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武将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说出口的,这在别人耳中听来可不得了。我在《隋的时代》中也曾经提到过一个叫做杨素的人,这个人在夫妻吵架的时候也曾脱口而出道:如果你再这么自大的话,等我当上了皇帝,就不让你当皇后了!结果这么说,他的太太因为向别人诉苦,而使得杨素因为这缘故而遭到一时的免职,可见这样的玩笑是绝对开不起的。
  而这时的皇帝——也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儿子的人——听完女儿告状之后,却只是对她说道:“事实正是如此,这件事是你不对。”反而没有对郭子仪的儿子采取任何举动。不过郭子仪听了倒是非常地惶恐,甚至打了自己的儿子好几大板来请罪。
  总的来说,郭子仪这个人,是个十分幸运的人,当他从第一线退下来以后就当上宰相,拥有地位和财富,并且受到人们的尊敬,过着幸福的人生。但也因为这个缘故,自然也就不太能够成为小说的题材了。
  要说到小说的题材嘛,李泌这个人倒还蛮适合的。这个人乃是玄宗之子——也就是肃宗皇帝的好朋友,在安史之乱时被招揽成为皇帝直属的军师,立下了平乱的大功。他虽因讨厌宫中的权力斗争而曾经隐于山野,但不久后又被召回当宰相,充满着那种会受日本人喜爱的军师风格。
  好了,正如大多数人所知,安禄山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杀的,而他的儿子则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又再被自己的儿子所杀,而后安史之乱方才结束。
  总之,唐帝国是踏上了通往灭亡深渊之路后才又走了回来的,不过,社会却因此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对于那些建立了功绩的将军,以及在叛乱之后弃暗投明的将军来说,不给他们一些领地是绝对不行的。正确地说,由于当时并不再是属于封建的时代,而是中央集权的社会,当然不会称之为领地,但他们还是握有一定地域的支配权,在当地独占了可以收取税金、以及征募兵士的权利。当时这样的情况叫做藩镇。重点在于,这已经是一种半独立的地方军事独裁政权,关于其内政,朝廷几乎也已经无力干涉。
  这时,就算朝廷的权威依然残存,但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藩镇的支配者来说,只要在形式上能够实施善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藩镇的支配者来说,有种拥民众以养兵的感觉,因此民众自然是叫苦连天了。
  这样的情形下,好不容易苟延残喘延续下来的唐帝国,自然不得不对这些藩镇采取行动,于是朝廷便紧紧地握住住江南。江南乃是富庶的泉源,只要这片富庶能够一日流向朝廷,长安便能够继续繁荣,相对地,而唐朝也能够确认其富强的地位,个别的藩镇是没有办法单独与朝廷对抗的。但也因为如此,一些有野心的节度使,便决定要携手共同来对抗朝廷。
  在这样的时代之中可做为名将代表的,就是李晟这个人。不好意思,名字相似的人实在太多了,必须要注意加以分辨才行。
  这个人乃是第六十一位李朔的父亲。在名将列表的李朔之处特别把他的父亲写出来,就是因为这位父亲李晟也是非常有名的名将之故。只不过在逸话的部份,儿子这边比较来得有趣就是了。
  李晟这个人对于朝廷十分地忠诚,曾灭过数个横暴的藩镇。同时他还是个沉默、礼遇兵士的人。对于兵士们若有好的表现,即使是微不足道,他也会给予奖励。能够被称为名将的人,基本上对于兵士一定都是非常地礼遇,甚至能够让兵士们在其手下愿意不惜生命为其作战。说到这一点,似乎张飞就没有做得很好了。
  由于李晟建立了那样大的功劳才成为宰相,照理说他的儿子李朔应该能够提早出仕才是,然而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李晟这个人认为自己的儿子什么能耐也没有,自然不能够只凭着父亲的名声而出仕——这在现代的日本似乎并不是如此,不管是政要还是职业棒球选手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也因此李朔一直不能够出仕。然而朝廷倒不这么认为,曾数度想要提拔李朔,只是这一直到身为父亲的李晟死后方才实现。当李晟还在世的时候,李朔一直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不过他倒没有因此而对父亲有所怨怼就是了。
  这个叫做李朔的人,后来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将其生涯都投注在打倒强横的藩镇之上。其中最有名的,就属发生在西元八二一六年的战事,这年李朔刚过四十岁。
  当时有名叫做吴元济的节度使,其势力非常强大,吴氏一族历经三代,大抵支配了中国东部地方的藩镇,在数十年之间,朝廷的军力根本就一步也踏不进这个范围之中。而吴元济这个人还联合了其他的藩镇,做了许多非常蛮横的事情,像是派刺客到京城长安将宰相暗杀之事。因此也使得朝廷再也不能坐视不管,而命李朔前往讨伐吴元济。惟在我方兵少、敌方兵多的状态下,看起来实在是没有胜算。
  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两军依旧对峙——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黄道吉日吧?时至今日,这样的事情还是有的,指的就是好日子。而相对地,不好的日子就称为黑道凶日——在一个降雪的黑道凶日里,李朔命令兵士出征。这时部下们都非常吃惊,一般来说,出征不都是要选吉日来进行的吗?像隋的炀帝要远征高句丽之时,即使准备早已妥当,还是要等到正月一日才出发。当然,现代也许有人对这些根本不以为意,然而像是结婚典礼不也要选好日子,而火葬场在大凶之日甚至会关闭不都也是受到这个的影响吗?连现代都尚且如此,对于距今一千二百年前的人们来说,在黑道凶日出击,不更是件破天荒的事!不过由于李朔这个人深受部下的信赖,即使是在这样大雪纷飞的黑道凶日夜里,就算可能全数灭亡,仍旧愿意为了他这个人而送命。就在全员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便出发去了。
  而相对地在吴元济这一方面,虽然坐拥大军,然而在冬日的大雪期间,都相信绝不可能会被敌方攻击,更何况还是在黑道凶日呢?当他还抱着美女在城内睡觉的时候,于黑夜将明之际,李朔便迫近了城下附近。就在此时,李朔在城外的濠渠中见到了数万只的候鸟歇息其间。一般来说,奇袭的时候应该都是不发一点声音的,然而李朔却对濠沟投石,惊起了这数万只的飞鸟。当时守城的兵士觉得奇怪而前往察看,一看之下发现不过是鸟,便不以为意,没想到李朔的部队竟会趁此时入侵。激战之后,吴元济遭到俘虏,奇策获得了大胜。之后,李朔也曾打倒不少其他横暴的藩镇,当上宰相后不久便过完了他的一生,父子两代均为朝廷尽忠。
  另外,在这时间前后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就是唐代一个叫做王式的人。这个王式本来生在学者之家,当时正是裘甫之乱发生之际,那是九世纪后半的事情。当时这个裘甫在今日浙江省的海岸一带发动乱事,并急速地扩展势力,到了已有日益扩大的态势。这时,学者出身的王式当上了讨伐军的司令官。这个人所担心的只是不希望民众被卷入叛乱之中而已。如果等到民众卷入其中的话,那事情就不可收拾了。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王式赶到了当地,首先便是打开官库,做了隋代的张须陀也曾做过的事,就是将官库中的米粮全部分给贫穷的人民。此外,他还宣布那些因饥饿而加入叛乱的人不加以问罪一事,于是便将民众从叛乱军的核心加以分离,而使得叛乱军变得孤立。在三天八十三次的战斗之后,他留下了八十三战八十三胜的记录,将叛乱完全地镇压了下来。
  这个人也曾经说过许多有意思的话,例如他曾经说过出去侦察的兵士最好是选胆小一点的,为什么呢?因为勇敢的兵士很可能会凭恃自己的勇敢而与敌人进行不必要的战斗,而胆小的兵士反而会爱惜自已的生命而平安地回来报告,因此胆小的兵士比较适合。
  此外,在这时,有一支名叫维吾尔的少数民族,在国内许多地方过着贫苦的生活。事情之所以变成这样,就是因为唐与维吾尔交恶而发生战争。在边境地带的这些人虽然遭到俘虏,但却不便将他们杀死,然而若是将之送回,又会造成两边关系的恶化,因此也不可行。虽然想要找一块适当的土地让他们居住,但开拓似乎并不顺利,于是就只好让他们贫苦地活着。
  王式把这份工集结了起来,对他们说:“如果想要单纯地获得一些好处的话,我倒是可以提供,但如果你们想要做些什么事情以获得正当的报酬的话,那就加入我的军队吧!”于是大部份的维吾尔族就加人了他的军队之中。总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此将他从百人之中挑离也实在是蛮可惜的一件事。
  不过就算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唐在安史之乱后,也总算持续了约一百四十年之久,只是,最后还是发生了黄巢之乱。这场乱事可说是中国史上最大的动乱。
  要谈到黄巢的事情,其实也是说来话长,不过这场黄巢之乱,可是造成了唐帝国自北而南一阵大混乱,而且最后还攻进了都城长安之中。
  黄巢这个人乃是盐贼出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盐这项物资从汉的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朝廷的专卖品,也因此当景气萧条的时候,盐的价格却反而不断地攀高。总之,盐的售价就这样一直上升,甚至到了百倍、千倍的无理价格。可是不管怎么贵,这毕竟是生活的必须物资,只是要买又买不起,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他们自己开辟了一条黑市路径。如此一来,只要花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盐,这对民众来说可是件天大的好事。而另一方面,盐贼也因此赚了很多钱。虽说是半价,不过就算是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也一样是可以赚到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拥有财富的黄巢便发起动乱,将整个中国都给卷了进去。
  因此,朝廷也必须奋力对抗,而第六十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