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连 黄芩 杏仁 枳实 姜汁 半夏 浓朴 草果
脉无力,寒热夜作,烦渴恶心,舌黄中痞。虽是伏暑为疟,然平素烦劳,即属内伤,未
可泥于发散消食,先进泻心汤以泄蕴热。
川连 淡黄芩 花粉 枳实 姜汁 炒半夏 豆蔻 橘红
寒热后津伤,舌上黑胎,口干不知味,食不易饥,大便不爽,宜进滋养阴液法。
麦冬 知母 橘红 人参 川石斛 乌梅肉
产后未满百日,下焦精血未旺,遂患三疟,缘真气内怯,邪不肯外出。医药清散攻下,
仅治三阴之疟,遂致魄汗淋漓,乃阳气脱散败坏之象矣。
人参 补骨脂 炒黑茴香 茯苓 归身
湿盛寒战,不解成疟。湿主关节为痛,邪在里为烦,总以湿热里疟,治宜用苦辛。
川连 黄芩 杏仁 姜汁 半夏 浓朴
脉大,寒热渴饮,舌渐黄。气分热胜,血弱已久,恐邪漫劫津,清气热即以和阳,议用
张氏玉女煎。
石膏 竹叶心 鲜生地 知母 生甘草 生白芍
伏邪留于少阴、厥阴之间,为三日疟。百日不愈,邪伤真阴,梦遗盗汗。津液日枯,肠
难。养阴药虽为有益,但深沉疟邪,何以得追拔扫除?议以仲景鳖甲丸三十粒,早上开水送
下,午后进养阴通阳药。
复脉汤,去人参、生姜、加牡蛎、鹿角霜。
邪与气血胶凝则为疟。女病在络。自左胁渐归于中焦,木乘土位。东垣谓疟久必伤脾胃
既成形象,宜通恶守,佐芳香乃能入络。凡食物肥腻呆滞,尤在禁例。所虑延及中满。
人参 草果 陈皮 木香 茯苓 浓朴 青皮 郁金汁。
深秋曾诊,拟议此病为暑湿食瓜,辛甘寒分利,奈何脾阳又受辛寒之累,致浊阴聚形,
食复,阳属受戕。凡身中脾阳宜动,动则运;肾阳宜藏,藏则固,斯为命根。《局方》大建
脾丸、仲淳资生丸,多以补虚通滞,芳香合用,取其气通浊泄,人参辅正之力得矣。
人参 陈皮 浓朴 益智仁 茯苓 木香
间日寒战,发热渴饮,此为疟。饮水结聚,而心中痛胀,乃病上加病。不敢用涌吐之药
,暂与开肺气壅遏一方。
生石膏 大杏仁 生甘草 蜜水炒麻黄
脉如平人,但热不寒,烦渴,身疼时呕,此温疟也。仲景有桂枝白虎汤一法,一剂知,
二剂已也。
桂枝白虎汤。
卷下
女科
属性:女科首重调经,只因见嗽见热,但以肺药清凉,希冀嗽缓,无如胃口反伤,腹痛便溏,
恶食呕逆。此寒热乃营卫欹斜明矣。病系忧郁成劳,情志内伤,故药不奏功,议戊己汤。
人参 炒白芍 鲜芡实 茯苓 炙甘草 炒扁豆(去皮)
向来经水调和,自上年冬季,每月经转两次,天柱脊椎即酸垂,心中嘈杂忽痛,头面烘
脊背指足常冷,经期落后四五十日。此属八脉不和,皆肝肾脂液暗伤,养液熄风,冀其奇充
清阿胶 鹿角胶 枸杞子 当归身 生地黄 元武胶 桂圆肉 白芍药 天门冬 白茯
乌骨雄鸡去毛骨头足肠杂,青蒿汁、酒、醋加水,煮汁收胶。以胶为丸,淡盐汤送下,每日
经阻三月,咳嗽失血,交夜蒸蒸发热,脉来左搏而促。是阳气烦蒸,攻逆诸络,血液不
得汇集冲脉。深秋经水不来,必加寒热瘦削,成干血痨矣。
鳖甲 全归 丹皮 山楂 生地 白芍 茺蔚 麦冬
久病形神日消,脉象坚大,是谓脉无胃气矣。曾于上年夏季便泻腹痛食减,舒肝健脾疏
春进安胃丸,此生气不至。当女子天癸将通之岁,经脉气机怫逆,久郁热蒸,渐为枯涸之象
,最足虑也。议用汪石山郁劳治法。
川芎 白芍 湖莲肉 青蒿 当归 熟地 南楂肉 香附
病起左肢痛痿,即《灵枢》云意伤忧愁则肢废也。盖肝脏多气多血,气胜则热,血不营
脉,阳明日空,血海无贮,经事遂闭。内风挟阳,上升眩晕,咳出痰沫。冬令天地闭藏,病
不致凶;万花畅茂,有增剧之虑。议镇肝安胃法,用麦甘大枣汤,麦以镇逆,枣、甘益虚,
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也。
甘麦大枣汤。
气郁滞则血不行,当理血中之气。
四物汤加香附、楂炭、益母草。
脉滞经涩,食入脘痞,都因情怀失和,肝脾郁结使然。
香附 广皮 蔻仁 丹皮 楂炭 茯苓 神曲 钩藤
停经已九月,少腹重坠而痛,及诊少阴脉涩小,并非妊象。冲任虚馁,怕其暴崩。
八珍汤,加砂仁。
昼夜腹痛,泄气则缓;夜卧扪之,常高突有形横处其间,为肝郁不舒,致冲、任二脉乏
气流行。经期不来,营卫阻闭,为寒热互作。
因泄泻已久,风木久乘中土,峻攻非宜。
川楝子 当归身 青木香 山楂 龙胆草 小茴香 炒橘核 青葱
泄泻食减,经水不来,而寒热咳嗽,日无间断。据说嗔怒病来,其象已是劳怯。郁劳经
闭,最为难治之症。
人参 蒸冬术 炙草 茯苓 广皮 白芍
郁损经停, 胀难便。
归身 川楝子 茺蔚子 小茴 生白芍 泽兰
经水不来,是络脉无血。古云气旺血自生,大忌通瘀。
人参 当归 麋角胶 茯苓 桂心 羊肉胶
天癸从未至,肉瘦色瘁,咳呛着枕更甚,暮夜内外皆热,天明汗出热减,痰出或稠或
咽中总不爽利。此先天最薄,真阴不旺,勿攻针黹,务安闲怡悦;俾经来可以热除,不然,
世称干血劳矣。复脉汤,去麻仁。
两三月经水不来,少腹痛胀下坠。寒疝属虚,可与当归生姜羊肉汤。
经闭淋沥。(初)
柏仁 肉苁蓉 女贞子 郁李仁 当归 川石斛
肝风逆,经闭淋沥,便艰。(复)
柏子仁 当归身 川石斛 女贞子 郁李仁 黑 豆 淡苁蓉
肝痹胀至心下,腹大经闭,二便涩少。(初)
橘叶 青皮 银柴胡 茯苓皮 青葱 楂肉 五灵脂 大腹皮
血结为瘕,腹胀大如缶,进疏肝通瘀稍安,续进针砂丸以缓攻之。
此劳怯是悒郁内损,阳土为阴木乘侮,冲脉乏血,经闭肉瘦气胀,减食便溏,五液日枯
不上承,喉舌干涸。仍不嗜汤饮。《内经》谓二阳之病发心脾,风消息贲,皆是久损传变见
人参 乌梅肉 南楂肉 茯苓 白芍 老苏梗
阴痫脉迟,经水二月一至。
六味加阿胶、白芍。
经来潮潮涩少,汤饮入脘嗳吐。平昔善吐涎沫,心摇震惕。厥阴、阳明皆逆,龙荟丸主
龙荟丸,每服二钱。
经来涩少,便泻汗出。因惊恐致病,由肝传脾,用戊己汤。
风动液亏,腹痛肠红,经闭,暮热惊恐,治在肾肝。
熟地炭 萸肉炭 炙草 五味子 白茯神 白芍
自八月中经止,即食入呕吐,医认怀娠恶阻治,延至小寒节,头巅痛,心中热,吐清涎
。水药仍受,粒米食物下咽即吐,欲寐洒然惊惕,肌表及足寒,晡刻头面热,腹胀,心腹皆
痛。初病嗔怒而来,确是肝木犯胃,最怕暴厥急至。
金铃子 黑山栀 炒半夏 生姜汁 延胡索 炒香豉 茯苓
经水两月不来,腹形胀大,有形攻触;目瞑将寐,先欲厥冷,后渐热多汗。此皆郁损成
当归须 茺蔚子 五灵脂 小茴香 小香附 炒楂肉
嗽急心腹坚胀,入夜气冲,欲坐下部已冷;久有瘕聚,问月事不来三年。此浊气饮壅塞
,以致血脉不通,为络脉之胀。
桂枝 淡姜 五味子 茯苓 白术 北细辛
暴崩,癖聚腹胀,经水不来五月,络虚所致。
葱白丸。
红枣、蕲艾煎汤送下。
动怒血吐成升,月余再吐。自述少腹常痛,夜必身热汗出。必经水得通,可免干血劳怯
醋炙鳖甲 胡黄连 炒焦延胡 炒桃仁 茺蔚子 炒楂肉
脉数经迟,面起痱疹;肝阳内风,冲逆上升,胃减少食。
清阿胶 炙甘草 柏子仁 小生地 白茯神 火麻仁
左肢麻木,经迟宿 ,中年从未生育。脉数,怒则腹胀。和肝胃之阳,即调经要领。
生地 当归 砂仁(盐水炒) 炒楂仁 豆皮 香附 知母
胃痛四年,因郁怒而起。经落不调,瘕聚腹胀,欲呕便泻。久病入络,兼理血分。
金铃子肉 桃仁 五灵脂 炒延胡索 生蒲黄 生香附
质偏于热,阴液易亏。女人肝为先天,月事虽准而少,里乏储蓄,无以交会冲脉,此从
育之由也。凡生气及阴血,皆根于阳,阳浮为热,阴弱不主恋阳,脊背常痛,当从督、任脉
元武版 桑螵蛸 当归身 细子芩 鹿胎 枸杞子 桂圆肉
经来绵绵不止,恐延淋带,此后遇里急,为阴弱不内守治。
熟地炭 芡实 艾炭 茯神 湖莲 炒归身
脉数,下焦冷,经淋不止,少腹腰臂痛,火升面热。
枸杞子 生杜仲 生地 炒蒺藜 川石斛 女贞
脏属阴,阴亏内热自起,阳搏动则经多如崩,带下绵绵。治宜坚固其阴。
熟地 牡蛎 秦皮 樗皮 艾 阿胶 黄柏 白芍 茯苓 羊肉胶丸
五十岁天癸当绝,而反多于昔,冲、任之脉不固,已属下焦主病。脉不束骨,痛无定所
三气客痹迥异。群药未尝及下,胃伤肝垂呕吐。问病患口味苦,气塞必哕,必如悬旌,当以
胃虚客气攻逆,议用旋复代赭汤。
人参 炒黑川椒 乌梅肉 茯苓 钉头 代赭 生白芍
冬温失藏,肝木反泄,阳明脉虚,血海不按期而经下,乃体不足、用太过之象。法当辛
酸甘缓,两和肝之阴阳,而苦降走泄,不但妨胃,且助劫耗。
炙甘草 枸杞子 柏子仁 生白芍 桂圆肉 茯苓
暴崩去血过多,络中空虚,浮阳夹内风以动,心悸,筋脉痿软。奇经已乏,每经来必病
,最难调治。
炒熟地 阿胶 女贞子 湖莲肉 白芍 旱莲草
郁悖阳升,八脉不和,下少因摄,有暴崩之累。
枸杞 鹿角霜 小茴 醋艾 茯苓 沙苑 淡苁蓉 当归 香附 益母草丸
久漏成崩,上有疡症,用药极难,仿《内经》七方之一,固下漏少佐清上。
醋炙螵蛸 茜草
煎好滤清,加黄芩、阿胶,煎数十沸,取清服。
经漏已三年,淋漓带下黄白。视色脉不受温暖,固下汤散力量难以直达冲、任。古《局
方》中有震灵丹。每早服六十粒,是固奇脉药;欲求全愈,非大剂人参不可。
室女经初至,必然畏热,因热求凉,致伤冲、任,经漏不已,血色渐紫,腹中痛,得按
略缓,是从前经至失调之故。和血脉之中,必佐通阴中之阳。
杞子 沙苑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