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一个跨世纪的灵魂-哈代创作述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受了数千年的考验,结果产生的是现在这种不体面的声名狼藉的局面。在这个基督教影响最深的欧洲大陆,推行一种好也不好,坏也不坏的上帝理论也许值得试一试”。毫无疑问,从宗教的精神枷锁下解脱出来的哈代是现实的、清醒的和深刻的。由于他曾信仰过基督教,所以他比谁都更了解基督教,比谁都明白基督教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鄙视任何正统的宗教教条、对基督教进行批判,便成了哈代以后创作的一部分。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等,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哈代与基督教对立的思想,这些小说要么对基督教抱怀疑的态度,要么质问人们的上帝究竟在哪?哈代甚至在小说中安排一些亵读基督教的情节,或者通过对人的本性的描写,来否定历来被人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的宗教。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否定基督教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对裘德和阿拉贝拉的塑造,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宗教。裘德最初的理想是献身宗教,传播基督教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幻想能去神学院学习,以便日后能在教堂当牧师。裘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了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失败的裘德终于认识到上帝不能成全他的事业,也不能解脱他的痛苦。他的希望的实现不在来世和天堂,而在自己的努力。清醒了的裘德为了表明自己同上帝决裂的决心,毅然烧掉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的,一直怀着崇敬的必情攻读的书籍。裘德对宗教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活脱脱就是哈代自己的态度。在另一人物拉阿贝拉的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哈代对宗教的批判与抛弃。阿拉贝拉在她的第二个丈夫死去之后,皈依了基督教,以求精神上的安慰。然而裘德的出现却燃起了她世俗的欲火。于是陷入了神与人、灵与肉的激烈冲突之中。当面对着二者的选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宗教信仰再也不能弥补她心灵的空虚,再也满足不了她精神的、肉体的需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感情毕竟是感情,我不愿再做一个缩手缩脚的伪君子。”裘德和阿拉贝拉先后从宗教中解脱出来的事实,说明了上帝不是人的救世主。哈代通过他们的经历表明了自己对宗教的鄙夷的态度。

  哈代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思想里含有丰富的平等、博爱的内容。哈代生存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劳资矛盾十分突出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但是广大的财富创造者却越来越贫穷。通过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哈代看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幸,看到了现实社会是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而哈代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哈代的这种民主主义思想,使得他始终对英国的普通劳动者抱有同情和希望,并永远以他们作为自己作品的真实主人公。因此哈代的许多小说大多是描写当时英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便是哈代这一思想的力证。

  哈代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仅在于哈代着力描写当时的普通劳动者,而且还表现在哈代善于在自己主人公的个人命运中,反映出整个社会劳动人民的悲剧。另外,哈代还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英国农村的命运和农业工人的状况上,他“把大不列颠向帝国主义发展阶段过渡时期英国农村小资产阶级宗法基础彻底崩溃的过程作为基本的、主要的社会冲突来分析”,从而大大缩小了客观反映当代主要社会问题的范围。从而更有力的寄托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平等的呼唤。

  民主主义思想,使得哈代看不惯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丑恶。从而使哈代愤世嫉俗、疾恶如仇。他不能容忍人世间的丑恶再存在下去,他不能再容忍财富的创造者一无所有!于是哈代用他的笔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性人物。这决不是悲观主义者的绝望的叹息,而是对人类民主和的公平的召唤。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我们再读哈代的作品时,我们依然会感到哈代心中所渴望的民主与公正。

  悲观与清醒

  无疑,英国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多年间,哈代是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哈代从事创作近七十年。这些作品很复杂,有的甚至充满了矛盾。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哈代的优秀作品继承并丰富了前一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们的高尚传统,尤其是他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如《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等。

  批判现实主义是在欧洲的浪漫主义衰落时兴起的一种文艺流派。这种文艺流派把浪漫主义对社会的空想变为对现实的忠实描写,同时它又不像启蒙主义那样过多地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情。所以,批判现实主义不仅要描写和反映现实,更重要的是它要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对黑暗的社会进行批判。

  英国资本主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显著的现象,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加强了,工人运动趋向低潮。另外因工业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产生的矛盾也急剧扩大了。

  哈代很早就注意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这些显著矛盾。他跟“维多利亚时代”的许多作家不同,从一开始就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他注意观察各种政治事件、国会中的斗争以及政治首脑的言论,他曾评论政府的对外政策,到处指出其无原则性、残忍冷酷和常有的罪恶行为。

  哈代对所处时代进行的批判是深刻和尖锐的,哈代的这种批判来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在长期的观察中,哈代看到了劳动者终生劳苦却一无所有,看到了世俗偏见和宗法道德对人的束缚。看到了社会是多么的可恶可憎。因此他觉得无论别人把这个社会吹嘘得多么美妙,它至多不过是一个肮脏的垃圾堆。世俗的偏见和人世间的不公使得他认为有必要为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为那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呐喊几句。于是他拿起笔来塑造像裘德、苔丝这样的高尚而又纯洁的形象,通过裘德、苔丝等人的活动,描写当时英国生活的许多方面。通过这些描写,作者能让人看到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丑恶,从而达到了批判现实的目的,达到了为受苦受难的人呐喊上几句的目的。

  哈代总是批判这个时代,因此他的作品里充满着一种浓厚的悲观色彩。但是哈代绝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是一个带着悲观色彩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哈代写作的目的是要再现当时社会的种种病态,以便找到产生各种社会疾病的原因,从而找到药方来疗救这个病态的社会。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是如此混乱不堪,再加上哈代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感到的只是资本主义生活秩序对缺乏物质财富的人民的敌对性,并没有能够正确地诊断这个社会机体的疾病,更不用说找到可以医治这个社会的良药了。

  哈代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良后果的许多批判意见,是十分尖锐而正确的。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过程中,哈代发现了真正的人类性格,认识和歌颂了普通人民的强大力量,并看到了劳动人民的不幸。

  由于时代与自身的局限,哈代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哈代没有考虑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进步的一方面,这就使得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由于哈代是把农业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跟整个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孤立起来考察,所以他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并不损害他的批判力度与深刻性。

  由于哈代不能辩证地评价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哈代的创作立场上出现了矛盾。在他的作品里,一方面不惜笔墨地用尖锐的讽刺笔调批判资产阶级道德、科学、法律和政治,一方面又追求正在自生自灭的宗法思想,力图保卫在历史上注定要灭亡的英国农村生活的基础。

  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哈代对城市的态度,他认为城市是不人道的、凶恶的文明发源地。伦敦几乎具有象征性面貌。它的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肮脏的罪恶,这是一个万头攒动的巨大蚁穴,是一个人间地狱。在那里,城市生活的机械,“万无一失”地给人带来死亡。哈代决不赞赏这种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已成为机器,哈代心目中的人是那些浪漫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善良农民。

  哈代对工人的描写也同样是片面的。在哈代眼里,工人是富有耐性的、受尽折磨的,是在大城市内逐步死亡的牺牲品。哈代对于工人阶级无疑是同情的,但是哈代并不了解工人的革命作用,因此在哈代眼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丝毫不具备什么意义。哈代看到的只是工人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动荡与不安。

  哈代对城市生活可以说是非常仇视的。他无法看清其革命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是,他对农村非常钟爱。哈代认为,只有在农村生活范围内才可以实现他的人道和民主的理想。由于这种思想,哈代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往往表现出城市和农村的对立,从而使他的作品中蒙上一层特殊的田园色彩。

  哈代认为作家的首要任务是追求生活的真理。作为一个作家,他善于从表面的幸福、康乐的背后发现和揭露问题。要了解人,了解他们的苦难和没有满足的愿望以及意图的秘密,他主张艺术家应贪婪地观察现实生活,大胆地描写生活的动态和各种感情与性格的戏剧性冲突。凭此不难理解哈代为何可以创作出亨切尔、苔丝、裘德等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了。

  哈代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一向是格格不入的。他热烈地拥护战斗的、干预生活的、以改善人类本性和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