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统率教材,
教学中出现了就事论事,为教学而教学的倾向。
历史是社会现象,复杂纷纭。学习研究历史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和观点
的指导,就不易看清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史专家金景芳教
授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我掌握的那些文献材料或者不能解释,或
者只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死东西,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于是我边治史边读马
列书,越读治史越有体会。”戴逸教授说:“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搜
集、排比历史资料,描述历史过程的个别片段,而不能认识历史的规律和本
质,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得出谬误的结论。”治史如此,教学也是如此。
我自己也有一些体会,如果说我的教学有一点特点,有一点成绩的话,那也
是得益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与修养。我的业务基础并不好,1956 年教胡华的《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成为我教学生涯的转折点。我热爱中共党史和毛主席
著作,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钻研能够找到的一切材料,有时兴奋得难
以自控,好像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抖动起来。从这里开始逐步扩展,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下过苦功啃过几本马列
的书,像《哲学的贫困》、《序言》、《唯物主义与经验
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虽不能都懂,但受益不浅。
我的教学以生动活泼,感情充沛与理论分析见长。我比较重视历史事件的时
代背景、内在联系与影响作用的分析。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我把它们放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总的分析。说明
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对挽救民族危亡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和主张。农
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在历史舞台上表演过了,都失
败了。领导革命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这是客观的历史的
必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教师除了具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修养外,还须具备教育理论的
修养。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被介绍到国内来,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
夫的发展理论和“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原则等。我国的教学理论研
究和教学法的改革也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景象,例如有关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
养就发表了不少论著。此外,像学科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研究,也有不少论著
发表。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原理原则和规律性,历史教师只有掌握
了这些理论和原则,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收到好的
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感到教学能力的锻炼提高十分重要。常常遇到这
样的情况:一位教师业务知识与理论修养功底深厚,但教学能力差,课堂教
学效果不佳。另一位教师虽然业务知识与理论修养功底较差,但教学能力强,
课堂教学效果反倒很不错。可见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学能力包括钻研组织
教材的能力、讲授教材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绘图写字运用教具的能力,以及
组织教学课堂应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靠教学实践的锻炼和经
验的积累。但对青年教师来说,能够集中一段时间系统地听一两位有经验的
教师的课,则是提高的捷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北京一中时,
系统地听过谢承仁老师的课,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较系统地听过宋毓真和时宗
本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最重要,无论如何也要下功夫练好。谢承仁、
宋毓真老师的语言简练、严谨、准确,逻辑性强。如果实录下来,就是一篇
很好的文章,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时宗本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含蓄,常
常能够引发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讲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讲到劳动价
值论时,时老师提问学生“空气和水对我们重要不重要?”学生答“重要”。
老师接着问“空气重要多少钱一斤?”同学们都笑了。这说明空气虽然重要,
但是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价值,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本来是比较难讲的
概念,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次讲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朝见乾隆要求扩大通商,乾隆不允,回书说“中华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时老师解释说:“你英国的呢绒哗叽再好,也
比不上我们的绫罗绸缎;你的四轮马车也不如我们的八抬大轿坐着舒服。”
一句话说得学生兴趣盎然。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提高理
论业务水平,只有对问题理解得深刻,才能表达得正确、准确。但也确有一
个技能技巧问题。有些人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就要靠有目
的的练习,多听、多看、多讲。时宗本老师阅读广泛,特别爱读历史小说和
文艺作品,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雨果的历史小说和大小仲马的名著。我也有
这样的体会。我喜欢读中国的古典名著,特别是《红楼梦》读过好几遍。也
喜欢读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和曹禺的戏剧。我认为这对于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钻研组织教材的能力是个无止境的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是个精益求精
的过程。教材课本的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时数的安排也不断变化,同样的内
容给小学、初中、高中、成人讲授就有不同的讲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
钻研组织教材的能力。不管你让我给谁讲课,不管你给我安排讲授多少课时,
我都能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任务,这就是教学组织教材能力的体现。要作到
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前些年,教材内容多,课时紧,不少教师反映完成进
度有困难。宋毓真老师却能堂堂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保证高质量。原因就在
于她备课认真,一丝不苟,严密组织,突出重点,精心设计,事先预讲,不
断修订,精益求精。她讲的《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就是很好的范例。这一章教材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牵涉到很多国际会议和
条约,只讲两个课时。宋老师把课本的五个子目改为三个,以巴黎和会和华
盛顿会议为重点,围绕重点组织材料。在说明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巨头
操纵时,她说:“英国谁来了?首相劳合·乔治。这个圆滑而又狡黠的政治
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仇视已经发
生十月革命的俄国。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孟梭。他已70 多岁,说话声音沙
哑,外号叫老虎总理,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是在欧洲称霸。美
国谁来了?总统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上了总统。
他口头上标榜和平,率领着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会议。”短短几句话就把
“三巨头”的特征,阶级属性,所抱目的刻划得淋漓尽致。而说到德国代表
与会,宋老师说:“开幕式那天,战胜国代表坐好了以后,才把德国代表从
旁边一个小门引进来,列一列席,就算他开完会了。等着战胜国如何处理,
他签字就完了。”把巴黎和会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掠夺战败国的实质形象地
揭示出来。宋老师的课既生动形象,又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她在精心设计
教学方案后,还要试讲一下看看时间是否合适,以便再修改。这种组织教材
锤炼艺术精品的精神,使得宋老师的课堂教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历史教师有选择地进行一些研究与写作,对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质量是
必要的有益的。中学历史教师队伍中人才济济。早在50 年代末期,北京市副
市长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与《世界历史小丛书》时,就从中学文史
教师中动员数十人参加编写。这一工作不仅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中普及了历
史科学知识,而且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此后,有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市历史
教材的编写工作,有的被选入高等院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我就是从
1959 年起参加北京市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的。我的体会是搞了一点历史
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就好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上了一层新的台阶,眼
界开阔了,对问题的理解深刻了。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态度与学习、教学是相
通的。只要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就会对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修养是思想品德修养,是对教育事业、历史教学和学
生的热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几十年来有成就的老教师无一不是把全部
心血奉献给教书育人的普教事业的。像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自幼饱经忧患,
经历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人民大众的苦难。1945 年报考燕京大学历史
系,翁独健教授问他为什么要学历史,他说“为了将来搞宣传搞教育,激发
起中国人民的爱国心和自信心,摆脱贫苦落后的状态。”1949 年大学毕业后,
虽然有高校和研究机构让他去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到普通中学教历史课。
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对从事中学历史
教学感到欣慰,直到晚年仍满怀激情地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还会
选择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年逾古稀的宋毓真老师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研
究生,1945 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1974 年退休。1978 年被学校请
回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她主动承担了高中一年级“慢班”的历史课。
这个班全是后进的男生,被称为“秃子班”,不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