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武将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下,拥有财富的黄巢便发起动乱,将整个中国都给卷了进去。
  因此,朝廷也必须奋力对抗,而第六十二位的李克用,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这个名叫李克用的人,本来是骑马民族出身,是个非常勇猛的人。这个人一生下来就瞎了一只眼睛,因此被称为独眼龙。至于日本伊达政宗的独眼龙之称,就是学他而来的。在这一方面,李克用也是比伊达政宗要早了八百年左右。
  李克用所率领的军队全部一身黑,包括甲胄、军服、马匹,全部都是一片黑鸦鸦,因此有着鸦军——乌鸦部队的称呼,非常地厉害。当这支部队在地平线现身时,自然是一片黑——如同黑云袭来般地具有迫力。
  这时,在另一方面,也就是黄巢这一边发生了内部的分裂,有个叫做朱温的男子背叛了黄巢,而加人了唐那一边。朝廷赐给了他新的名字,叫做朱全忠,因此,有一段时间他被叫做朱全忠。然而从中国所出的书看来,几乎都还是叫他朱温。原来这个人除了一开始背叛黄巢之外,最后也背叛了朝廷,把皇帝和他的兄弟全都给杀了。在将唐灭亡之后,还在长安放火,把都城整个烧毁,是个非常无法无天的人。也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书中,全都是以朱温来称呼,而无法让他使用像全忠这样一个伟大的名字。他在将腐败的宦官一扫而光之后,就将首都由长安移到了开封,之后虽然有推行改革,惟粗暴而残忍的行事过多,终为其子所杀。在那之前,他还曾说过:“随便给我儿子一个没用的职务,跟狗或猪一样就行了!”这实在是蛮讽刺的。
  另一方面,李克用这个人,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上看来均是典型的武将,和朱全忠这样的奸雄可说完全不同。怎么说呢?像朱全忠就曾故意不将李克用的功劳照实传达至朝廷之中,有时甚至还对李克用的部队急袭放火,然后在烟雾弥漫之际对乘马逃脱的人放暗箭使对方落马。当李克用觉得情况不对而接近时,竟发现是朱全忠的部下。
  就在这两人的抗争过程中,唐灭亡了,接下来就进人了五代十国的时代。
  说到在五代十国之中建立诸国的帝王,其实也就是那些在唐末活跃于天下各地的武将们。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如后汉末期的群雄一般具有魅力,就算是各自将之放到帝王纪中来叙述也不会说不过去。不过,在这之间,我要说一个有趣的人,那就是建立前蜀这个国家的王建。
  他在少年的时期是一名无赖,做过各式各样的恶事,让故乡的人相当地头痛。后来虽然一度从商,不过还是在进入了军队之后才逐渐崭露头角。他在与黄巢叛乱的战斗期间,三十八岁当上将军,可说是名乱世中的勇者。而若是在平和的世界里,他就只会是一个精力无处发泄的混混罢了。
  在西元八八五年的冬天,当强大的贼军进攻长安之际,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倡宗的人——年轻却无能,在无法与贼军对抗的状况下逃到了蜀。大约是和一百三十年前的玄宗采相同路线前往的,而这条路线也就是俗称的“蜀之栈道”。
  这时贼军的追击十分猛烈,在逃亡的皇帝一行人后方一路追赶,并开始对栈道放火。冬夜里,自北方而来的强风吹袭着峡谷,乘着这股风势,猛烈的火势几乎将栈道完全卷入,连皇帝身旁的随从也一一地被卷人其中,而掉落至黑暗的谷底之中。年轻的皇帝抱着马背,几乎呈现半昏迷的状态,而救了皇帝的,正是王建。
  王建背上背了装着传国玉玺的箱子,左手牵着皇帝的马缰,右手则不断地挥剑斩落燃烧中的木枝,才好不容易在烟雾之中突破重围救出了皇帝。由于他身为皇帝的救命恩人之故,因此得到皇帝莫大的信赖,当皇帝回到长安时,自己便留在蜀地,以一己之力取下了蜀。当唐灭亡之后,他虽曾呼吁各地群雄组织打倒朱全忠的义勇军,只可惜后来未能成事。结果,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号为大蜀,在历史上被称为前蜀,而首都当然也就设于成都。
  王建自己本身虽没什么学识,但却十分尊重文化和艺术,也对文人相当礼遇。他除了集结避战乱而来的文人,将蜀建为文化的中心地之外,连他的妻子也以女诗人而闻名,被称为花蕊夫人。王建的墓在死后千年以后被发现,而成了成都贵重的文化遗产。当然,这此事情对日本人而言也是毫不起眼的。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若是有机会前往成都的话,请一定要到王建的墓地永陵去看一看。
  ※※※
  唐玄宗
  西元六八五~七六二年。在位时间为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年。姓名为李隆基,是唐的第六代子孙、第八任的皇帝。年轻之际即有英迈果断之名,他结束了因武则天所导致的混乱朝政,而展开了所谓的开元盛世。即位当时虽然任用良臣并热心改革,可惜后来因倦于长久之统治而逐渐放纵。他本来也具有艺术的才能,惟在得到原为皇子妃的杨贵妃(西元七一九~七五六年,幼名玉环)之后,便沉溺于其女色中,也因此导致玄宗后期的政治紊乱。除了杨贵妃的一族专横之外,更招致了安史之乱,以致种下唐衰亡的远因。安史之乱之际,于向四川逃亡的途中,因兵士的要求而赐死杨贵妃,是以在长安回复之后,于失意之余,竟自己过着如幽闭一般的生活。
  ——《旧唐书》卷八一九《玄宗纪》、《新唐书》卷五《玄宗纪》、《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传一上》、《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列传》
  高仙芝
  ?~西元七五年。虽为高句丽人,但自父亲那一辈起便出仕于唐,并因父之功勋而成为游击将军从事于西域方面的军事置作。西元七四七年曾进出帕米尔高原讨伐与吐蕃结盟的小勃律,并因此而使得包括大食等西方七十二国服属于唐。西元七五○年于讨伐石国之际虽然将其围王俘虏,惟西域诸国向新兴的阿巴斯朝求得援助,造成西元七五一年与其联合军于但罗斯河畔之战吃得败仗。此仗正是唐之势力在西城消退的原因之一。他虽然逃避掉了此一失策的责任而保全了自己,然当西元七五五年发生安史之乱、洛阳遭到陷落之际,他因退守潼关,使得玄宗大怒,因而被杀。
  ——《旧唐书》卷一○四《高仙芝传》、《新唐书》卷一二五《高仙芝传》
  郭子仪
  西元六九七~七八一年。华州郑县(今河南省郑县)出身。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武将。在安史之乱时与李光弼共同在河北地方转战,获得不少功绩。继承玄宗之后的肃宗也曾赞赏郭子仪有再兴唐朝的功劳,然因他的意见不见容于肃宗,在战后便为宦官所妨碍,于解除了兵权之后便一直不遇。后来在肃宗之后的代宗时代,随着吐蕃的侵入而再度开始活跃。于西元七六三年与吐蕃联合的仆固怀思之乱,以及七六五年再加入回纥的三十万联合军侵入之时,他击破了主力的吐蕃。德宗即位后受尚父之称号,并升进为太尉中书令,是支撑着动摇的唐帝国时代之武人。
  ——《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新唐书》卷十二七《郭子仪传》
  颜真卿
  西元七○九~七八六年。长安出身。以书法而为人所知,同时也是名刚直之士。虽为当时的宰相杨国忠所嫌恶而担任山东省平原的地方官吏,但当西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开始时,虽然周围均投靠安禄山,惟他与堂兄颜杲卿一同兴起义兵加以抵抗。后来在七五六年时脱出平原,前往位于陕西省的肃宗跟前,为重建大唐而奔走。他虽以直言而闻名,惟也因此之故易于遭到疏远,其生涯可说是非常不遇。晚年因被派避至淮西去说服李希烈而反遭到俘虏,经三年间的幽闭之后为其杀害。留下其革新性且充满活力的书法字帖。
  ——《旧唐书》卷一二八《颜真卿传》、《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
  李朔
  西元七七三~八二一年,陇右(今甘肃省)出身。本来为文官,因身为宰相之父李晟的庇荫而成为官僚。当唐后半期朝廷的支配力量衰退时,要以强大武力将世袭化的藩镇加以平定统合可说是一大难事。宪宗虽以压抑藩镇为名,但讨伐蔡州的吴元济却几度均遭遇失败。西元八一六年时担任此一要务的李朔便以计谋捕得吴元济,并将之押送回京问斩。这样的成功冲击了藩镇,而成为抑压藩镇成功之关键。李朔可说是唐在守势之下尽力于维持国家之时代中的典型武将。
  ——《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朔传》、《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朔传》
  李克用
  西元八五六~九○八年。唐末的武将,实际上为后唐的建国者(太祖)。土耳其系、突厥族。在唐末的混乱之中与后梁建国的朱全忠常有着对立的关系。被称为用兵的天才,率领着身着黑色服装的军队,以黑鸦军之称而为人所惧。由于单眼之故,被称为独眼龙。无论其激烈的行动,在大局的抗争中终因无法完全胜过朱全忠而只得承认后梁。惟后来到了其子一代时硬打倒后梁而建国后唐,使之成为短命的王朝。
  ——《新唐书》卷二一八《沙陀传》
  更多精彩图书尽在…逐浪原创文学 (zhulang)
  纷纷扰扰的乱世 五代十国时代
  五代十国时期正值西元十世纪。这时也正是从中世纪到近代、从贵族的时代进入庶民时代的过渡期。这样的变化,事实上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就已经开始的,只不过大唐帝国的灭亡算是其中一个相当大的标记。
  说到唐时代的最后一段时期,关于李克用这个人可说是最典型的武将。要说其它的才能,尤其是政治上的才能的话,那几乎是没有什么好提的。关于这一点,李克用本人也十分地清楚,因此他相当信任自己手下一个叫做张承业的人,把大部份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
  张承业乃是仕奉唐朝的宦官,被称为历史上最忠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