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6中国部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策马出发,那马跑得还不算怎么快,等到跑上百八十里,却如同风驰电 

掣般地飞跑。即使到了中午,那马仍有后劲,自中午到酉时(约下午6时), 

仍能跑200里。到达目的地后,我卸下鞍甲,见这两匹马不但不喘息,甚至 

连汗都没有。这样的良马是致远之材,真可托以重任啊!” 

     宋高宗赞许地点点头。 

     岳飞又说:“可是很不幸,前不久,我的这两匹马先后都死了。而现在 

我乘的这匹马,虽然给什么草料都吃,脏水也能喝。跑起路来,开始时倒是 

逞能,可没跑上几百里就没劲了,又是大口喘气,又是浑身是汗。这种劣马, 

消耗是少,容易满足,但是爱逞能,没后劲,真是个驽钝之材啊!” 

     宋高宗明白,岳飞以马为题,讽劝自己要珍爱人才。虽然其中隐寓着忠 

告和批评,但只是暗喻,没有明说,没伤高宗的自尊心,所以他欣然接受连 

连夸赞说:“你说得好极了,要得到好马,就要珍爱它们啊!” 


… Page 30…

                             杨政假招伏兵计 



     公元1141年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宋朝国力虚弱,金朝乘机兴兵, 

屡屡攻打宋国城池。那年金秋十月,宋川陕宣抚司都统制 (官职名)杨政主 

动出击,在宝鸡 (今陕西宝鸡)迎战金万户(官职名)通检。 

     当时,通检得知情报后,龟缩在渭河北面屯兵驻扎。整个营地防守严密 

得如铁桶样坚实。 

     这天黎明,杨政率领精兵强将扑向通检军营。通检接报,忙点齐一万精 

兵,列队出战。 

     两方旗帜鲜艳,战鼓劲擂,战将在阵地上捉对儿厮杀。太阳冉冉升起, 

双方接战砍杀已五十多个回合,尚难决雌雄。 

      “金兵气焰正盛,看样子硬拼不行!”杨政思忖了一会,唤来一旁的裨 

将悄悄吩咐:“如此这般……” 

     那位裨将得令,乘敌不备,单身匹马冲出阵地,策马奔到阵后一座山上。 

     他站在山顶,双手突然高举红旗,左右摇着,俨然一副招引、指挥山后 

伏兵前来参战的样子。 

     眼尖的金兵看得清晰,以为山后真的藏有大批伏兵,急得扯直嗓子高呼: 

 “不好啦,宋朝伏兵杀过来啦!”一时间军心大乱,惊慌失措地溃败而逃。 

     杨政见计谋成功,大呼:“冲啊!”宋军乘势追杀过去,金兵忙向城内 

龟缩。 

     通检慌不择路,气喘吁吁逃到城门。无奈,桥早被宋军拆毁,他长叹一 

声,给尾随追至的宋兵活捉。 

     成为阶下囚的通检做梦也没想到,那宋营裨将的挥旗是欺诈之计,那儿 

有什么伏兵呢? 


… Page 31…

                              毕再遇山羊击鼓 



     公元1206年冬天,南宋将领毕再遇受命率军抗击大举进犯的金兵。 

     宋营离金营不远,互相虎视着。疯狂的金兵孤注一掷,每天都成倍地增 

兵,金兵越聚越多。毕再遇心里开始盘算:“自己兵力相对薄弱,再跟金兵 

决一胜负,岂非以卵击石?只能撤退,暂避锋芒。” 

     毕再遇招来军中谋士商议对策。一位谋士说:“毕将军,平时,我大宋 

军营里昼夜都鼓声不断,一来吓那金兵,二来也为鼓舞我军斗志。如果马上 

撤兵,军营里断了鼓声,一定会被金兵知道。那可要坏大事啊!” 

     毕再遇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突然朗声大笑:“有了,让山羊帮我们 

击鼓。瞒过金兵,我大宋官兵安全撤军转移!” 

     众谋士疑惑不解,毕再遇微笑着解释。 

     遵照毕再遇的命令,一些士兵七手八脚地弄来了一些羊和鼓。 

     入夜了,大地一片漆黑。宋兵把羊捆绑好了倒吊起来,让羊的两只前蹄 

恰巧抵在鼓面上。羊被吊得极难受,绑着的绳又勒得浑身生疼,便开始拼命 

地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胡乱踢腾。于是鼓被羊蹄敲响了:“咚咚咚……” 

毕再遇指挥将士在这鼓声中悄悄撤离军营。 

     金营巡逻兵仍旧听得毕再遇军营鼓声咚咚,一点也没有起疑心。 

     两天后,金兵仍然没有觉察。等到金兵发觉击鼓的是羊,懊悔不已,准 

备追击时,毕再遇部早已撤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 Page 32…

                              毕再遇香豆之计 



     公元1206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宋将毕再遇和金兵交战。打了一会, 

毕再遇下达了撤军的命令。片刻间,宋军秩序井然地向后撤退。金兵主将立 

刻组织金兵追击。可是,宋军边后撤,边还击。金兵倒也不敢过分接近宋军。 

宋军撤回驻地,休息了两个时辰后,毕再遇又下令出击。就这样,毕再遇采 

用拉锯战术,一忽儿进攻,一会儿后撤,三番五次地引得金兵又是抵挡,又 

是追击,把他们搞得坐立不安,精疲力尽。这么打打停停,不觉已到日薄西 

山的时候了。“全体士兵,把昨天煮熟的香料豆子都带在身上了,准备出击。” 

毕再遇下达了第五次出击令。 

     不一会,宋军又发动了新的进攻。可是,刚一接战,宋军又老调重弹, 

假装向后败退。金骑兵乘胜追杀过来。然而追不多远,金兵的战马便不肯再 

向前追了,厮杀奔跑了一整天的战马,此时已饥饿难忍,它们一追到宋兵撒 

有香豆的地方时,便都低下头去嚼食香豆了。 

      “该死的畜牲,快走呀!”金兵纷纷用鞭子抽打战马,可是,那些饿慌 

了的战马死也不肯再跑,停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被固定住了一样。 

     毕再遇一见计谋得逞,立即命令宋军回兵反击。无法控制坐骑的金军骑 

兵束手待毙,片刻间便被砍杀了无数。 


… Page 33…

                             胡颖机智灭蛇神 



     南宋时期,有个叫胡颖的人,他被委派到广东担任掌管一路军务和民政 

的经略安抚使时,碰到一桩稀奇古怪的公案。 

     原来,广东路管辖下的潮州(今广东潮阳)有一座寺庙。民间盛传庙里 

有一条神蛇,修炼的道行很深,常常显灵。百姓对它奉若天神,顶礼膜拜, 

这个寺庙香火旺盛,佛事兴隆。以前到潮州做知州的历任地方官,也亦趋亦 

奉,逢年过节都亲自到寺庙去焚香祷祝一番,跪求蛇神恩赐地方以幸福。 

     胡颖听了此事,大不以为然。属下的老差役就振振有辞地劝道:“大人, 

这不是传说,而是真的。” 

     胡颖斥责道:“奇谈怪论!” 

     老差役说:“大人!您知道前两任潮州知州的命运吗?前一个知州到任 

后轻慢蛇神,没有去祭祀它,结果引起特大旱灾,几乎造成颗粒无收,百姓 

纷纷责备他治理无能,他耽不下去,只好请求他调。后一个知州无法,一上 

任就去庙里祭蛇神,忽然看见这条蛇婉蜒爬出庙堂,大吃一惊,回到官邸就 

生了重病,不治而死。百姓都说,这位知州大人虽然亲自去祭祀了,但内里 

并不诚心,而是做做样子的,所以蛇神要惩罚他。” 

     胡颖笑道:“有这等事,那我倒要亲自诚心地邀请蛇神来做客哩。” 

     说着,胡颖便传令潮州州府,让他们叫该庙的和尚把蛇神抬到经略安抚 

使的官府来。老差役连连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人如此侮慢蛇神, 

一定要遭到不测之灾。” 

     胡颖笑道:“你不必紧张,我自己诚心诚意请它,来了待它为上宾,它 

不会发怒。即使降罪,也只我一人承担,与你们无干。” 

     不多久,和尚们果然将神蛇抬了送来,只见它的身子粗得像房柱子一样, 

皮肤的颜色黑得像墨炭灰一样。胡颖叫左右用栏杆将它圈起来供养。 

     老差役全身索索发抖,胡颖拍拍他的肩头,示意他放松神经,便笑着对 

蛇神说:“都说你道行深得很,那么我给你三天期限,三天之内,你定要显 

示你的神力,任你造灾降福。如真灵验,那我就把你尊为天神,日夜率众向 

你祭祀跪拜。如果不灵,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三天过去了,那条神蛇跟普通蛇类一样,并没有显出神灵的样子来。胡 

颖哈哈冷笑道:“哪来的蛇神啊?全都是品行不端的和尚妖言惑众,骗取百 

姓的香火钱啊!”当即下令将蛇杀死,平毁那个寺庙,严厉地惩治了和尚们。 

     老差役这才如梦初醒,说:“都怪我糊涂。不是大人英明,我到死都给 

恶和尚骗了。” 


… Page 34…

                              宋日隆诘童雪冤 



     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5年),赣州信丰县(今江西省境内)有 

个木匠住在山岭下边。岭上有条驿道,人们在他的屋后沿着驿道往来。 

     一天,五更时分,木匠带着工具外出干活,在离开驿道五六丈远的地方 

发现了一具尸体,血肉模糊。他稍瞥了几眼,置之不理,自顾自离开了。 

     时间到了中午,里长和邻居前来察看尸首,见致命伤口是斧子的痕迹, 

议论纷纷,都说这肯定是木匠作的案,不分清红皂白,便把木匠夫妇捆绑着 

送往官府。 

     一阵接一阵的严刑拷打,这对夫妻没法辩白,只能含冤招认。但这案件 

漏洞百出,且缺乏证据,拖了一年之久,一直悬着。 

     这案子上送到赣州府,州官委任精明能干、善断疑狱的知录 (掌管司法 

的官员)宋日隆来复审。 

     宋日隆心里也没底:这案件肯定有冤,可怎么才能审个水落石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