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戈登。蔡斯稍后与班迪在一份给邦迪的备忘录中叙述了这件
事。“球现在踢到我们一边了,”他写道,“比尔给莱丘加打过一个电话。比尔认
为我们应该聆听卡斯特罗说些什么,我们不会丢失什么;我们没有做过什么承诺。
我现在极想知道信中到底写些什么,而两周前我也从未犹豫过。但是现在事情已经
改变了,特别是奥斯瓦尔德这件事。至少,这次谈话实际上会成为一件不会有什么
结果的事。我,作为其中一员,要把此事再仔细想想……他们也同意,就这一点而
言再也没有必要让利萨。霍华德当中间人了。”
“我想你需要向总统做一次简要的汇报。”蔡斯在给班迪的另一份备忘录中写
道。自从肯尼迪同意进行这次和平试探以来似乎已经过去了100 万年。蔡斯确信后
来的总统已经不希望实现美国与古巴关系的正常化。“11月22日发生的事情好像使
与卡斯特罗和解的事比以前更让人不相信了,”他说,“我认为肯尼迪总统能够和
卡斯特罗和好的,可是就约翰逊总统而言,我就不能肯定了。首先,一个新总统,
没有任何背景使卡斯特罗厌恶,而共产党(例如,肯尼迪总统在1962年10月)可能
会冒更大的风险,他就会因为‘变得软弱’而受到美国人民的指责。”
古巴人也知道肯尼迪总统死了。与美国重新建立起友好关系的希望也破灭了。
阿特伍德写信给蔡斯说:“莱丘加和一般古巴人普遍感到自从肯尼迪遇刺后形势已
经改变了。更进一步说,他们也就不要希望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如果继续保持
联系的话,阿特伍德说,他希望在两周内给莱丘加打电话,否则,这件事“将失去
动力而夭折”。
但是林登。约翰逊没有兴趣和解。相反,他使整个古巴问题又退回到起点。在
与新总统第一次谈话之后,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麦科恩在一个备忘录中写道:
“他问道……我们计划怎样除掉卡斯特罗。”约翰逊后来又批准回到那已经破产而
又毫无效果的阴谋破坏和颠覆的政策。
两星期后,在1964年元旦,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台播出了对菲德尔。卡斯特罗的
独家专访。观看的人中有法国驻华盛顿大使。1 月3 日,他向巴黎发送了这次访问
的摘要。“直到肯尼迪总统的令人悲痛的死亡之前,他(卡斯特罗)一直认为古巴
和美国政府的关系有可能正常化……他对以后与约翰逊总统的关系‘充满了希望’。”
这条消息被国家安全局截获并转发到白宫。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第六章 神耳
当内特。格尔森乘坐的飞机接近“丘吉尔”号——一艘像冰箱一样在加拿大哈
得逊湾西海岸上凄惨地随风摇曳的军舰——的时候,他当时或许会从飞机上向外望
去,产生出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的看法:“一片白茫茫,绵延无尽头。”
1957年,美国国家安全局请这位物理学家找到一种截获苏联的那些漂过北极并进入
加拿大的有价值但又飘忽不定的秘密情报的办法。几年来,加拿大一直在“丘吉尔”
号这艘用桩柱固定在海上的船附近建有一个奇特的监听哨位。它就像一把钢叉,耸
立于许许多多固定在北极冻土带上指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菱形窃听天线之上。
然而,两天以来,格尔森和他的一个在国家安全局的同事却没有监听苏联轰炸
机驾驶员可能会发出的情报,而是一直与负责监听的人员待在这艘停泊的军舰上的
军官室里,玩着一种扑克掷骰子的游戏。由于这里独特的大气环境,任何一种信号
都无法接收到,这些信号都被北极的天空像海绵一样吸收去了。格尔森意识到,克
服这一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再向北走,一直向北,离俄国越近越好。于是按照他的
想法,在无人居住的地球的最北端距北极点不到500 英里的一块土地上,建立了一
个名为“警戒”的监听哨。它像灯塔一样,被建在地球最北端一个荒凉的名为埃尔
斯米尔的岛上。这个北极岛的面积几乎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之和,而永久居民却不足
100 人。这里是一个十足的地狱,长达6 个月的极夜能冻透骨髓。离这里最近的树
木也要向南500 多英里以外方能看到。
直到今天尚鲜为人知的则是在地球的尽头正如火如茶地展开着一场谍报大战—
—一场真正的冷战。在这里,两个超级大国在做着最近距离的接触——在寒冷的冬
季,当美国人所在的名为小迪奥米得的岛与俄国人所在的大迪奥米得岛被冰雪形成
的通道连在一起时,这两个超级大国甚至会走到了一起。这里也是这两个大国的
“阿基里斯脚通”;对双方来说,这里太过遥远,生活条件过于残酷,使它们都无
法保持有效的人力防御。美国前空军司令亨利。阿诺德将军曾警告说:“你如果研
究一下地球仪就会发现,最直接的路线(美国与俄国之间)并不是跨越大西洋或太
平洋,而是穿过北极。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战略中心将在北极点。”
对双方来说,北极也是进行一场魔幻般的电子窃听战最理想的地方。
在50年代末以及6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都在秘密地利用浮冰岛从事间谍活动。
这些贫瘠的荒岛诞生于古老的冰J ;!,由淡水形成,冰层可厚达150 英尺甚至更
多。它们在靠近北极点的地方沿巨大的环形缓慢漂移。经常有一队队的科学家们和
情报官员被派到这些危险的大浮冰块上工作,每次长达一年之久。当这些像鬼船一
样时隐时现的浮冰顺北冰洋的海水迁移时,身处北极的间谍们就利用先进的音响设
备来探测敌方的潜水艇,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特种天线及收报机窃听对方的情报
信号。
这种间谍活动是极其危险的。1958年9 月23日,情报官员、俄语语言专家、北
极生存专家、海军上尉詹姆斯。史密斯乘一架小型飞机来到一个名为“阿尔发”的
漂移监听站。这是一块荒凉的椭圆形漂移浮冰,长不到一英里,距离北极点100 英
里左右。除史密斯外,这里聚集着19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史密斯被派来担任这个
前哨基地的指挥官,时间为一年。可是,在他到来几周后,天气突然变得恶劣起来。
狂风和巨浪掀起的北极风暴来势迅猛,似乎要将这块小小的冰岛击碎。大部分的房
屋建筑和设备都在这个岛上,因此,只好将木结构的房屋向安全地点转移。在转移
过程中,有些房屋因倒塌而损失掉了。
一周以后,第二次风暴袭来。这块大浮冰近1/3 被毁。接着,又一次风暴袭来,
这一次,用史密斯的话说,“异常猛烈”。暴风雪封住了临时搭建的飞机跑道,将
它推向远离营地的地方,并使其被齐腰深的像岩石般坚硬的漂移冰雪所覆盖。尽管
这里长夜漫漫,但由于北冰洋神秘怪异的巨大声响,有时睡觉都很困难。史密斯曾
写道:“你如果站在营地浮冰的边上,就会听到大块大块的冰在被拱起、断裂和倒
塌时发出的沉闷的隆隆声,感觉到它们引起的震动以及时而夹杂着的巨大爆裂声、
摩擦声和撞击声。” 经过艰辛的努力,飞机跑道终于被重新开辟出来。史密斯下令在天气稳定下来
之前将一半的人员转移。先后派出了两支营救队,但由于天气恶劣都无功而返。接
下来,又一次暴风雨袭来了;这已是不到6 周内的第4 次了。冰块的裂缝边缘像花
样剪刀上的锯齿一样,曲曲弯弯地穿过冰层,一直延伸到营地。这个微型小岛有40
%塌裂了,机场跑道也被切断了。在这北极的沉沉黑夜里,有人用手电筒照了照冰
河的巨大裂缝,惊叹道:“有10英尺宽,1 万英尺深。”
不过,队员们还是设法使一部分飞机跑道恢复了正常。虽然史密斯得到警告说
24小时内还将有一次大的风暴,但后来还是交了好运。他得到通知,一架来自格陵
兰土勒地区的C123型飞机将很快赶到。队员们立即抛下所有无法带走的东西,朝飞
机跑道奔去。几分钟后,飞机降落下来,在蓝蓝的天空上留下一道白烟。随后,它
载着岛上这20个人和为数不多的物品很快又升人空中。“阿尔发”漂移监听站以及
那里的设备则被永远地丢弃在了那异常严酷、毁灭一切的北极海域。
然而,在北极展开间谍活动的有利之处又是无法否认的。内特。格尔森认为,
‘警戒“永久监听哨位可以使美国和加拿大窃听到只有在北极点附近才能获得的苏
联信号。他说:”’警戒‘在北极接收信号会避免在’丘吉尔‘号上大量信号被极
光吸收的情况发生。它还使西方能够获得苏联通过北冰洋冰群上的定期实验基地观
察站所获得的信号。“负责此次行动的是加拿大的国家调查委员会通讯部,相当于
美国的国家安全局。格尔森说:”国家调查委员会通讯部的唐。麦克利士后来对我
说:“我们不认可国家调查委员会通讯部的存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也坚持同样的
立场。”
格尔森说,这个监听哨一建好,“我们就考虑在30至50兆赫兹的频率上通过极
光电离监听苏联信号的可能性。我们还制定系统的试验计划,类似于苏联以前在浮
冰站上进行的试验。这些试验可以记录以这个频率波段在‘警戒’站接收到的信号”。
根据一份发放给“警戒”监听站人员的小册子透露,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该监
听站是“世界上最北端的永久性人类定居点”。60年代初,有约100 人在此受雇。
10年后,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而到了90年代初,其人口已达到约180 人。有厚达半
英里多的冰层覆盖着,埃尔斯米尔岛上的居住者在成群的麝香牛(冰河时代的产物)
和皮毛雪白的狼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