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二十多年前,因缘相合,我们曾是少年的至交好友。悱恻多情,刹那芳菲,竹林茶舍,锦水印契。我们都曾有许多迤俪的记忆。但恍惚光阴,果报相随。二十多年后,我们相对之时(虽然是在网上),又不免有感慨人生之唏嘘。
但是能不能,有没有,当年的纯朴和一以贯之?
没有经历,没有对大世界大境界的经验和把握,其余的一切都只能是自以为是的“障”。
人性的弱点和短视,是否一定要在英雄般运作的大环境中才能尽情痛哭流涕地忏悔?
生活中你能创造出多大的自由,你才能获得多大的自由。
在博客上不断地看到你的文章,勇猛精进,有大愿心,我很高兴地看到,兄实在已有所归宿,而且这并不是一般的凡夫俗辈能相象的,安身立命。(覃贤茂)
哈哈!昨夜给一朋友打电话,她睡了没有接。今天一大早,她打电话过来问谁找她——我就是这样被她吵醒。
上了你的博客,看见你的许多东西,很高兴,就像那天和你喝茶一样。(杨黎)
覃贤茂点评:永平兄:与兄重逢(虽然是在网上) ,其实真不知道怎样才能言说我内心有的真正的欢喜心。
虽然是多年音信相隔,但我从最初之起,就坚信兄决非池中之物,必是天才之历练,终归会飞龙在天。这一点,我不只一次会向我的朋友们谈到。
而我自己,最多也只是才子而已,格局也许是前生注定,终归小模样。所幸尚且略知一二数运,生活中还得苟全,不至于有生存之忧。
回想二十多年前,因缘相合,我们曾是少年的至交好友。悱恻多情,刹那芳菲,竹林茶舍,锦水印契。我们都曾有许多迤俪的记忆。但恍惚光阴,果报相随。二十多年后,我们相对之时(虽然是在网上),又不免有感慨人生之唏嘘。
但是能不能,有没有,当年的纯朴和一以贯之?
没有经历,没有对大世界大境界的经验和把握,其余的一切都只能是自以为是的“障”。
人性的弱点和短视,是否一定要在英雄般运作的大环境中才能尽情痛哭流涕地忏悔?
生活中你能创造出多大的自由,你才能获得多大的自由。
在博客上不断地看到你的文章,勇猛精进,有大愿心,我很高兴地看到,兄实在已有所归宿,而且这并不是一般的凡夫俗辈能相象的,安身立命。(覃贤茂)
一个错字折射出的人性弱点
很多东西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会显得自然而然并习以为常。往往在别人眼里,谬误就像秃头之虱,明摆着,但自己就是意识不到。(提要)
要不是网友“不垢不净”提醒,我一直看不出写张律师文章中的错误:原来,“这样的热心助人,恐怕我很难做不到”中,多了一个“不”字。
这个“不”字,即让我感动于网友读我文章的细心,同时也让我悟到人性的某些弱点。那就是:很多东西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会显得自然而然并习以为常。往往在别人眼里,谬误就像秃头之虱,明摆着,但自己就是意识不到。比如那篇文章,我前前后后至少看过不下五遍,但是隐藏在其中的这个“不”字,硬是每次都从眼前溜掉。
错字这东西还好说,别人指出来,你不得不买账。但别的东西,恐怕即便别人指出了错误,我们也往往不服气。或许是我们的习惯认识力量太强,或者是我们过于自信,或者是我们缺乏包容的智慧……总之,我们对于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非要到碰了南墙才肯回头。更有甚者,甚至碰了南墙,到头破血流都难醒悟。
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过一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在临刑忏悔时,不仅没有丝毫的内疚,而且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不是。卡内基从中得出结论: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太困难了。
我连续写的两篇文章都有自我反省成分,不少网友对我的自省给以肯定。从这些肯定也可以看出,目前自省意识还是比较稀缺的。
人不是神,谁都会犯错误。既然每个人都会犯错,那么对待错误或不足的态度就成为关键。智者往往能认识到错误并从错误里吸取教训;而愚者或死不认错,或讳疾讳医,结果不断重复错误。
其实,几乎所有宗教或者哲学,都倡导反省精神。孔子强调“日三省吾身”,基督教强调忏悔。佛教虽然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直接让人去对神忏悔,但是,在修行中,也是非常提倡让人时刻不忘检点自己的行为。
我曾读过一个很受启发的故事,讲的是康定的一位活佛,他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石子儿,每当有一个善念或善举出现,他就会在碗里放一粒白色的石子儿;每当有一个不好的行为或恶念出现,他就会放一粒黑色的石子儿。每天临睡前,他会清点一天的善恶得失。一旦发现黑色的石头多于白色的,他会深深地责,甚至会难过得痛苦流涕。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下去,慢慢地,黑色的石子儿越来越少,直到消失。通过长年累月的不断反省,这位活佛终于得道。
当然,善恶有时候不会像石子一样黑白分明,也不会像错别字一样明显。但多,对于人类而言,多数善恶还是有标准的。比如利他行为,对任何信仰、任何社会都是善;而利己行为,虽然不能说都是恶,但是,以损人为基础的利己行为,至少是不善。
由于文化、立场、观点、角度的差异,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自己的不是。而且,我们多数人也很难像那位活佛一样,每天揪着自己的恶不放,去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那么,自己做不到,多一些诤友对人生就大有好处。
就像那个“不”字,虽然我自己看了无数遍都找它不到,可网友一眼就能看到。同样,我身上的不是,在别人眼里可能要比我自己看得清楚。因此,一旦为人生挑错的人多了,我们的心灵或许会净化的快一点、彻底一点。2007…05…14
评论:
呵呵!我读你的文章,紧跟着你的脚步踩,最多张望张望你要走向何方,万一你突然拐个弯,我还得赶紧调整。
你读你的文章,三步并做两步走,或者跑,甚至跳。反正该怎么走太明白了。于是中途掉下个啥,很可能跳过去没看到。而我在后面给你捡起来了。(不垢不净)
厉害!由一个“不”字就联想这么多富有哲理的东西,真让我汗颜,电话短信发展迅速,书信来往也不再为之。久而久之好象自己不会写东西了,不过还是挺喜欢看你写的文章,有些嚼头。(匿名)
楼上那位说的是啊,我也有同感,还有得向你学习,我们缺乏包容的智慧。(华子)
我们的传统历来担心人民的口舌,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总以为言论的自由胜于洪水猛兽。其实,人民能够尽情表达多好啊!看看这网络为人民提供的表达空间,它可以让人心中的善、人性中的闪光点更多地展示出来。 哪怕我们是要展示自身的弱点,那也是为善提供了舞台。(匿名)
说自己的短处已经不容易了,数数自己的长处其实更难,因为中国人都是很内敛的,通常不会示人以强,以免让人以为自己有骄傲自大之嫌。客观看待自己很不容易,最需要大智慧。(匿名)
覃贤茂点评:二十年前,年轻之时,我是绝对信服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记得那时,还看过一部弗洛伊德关于研究口误笔误的专著,一段时间内奉之为圭臬,常常以此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人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将这些言之凿凿的定论看淡和丢开。
其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样,是基于一种肤浅短视的认识,想在理性的层面,准确而精密的分析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以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六感是什么?
——我所认识的几位奇人
我们掌握的所谓科学知识,也只是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可能还在水下不说,就是露在表面的不少还没准是谬误。而在芸芸众生中,总有些人,因种种因缘,可以窥视到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提要)
今天在《北京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美国人开始认真地研究人的所谓第六感。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事实,证明不少人对一些突发事件都有某种预感。比如“911”,出事的四架飞机,上座率出奇地低。其中有一位妇女,在登机前,突然胃疼难忍,不得不去洗手间,结果错过了登飞机而保全了性命。不仅“911”,据统计,几乎所有失事的火车,上座率都大大低于正常水平。这种种看起来巧合的现象,体现出某种隐秘。当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一些人总会有预感,甚至有某种神秘力量阻止他们赴难。
这一现象,西方现代科学视之为第六感;归为目前说不清楚的人类的某种潜能。而在东方,这些看起来很神秘的现象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历史上未卜先知的传说比比皆是。就是现在,一些研究易经的方家术士本事也很不可思议。说他们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有点夸张,但对一些事情预料之准确有时候令人瞠目。
我的一位朋友黄先生就有这个本事。前年,我的一位朋友父母都生病,黄先生就在我办公室里为这位朋友用《易经》起了一卦。他告诉我这位朋友,他家的祖坟被动了,而且就在清明节前后,所以会影响到他家三个人。我这位朋友对算命不是很信,也就将信将疑地当笑话听。
那年五一,我这位朋友的母亲病重,自觉凶多吉少,要求回老家看看。于是朋友带着母亲回了山东老家。
回老家后突然想起黄先生的卦,顺便看了看祖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整个墓场,只有他家的祖墓因修路被从坟场分离出来。一打听,恰恰是在清明期间被动的。
而且除了他父母,家里还有一位亲戚最近重病卧床,加起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