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一个跨世纪的灵魂-哈代创作述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较为详尽评述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勾勒了这位孤独的沉思者特殊的思想概貌,着重阐述了他的进化向善论,向传统和世俗挑战的婚姻爱情观,并揭示了从怀疑上帝到批判现实的宗教观和民主博爱思想的发展线索,以及他那深沉而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在哈代文学创作的评价上,以小说分析为重点。分析了他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所表现的独特风格,并专节分析解读了《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主要代表作,最后介绍并考察了哈代与他同时代作家的关系,概括描述了哈代对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影响。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一个跨世纪的灵魂

  一个跨世纪的灵魂

  ——哈代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1928年1月11日,一颗不平常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英国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与世长辞。这位维多利亚时代出生的文学家一生与世无争,晚年在老家多塞特村生活、写作。虽然他从不愿宣扬自己,但是,他的去世却震动了整个英国,从首相到平民,无不沉痛哀悼。然而他在生前却不断遭受攻击和冷嘲热讽。这个世界令哈代又爱又恨。

  忧郁的求知者

  1840年6月2日,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多切斯特市附近的多塞特区。哈代是长子,与父亲同名。老哈代经营建筑业,是个有名的石匠,家境宽裕。

  哈代出生便险遭不测。母亲临产困难,哈代生下来,大家都以为他是死婴。医生只顾抢救大人性命,把他置于摇篮而不顾。幸亏有个佣人细心,发觉他还活着,这才免遭父母当作死婴抛弃的命运。六岁以前,父母老是担心他活不长,出人意料,这孱弱的婴孩竟活了八十八岁。

  哈代的童年过得沉静而平稳。许是先天不足之故,他并不喜欢剧烈的运动,他似乎与嬉闹玩耍无缘。哈代经常独自一人在家中小院子散步。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异想。好奇的大眼,总是在细心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有一次,小哈代发现了一只被打死的鸟,他跑上去将死鸟捧在手上,久久凝视着,一句话也不说。哈代启蒙很早,母亲杰明娜是他的第一个教师。杰明娜自幼喜爱读书,对小哈代精心培育,使他从小具有对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敏感,这对哈代走上文学之路有很大帮助。

  从1848年到1856年,哈代一共上过四所学校。在他刚上一年级时,他母亲就给他几本文学名著阅读,其中有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约翰生的小说《拉塞拉斯》。10岁时,哈代开始学拉丁语和法语。

  杰明娜不仅重视对哈代智力、知识上的培育。而且也注重品行、道德方面的培养,有一次她发现哈代同人掷骰赌博,她立即正言厉色地予以训诫,使哈代从此不敢再犯。哈代一生洁身自好,没有染上什么恶习,与母亲的精心栽培是分不开的。

  十字路口的彷徨

  老哈代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当一名建筑师,于是在哈代十六岁时就把他送到好友约翰·希克斯建筑师的营造厂当学徒。

  在营造厂,哈代坚持不懈地学习母语英语,这使他的英语文章准确流畅、优美,对他日后的创作大有影响。在这里,他还坚持学习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学外语所花的时间甚至比他用来学技术的时间还多。幸而厚道的希克斯并不因此而责怪他,他很理解这孩子的求知欲。

  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之外,哈代还阅读了当时出版的许多哲学、科学著作,它们对他的思想、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其中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孔德的《实证哲学》等。

  由于他是个学徒,白天不可能花太多时间读书。于是,哈代每天早上起得很早,借着微弱的烛光,埋头苦读。哈代的刻苦勤学为他日后在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绩奠定了基础。

  这一段时期哈代结识了一个好朋友贺拉斯·莫尔。莫尔当时是剑桥大学古典文学系的讲师。由于他的影响,哈代由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变成了一个叛逆者。由一个建筑师变成了一个文学家。莫尔向哈代介绍了包括《浮士德》在内的许多文学名著,他指导哈代阅读当时的重要期刊《星期六评论》,这些对哈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直至走上创作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哈代不久。就觉察儿子“不务正业”了。他试图说服儿子“改邪归正”1861年,哈代被送到著名的建筑师亚瑟·布鲁姆菲尔德那里去学建筑设计。尽管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哈代还是遵从父命,到伦敦去学习。弱冠之年的哈代在繁华的大都市伦敦,一方面努力学习,一方面广泛阅读,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他持身严谨,不沾恶习,并且出于一种天生的正义感,对贫富悬殊、罪恶累累的社会现实十分反感。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这种反感升华成有力的批判意识。

  从1861到1867年间,哈代一边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边在附近大学里听课。读书、写诗、绘画、观剧、听音乐、看画展,构成了他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学、哲学、宗教都是他最感兴趣的问题。

  1863年,哈代曾获得建筑技术比赛的大奖足见他在建筑方面仍有一定的才能。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他选择职业的难度。

  1867年,哈代因病回多切斯特,病愈后又到希克斯经营的营造厂任实习建筑师。这一年同表妹斯巴克斯小姐订婚,但后来婚约取消了。哈代在1867年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穷汉和贵妇人》,但由于当时出版社负责人认为此书过于激进,不宜出版,结果被搁置下来。

  1868年,哈代又到韦芳斯去为克里克梅建筑师工作。

  1870年,康沃尔的圣·朱利特教堂被列入复修计划,哈代被派往考查教堂的情况,在那里他结识并爱上了年轻的姑娘爱玛·吉福德,爱玛出身于富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哈代最终放弃建筑师职业而改走文学创作之路,爱玛起了关键的作用,是她和哈代好友贺拉斯·莫尔共同促成了哈代的选择。1873年《一双蓝眼睛》问世后,莫尔致函哈代说:“如果你将来没有伟大的成就,我将丧失作为批评家的地位。”莫尔的自信和他对哈代的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遗憾的是莫尔在中年时期就自杀了这位哈代的知心朋友没能见到哈代走向成功的巅峰。

  从哈代的成长历程来看,他原本是要成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的:他既有建筑学方面的天赋(家学渊源),又有对建筑行业钻研的信心(他曾获过奖)。但在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却毅然转向了他更心爱的文学创作。这一突然的转变,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诲和朋友们的督促、鼓励,如果缺乏那种自我奋斗、自我完善的坚强毅力,如果没有一颗敏感的、正义的、善于体会生活的心,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从此以后,哈代以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