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影知识经典读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通常所谓的“现场光摄影”,首先指的是室内摄影。亨勒认为,使用现场光实际上可以使室内拍摄更容易进行,而不是更困难:“一个原因是你不至于由于设备过多而影响被摄者。过多的光线会产生一个纯粹是人工环境的效果,这一点在作品中往往显露出来。” 

   亨勒指出:“现场光拍摄技术是个法宝,它可以使你拍出适当的心理状态来。就实际技术而论,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工具,掌握好你的拍摄时机。你必须动作迅速,即使是决定曝光时间也是如此。有些业余爱好者似乎容易犹豫不决。你可以根据光线的总亮度迅速决定一个基本曝光时间,然后立刻拍摄。如果没有把握,最好曝光过度一点。一张曝光过度的底片还可以挽救,而一张曝光不足的底片可能会 太薄,便无可救药了。 “利用现场光拍摄可以产生许多种效果。有侧光、顺光,也有逆光。当你不能让光源位于你的背后或头上时,不要犹豫,利用墙壁和地板的微弱补光,也可以拍出剪影效果的照片来。 “在利用现场光拍摄时,虽然我们不能移动光源,但我们可以移动自己,或是移动被摄体。〃 

4。阴影的利用

正如英国摄影家弗兰克·赫霍尔特所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 

   既然摄影是“用光作画”,因而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必然也是作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阴影的作用,甚至有意地避开阴影,但它仍然是许多摄影作品中一个生动的要素,摄影者只要稍加思索,就能创造性地利用阴影;从而改进摄影作品。 

   学会利用阴影的第一步,是试着增强注意阴影的意识,直到成为一种习惯,并学会区分可能成为作品一部分的有趣的阴影和那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从而破坏一幅好照片的阴影。摄影时,通常我们的眼睛往往只注意主体的趣味点,而忽视了阴影的存在。此外,人眼感受光线强度的幅度比任何胶片所能感受的幅度要大得多,因此,当曝光正常时,照片上的阴影一般比实际的阴影显得更黑,而且还会出现你所没有注意的阴影。所以,学会事先意识到被摄对象上的阴影及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阴影的性质决定于光线的性质。阴天光线散射时形成漫射光,这种光能产生非常柔和的阴影,它不明显,有时甚至难以觉察,因此,往往使被摄主体缺少阴影所赋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与此相反,直射光(包括直射阳光、闪光灯或钨丝灯直接射出的光)则产生硬性的、边缘明显的明影,它与被摄主体上的亮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获得优美的造型或真实感。有经验的摄影家都知道利用这种阴影的重要性。他们通常用一个光源来获得亮光和阴影,从而在作品中创造出悦目的、栩栩如生的纵深感和真实感。不过,摄影家也告诫初学者,要小心地运用这种技法,否则将导致凹陷的眼窝和难看的鼻子投影。 

   一般来说,清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如果在这种时候拍摄,往往可以获得夸张和变形的效果。拍摄时找个较高的视点,效果会更佳。阳光越强,影子就越暗,其效果也就越强烈。黑色的影子由于缺少容易使人转移注意力的细节,因而能产生最强烈、最鲜明的画面形式。 

要注意选取那些简洁的、具有鲜明而整齐的形状的明影作为拍摄主体,那将是最生动的、明晰而有趣味的画面。也可以选取那些轮廓清晰的物体的影子用作画面构图。如有可能,还可以按你的意图去摆设它们,以获得所需的画面。但要注意,有时背景上的阴影极易分散观众对主体的注意力。要极力避免阴影成为一种难以辨认的暗色块出现,因为它既会分散注意力,又不能提供什么有益内容。拍摄时稍微动一下脑筋,针对光源仔细选择相机的角度和被摄体的位置,便可以利用背景上的阴影给主体增添新意。 

   浓重的、有一定方向的阳影,如果是作为均衡画面或增强透视结构的要素,就会在画面构图中起主要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到那横贯于画面内的人物、建筑物、树木或植物的阴影,它们或许有助于强调画面内的空间,或许将画而分割成几个部分。这些阴影产生的明显的斜线可能会交织在画面中,造成鲜明的抽象图案。 

   画面上大面积的阴影,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美国摄影家E·韦斯顿的经验表明了这一点:“传统的摄影规则,是拍照时着重考虑明影部分的曝光量,而不去顾及强光部分。我的作法却正相反:主要考虑强光部分的曝光量,不去顾及明影部分。”这种方法被证明是韦斯顿作品的成功之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大面积的阴 影被处理得相当有特色。 当拍摄前景很杂乱而又难于避免的景物时,利用明影区域是极有成效的。有时为了拍摄一幢刚完工的大楼,但是突然发现前景区域堆满了来不及去除的建筑机械、旧脚手架和其他杂物,此时便可选择建筑物被强烈的阳光所照射,而前景却处于暗色阴影中的那一时刻来拍摄。这种明影有助于隐没所有会分散注意力的细节。曝光时要记住从强光区域取一个准确的曝光读数,这样,阴影里的细节就会因曝光不足而无法显示出来。无论是清晨或傍晚,由天空中相当低的直射阳光产生的造型,对建筑摄影都很有利。这种光线产生的阴影,不但能显出建筑物的形状,还能表现建筑物的纹理。当天空明暗没有阴影狞在时,建筑摄影家通常却不会去拍照,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拍出的照片肯定是平淡而乏味的; 

   阴影除了可用作为构图的—‘种要素外,还有其自身的价值。有时,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会在被阴影遮掩的区域中,发现在直射阳光下不可能获得的异常微妙而往往又是美丽柔和的色彩。在明亮的阳光下拍摄的肖像,人物皮肤的纹理和头发的质感可能显得并不美丽,然而,只要稍稍使被摄对象转入阴影区域,并相应地调整曝光量,你就会发现刺眼的东西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微妙的、增加肖像魅力的色调。 

   在使用胶片方面,美国摄影家约翰·海奇科认为,使用反转片往往可以更好地表现阴影中的色彩;而彩色负片由于有较大的宽容度,能够保持一定的层次,因而会使阴影的效果减弱。海奇科还告诫摄影者,要提防将自身的明影摄入画面。如果背对日光拍照,那么光源投射出的自身的明影,就很可能出现在画面中,拍摄时应特别注意。当然,有时摄影家特意用自己的影子来表示自己在现场,那就是另外…回事了。 

5。关于色温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厦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1t日光型、3400。1t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1t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1t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