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第二次反抗高潮。
1767年10月,波士顿的市民大会通过了关于反对《唐森德税法》
的决议。同年12月,马萨诸塞的立法议会通过了致英国国王和议会的呼
吁书,表示英国国会无权征收殖民地的关税。1768年2月,马萨诸塞议
会又向各殖民地议会发出巡回信件,重申“无代表即不纳税”的原则。
宾夕法尼亚的律师J·迪金森以农民名义发表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农民的
12封信》影响最大。他说,英国议会没有向殖民地征税的权利,他号召
殖民地人民起来用当年抑制 《印花税条例》的那种革命精神去反对《唐
森德税法》。
殖民地人民还用武力反抗英国税吏的搜查与压迫。在纽波特附近,
一艘英国税关巡逻船被群众焚毁。在费城,当英国官吏没收漏税货物时,
一群人上前把英国官吏痛打了一顿,夺回了货物。在纽约,有3个人由
于告发走私而被群众涂上柏油,插上羽毛,拖到大街上示众。
波士顿成为群众斗争的中心。1765年,英国政府驻兵条例颁布后,
英军第14团和第29团驻扎在波士顿。他们胡作非为,奸淫妇女,酗酒
闹事,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人们将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蔑称
为“红虾兵”。波士顿人民对于驻在该市的英军进行了顽强的抵制,拒
绝为英军提供宿营的房舍,并时常与之发生冲突。1770年3月5日,因
英军士兵凌辱学徒,冲突再起。人们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
兵”。愤怒的人们聚集到驻扎英军的英王街上,向凌辱学徒的士兵投掷
雪球。英驻军长官浦瑞斯顿上尉下令开枪,打死5人,6人受伤。这就是
“波士顿惨案”。事发后,杀人者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处分。为了抗议英
军的暴行,群众为殉难者举行了庄严的葬礼,并且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
威运动。
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起来声
… Page 59…
援,到处举行大会抗议英军的暴行。新英格兰甚至表示要用武力驱逐英
军。在强大的压力面前,英军被迫撤出了波士顿。
殖民地人民又再度掀起更大规模的抵制英货运动,弗吉尼亚成立了
“抵制英货委员会”。殖民地大规模的抵制英货运动,使英国对北美的
贸易额大幅度下降。据统计,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在1768—1769年下
降了近60%。
1770年3月,英国政府被迫废除了《唐森德税法》。但为了表明英
国有对殖民地的征税权利,仍保留对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进口税。这
即成为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导火线。
殖民地人民并没有由于英国政府的让步而放松了警惕。为了准备未
来的战斗,他们进一步加强了革命组织。1772年底,在萨缪尔·亚当斯
的倡议下,波士顿成立了“通讯委员会”,以后在全国80个城镇中,都
建立了同样的组织。“通讯委员会”将各殖民地的反英力量联合起来,
沟通各地的情况,统一指挥,筹措军火,准备武装反抗英国的统治。它
们所发出的指示和命令,立刻可以变成群众的革命行动。在后来的独立
战争中,通讯委员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773年,为了帮助濒于破产的东印度公司卖掉库存的茶叶,以缓和
其财政危机,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 《茶叶税法》,准许该公司在北美殖
民地廉价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并只对东印度公司征收轻微的茶税。
因此,东印度公司输入的茶叶价格,较走私的茶价便宜50%。为了贯彻
实施这一规定,英国政府重申,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买卖走私的茶叶。
当时,人们习惯于每天喝两次茶,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也不
是什么大负担。各殖民地走私商人以爱国主义为号召,引导群众认识到,
未经纳税人代表同意的税收就是专制暴政。如果交纳茶叶税,就等于承
认宗主国在殖民地有征税权,自由比喝便宜茶更为重要。因此,从1770
年起,殖民地人民发起了不饮茶运动,拒绝饮用进口的茶叶,以示抗议。
费城、纽约、查理斯顿等港的人民反对英国茶船卸货。
1773年12月,东印度公司的3艘货船运载340余箱茶叶先后抵达
波士顿港口。12月16日,波士顿举行了有8000人参加的集会,要求东
印度公司的货船驶离港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抗税斗争的领导人萨缪
尔·亚当斯向集会群众说道:“这个大会没有任何办法来拯救这个国家
了。”这句作为行动暗号的话一出口,一群早已埋伏好的化装成印第安
人的青年直奔海港,他们用利斧把木箱劈开,将价值1。8万英镑的340
①
余箱茶叶全部倾入大海。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萨缪尔·亚
当斯的堂弟、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事件发生
后的第二天写道:“昨夜有三船武夷茶被倒入大海。……这是独一无二
的壮举。我无限钦佩爱国者的这一崇高的行动。销毁茶叶的行动如此大
胆、果断而坚定,必然会产生深远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不禁视之为历史
① 据 《美国万花筒》一书介绍,美国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教育。如今,他们在波士
顿倾茶事件的发生地专门将当年装载茶叶的货船之一“海狸”号按原来大小复制出来,还为中小学生安排
了一个两小时的节目,不但容许学生钻进船舱,而且还备有木箱,让学生模仿当年的勇士,把箱子投进海
里。
… Page 60…
上的一个里程碑。” ②
此后,纽约、新泽西等地,也都相继发生倾茶事件。倾茶事件,是
殖民地人民对英国暴政的又一反抗行动,“它使殖民地形成了反对英国
的统一意见。”③
波士顿倾茶事件并没有使英国统治者真正考虑让步,反而从 1774
年3月起连续颁布了5项高压法令,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报复:一、封锁
波士顿港口,在波士顿人民未赔偿茶叶损失以前,断绝波士顿的对外贸
易。这一措施实际上是想使波士顿人民屈服。二、取消波士顿所在的殖
民地马萨诸塞的自治,改组当地政治机构,参议院议员从州议会选定改
由英王任命,法官、治安维持官、地方官吏均由英王特派的总督任免。
这项法令还规定,不经总督许可,不得举行任何市民集会。三、英国官
吏在殖民地的权利,除受英国政府监督外,不受任何限制;英国官吏或
军人在殖民地犯罪,必须送到英国或英属加拿大东部的殖民地诺法斯科
西亚去审判。四、扩大1765《驻兵条例》中所规定的英国驻军的居住范
围,规定英军可自由地在殖民地任何地区、任何房屋驻扎。五、颁布《魁
北克法令》,宣布俄亥俄河以北、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以西
的广大地区划归英王直辖殖民地魁北克省,禁止北美人民向西占地等。
这项法令使大批移居此地的殖民地人民受到巨大打击,也使在这里拥有
地产的业主蒙受了巨大损失。由于这五项法令极大地损害了北美殖民地
人民的利益,因而被称为5项“不可容忍法令”。
为了保证这些法令的实施,英国政府任命驻扎北美殖民地的英军司
令盖奇为马萨诸塞总督,并不断增派军队到北美殖民地,公然以武力相
威胁,以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屈服。
丘吉尔在多年以后写道:“英国政府企图以此孤立反抗势力,结果
①
适得其反” ,从前相互竞争、互不关心、分散的13个殖民地反而走上
了团结斗争的道路。北美各殖民地人民纷纷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集会、
罢工、罢市,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当波士顿港口被封锁,粮食来源断
绝,各地人民纷纷起来支援。一种同仇敌忾的气氛,使北美13个殖民地
的人民联合在一起。当时著名的活动家帕特里克·亨利再次强调了克里
斯托弗·加兹登的观点:“我们不可以认为我们还是弗吉尼亚人、宾夕
法尼亚人、纽约人和英格兰人,我不是一个弗吉尼亚人,却是一个美国
人。”①
1774年5月27日,弗吉尼亚议会呼吁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共商反
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计,得到了各殖民地的响应。1774年9月5日,各
殖民地的代表会议在费城召开。出席会议的共有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
表,只有佐治亚殖民地由于总督百般阻挠而未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在
历史上称为“第一届大陆会议”。
会议代表绝大多数是地主、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代表。按照他们
② 东印度公司所经营的茶叶产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引自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下册,新华出版社1985
年2 月版,第147 页。
③ 丘吉尔: 《英语国家史略》下册,新华出版社1985 年2 月版,第1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