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军政三种治权分别独立,直接由朝廷指挥,便于控制,便于统治,形成了真正的中央集权。布政使司之下,真正的地方政府为府州和县两级。府有知府;州有知州,指直接隶属于布政使司的州。县有知县,也有直属县的州,长官为知州。州县才是直接管理民众的政治单位。
  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朱元璋废去中书省,仿周官六卿之制,提高六部的地位:吏户礼兵刑工每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吏部掌管全国官吏选授封勋考课,甄别人才。户部掌户口田赋商税。礼部掌礼仪祭祀僧道宴俗教育贡举和外交。兵部掌卫所官军选授简练和军令。刑部掌刑名。工部掌工程造作和水利交通。
  统军机构则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府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其具体结构已在前面作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最值得一提的是监察机构,原来是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分设左右都御史,下有监察御史一百十人,分掌十二道(后为十三道)。 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作福,祸乱朝政,百官徇私贪赃舞弊,学术不正,和变乱祖宗制度的,都可随时举劾。它是替皇帝监视官僚的衙门,是替皇帝检举反动思想,维护传统纲纪的衙门。
  都察院在朝监视各个不同的官僚机构,派到地方的,有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监等职务。其中最威风的是巡按御史,代替皇帝按临所部,大事奏裁,小事立决。
  通过机构改革,朱元璋从根本上取消了千百年来的相权。皇帝除了是国家元首之外,又是事实上的政府首脑,直接领导和推进庶务,皇权和相权合一,加上军队的指挥权,立法权司法权和赋税加免权以及超法律的任意处分权,人类所能想到所能运用的一切权利,都集中到了朱元璋一人之手,不对任何个人和团体负责。真可谓“无法无天 ”,达到了“礼乐征伐皆出于君”的皇权极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功不可没 情真意切马皇后
  在朱元璋的统一事业中,马皇后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人物,对这一点,朱元璋自己也认识得很清楚。公元1368年正月四日,朱元璋在登基大典进行完毕后,回到宫中,对马皇后说 :“非后德齐一,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贵忘贫贱哉 !”朱元璋这话说得并不过分,在他叱咤风云的一生中,马皇后一直和他“忧勤相济”、“备极艰难、赞成大业”。 朱元璋的全部事业中都渗透着马后的心血。
  马皇后生于公元1332年,比朱元璋小四岁,安徽宿州人。至正十一年,由其养父郭子兴做主,在军中与朱元璋结为百年之好。
  虽然郭子兴器重元璋,又招为养婿,但他性情暴躁,气量狭窄,在别人的挑拨教唆下,也曾多次猜忌贬斥朱元璋。有一次甚至把他监禁起来,不准进食。马氏得知后, 亲自到厨房,“值蒸馍饠熟,后乘热窃其一,怀之薄乳傍,乳为之糜”。 别的将领出战,总要掠获些财物向子兴献礼,朱元璋带兵秋毫无犯,即使缴获一些战利品,也尽数分给部下。马氏怕义父不察实情、耿耿于怀,就拿出自己平素的积蓄献给义母,求她向义父调停说情。就这样,朱元璋在这支队伍中的地位才逐渐巩固。
  有一段时期因遇到大灾, 军中缺粮, 马氏总是“居常储糗脯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 她还亲自掌管丈夫的文札。无论是行军作战时的军状文书,还是朱元璋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都由她整理保管得“籍簿井井 ”,“仓促取视, 后即于囊中出而进,未尝脱误”。平日随丈夫在军中, 还“时时赞替太祖规画 ”,常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一次朱元璋率主力先行渡江,“后多智, 恐元兵蹑其后,必相隔 ”,于是不等朱元璋下令,便迅速带领眷属后勤紧急过江,“而元兵果扼渡如后虑”。 由于马皇后的果断决策,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马皇后认为“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 她曾多次提醒告诫元璋 :“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 则杀亦罕也 。”战争紧张时, 马夫人“亲率妾媵完缉衣鞋,助给将士,夜分不寐 ”,公元1360年, 陈友谅率兵东下, 直逼江宁(南京),朱元璋亲赴前线迎敌。面临强敌压境,军事上暂时处于劣势的紧急关头,城中有的官员、百姓动摇,打算逃跑;有的忙于窖藏金银,屯积粮食。她却镇静自若,“尽发宫中金帛犒士 ”,抚慰百姓,稳定军心。
  朱元璋做皇帝后,经常回忆起早年艰难岁月的经历,把马后“经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 马皇后听说后,诚恳地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朱元璋多次提出要寻访皇后的宗族亲戚封赏爵禄,都被马皇后婉言谢绝。她说 :“爵禄私外家,非法。且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前代外戚之覆败,皆由于此。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 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 非妾所愿也 。”史家称明代“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 不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这和马皇后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
  洪武三年,诸将击败残元势力,俘献宋元以来的传国玉玺,举朝庆贺。马后却说 :“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 元璋会心地说 :“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 。”马后拜谢道 :“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 。”
  马皇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朱元璋从一个贫苦农民变成统驭全国的君王,随着地位改变,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也开始像历代皇帝那样,为防止大臣功高震主,树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保证朱家子孙后代长保天下,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制造借口,株连屠杀大批功臣宿将。其中虽也有打击贪官豪强的一面,但确实有许多属于冤案。在他统治的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发展到了极峰。这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的政治生活都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马皇后对丈夫的这种作法很不满意,她一向主张对下属不应过于苛刻,求全责备,而“宜赦小过以全其人”。据《明史·高皇后传》记载 :“帝殿前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一次有人上告参军郭景祥的儿子要持槊杀父,朱元璋下令把这不孝子杀掉。“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后来一查,果然冤枉。曾任太子老师的明初大谋士宋濂,已经年老退休返乡,因为孙子犯罪也被逮到京师判处死刑。马皇后劝解说 :“宋学士家居岂知情者,妾闻里塾延一师尚终身敬卫之,况官家乎 ?” 朱元璋拒不接受。“会后侍上食, 举匕向鉶鼎,潸然而却。上问故,后曰:‘妾痛宋学士之刑,而为诸儿服心丧也。’上闻投箸起,明日赦濂”。
  针对朱元璋经常法外用刑,随意治罪,马后提出:“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 民困则乱生 。” 一次朱元璋发脾气责骂宫女, 皇后也假意发怒,命令把宫女交付有关机构论罪,并解释 :“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朱元璋曾下令让判了死刑的囚犯去修筑都城赎死。马皇后听说后,婉转地劝说 :“以役赎死,仁也。然以久瘐之囚而重之力役,得微仍以役死乎 。”朱元璋终于“罢其役,释之”。
  马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她对孩子管教很严。一次王子的教师李颜因小孩顽皮不听话,用笔管戳伤了他的额角。小王子哭着到父亲处告状,朱元璋大怒,正要发作,马后急忙从旁劝解 :“几有使制锦而恶其翦者, 夫曲谨,妇寺之爱也,而以责师傅可乎 ?”朱元璋觉得有理,不但没有惩办教师,反而提升他做左春坊右赞善。马后最小的孩子朱橚,放荡不羁,长大后封到开封做周王。 马皇后派江贵妃随往, 临行“赐以己所御纰衣一, 杖一,曰:‘王有过,则披衣杖之,即违,驰以闻’”。朱橚听了这话,就职后果然不敢胡作非为。
  马皇后对元璋在生活上十分体贴关心,直到做了皇后, 还亲自操劳主管丈夫的膳食。 她虽贵为“国母 ”, 却依然保持过去那种俭朴生活。“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 ”,并且“命取练织为衾衣,以赐高年茕独。 余帛紵丝,缉成衣裳, 赐诸王妃公主, 使知蚕桑艰难”。 遇到灾荒歉收,“辄率宫人蔬食”,“岁凶则设麦饭野羹”。平时她很关心民间疾苦。有一次问丈夫“今天下民安乎”?元璋说 :“此非尔所宜问也 。”马后回答 :“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死,年51岁。病重时,她自知难好,怕连累医生,不肯服药。临终嘱咐元璋 :“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
  元璋非常敬重信赖马皇后,对她提出的建议常能认真听取采纳。他曾赞扬马后的见解是至理名言,嘱咐女史官记下,让子孙世代遵守。正因为这样,马皇后才能够在元末明初的政治生活中,以她特殊的身份,卓越的见识和杰出的才能,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悉心补救朱元璋政事上的弊病和缺失,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二 儿孙满堂 悉心督导继大统
  自古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 自然儿孙满堂。 朱元璋也不例外。 其一生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曾孙一辈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