,太子撇撇嘴,即便上课也没了心思。
他在想,这些世家也是有意思,后宅能出这么多的麻烦事儿来,怎的比宫里还精彩?
“老先生,你就不担心吗?”到了中午下课,太子忍不住问道。
说起来,他都有些担心呢!
老太爷合上书,背着手出了书房,“她做没做过,你们不是都清楚,行的正坐得端,有甚好怕的!”
他说完,风轻云淡地离去。
太子鼓鼓脸颊,这老头子就知道装,别以为他不知道上课时都走神了。
平日里上课回回抽他一两次,今日愣是一次没有。
还不明白?
想到这里,他询问了下人崔九贞的踪迹,去了后头找她。
屋里,崔九贞正在翻看自己从前的字迹,就见太子大大咧咧地过来,一屁股坐在她对面。
翘着腿,道:“怎么,可是怕了?”
眼中有些幸灾乐祸,崔九贞瞧见了,白了他一眼,“你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了?”
“呵,孤可是特意来看你的,你要是求求孤,孤不介意帮你把这案子抹了。”
这意思是要动用私权了。
崔九贞闻言,正色道:“你可别乱来,这案子我本就清白,你若真掺和了,反倒显得我做贼心虚,仗着你的势作恶。”
“孤的势怎么了,你想要,借给你便是。”
太子不以为意道。
崔九贞笑了,这臭小子,虽说往后是个混不吝的,但也有可取之处嘛!
这通关心虽未明说,可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了。
他会护着她!
“你是储君,这番话往后记得可不要再对他人说起,否则哪日真惹出了麻烦,于你名声有碍!”
虽说他也没有什么好名声,猫憎狗嫌的。
太子也并不在意,名声什么的,要来何用?他高兴自在才重要。
不过崔九贞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打消了自己出手的心思。
总归他在,无人敢轻易动她就是了。
待太子离去,崔九贞搁下了手中的字帖,问向玉烟,“我院子里的东西,从前可有丢过什么?”
玉烟摇头,“从前茗香管着库房,奴婢管着屋室,未见丢过什么,不过荷包这样的东西,咱们这么多,也指不定落到过外人手里。”
崔九贞点头,荷包这玩意儿倒是小事,至于字迹的事儿,她可是谨慎的很。
拿她的字迹来栽赃,若是旁人,恐怕还真是着了道,但她可不一样,从前和现今的字迹有相似之处却并非一样。
便是曾经给过王夫人的字帖,也是十来岁时练习的,而不是她如今的笔迹。
由此可见,对方模仿她的笔迹来源,应该是出自王家那本字帖了。
也亏得当时留了个心眼儿。
玉烟对此很是担忧,如云已经派出去打听了,还没个消息,万一真的将她们家小姐抓起来审问怎生是好。
她胡乱想着,心不在焉。
崔九贞摇摇头,比她要镇定多了。
此时,大理寺里,几人将带回来的证物拿出来一一查看,比对。
荷包绣法一样,针脚也一样,看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没错,这样的东西流出去也不是不可能。
但字迹就难说了。
“崔老先生说的不错,这笔迹确实有仿写的痕迹。”
大理寺卿为此,还特意让人从民间寻了几个人过来查看。
得出这个消息,他们也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崔大姑娘就好。
“大人,崔家丫鬟送来一个消息,说是王夫人曾问崔大姑娘要过一本字帖回去。”
“嗯?”
几人立即有了想法,难怪这笔迹不一样,他们都盯着崔家,却忘了王家。
当下,几人立即派人去查,刑部侍郎有些犹豫,道:“王大人一直想着草草结案,说不定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左都御史惊了,“难不成这王贡还能弑妻?”
若真是如此,他必定要将王家参到圣上面前。
大理寺卿摇头,“一切还未有定论,王家的事太过复杂,如今掌家的是新妇吴氏,也免不了嫌疑,待差清后再做定论吧!”
“那个……”一直未说话的刑部侍郎道:“咱们是不是也审审崔二姑娘?”
之前所查起的人,自然也没忽略过崔二姑娘,毕竟城西闹得那事儿,以及三番两次气得王夫人病倒。
这崔二姑娘,他们自然不是没有怀疑过。
大理寺卿道:“这崔二姑娘与崔家……”
“不是早就逐出门了,自然就不是崔家姑娘,你们若真担心,就问问崔老先生,看他怎么说就是。”
左都御史说道。
王家,突然来了刑部的人,让还在面壁的王贡得知,尤为不满。
他瞧见带着过来的刑部侍郎,上前道:“不是都说了,这个案子就此了结,凶手都已经死了,你们还查什么?”
侍郎睨了他一眼,颇为不耻,淡淡地道:“这桩案子牵扯到崔大姑娘,圣上亲自过问了,命我等彻查,不得有误。”
皇上亲自过问了?
王贡一愣,还牵扯上崔九贞,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想问,可刑部侍郎并不理会他,派人将吴氏传来,例行问话。
吴氏心中惶惶,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大人,这是怀疑我们王家吗?”
炮灰女配不干了
第208章 疑心
刑部侍郎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问你什么就说什么,其他的无需过问。”
吴氏咬唇,只得应下,“是……”
“王夫人曾在崔家拿回过一本字帖,你可知这本字帖?”
“这……我不曾知晓,之前的事母亲甚少与我提起。”
“王夫人生前伺候的人呢?派人寻来,本官要问些话。”
吴氏闻言,忙地派身边的丫鬟去将人带来。
那些原在王夫人身边伺候的,她都有好生拉拢,毕竟她们共同的敌人是那个刚被扶持起来的姨娘。
等人都来了,刑部侍郎分开一一问话,吴氏听了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连崔九贞也牵扯进来了,只不过被人栽赃嫁祸的嫌疑更大。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开口道:“大人,我与崔大姑娘见过,觉得她姑娘不像是那等会残害旁人性命之人。”
“哦?”刑部侍郎拉着眼皮看她。
“大人,实不相瞒,母亲与崔元淑之间多有龃龉,几次母亲嘴里都道有她便没有崔元淑。”
刑部侍郎捻着胡子的手顿住,命人将这些话都记录在册。
“……上回在城西母亲气得病倒,后头便说过,她与崔元淑只能活一个,此事我家相公也知道,没想到这才几日,母亲便出事了。”
她说完这些,吐了口气,刑部侍郎看着她,带着几分警告,“你要知道,在本官这里,污蔑也是要追究的。”
吴氏立即保证,“大人明察,我所说都是属实,下人也可作证。”
这点她还是敢保证的,毕竟不是胡说,这些话王夫人确实说过,甚至准备去做。
只不过还未动手,便自个儿先没了。
刑部侍郎收集好证据,那本字帖的去处也有了眉目,原是送给了隔房的小侄女,那小侄女也不知何时弄丢了。
如此,线索便又断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家手脚并不干净。
有了打算的刑部侍郎带着人离去,到了门口,看着相送的王贡,道:“王大人,你的几房姨娘,还请明儿个送到大理寺去,录个口供。”
“这……”他不解,“干她们何事?”
“本官只是例行公务,你想问,便去找皇上。”
王贡一噎,只好应下。
刑部侍郎甩袖离去,这王家真是乌烟瘴气的。
隔日,一同被传唤来的还有崔元淑,突然被官府的人传过来,王衍不放心,便跟着一块儿来了。
瞧见那几个战战兢兢的姨娘,他目光微冷。
崔元淑倒是镇定,在大理寺卿问到王夫人时,回答的毫无隐瞒。
“……听说王夫人生前曾说过,有你无她,连王衍也知,你可知?”
崔元淑惊讶,却又不意外,她垂下头,神色黯然道:“夫人一向对我不喜,会这么说也是情理之中。”
王衍有些心疼,自己确实是委屈她了。
“大人,我这妇人什么都不知道,她整日在院子里,从未与外人有何联络,还请您明察。”
大理寺卿并未立即做出判定,他看着几人的神色,终是将目光停留在了其中一个姨娘身上。
见她神色有些闪躲,却并未开口说些什么。
过了会儿,待主簿记录好口供,这才放了她们离去。
一旁坐着的刑部侍郎和左都御史一道翻看着供词,三人皆对那几个王家妾室有所怀疑。
“按理说,这崔二姑娘嫌疑要更大些,但这个妾室却……”
“是人是鬼总会露出真面目,一个内宅妇人,也能收买盗匪替她卖命,这点着实可疑。”
“那这么说来,瞧着娇娇弱弱的崔二姑娘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