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而失去一次胜利的可能,是人生信念上的失败;努力拼搏,固然也有失败,
那是强者的挫折,是人生中交的学费,也是奋斗者的一个起点,从而有一定
的思想准备。
159.大考前夕,过份松弛并不是最佳竞技状态
北京市某考场门口站满了送考生的家长和老师,预备铃响起来了,考生
们鱼贯而入,精神抖擞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发卷子。突然,监考老师
发现空了一张考桌!领队老师迅速地把信息传递出去,×××未到考!班主
任老师焦急地看着表,一分钟过去了,二分钟又过去了? 。十分钟又过去了,
骄阳晒得滚烫的路上仍没有这位考生的影子。按规定,超过了30 分钟就不能
入场。×××,你这个马大哈,中午睡着了吗?豆大的汗珠一串串从老师的
额头上滚落下来,脚尖都翘痛了。×××,你在哪里?直到过了15 分钟,他
那晃晃悠悠的身影才在马路上出现。
同这位记错了时间的漫不经心的考生一样,有的考生临近高考反而过分
松弛下来。这些人认为,高中学了三年,水平是出了窑的砖定型了,再忙乎
也是大海捞不到针,不如轻松一下。还有的认为,身体放松,精力集中,临
场发挥才能更好。整天没完没了地搞疲劳战,头脑早就发木了。怎么认识这
个问题呢?
首先,松弛一下是有好处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经过长期的紧
张备考,考生头脑里的弦绷得太紧了,确实妨碍临场发挥。适当松弛一下,
使大脑获得一定量的休息,缓解一下疲劳,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临场的发
挥。所以,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临战前不仅不提倡加班加点,而且让考生
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甚至主动地和考生研究一些题外的问题,帮助考生把
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这是正确的。看到考生松弛一点,便认为是不珍惜时
间,甚至恶语相加,似乎是越紧张越好,是不懂用脑卫生的表现。
其次,要把握一下松弛的度。松弛一下,松弛的适度确实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过了度,松弛变成了松懈,则容易走向反面。应该看到高考到了冲刺的
阶段,考生这股劲头万万不可松了劲。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关键时刻锐
气不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有些不正确的言论,如出了窑的砖定型了
之类,要进行批评,鼓励考生以昂扬的斗志去拼搏,在冲刺阶段拿到关键性
的分,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其三,松弛的目的还是要绷紧。适当地松弛一下,不是让这根弦松下来,
而是为了进一步绷紧,即以饱满的精神去应考。为了探讨大海捞针问题,笔
者曾询问一些考生:“马上要上场了,你们还在看复习提纲,到底有没有作
用?”他们平静地说:“从押题、猜题角度,确实没有用,一个也碰不上。
但临战前抓紧复习可以起到三个作用:进入应考状态,防止分散精力,有集
中恩想的作用: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确实努力去做了,有充实思想的
作用;大海捞针虽然没捞到,事后并不后悔,有安慰思想的作用。”听,竟
有这么多作用,这可能也只是一家之言吧!
160.大考前夕,考主要正确对待家长的关心
高考前夕,有些考生的家长碰到一起,一打开话匣子,无不抱怨他们那
个“不知好歹”,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小兔崽子”!家长为子女的开学问
题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临近高考,不仅为他们买来了昂贵的“人参蜂王
浆”,给他们炖鸡、烧鱼、包饺子,真是生他们的时候,自己都没有享到这
份福。可结果呢,净挨儿女的白眼,作父母亲的又怎么能不抱怨?其实,读
了12 年的书,参加高考的儿女又何尝不知父母的心?他们只是嗔怪父母那一
颗爱心没有关心到点子上!怎么样才能关心到点子上呢?
尽可能为子女腾出一间学习的专用书房,轻易不要打断子女连贯思索的
时间。备考,最珍贵的是时间。复习有时需要进入角色,进行连贯性的思索,
去探索那些基本原理灵活运用的奥秘。在这个关键时刻,如若打断子女的思
路,极易造成反感。感情脆弱的孩子甚至哭一鼻子,埋怨父母不能理解他们。
好心的父母,当子女进入复习阶段,你在家里出出进进的一举手,一投足,
是否想到子女正在攻关,他们的那个“禁区”最好不要去“侵犯”。
尽可能地相信子女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轻易不要去检查、上弦。进入备
考阶段,所在学校都有一整套的计划,考生也有自己的打算,犹如箭在弦上,
他们知道自己抓紧自己。应该看到,90%以上的子女具有相当强的自控力,
强烈的上进心使他们分秒必争。正因为上进心强,因而带来自尊心也相当地
强。父母应当理解子女,一般不要再去干那些督促、检查的蠢事,似乎父母
对子女不信任,从而伤害了自尊心,造成反感。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文化
程度并不高的母亲,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其他文化高的母亲心中很不服
气:我那么检查、督促,他们都没有考好,她凭的是什么?于是在闲谈中问:
“你的儿子学习那么好,你都是检查督促了什么?”这位母亲淡淡地说:“我
不懂那些狗尾巴圈子,我就督促他们吃饭、睡觉!”真是歪打正着,督促吃
饭、睡觉正是对子女的关心、理解,督促学习却造成了子女的反感。
尽可能地关心子女的生活,轻易不要去宣传、张扬。备考阶段的学习是
非常紧张的。为了把复习搞好,子女把思想都集中到学习上,相应的生活比
较懒散一些,房间比较零乱一些,衣服鞋袜相应肮脏一些,这是非常难得的
好现象,它从一个角度证实子女集中精力于学习,生活小节问题已经顾不过
来了。有心的父母看到了心中暗暗高兴,以“疼女不让女知道”的细心悄悄
地帮助儿女一把,简单地(千万不要太复杂,要疼女不让女知道)整理过于
零乱的房子,悄悄地(千万不要张扬,免得给外界造成孩子懒的坏名声)帮
助洗衣服,从而保证儿女把主要时间用在学习上。粗心的儿女发现不了更好,
这方面埋没不了父母的慈爱。细心的儿女发现了,心里便涌出了父母疼爱和
理解的暖流,鼓励他们去努力学习。至于生活方面的保障,相信每个家长都
会想得更周到。
161.大考前夕,家中要处理好“不速之客”的干扰
“笃、笃、笃!”有人敲门。拉开门一看,阔别一年的哥哥出现在门前。
弟弟抢先一步,双手握住了哥哥的手:“哥哥,你来的真巧,小三高考
刚结束!”
哥哥意味深长地笑了:“我已来京开会7 天了,知道小三高考,不能轻
易打扰,在外面等了好几天,今天才赶来祝贺!”
多么可贵的理解,多么有力的支持!
高考期间,一般城市居民囿于住房狭窄和子女集中精力备考,特别担心
“不速之客”前来打扰。直言不讳地说,他们不欢迎这个期间的任何客人,
这并不是他们不好客,这主要是因为:
客人自有客人的客套,担心礼貌不周引起误解。客人虽然有远有近,但
接待必须积极、热诚,不敢怠慢。尽管不能像《沙家浜》中阿庆嫂那样摆开
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但相逢开口笑的应酬还是少不了的。有的客人自远道
而来,或观光,或看病,需要去人陪同,去人联系,这一切都需要有人。而
此时家里的人早已全力以赴地投入保障孩子的高考之中,哪里还能去陪同、
去联系,这种让人做蜡的事又怎么能受欢迎呢?
客人自有客人的招待,担心款待不好落下骂名。客人来到谁家,对待好
客的家庭来说是个荣誉。俗话说,办酒席容易,请贵客难。不好客的家庭即
使请客,也不见得有人前往。客人几年、乃至十几年不见面,见了面自然要
款待一番。于是菜市场去采买一番,七荤八素地摆上一桌面,沪州老窖往桌
一拎,推杯换盏之后,少不了天南海北地神聊一通。就这样,少则半天,多
则一天时间全陪了进去。时间,多么珍贵的时间,而他们的珍贵时间在这高
考前还有多少追在眉睫的事情要安排啊?
客人自有客人的习惯,担心关照不周留下麻烦。客人来到家,自然要大
嫂子,小侄子的亲热一番。殊不知,小侄子正在备考,不愿意因应酬把自己
的思路打乱,脾气倔的,很可能避而不见,脾气顺的,勉强见了一面,态度
不可能十分热诚,挑剔的客人可能会感到不快。若是住房拥挤,被迫还要安
排和这个小侄子住上几天,自然要惹的小侄子乱翻白眼。看,好好的亲戚朋
友关系,仅仅因为拜访时机不当,惹出多少麻烦!
为了不影响备考和防止打乱家庭生活秩序,高考之前,最好给亲友发一
封安民告示,从而避免不应有的麻烦。对待偶然光临的不速之客,应当热情
款待,但最好安置在街上旅馆歇息,不要轻易打乱家庭生活秩序。客人来访,
开门见山,讲清楚家中有人备考,一切招待从简,客人自然也能理解和体谅。
162.及时调整生物钟的细节不能忽视
生物钟,是指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
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光暗变化等),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步伐,使其在
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或结束。我们讲的生物钟就是按照高考进行的时间,
调节考生身体生理上的兴奋点,使其与高考时间同步,从而保持最佳的精神
状态。怎么样才能及时调整呢?
一要认识调整的必要,自觉进行适应性的锻练。考生中一般坚持夜间学
习的居多,有些考生每晚都学到凌晨一、二点钟。这些考生认为,夜晚环境
安静,精力集中,适合于思考问题。他们对调整生物钟不以为然,认为离高
考不过那么几天,而夜读的习惯却坚持了几年,不改也影响不了考试,到时
候扭几下眼皮就行了。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