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芮传明)
面、截耳和断发的含义是什么?
《辞海》解释〃面〃云:〃古代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伴随着面的;往往还有截耳、断发等仪式;多见于丧葬典礼中。但是;这种风俗并不仅仅流行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也不只限于丧礼;它们在其它场合亦时有所见;其含义是多方面的。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公元前5世纪)活跃于亚欧大陆北方草原上的游牧人塞西安人的风俗。谈及丧俗时;他说;塞西安人〃割掉他们耳朵的一部分;剃了他们的头;绕着他们的臂切一些伤痕;切伤他的前额和鼻子;并且用箭刺穿他们的左手。〃(见卷4)显然;面、截耳、断发是塞西安人的主要致哀方式之一。塞西安人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早期最有影响的游牧民族(如今多将其归属于伊兰人种);他们与同时的其它民族交往频繁;对于后世的游牧民族也有很大影响。但是其它各族的类似风俗似乎并不全部来自塞西安人。因为希罗多德同时记载了埃及卡里亚人的面仪式是在祭神时举行的:〃至于布希里斯城的伊西司祭的仪式;我已经说
过了。在那里;成千上万的全体男女群众在牺牲仪式结束后捶胸哀悼;至于他们所哀悼的是谁;由于在宗教上害怕犯不敬之罪;我就不提了。住在埃及的卡里亚人在这个日子里做得比他们还要过火;这些卡里亚人甚至用小刀把自己的前额割伤。由于这样做;他们就可以使人知道;他们乃是异邦人;而不是埃及人。〃(见卷2)
我国古籍中也有许多关于面、截耳和断发风俗的记载;它们既见于游牧人中;也见于定居人中。《后汉书。耿弇传》;耿弇的侄儿耿秉曾率军守卫北部边疆地区;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深得军心;即使异族匈奴人也对他敬重异常。他死后;南匈奴〃举国号哭;或至面流血。〃又;《梁书。滑国传》说;公元五六世纪称雄中亚;并拓地至西北印度的游牧人哒(或以为当属蒙古利亚人种;或以为当属印欧人种)有截耳致哀之俗:〃父母死;其子截一耳;葬讫即吉。〃《洛阳伽蓝记》(成于公元6世纪上半叶)卷五记于阗的丧俗云:〃在者以火焚烧;收骨葬之;上起浮图。居丧者剪发面为哀戚。发长四寸;即就平常。〃
公元6世纪下半叶和7世纪上半叶在亚欧地区建立强大游牧汗国的突厥人同样有面之俗。《周书。突厥传》载云:〃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绕帐走马七匝;一诣帐门;以刀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其余灰;待时而葬。……葬之日;亲属设祭;及走马面;如初死之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说;毗伽可汗死(8世纪30年代初)后;〃这么多的百姓剪去了头发;划破了耳朵、面颊。〃成于7世纪中叶的《大唐西域记》序文中提到〃黑岭〃(即今兴都库什山脉;绝大部分位于今阿富汗境内)以南的丧俗道:〃死则焚骸;丧期无数;面截耳;断发裂裳。〃足见在以定居为主的印度人中也流行面、截耳之俗。
继突厥之后称霸漠北的是回纥游牧政权。《新唐书。回鹘传》记云;唐廷以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可汗磨延啜。可汗死后;回纥人要宁国公主殉葬;公主尽管最终拒绝了殉葬;但是〃面哭亦从其俗。〃又;亚美尼亚史料载云;公元七八世纪活动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匈人在葬礼上的一个仪式是:面对死者用刀划割自己的脸颊和四肢。13世纪兴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人也有类似风俗。《蒙鞑备录》记云:〃所谓白鞑靼者;容貌稍细。为人恭谨而孝;遇父母之葬;则其面而哭。尝与之联辔;每见貌不丑恶而腮面有刀痕者;问曰:'白鞑靼否?'曰'然'。〃
面、截耳、断发之俗除了致哀之意外;尚有其它种种含义。例如《旧唐书。契苾何力传》载道;归顺唐廷的蕃将契苾何力被执送至薛延陀可汗处;但是拒不屈服;他〃拔佩刀东向大呼曰:〃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又割左耳以明志不夺也。〃显然;这里的截耳是在敌人面前表达坚定立场和不屈精神的一种形式。又;《新唐书。田承嗣传》载云;田承嗣图谋扩张权势;便吩咐亲信暗示各级将校;应在朝廷特使面前面恳请任命日承嗣为统帅。则知面又含诚恳请求之意。另一类似的事例是:唐武后时代的酷吏来俊臣设计诬陷突厥酋长阿史那斛瑟罗;说他有谋反之举。
最终经过几十名酋长联合起来〃割耳、面颂冤〃;才免遭定罪。截耳的又一含义是发重誓:《新唐书。列女传》说;赵姓女的父亲因偷盗罪当死;后经女儿申辩;得免死刑。赵女誓愿毁服依佛法以报;当即〃截耳自信。〃
(芮传明)
突厥人为何以狼为图腾?
狼这种动物;外貌丑陋;生性贪婪、凶残。汉语成语有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都是贬语。奇怪的是;在某些古代民族的传说中;狼却被描述成热心抚育人类幼儿的善良动物;甚至被视作他们的祖先而加以顶礼膜拜。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就是一例。
突厥人最初大约居住在今叶尼塞河的上游;公元5世纪被亚洲北部大国柔然所迫迁至阿尔泰山的南面。6世纪获独立;并灭柔然;随后征服中亚;其领土东起蒙古高原;西抵波斯帝国边境。但不久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于630年被中国唐朝所灭;西突厥人则向西迁徙。11和13世纪;西突厥人中的塞尔柱和奥斯曼两支部落先后迁徒到西亚;分别建立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突厥帝国。现今土耳其国家的名称即源于突厥之名;土耳其民族则是突厥人和小亚原有居民长期融合的产物。
突厥人当其崛起之时;军旗上曾经绘有金色狼头;号称狼旗。像其他古代民族一样;旗帜上的动物图象往往是该民族古老的图腾的标识。古罗马人的军旗常常绘有鹰;称鹰旗;有些则绘上狼、马、野猪、牛头人身怪兽;这些动物都曾是古罗马人的图腾。
图腾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
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同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血缘联系;这一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就是氏族的图腾。他们崇拜本民族的图腾;通常禁止打杀和吃食;并以它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和标志。这便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崇拜。图腾的形象往往被雕刻或描绘在住所、武器、用具;甚至氏族成员身上。突厥军旗饰有金色狼头;显然表明狼曾经是突厥部落的一种图腾。
因此;突厥可汗不仅于〃旗纛之上;施金狼头〃;而且〃侍卫之士;谓之附离〃。附离;汉语的意思就是狼。
突厥人为何以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呢?《周书。突厥传》记载了有关突厥人的两个传说。据其中的一个传说;突厥人的祖先原是在匈奴之北的索国;部落首领名阿谤步;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兄弟叫伊质泥师都;是母狼生的。
阿谤步等人生性愚痴;所以败落下去。而泥师都由于感受到特别的灵气;能够呼风唤雨。他娶了两个妻子;分别是夏神和冬神的女儿。有个妻子一胎生了四男;大儿子纳都六设住在践斯处折施山(在今叶尼塞河上游);由于关心同部落人的疾苦;多方予以周济;被大家奉为君主;国号突厥。但据另一传说;突厥人本是匈奴人的别种;姓阿史那氏。原来;有一匈奴部落为邻国所破;成员尽被杀戮;仅剩下一个年方十岁的男孩;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但却砍掉他的双足;弃于草泽之中。有条牝狼用肉饲养这个男孩。男孩长大后;与狼合;牝狼遂怀了孕。邻国的国王听说此儿尚在;再次差人去杀掉他。
来人见狼正在旁边;便想将狼一并杀死。但狼却逃走了;来到高昌国的北山。
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围数百里;四面都是山;狼藏匿其中;生下10个男孩子。他们长大后;在外面娶妻成家;后代各有一姓;阿史那即其一。
以上两个传说;内容虽不一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狼是突厥人的祖先。《周书。突厥传》对此作了肯定;并进一步解释道:突厥人〃盖本狼生;志不忘旧〃。《隋书。突厥传》也说:〃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中国的封建史家不能拨开神话传说中的迷雾;也认为突厥人的祖先是狼;为了不忘本;他们就在旗纛之上绘上狼头;即以狼为图腾。这种解释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自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关于图腾崇拜;现代科学作出的解释是:它最初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人类不了解生孩子和两性结合的关系;同时在母系氏族制之下;自然地想像自己的女祖先感某种动物图腾之灵而生育;因而许多民族都有人与动物相交繁衍出该族子孙的传说。所以;突厥人的传说把狼看作是自己的祖先也就不奇怪了。然而;人们不禁要进一步问道:〃被作为图腾的动物种类繁多;为什么突厥人却选中了狼呢?
大凡被当作图腾的动物;都与当时原始人类的现实经济生活、尤其是渔猎活动有关。其中;最大量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如鹿、牛、羊、鱼及某些鸟类等;人们举行一定的图腾仪式;祈求他们的大量繁殖。另有一些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益的动物;如犬、鹭、蜂。还有的是由于其自身的某些长处而被人们崇拜;如乌龟长寿;蛇能蜕皮重褒青春。但也有的是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带来重大威胁的动物;如狮、虎、熊、鳄鱼;特别是狼;同样被奉为图腾。美洲印第安易洛魁人的6个部落中;每个部落都有一个以狼为名称即为图腾的氏族。印第安人其它一些部落;如崴安多特部落、衣阿华部落、奥托与密苏里部落、文尼伯歌部落等;也都有狼氏族。这种以狼为图腾而加以顶礼膜拜的现象;是不是反映了原始牧人们对于狼的畏惧心理;或是希望狼发善心并祈求狼的庇护;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人们恐怕还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
(余康)
〃蛮人〃是〃乱伦者〃吗?
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楚克奇人属于所谓的〃古西伯利亚人〃。在其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一场特大的饥荒导致了楚克奇人的大量死亡。最后;只剩下姊弟两人。姊姊业已成年;而弟弟尚在褪褓。姊姊含辛茹苦;终于将弟弟扶养成人;于是便要弟弟娶自己为妻:〃否则我们将断子绝孙;大地上将从此没有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