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需要婚姻,首先因为彼此相爱。但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却不仅仅因为爱情,还有爱情之外的许多理由。比如精神上的相互支撑和依靠,经济上的合作与互补,繁衍与养育后代的需要与责任,等等。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多数夫妻都选择生活在一起。当然,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放,比如闪婚,比如试婚,比如周末夫妻,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人是感情的动物,这才有“日久生情”一说,刚刚去世的张中行老先生就曾坦言“从一而终是社会的要求”。即使在封建礼教十分严格的中国古代,婚外情也并非罕见,更何况那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只要经济能力许可,男人三房四妾并不会遭到“生活作风败坏”的指责。
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夫一妻已成为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夫妻对彼此的忠诚是婚姻必须承担的义务。但出轨往往是感情作祟,并非理性的规范。“二奶侦辑队”的出现,说明这类现象已非特例。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夫妻都兑现了自己对婚姻的承诺,忠贞地守护着家庭和子女。但婚姻是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固然有浪漫和激情,更多的却是柴米油盐的平庸和琐碎。许多感情出轨的人并不愿意放弃家庭,这种矛盾的现象更多见于长期分居的夫妻。
现在这个女孩遇到了这个问题。她的丈夫爱她,他们有感情。但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里,丈夫感觉寂寞,有了女伴。或许真像丈夫表白的那样,两人只是感情的交流,并没有发生别的什么。人们在这类事中似乎总更在意身体的忠诚,我却觉得心灵更重要。
感情需要呵护,长久分离一般来说不利于感情的培养,这是一般人都懂得的道理。对这个女孩而言,放弃工作和学业守在丈夫身边做全职太太不失为一种选择,许多全职太太很幸福也很安全。但那是她们对自己夫妻关系家庭状况的一种理性判断:家庭会因此更温馨,丈夫有了大后方的保障会拿出更多精力在外闯荡,可能会更有成就,也会因妻子对家庭的“牺牲与贡献”而更珍视对方。然而,假如事情相反,留守的妻子因为没有相应的精神生活而日渐空虚,也会随生活圈子的相对狭小而变得偏执。天长日久,坐在一起除了孩子几乎没有共同的话题,妻子难免对丈夫在外面的活动有了种种猜忌。
婚姻不是赌博(2)
那时感情靠什么维系?如果丈夫又有了外遇该怎么办?
因此,放弃工作守候丈夫是一种选择,但是一种没有退路的选择,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选择。这个女孩说想赌一把,但“赌”在婚姻中是最不可取的态度,要的是理智的判断和分析。
有没有可能既保住事业又得到婚姻?有没有办法与丈夫时时相守又不丧失婚姻的主动权?
这个女孩应当相信丈夫的解释吗?放弃工作就一定能获得婚姻的幸福吗?
幸福的婚姻应当怎样把握,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朋友们。
父亲婚外恋伤女儿多深?
——柯云路评点“恋恋现象”
(原载《法律与生活》2006年3月)
女儿讲述:父亲的婚外恋伤我多深
恋恋作为家庭矛盾的受害者,从她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原文参见:news。sina/c/2006…03…14/14229349367。shtml
著名作家柯云路对此做出分析,也许值得人们品味。
恋恋现象较普遍
《法律与生活》:您觉得恋恋现象普遍吗?原因何在?
柯云路:恋恋的遭遇的确有某种普遍性,父亲因婚外恋与妻子儿女疏远,曾深爱父亲的女儿因此而痛不欲生。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布不平衡,这造成了人们对婚恋的不同理解。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两极化比较严重,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素质的提升相对缓慢。社会上出现了婚外恋、包二奶等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离婚率上升。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也有相应变化。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离婚影响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同时给子女带来伤害。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率相对较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恋恋的故事中,我们从她所描述的心理感觉中,可以体会到她受到的伤害。
父亲婚外恋四点危害
《法律与生活》:您觉得恋恋在家庭关系恶化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有哪些呢?
柯云路:恋恋的父亲发生了婚外恋,首先使家庭和子女间的情感变化了。这种伤害的后果是严重的,有的甚至会影响孩子将来择偶以及对婚姻的态度。
其次,父亲由于婚外恋而对家庭的疏远,也使得女儿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在这个故事中,恋恋首先同情的是她自己,她第一感受到的是自己的不幸,其次才是觉得母亲值得同情。在父亲发生婚外恋的情况下,她充当了保护母亲的角色。
第三,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曾经幸福的家庭濒临破碎时,由同情母亲进而也会衍生出自卑心理。看着周围和谐的家庭生活,内在的失落油然而生。
第四,父亲对于女儿来说,曾经是一种巨大的支撑。父爱的缺失,女儿心里会产生空洞,会对人生恐慌,有一种挫败感。这对于孩子未来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不容小视。
由于现今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较脆弱,小小的伤害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抵抗磨难的能力也因而会相对小一些。
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法律与生活》: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处理离婚问题呢?
柯云路:首先一条就是理性。如果父母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可以选择离婚,但一定要考虑清楚,妥善地处理子女的问题。
现实中,许多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往往感情用事,很难做到理性处理。而过分的感情用事常常会令结果更糟,甚至扩大损失。
同时,如果社会能以更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这类事情,结果反而会伤害较少。
建议那些婚姻已经产生问题的父母,在处理双方关系时,多听听孩子的内心独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第四者:别说你对婚姻无所谓(1)
和晓雪见面之前,我们通过几次电邮,她很急切,说有重要的事情请教。
我们约在一间咖啡厅见面,我到的时候,她已经坐下了。简洁随意的衣着透着时尚,显然对自己的外貌和打扮相当自信。她今年三十岁,但看起来年轻得多,我只能从她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暗影看出她这个年龄没有的沧桑。简短的寒喧后,她点来咖啡,然后开始叙述自己的故事。
晓雪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对婚姻抱着非常传统的观念。少女时代就幻想着生命中的白马王子,直到大学都守身如玉。其间有过不少追求者,也试着交往过几个,但很快放弃了,“主要是缘份未到”。
恋爱六年后,我们结婚了
我和丈夫是我读大四那年认识的。夏天,下着大雨,我去一个人才招聘会。因为心里有事,急匆匆地把包落在出租车上了。正在着急,腰里的BP机响了(那些年手机远不像现在普及,能有个BP机在校园里就相当不错了)。BP机上是他的留言,他正巧成为那辆出租车的下一位乘客,无意中发现了我的包,包里有我的身份证,还有一大堆证件资料。
我们约在咖啡馆。看到我进来,他立刻起身招呼,原因是包里的身份证让他很容易认出了我。我看到一个很高大的男孩,脸部线条很硬,但不是我一见倾心的那种英俊。我们面对面坐下了,在把包拿出来的同时,他笑我是个粗心大意的女孩:“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丢在车上,说不定哪天把自己也弄丢了。”见惯了校园里小男生的奉迎,这个大哥哥式的批评一下使我感觉亲近。
那天咖啡馆里人不多,静静地流淌着背景音乐。之后的聊天非常自然,他大我两岁,竟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当我们聊完了起身看表时,发现已是半夜。然后他送我回家。
因为我的一次疏忽而相识,从此开始交往。这就是缘份。而我,是相信缘份的。
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恋爱的日子幸福而且快乐,当然也少不了争吵闹别扭,但留在记忆中的基本是浪漫,我们一起爬山,一起看电影,一起听音乐,也一起幻想未来的生活。
这样过了一年,我们商量着一起把工作辞了,自己办公司,好好干一番事业。
他拿出了全部积蓄,又从两边老人那里各借了一点钱。小公司的打拼很辛苦,有时请客户吃饭,结完账兜里连打车的钱都不够,只好相拥着一步步走回家。
我们那时已开始同居,租住在附近机关大院的一室一厅,房子很旧,但租金便宜。没事的时候,我们会牵着手在街上闲逛,几乎把附近的小餐馆吃了个遍。一个沙锅豆腐四块钱,一盘京酱肉丝三块钱,再加两碗米饭,不到十块钱一顿饭,吃得非常满足。
公司发展顺利,很快我们把借父母的钱还清了,还慢慢积攒起一笔钱。和所有过日子的年轻人一样,买房买车。在恋爱了六年之后,我们结婚了。
后来我多次回想结婚这件事,觉得当时就有些勉强。那时我们已经一起生活好几年,除了没办手序,与正常的夫妻没什么两样。刚开始住到一起时,他曾提过结婚,我那时想,怎么也得攒下一笔钱,有了生活和事业的基础再说。
后来他又提过几次,我都以同样的理由拖下来。
之后,他不再提了,觉得这样也挺好。
我们是两年前结的婚,几年下来彼此早没新鲜感了,但是双方父母很着急,催着办了。那时候房子也买了,公司规模也一点点扩大,我也觉得该是结婚的时候了。婚礼来了不少朋友,但披上婚纱的时候,一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