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设备的安装调试差不多已经结束,魏建军和梁劲松等人很快就拿到了所有的测试数据。
“比预想的要差一些,不过也算是达标了。”
梁劲松看完了各个数据,冲着魏建军笑了笑。国产设备的磨合时间还是有点短,需要改进的小地方有不少,只能在今后的生产中不断的完善。
“梁总,你可能有些乐观了。我有种预感,试生产阶段的技术指标,特别是良品率指标可能会有问题。”
魏建军也看了看数据,不禁皱了皱眉。
和梁劲松的谨慎乐观不同,魏建军觉得试生产环节不会很顺利。
这是他的经验,没什么直观的依据,所以梁劲松的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只是嘴上不好反驳对方罢了。
魏建军一看对方的神色,就知道梁劲松在想啥。
不过他也没吱声,谁对谁错很快就会有答案。说真的,他还真希望是自己判断错了。
第773章 平衡收购计划
深城。
和往常一样,萧白早上来到办公室,先处理了几分紧急的文件。然后,佟晚晴会送来茶水、小点,以及最新的资讯比如像商情汇编等。
紧接着,萧白才会处理日常的公务。
不过今天,萧白只吃了一块小点心、喝了两口茶水,就接到了魏建军打来的电话。
“萧董,我们第一条国产化14nm生产线在试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良品率指标没有达到预期,也就刚刚过了及格线,量产时间可能要推后了。”
“怎么会这样?你们在工艺研发过程中,良品率指标还挺好。怎么一动真格的,反而退回去了?老魏,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萧白不是想追究责任,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需要搞明白症结在哪里,要不然会睡不着觉的。
“我们还在排查原因,我个人猜测,可能还是设备之间的磨合度不够,偶然的一个不稳定表现,就会引起良品率的降低。”
说起这事儿,魏建军其实挺无奈的。
设备和材料不是说换马上就可以达到稳定状态的,之前京城公司在28nm国产化生产线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和资本,也一样做不到一次成功。
当时,魏小楼和梁劲松、孟孔亮等人带领技术团队,也是在不断的试错的过程中一点点取得了进步。
现在新建的国产化14nm生产线,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可比28nm生产线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从研发到试生产出现反复也很正常。
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的生产工艺技术,基本上还是在进口设备和材料的基础之上积累起来的。国产设备(材料)的技术验证,时日尚短,难免会有一些隐藏起来的细微瑕疵没有被发现。
“老魏,你这么说我就能理解了。出现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要找到具体的原因,并能及时消除隐患。”
萧白听完魏建军的解释,心里大致有了谱。
国产化(去M化)生产线的搭建很复杂,技术难度也很高,他不会对魏建军等人要求太高。
但一定要把问题找出来,哪怕是隐藏细微的瑕疵也不能放过。
与之相比,短期内的成本有所增加反而不那么重要。
魏建军和萧白聊了一个来小时,心里舒坦多了。他和萧白说这些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仅仅就是想找个人倾诉。
这一次试生产的结果,让魏建军、梁劲松等人的心情都不怎么好。但大家还必须静下心来,从头开始排查问题的源头,如此一来,公司的14nm生产线国产化工作又要延迟一段时间。
不过好在公司还有几条原有的14nm生产线在稳定运行,基本上可以满足重点客户的多数订单。
“真是好事多磨啊!”
萧白结束了和魏建军的通话之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不过他也说不上有多失望,国产化28nm生产线已经量产成功,时代IC制造身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一大半。
魏建军他们还有试错的本钱。
“萧董,廖总打电话找你。”
萧白随后开始处理手头上的工作,过了挺长时间,佟晚晴悄然走了进来,说廖红星打电话找他。
萧白抬起头,伸手接过了手机。
“廖总,最近怎么样?”
“我还能怎么样?暂时死不了,但也活不好,继续维持着一口气罢了。萧董,不说那些,你这几天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吃顿饭。”
廖红星打来电话,并没有打算向萧白诉苦。目前他已经习惯了苦中作乐的生活,而且公司的境况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请我吃饭?没问题,没问题。要不等周末?周末我要去香江,咱们可以在香江见面。”
萧白笑着答应了下来。
目前,廖红星也将自己及其公司紧紧的和时代系绑在了一起。大家都是夹缝中求生存,抱团取暖是很正常的选择。
廖红星需要时代系的IC制造能力,以及移动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的供应。时代系也需要廖红星的大量订单,萧白和廖红星关系的升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行,那就周末在香江见!到时候我和你联系。”
廖红星啰嗦,很快就挂了机。
周末。
萧白在香江和廖红星一起吃晚饭,另外还有林家栋和张祎霖也来了,显然是廖红星主动邀请的他们。
“你是说想进行一轮定向增发?廖总,不瞒你说,我这边还真不合适参与。
你听我解释,无论是时代通信还是时代IC制造,都不合适与下游的合作伙伴联系的过于紧密。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吧?”
刚开始大家在酒桌上只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等几人微微有了点酒意之后,廖红星就说了想要进行增发的事情。
他希望萧白的时代系这次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萧白对这件事早有定论,不会直接参股廖红星的公司。因此,他也没有躲躲闪闪,而是直接说明了原因。
“还是那个该死的公平原则是吧?得了,萧董,你就当我没说这事儿。另外,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我对时代通信很感兴趣,要不你也搞一波增发,我想适当的拿下一部分股权。”
廖红星脸上的失望之色,显而易见。
但随即他又提了另一件事,他说想参股时代通信,条件可以随便开,只要不太过分他都能接受。
萧白这才发现,廖红星提出让时代系参与他公司的增发,那是一个幌子。
其真正的目的是想参股时代通信。
当然,对方肯定不会有控制时代通信的意图,他说的参股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股权比例也不会高。
“嗯。。。。。。这件事再说吧。”
按理说萧白应该一口回绝,但他对于廖红星的真实想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不过这会儿不是谈这件事的好时机,萧白就把这个话题给岔过去了。
“廖总,你要是想进行增发,我或许能给帮点忙。现在咱们继续喝酒,等回头你去我办公室咱们再谈。”
林家栋对于廖红星公司的增发有些想法,于是就笑着说道。
张祎霖没有去凑热闹,而是和萧白不停的推杯换盏,并聊了聊最近的投资风向。
廖红星虽然把自家公司增发的事情当做了引资,但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他举杯和林家栋碰了一下,领了对方的人情。
吃过饭,几个人又出去娱乐了一下,到了夜里十一点多才分开。
翌日。
萧白正好在吃午饭,忽然接到了祁越峰的电话。
“萧董,国内另一家通信巨头,托人给我带了话,对方对我们公司很感兴趣,有意向我们公司注入一些资金。”
祁越峰说的是除廖红星公司之外的另一家通信巨头。
这家公司和时代系的关系比较疏远,高层之间也都没有什么私交。结果遇到了大事,还得先让人传话。
“我说廖总怎么忽然想起请我吃饭呢,原来是这么回事。祁总,廖总昨晚喝酒的时候也说想参股时代通信,看来,这两家巨头都有这个想法啊,而且恐怕都放了一点风声出去。”
萧白随后说了自己的判断,廖红星大概是知道了另一家巨头的计划,所以干脆先找了自己。
他们这么做的唯一原因,还是为了各自的供应安全。
“哈哈,我说呢。萧董,其实这件事可以考虑。他们两家想和咱们形成更加稳固的商业关系,从我的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毕竟他们都是公司的重点客户。”
祁越峰听完觉得这件事还真可以有。
利益是想相互的,稳定的联盟关系不仅对两家巨头有利,其实也对时代通信等企业有利。
真要是能谈成,也算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嗯,我在考虑一下吧。”
萧白没有马上表态,随即便结束了通话。
周一。
萧白来到了总部园区的办公室,坐下不久,祁越峰就走了进来。萧白又打电话喊来了尤文森,三个人在小会客室开了个小会。
“祁总,我考虑了一下,决定采纳你的建议,和两家巨头同时谈一谈。尤总,这次谈判还得你出马,由你负责谈判小组的工作。”
萧白决定先和两家巨头同时接触一下,看看对方都有什么条件,以及自己这边开出的条件他们是否能接受等等。
“萧董,我提个意见。咱们谈判的原则要先定下来,两家巨头同时参股时代通信,最多能给出去多少股份?两家可以获得的股份是一样的,还是会有差距?”
尤文森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随后三人就展开了讨论。
中午,三个人一起去外面吃饭,在包间里还在继续探讨。到了下午,所有的谈判原则就敲定了下来。
首先,时代通信能分配给两家巨头的股份最多不超过总股本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