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作的影响。 

     在法国启蒙思想中,反映中等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是以狄德罗为 

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是启蒙运动中最杰出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 

其中包括狄德罗 (1713—1784年)、霍尔巴赫(1723—1789年)、爱尔 

维修 (1715—1771年)等人。他们在狄德罗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一部《百 

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全书 

共35卷。百科全书派拥有许多启蒙思想家,当时为这部《百科全书》写 

文章的启蒙思想家达160多人。他们通过出版百科全书,向人们传授自 

然科学文化知识,以揭露宗教迷信的荒谬,尖锐地抨击专制制度和教会 

的黑暗,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他们的学说成了反对封 

建制度的锐利武器。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比他们的前辈更为彻 

底,他们把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提高到民主主义的高度,把对宗教神 

学的批判提高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高度。但在政治态度上,百科全书 

派是温和的,主张将王权限制到最小的程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 

百科全书派的观点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启蒙运动中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是让·雅克·卢梭 (1712 

—1778年)。卢梭出身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早年由于家境贫寒, 

过着到处流浪的生活,其间深刻体验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和心情。因此, 

他的思想较为激进和革命。其代表作有 《爱弥尔》、《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卢梭认为,私有财产是 


… Page 40…

    人类不平等及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私有制出现以后,一些人变成富 

    人,一些人变成穷人,社会出现了不平等,一切风俗道德败坏也随之而 

    来,而国家则用法律把这种不平等固定下来。因此,他激烈地抨击社会 

    上存在的贫富不均的现象。但是,卢梭并不主张铲除私有制,只是希望 

    通过均贫富,实现小私有制,达到经济上人人平等的目的。在政治思想 

    上,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论, 

    其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其政治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一个理想的 

     国家应该是公民以契约形式组成的国家,公民人人享受平等和自由。他 

    针对路易十四提出的“朕即国家”的理论,提出人民的意志是国家最高 

    权力的源泉,代表人民的立法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监督统治者。 

     国王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仆人。如果统治者违反了人民的意志, 

    侵犯了人民的主权,人民就有推翻统治者的权利。卢梭的“社会契约” 

    和“主权在民”思想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参政的要求。这些思想对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 

    宾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雅各宾派所执行的恐怖政策、土地法令和1793 

    年宪法无不带有卢梭思想的痕迹。 

          在经济学说方面,18世纪法国还出现了重农学派。这一派的主要代 

    表人物是魁奈(1694—1774年)和杜尔果(1727—1781年,一译杜尔哥、 

    杜尔阁)。他们竭力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私有财产、贫 

    富悬殊以及自由是自然法则,经济生活应当自由发展,任何来自国家的 

    干涉都是对自然法则的破坏。他们还认为,工商业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只有农业以地租形式创造剩余价值,因此,课税的全部负担应由工商业 

    者转到土地所有者身上。重农学派反对行会特权、工业法规和包税专卖 

    制度,要求工商业活动的自由。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有着极为鲜明的历史个性。作为一次资产阶级 

    和第三等级各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势力的运 

    动,启蒙运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来没有偏离自己的任务,始终如一地 

    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和为这种制度辩护的天主教反动势力。 

    这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之外,启蒙学者之间有共同的哲学基础作为 

    各自学说的根据,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法国著名史学家米涅曾深刻地 

    指出:“最专制的君主也曾赞助提倡思考的运动,结果非其所望地建立 

     了公众舆论。原来是想鼓励人们歌功颂德的,结果却为人们提出指责准 

    备了条件;因为,为了要人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而引入思考,而后却又 

    不许人思考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是办不到的。等到颂歌唱完了,人们就 

    要开始辩论是非了。……正如哲学的时代之脱胎于艺术的时代一样,革 

                                         ① 

    新的时代是脱胎于哲学的时代的” 。 

          另外,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还在于这场长期的思想文化运动,不仅 

    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是直接面向群众,以整个第三等级 

    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的。启蒙思想家自觉地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 

     己任。他们宣传科学思想,以广大青年为对象;他们反对宗教狂热和宗 

    教偏执,揭露教会黑暗和教士罪行,也以法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绝大 

    多数居民为对象。在宣传和教育,即“启蒙”的形式上,他们不仅完成 



① 米涅: 《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9 月版,第10 页。 


… Page 41…

     了许多象《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这样的学术性、理论性著作, 

     出版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而且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大量 

     出版发行通俗易懂的文章和小册子,并且多方面利用小说、戏剧、诗歌 

     等接近大众的文艺形式,力求让更多的群众受到教育。在这方面,法国 

     喜剧作家博马舍 (1732—1799)的剧作最具代表性。他在《费加罗的婚 

     礼》剧中,将贵族的腐败、愚蠢与第三等级小人物费加罗的机智、聪颖 

     作了鲜明的对比,寓意深刻地表现出第三等级要比特权等级强大得多, 

     有足够力量战胜贵族势力。在剧本中,他让贵族人物声色俱厉地宣布: 

      “我是你们的主人,我,永远有理!”但是,在任何一次较量之中,胜 

     利者却总是当仆人的费加罗。费加罗的一段独白说得痛快淋漓:“因为 

     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 

     这一切使您多么得意洋洋!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的享受?除去从娘 

     胎里走出来的时候用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 

     我呢?淹没在无声无色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 

     学问和手段,就比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所用去的还要多。您居然想跟 

     我争夺果实!”这充分显示出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战胜封建特权势力,夺 

     取统治权的自信心。怪不得路易十六在看到这一剧本时惊呼:它的后果 

                               ① 

     将会导致摧毁巴士底狱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启蒙运动的这一特 

     性,甚至将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一书与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 

                                                   ② 

     的起源和基础》并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不仅为行将来到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 

     想准备,也推动、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中涌现的哲学 

     和政治理论,已成为一笔重要的历史遗产和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 

     环节。法国启蒙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思想和原则,由于其鲜明的反封建 

     性质,在我国也产生过历史的回响。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法 

     国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来,启发和鼓动过不止一代忧国忧民 

     的仁人志士。邹容在1903年发表的《革命军》一书中写道:“吾幸夫吾 

     同胞之得卢梭《民约论》、孟得斯鸠《万法精理》……等书译而读之也。 

     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吾请执卢梭诸 

                                                   ① 

           大哲之宝旛,以招展于我神州土。”康有为的变法维新、孙中山的 

     思想和实践、辛亥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德 

     先生”和“赛先生”的颂扬,都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2。17、18世纪的德意志 



           (1)德意志的政治分裂与经济落后 

           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德意志仍维持着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奥皇哈布斯堡家族仍然把持着帝国的皇位,其政治制度是诸侯的君主专 

     制制度,这种专制制度使德意志长期陷于分裂状态。根据《威斯特法利 



① 刘宗绪: 《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法国史通讯》1982 年第6 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59 页。 

①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 卷,下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