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菜上桌,郑子明一看,有水库鱼、爆炒仔鸡、炒血鸭、爆炒猪肚、辣椒炒肉、酿豆腐、还有几样青菜和一锅冬瓜排骨汤。
按照当下的生活水平,这一桌饭菜真算得上很丰盛了。
“随便弄了几个菜,大家多吃点。来,老郑,嫂子,我敬你们一杯。”
薛刚哈哈一笑,感到很有面子。以前都是他到郑子明那里打秋风,如今家里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寒酸。
酒,还是米酒,度数不高。就连梁玉琪、郑子明的老婆以及刘玉玲都喝了一些,萧白当然也不例外。
几杯酒下肚,薛刚就开始夸赞外甥崽。家里的经济状况之所以能好起来,萧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呢,开书报亭的主意是他出的,起始的那一点资金还有他的600元。
第二呢,从省城进货的渠道、运输的渠道,统统都是他搞定的,连经营策略都是他提出来的。
书报亭做到现在,零售火爆、批发也不差,薛刚和梁玉琪的心里很清楚是谁的功劳。
郑子明还好点,毕竟之前没少听薛刚念叨,也见过萧白本人。可郑子明的老婆和刘小玲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事儿,难免就会感到非常惊讶。
特别是刘小玲,她知道萧白学习好、人很聪明又见过世面,没想到在商业方面还很有天赋。
梁玉琪见薛刚喝了几杯酒之后,越说越来劲,就忍不住在桌底下踢了他一脚。
薛刚这才意犹未尽的打住了话头,笑道:“来来来,喝酒喝酒。”
米酒虽然清甜,度数也比较低,但喝多了同样会醉。郑子明的酒量一般,差不多一斤酒下肚,就开始和萧白称兄道弟,搞得梁玉琪等人好不尴尬。
不过到了这会儿,其他的人吃也吃饱了、喝也和好了,就纷纷离开了餐桌。
桌上只剩下了薛刚、郑子明和萧白三人。
“嫂子,小玲,咱们去天井坐坐,让他们三个尽情的去吹牛。”
梁玉琪搬了几张椅子放在了天井里,廊檐下微风吹拂,比坐在屋里惬意多了。
刘小玲有心告辞,又觉得不太礼貌,便帮着梁玉琪去洗水果。
酒桌上,郑子明正在大倒苦水:“你们是不知道,节前还是我死缠硬磨从信用社贷了一笔款,才给大家发了工资。老弟,你既然能帮你满姨想出来这么个好营生,不如也帮我想想办法?”
郑子明哪里是喝醉了,分明是酒借怂人胆,要不然他还真开不了这个口。要知道萧白还是一名高中生,他都三十多岁了,说出去让人知道的话,还不得说他一把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
不过,这也是郑子明聪明的地方。他知道萧白跑了一趟省城,就打通了进货渠道和运输渠道,说明人家和省城大书商的关系匪浅啊。
这要是萧白愿意帮忙,厂子接几单印刷书刊杂志的生意,不是啥问题都解决了?
薛刚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咳嗽了一声说道:“老郑,别乱叫。这是外甥崽,和咱们差着辈分呢。”
“没事,没事,都一样。”
郑子明当做没听见,最多到了明天自己不认账,什么事都可以推到“喝多了”这个借口上。
萧白在心里暗暗的发笑,郑子明这点小伎俩,哪能瞒得过他?不过这也是好事,反正在他的想法当中,郑子明的印刷厂迟早会派上用场。
“郑经理,你可别和我称兄道弟,回头我怕满姨会揍我。你的想法我也明白,实话和你讲,我的一个表哥就在省城做书刊批发生意,我上次见他的时候,还特意提过你。”
梁玉琪和薛刚,一直都没有告诉过郑子明萧白和焦阳之间的关系,只说萧白认识省城的大书商。
萧白现在这样讲,也是为了安抚对方。
“老薛,你看,还是咱外甥崽爽快吧?外甥崽,能不能抓紧时间和省城那边联系一下?我这都快揭不开锅了”
郑子明也不借酒装疯了,直接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第033章 干一票大的!
郑子明当初承包龙泉印刷厂,有很多原因。但不管怎么说,他当初有多乐观,现在就有多恼火。
他的手下并没有市场开拓的高手,再加上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并存的年代,一家县里的小型印刷厂,很难在外面的世界抢到蛋糕。
这才是郑子明有病乱投医的根源。
“郑经理,说来也巧,我表哥过段时间准备发行一本。这样吧,我回头尽量和他说说,争取让你的厂子给印刷一部分。
不过,我表哥以前有几家合作良好的印刷厂,人家都是先印后付钱,不知你这里能不能行?”
在酒桌上,萧白玩了一个小花招既然郑子明这么着急,那就不如干一票大的。
现在的情况是,表哥焦阳那边的资金从十月份下旬之后,就要投到挂历和年画的生意当中,能动用的资金数额很有限。
萧白这边更不用说了,咬咬牙,千儿八百的钱倒能凑到,可动辄上万元的大笔资金,他上哪儿弄去?
而郑子明这边刚从信用社贷出来一笔巨款,除了发放工资,肯定还有大量的剩余萧白情不自禁的想集合三家的力量,完成一次漂亮的出击。
郑子明想了想,自己差不多已经快到最坏的时刻,这笔贷款花完之前,要是还没有订单,就只能认命了!没啥好说的,干脆赌一把,他就不相信薛刚和他外甥崽会骗自己。
他于是一咬牙就点了头:“我这里没问题,但回款期不能长,否则的话,我很难坚持下去。外甥崽,希望你能和你表哥好好说说,回款期定在一个月左右,可以不?”
萧白微微一笑,知道郑子明这是准备孤注一掷了。
当然,他并不觉得对方会担很大的风险。一来,他对于出版发行什么样的书刊,心里已经有数。二来,表哥那边的发行渠道还是很靠谱的。只要资金回笼,就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郑经理,我可以帮你说,但最后怎么决定,我可做不了主。我会尽快和我表哥联系,看看这事具体该怎么办。”
萧白不想说太多,别管自己在人家的眼里是多么的有才华,说破天也只不过是一个高中生而已。
这件事要想成功,还得要表哥焦阳背书。
下午两点多,郑子明一家三口告辞离去,萧白和刘小玲也随后离开了。
刘小玲出来后去了田春秀家,她这次从家里来带了一些红薯和几条腊肉,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梁玉琪,还有一份是给田春秀家的。
萧白没送她,他中午也喝得有点多,回到剧院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一直到下午五点他才醒来。
起来洗了把脸,就跑到邮电局,给表哥焦阳发了一份加急电报,请他尽快来一趟新屯县。
电报不好说太多,只说是有关“书稿和印刷”的事情。
晚上,萧白来到小姨家吃饭。
“白伢子,你说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把握?老郑和我是发小,咱们要是没把握,这个忙不帮也罢。”
薛刚中午没说什么,这会儿倒开始替郑子明担心了。
“这事儿和我关系不大,最后还是要郑经理和我表哥谈。我已经给表哥发了电报,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天会到。”
萧白知道薛刚没什么经济头脑,所以也不想多说,省得这个讲义气的小姨夫坏了自己的事情。
梁玉琪不以为然,撇撇嘴说道:“薛刚同志,人老郑在外面可比你强,什么风浪没见过,还用你替人家操心?再说了,是他请咱外甥崽帮他联系生意的,成与不成,得他们双方自己决定,可不关外甥崽的事。”
薛刚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冲着梁玉琪讨好的一笑,赶紧低头吃饭。不服软不行啊,人家连“薛刚同志”都喊出来了,这是要翻脸的节奏!
翌日。
萧白接到了林芳的电报,说焦阳他们已经乘坐早上6点30分的班车出发,请萧白到时候去汽车站接一下。
“他们?”
萧白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很有可能是焦阳带着卫风一起来的。因为他在电报里提到过书稿,想必焦阳很重视。
其实,所谓的书稿,不过是老实孩子的练笔之作,即便是出版发行了,销量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但昨晚,萧白在原书稿的基础上,重新更改了的部分大纲,只要找人重新修改润色一遍,估计销量就不会太差。
中午,萧白和老实孩子姜伟,站在汽车站的出站口,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焦阳和卫风。
“表哥,卫大哥一路辛苦了!咱们先去吃饭,有什么话等吃过饭再说。”
萧白和姜伟走上前,互相打过招呼之后,萧白和姜伟就用自行车驮载着二人,在街上找了一家饭馆吃饭。
这一顿自然是萧白请客,花了十来块钱,焦阳抢着买单,最终还是没拗过小表弟。
吃过饭,大家就来到了萧白位于剧院的住处。
焦阳也是个急脾气,刚坐下就让萧白把书稿拿出来。然后,他就和卫风两人一起翻看,姜伟在一旁很紧张,两只手的手心不停的在出汗。
“这部写的还行,就是笔方面稍逊一筹。老卫,你的活来了,你觉得好不好改?”
焦阳觉得这本武侠书的故事不错,好好润一下色的话,估计能卖个2万册到3万册的样子,再多是不可能的。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目前市场上的武侠书卖得很好,不说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名家的书,就是一些在内地不太有名的作者,像卧龙生、陈青云、云中岳等人的书,都能卖断货。
卫风从看书稿开始,就一直在皱着眉头。这时听到焦阳的问话,马上说道:“这书谁写的?先不说笔啥的,内容简直就是大杂烩嘛。再怎么修改,估计也卖不出去多少。”
老实孩子本来还满眼期待的看着卫风,听对方这样一说,他羞愧的低下了头:“书是我写的,写的不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