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之后,楚地私铸钱币的风气大盛,汉武帝又想起了汲黯,召回了汲黯,官拜淮阳太守,让他去治理淮阳。汲黯拒不受命,来往了好几个回合,汲黯没办法了才接受任命。临走前向汉武帝抱怨说:“皇上您这不是又发配我吗?”汉武帝安慰他说:“你名声大,本事也大,躺着就能把淮阳治理好,哪里是发配你呢!”汲黯辞行,最后去见好友李息,对他说:“我被发配到外地,不能再管朝廷的事了。张汤是个大坏蛋,李息你位列九卿,你要不向皇上进谏,你和皇上都会被张汤所杀。”李息可不像汲黯这么胆大妄为,哪儿敢进谏呀。后来张汤果然事败自杀,汉武帝听说了汲黯和李息间的这一席话,遂把李息治罪。
汲黯把淮阳治理得很好,七年后去世。汉武帝再想听汲黯的刻薄之言也听不到了。
【个性点评】
汲黯和汉武帝的关系,只能说是高水平的大臣遇到了高水平的皇帝。水平如此之高,功力悉敌,当然谁也离不开谁。一旦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立马就感到了寂寞。因此,当汲黯向汉武帝抱怨皇上用人就像堆柴火垛,后来者居上,为什么老是不升自己的官时,汉武帝照例沉默不语,不过心里肯定在嘀咕:再升官就升为皇帝了!那我还干什么!这话汉武帝可没有胆子当面说出来,因为依汲黯的个性,立马就敢撂挑子,就像汲黯死后,汉武帝就像怀念情人一样怀念他一样。
黥布:我受刑,我成功,我灭亡(1)
黥布原名英布,从英布到黥布的转变,是一段耻辱的往事,但这段耻辱令英布兴奋、激动。
“黥”是古代一种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的刑法,又称墨刑。黥刑虽不算太严重的惩罚,但因所刺的部位在脸上,所刺的图案或文字极难清理,因此被公认是对犯人的人格最具伤害的一种惩罚。譬如《水浒传》中林冲就是经过黥刑之后发配沧州的,这种惩罚几乎摧垮了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自尊心。后人曾这样描述林冲:“男儿脸刺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其痛何如?
但英布不同,英布一直盼望着自己能遭受黥刑,所以当他“坐法黥”之时,他甚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施刑的警察大跌眼镜。
为什么?
原来在英布很小的时候有人为他看过相,看相的人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孩子,你将在受刑之后称王!”所以,在英布看来,这次受刑简直是加冕,别人以为耻的受黥,反而成了英布骄傲的资本,成了他与未来约定的一个信物。别人看他受黥如此兴奋,就干脆把他的名字改成了“黥布”。
如同受了催眠一样,黥布每天念叨着“受刑而王”的预言,对即将到来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他是一个易于受别人暗示的人,有了这样的暗示,作为劳改分子的黥布在骊山服役工地上如鱼得水,很快身边就团结了一批江洋大盗,并且不久之后就带领这么一帮人越狱,跑到长江上做了响马。
在秦末风云际会中,黥布很快出人头地,他几乎参与了那个年代所有改变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活埋章邯二十万降卒,命令是项羽下的,但活儿就是黥布干的;追杀楚怀王,命令是项羽下的,但活儿也是黥布干的……因为这些惊天动地的业绩,黥布终于被项羽分封为王—九江王。
黥布就是这样完全靠自己的实力证实了“受刑而王”预言的正确性。
黥布做事最大的特点是不按常理出牌,他是一个无可无不可的人,当上了九江王之后就更是这样。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坐了项羽封赠的九江王的他,出人意料地坐山观虎斗,无心对项羽施以援手。
黥布的反常举动终于为刘邦所利用,在刘邦的使者随何三寸不烂之舌的蛊惑下,他终于决定倒向刘邦,并成为垓下之围的绝对主力,为刘邦最终走向皇位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在刘邦的大封赏中,黥布再次被封为王—淮南王。果然是“受刑而王”啊!
在刘邦建国之后的大清洗中,眼见自己的同类项韩信、彭越一个个被灭族,黥布顿时感觉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为防万一,黥布只好加强自我防卫,并且时刻留意周边局势的发展变化,以避不测。黥布知道,对于自己来说,没有比这个王位更重要的东西,千辛万苦挣来的诸侯王岂可轻失?
他的小老婆就挑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病,这个小老婆可是黥布的心肝宝贝。病了就去看医生呗,这一看可导致了天崩地裂的大事情发生。
黥布小蜜所就医的诊所和一个人的家是对门,此人就是黥布的中大夫贲赫。眼见自己直接领导的爱妾住院治疗,贲赫和我们一样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间接向领导表达忠诚的天赐良机。能巴结上领导的小蜜显然是终南捷径。
时不可失,时不我待,贲赫于是就给黥布小蜜的主治大夫送上了一笔厚礼,以求让领导的小蜜得到最好的治疗。贲赫的诚心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不仅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亲密爱人的亲切接见,并且很荣幸地拥有了一次和她共进午餐的机会。升迁指日可待矣!
领导人的亲密爱人果然不骗人,在侍奉淮南王时,她终于抓住个机会,在安逸舒缓、不慌不忙的谈话中间,真挚地称赞贲赫是忠厚老实人。谁知敏感的黥布随即质问其中原因,小蜜自认为光明正大,就很坦然地讲出了和贲赫交往的前前后后。但淮南王黥布却咬定她和贲赫有淫乱关系。真他妈活见鬼!
贲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肠子差一点后悔成青的,百口莫辩啊!惊惧之下的他,只有称病躲避和黥布见面。事情越描越黑,黥布决定重拳出击,杀掉“情敌”贲赫。
忧惧之下的贲赫只好豁出性命,先行一步,只身奔赴首都长安,上书告变,说黥布有造反的迹象。淮南王见贲赫潜逃,知道大事不妙,只好先行起兵。
黥布起兵,其实正暗合刘邦心意,早就准备对黥布下手呢,这次倒正好有了理由,于是决定亲征。言及局势走向,一个和黥布熟悉的人一针见血地说:黥布其实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但性格决定命运,他最终会选择消极防守的下策:把辎重转移到越地,自己带领人马投奔做长沙王的亲戚。
事情果然朝预料的方向发展,黥布的军队向西挺进,在半道上和刘邦的军队短兵相接。刘邦遥遥望见黥布,质问他为何造反,英布由衷地说道:“我也想当皇帝啊!”咽得刘邦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两军大战,英布败走,终致彻底灭亡。
“受刑而王”,“受刑而王”,这话只对了一半,这话预料了黥布会被封王,但没有预料“王”了之后会怎样。
【个性点评】
没有信仰的人是可耻的!黥布的无可无不可就源于他骨子里的缺乏信仰,因为缺乏真正的大志,所以,他可以坑杀降卒,可以追杀义帝,可以随时背叛项羽,也可以随时背叛刘邦。当“受刑而王”的预言得以实现,黥布就开始聚精会神地维护自己的地位,因此,黥布不可能成就大事,这是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先天决定了的。
刘邦曾很迷惑地问别人:“黥布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那个被称为薛公的人这样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他平时做事的出发点全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从不顾及当今百姓,所以他选用下策。”—看,这就是最早的阶级分析!
李广:有些错永远不能犯(1)
多少年之后,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一定还记得当年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信授给自己的情景。那时的李广还年轻,不知道这是一场严重的政治事件。
还是从李广的家世说起吧。
毫无疑义,李广是名门之后。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荆轲,知道荆轲就应该知道燕太子丹,李广的高祖就是俘获燕太子丹的秦朝名将李信。只是到了李广这一代,他们李家已经成为彻底的普通百姓了。
李广生活在伟大的时代,他跨越了文景之治,并有幸成为汉武帝的臣民。不仅如此,汉朝的这三代领导人都对李广的名字耳熟能详,并不时给予高度评价。
在李广还是青涩的毛头小伙子之时,他冲锋陷阵,手搏猛虎一类的英勇事迹已经广为流传,以至于汉文帝曾用惋惜的语气说道:“可惜啊!李广你生不逢时,若你能出生于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文帝一语成谶!他已经为李广盖棺论定,只是尚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李广不知。
汉景帝时期,七王作乱,吴楚叛军西进之时,梁国首当其冲。此时的李广作为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驰骋梁国,协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几场胜仗,并且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广所向披靡,一鼓作气,夺了敌方的主将之旗。无敌的李广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虽然他仅仅是个都尉,李广还是被前敌总指挥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将军之印。这是破格的奖励,不知深浅的李广只顾着高兴,哪知这次私下的破格奖励将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朝廷内部的事情李广当然无缘知晓,他所知道的是,就因为梁王的这次奖励,朝廷取消了对他的任何封赏。
之后,李广就成了边将,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都留下了他嘚嘚的马蹄声,只是一直在太守职位上徘徊,从来没有任何提拔。政治上不可靠啊—和梁王私下授受,岂能怪得别人?
在这期间,李广曾创造了一个经典战例: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带上一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