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
简介
    本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项目资助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总序总序王忍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为了以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主持编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在内阁发表讲话;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同年;日本政府实施为期十年以亚洲邻国为主要对象的“和平交流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环;日本外务省决定在日中友好会馆内设立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并且希望我国提供协助。中日双方有关部门通过协商方式确认了如下原则:在切实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中方同意接受日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我国外交部的委托;作为协助日方研究的中方窗口;与日方联络、协调相关事宜。
    1997年8月;日中友好会馆致函中国社会科学院;再次要求就协助进行历史研究问题进行协商;提出“只有作为受害者、抵抗者中国的参与;历史研究事业才能达到所期的目的。这点正是需要中国协助的”。日中友好会馆还表示;愿意将该馆的相关经费拨出一小部分交中方使用。经过协商;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识。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正式建立了“中日历史研究课题”;通过课题指南形式;在国内公开招标研究者。课题招标范围在1874~1945年间;着重研究日本侵华的历史以及这一时期与此相关的中日历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对课题申请进行评审。经评审通过的课题;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视各不同课题的内容、工作量的大小给予经费资助;以助成其研究计划。
    这样的年度课题招标;从1998年起;每年进行一次;每次约有15~20项课题申请得到通过。最早通过的课题;有的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结项手续。为了反映中国学者有关近代中日关系历史的研究成果;使它能被社会所了解;充分发挥它进行学术探讨、揭示历史真实的作用;以便今天的青年一代了解在中日关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创痛的事件;我们决定从这些成果中选择一部分出版;总题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同时;文库也包容了国内学者撰著的一些涉及中日关系的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力图向中国年轻一代;也向日本年轻一代提供认识历史本来面貌的真实材料;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所谓历史认识问题不再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一大障碍;希望中日关系向着睦邻合作、和平共处的方向发展;真正发挥东亚两个近邻国家之间经济上互补互助、文化上互相学习尊重的精神;在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永远不诉诸战争。
    是为序。

前言

    祖国内地的台湾历史研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初期,为了准备解放台湾,方便全国人民了解台湾,出版了一些小册子,如王芸生的《台湾史话》,刘大年、丁名楠、余绳武的《台湾历史概述》等。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应当是在1979年中共中央《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地接台湾、一衣带水的福建厦门大学首先将台湾史纳入历史系的研究和教学系列。1980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内设台湾历史研究室,成为祖国内地台湾史研究平台——内地首个台湾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宣告成立,此后,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陈碧笙的《台湾地方史》,陈孔立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及散见于《台湾研究集刊》、《台湾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论文。除厦门外,福州的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及北京、南京等地高校或研究机构亦陆续涌现了不少台湾史的研究成果。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台湾研究所,推动了内地台湾史研究工作的进行。在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台湾研究基本上是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的替代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西方国家的学者无法进入中国大陆做研究,更无法进行田野调查,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台湾。台湾是一个典型的汉人社会,同时保存着大量的文献资料,剖析台湾能在相当程度上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内部状况提供助益,于是它便成为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学者从事中国研究的田野工作对象,或者说充当了中国研究的一个替代品。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西方国家学者进行中国研究的障碍逐步消除,台湾作为中国研究替代品的价值急剧下降,台湾史研究逐渐被剥离出来成为纯粹的地方史研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视角也从传统汉人社会转向台湾本地社会,将兴趣放在了台湾历史发展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上来,加之解严后台湾本地区台湾史研究的蓬勃兴起,挟其本地人研究本地及丰富的资料优势,对于台湾史研究更是起着主力军的作用。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或简称为日据时期),是台湾历史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相对于清代乃至郑成功父子时期的台湾历史而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日据时期台湾历史研究开展得尚不够深入。在台湾岛内,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历史研究是台湾史研究中开展得较早的一个领域。虽然整个台湾史研究是在1980年代末台湾岛内政治环境改变之后才兴起的,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原本就是台湾当局开放并鼓励的一个研究课题,因此,我们看到较早就有不少抗日事迹的研究和资料的翻译出版(如对罗福星、余清芳抗日的研究)。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日据时期台湾史的完整、科学的研究应当是在1990年代之后,研究领域也从抵抗斗争史向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等方向扩展。近年来,随着一批留日学者的回归,台湾岛内的日据时期历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据台湾学者的统计,在大学和研究单位的硕士、博士论文选题上,以日据时期为题者人数大幅度增加,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台湾历史研究的重点。
    台湾岛内的日据时期台湾历史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大学历史系,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成功大学历史系等大学及科研院所。另外还有原台湾省文献会及各地方文献会。资料整理上,除加强了对总督府档案资料的编目和翻译出版工作外,还进行私人文献和口述历史的挖掘,譬如对林献堂日记的整理出版、台湾人大陆经验的口述史料出版等。
    祖国内地对日据时期台湾史的研究,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等,自1980年代以来,先后围绕着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台湾殖民地教育问题、两岸关系问题、台湾籍民问题、殖民地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除上述两个单位外,近年来也有其他地方的一些学者在自身的研究领域内对涉及台湾部分也做了有益的探讨,对台湾殖民主义同化政策、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内地相关方面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等,也做了不少工作,譬如福建省档案馆编辑出版的《闽台关系档案史料》。
    祖国内地学者研究日据时期台湾历史的最大弱项是资料的缺乏,由于大量的资料存于台湾岛内相关典藏单位,获取不易,因此在研究工作中往往遭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由此而来,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极为困难,往往陷于泛泛而谈的状态。虽在相关方法论的指导下得以对该段历史做宏观的把握,但缺乏精细的微观解剖,而缺乏微观研究积累,宏观研究也较难深入。在客观制约因素未能有效改观的背景下,积极吸收台湾及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许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此外就是自身资料建设的不足,相信在大陆尚有不少有特色的资料亟待挖掘,如日据时期两岸关系的资料,台湾人在大陆经商、留学、任职留下的资料,还有台湾人在大陆开展的抗日斗争,如台湾义勇队、台湾革命同盟会,以及所谓的“半山”人物的研究等等,都有待展开。两岸学术界的交流也有待加强,现在海峡两岸关于台湾史研究的交流还仅限于互相参加学术会议等较低层次上,应进一步进行资料交换,人员互访,合作研究等,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日据时期台湾史的研究水平。
    在国外,日本由于曾为台湾的殖民宗主国,与台湾有着天然的联系,又藏有大量原始资料,因此对殖民地时期台湾历史的研究也较为重视。1970年代戴国率先成立台湾近现代史研究会,为日本研究日据时期台湾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若林正丈、春山明哲等。现在日本国内的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基本上以东京大学、中京大学、天理大学、关西大学等为主,此外还成立了日本台湾协会等组织。他们的研究有几个特点:一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微观研究,如经济史中的对某一企业集团的研究,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探讨;二是从日本人的视角审视日据时期台湾与日本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同时还分析了殖民统治者的内部矛盾及其对台湾的影响,如中央与台湾地方当局的关系,台湾殖民当局内部总督府与台湾军之间的矛盾等。三是将台湾放在大日本帝国的框架中考察,从而探讨殖民地台湾在政治上的特殊性及在日本帝国内部经济分工中的地位、日本南进政策与台湾的关联等。
    近年来,国内外日据时期台湾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