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华看着眼前拿着刀子对着他的人,眼眸里盛满令人心悸的痛苦和悲凉,却没有分辩什么,只说:“我的命可以给你,只求你一件事。”
“你不用求我答应什么,你的命已在我手上,我什么也不想做,只想杀你。”龙蟠冷冷瞧着他,目光的恨意和轻视如冰刀,似是剜人心。
作者有话要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为毛许多读者开始偏向小康了?忘了小华受他的欺负了咩?小华还没开始真正使坏。
第77章的问题我再想想,写文靠热情,改文靠冷静,先放几天再回头看看。
现在不是更文的问题,是小命快要完的问题,酷热的天气,真的码不了字啦,如果不是靠存稿撑着,早就断更了。
弱弱的提个建议,把结局发上来,中间部分亲们脑补行不?反正大家想知道结局。这天儿真的要命啊。。。
第80章权衡
昭华神情悲怆,声音暗哑,低低的说:“死很容易,放弃所有争取,一了百了,可以搏一个忠烈之名。可是我却选择更艰难更屈辱的生,我并非贪生怕死,而是怕志向未酬,祖宗基业毁于我手。不甘心仁德败于暴力,天理输给强权。不服气强大欺凌弱小。我只求你让我完成复国心愿,颁行废奴令,到时你再杀我,随你动手,我绝不反抗。”
龙蟠一楞,怔怔地看着他,看他无半分惧色,一脸平静淡然,一双眼睛如洗过的黑宝石,含着深深的悲伤和痛楚,却没有愤怒和怨恨。无与伦比的凄美让铁石心肠的人也心痛,那举起的钢刀竟有些砍不下去。
“大哥,你杀了他吧。”凤逸打退了拦着他的卫国兵士,举起宝剑,平静的说:“你若砍他一刀,我砍自己两刀,你剜他一眼,我剜自己双眼,你若杀了他,弟绝不独活。”
“凤逸……”龙蟠一声怒吼。看凤逸视死如归的平静,知他不是随意恐吓,不禁又气又急说不出话来。
“你杀了他,就是绝了燕国复国的希望,断了燕地百姓的念想,等于与故国为敌。先皇帝再有不是,燕国也是你的养育之地,人对自己的养育之地,怎能只恨不爱?父亲一生忠烈,可会愿意看你与故国为敌。你手上沾了无辜人的鲜血,与那暴君姜文康有什么两样,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只好一死。”凤逸又流下泪来。
“你……你……”龙蟠气得双手颤抖,拽着昭华的手松了下来。
昭华手脚都被捆着,失了他的扶持,再也站不住,坐在地上,却仍是冷静自持,沉稳如山,开口劝道:“你们兄弟重逢,也是大喜事,何必搞得哭泣惨淡,我有一言,楚将军可愿一听?”
“你说什么也难逃一死。”龙蟠语气虽硬,话音却弱下来,“看你有何手段保命,说吧。”
“楚将军自幼受卫国庇护,早已将之视为家国,如今卫国有难,将军必不会独善其身。”
“那是当然,卫国太子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会拼死保护卫太子,保护卫国。”龙蟠说着,眼眸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温柔。
昭华盯着他,没有放过他的丝毫神情变化,唇边扬起一抹胸有成竹的微笑:“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历来有称霸中原的野心,如今遭受败绩,威风扫地,必不甘心受挫,过不了多久定会卷土重来,以血前耻。这次齐国骄傲大意,准备不足,所以才会战败,但是元气未伤,下次再来可不会象现在这样轻敌,到时卫国必然危险。齐强卫弱,无论是打长久战拼消耗,还是打速决战拼兵力,卫国国力和兵力都不是齐国的对手。一旦亡国,楚将军要拼命保护的卫太子会是什么下场想必你也清楚。”
昭华这话也不是危言耸听,卫国的国力实在太弱,才开战几天,普通百姓吃饭就成了问题,再战几天,好多百姓岂不是连饭都吃不上,长时间耗下去,不战自乱。
凭着对昭华的了解,凤逸知道他如此说应该是有了解救卫国的计策,所以没有插话。龙蟠却是吃惊,一场胜利让他有些兴奋得意,听昭华这么一分析,方惊觉卫国的危险并没有过去。
“难道你会出手帮助卫国?就凭你,哼。”龙蟠轻蔑道。“一个亡国奴还有什么办法解一国危难。”
凤逸怒道:“大哥你再敢对太子不敬,我就……”
眼看兄弟二人再起争执,昭华赶紧打断:“将军不信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昭华只是个亡了国的奴隶。不过,我已经帮过你们卫国了。”
“什么时候?”龙蟠自然不信。
“就是在路上,我拖延病势,使齐国大军在路上停驻了三天,为你卫国争取了宝贵的三天时间,这算不算帮助呢?”
龙蟠无语,沉默一会又问:“那么太子有什么办法解卫国危难?”
他即尊称一声“太子”,可见愿意合作了。
“齐国每灭亡一国,都会斩草除根杀尽该国宗室,将其贵族送入国都为奴,到时你一想保护的卫太子如果不愿意象我这样受尽屈辱做奴隶,也只有一死以保全尊严。”
听他这么一说,龙蟠握起了双拳瞪大眼:“谁敢碰卫太子一根头发,我拼了命不要,也要拿他碎尸万段。”
“将军倒和凤逸一样,是个痴……赤胆忠心之人。我若有办法解卫国之危,你可愿留我一条性命?”昭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看着他。
龙蟠看了看凤逸,思忖一番杀了昭华的后果。凤逸会痛恨他一辈子,说不定会失去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而且毁了燕国复国希望,燕国子民会骂他一辈子,一生效忠燕国的父亲在天上看着,也不会为他感到骄傲。杀害无辜,这种行为更不会为家族增添一分荣光。死了的人性命不会回来,活着的人痛苦也不会少一分,还要背上更重的负担。杀了他除了可以泄自己私愤以外,对国家对亲人对后代对自己,还有对一心要保护的人没有半分好处,白白便宜了敌人。
想了想,不情愿地说道:“先听听你有什么法子解难。”
听他这么一说,可见有些松动了,凤逸和观涛都松了口气。
“办法也简单,你拿我去要胁齐皇,让他签下条约,齐国永远不犯卫国国土。”
“就这样?”龙蟠瞪大一双眼睛 ,不敢相信。
“就这样。”昭华苦笑,他对文康的心思有三分把握,虽然拿不准文康对他的情能维持多久,但是可以拿得准文康目前待他绝对是很好的,趁着文康对他宠爱未衰,应该好好利用,总比和齐军硬拼死伤惨重好些。可是他和文康的关系,真是纠缠不清,没法和眼前的人说。
凤逸却有些恼了:“不行,说了半天你还是要回齐皇身边去。”
龙蟠不信:“如果齐皇不肯用条约换你呢?”
“如果不肯……”昭华有些语塞,这是很有可能的,他也不敢有十分把握,文康会放着卫国国土不要去要一个奴隶,而且还是被他视为对手的人。
昭华想了想又说:“如果他不肯,说明他只是把我当一个随手可弃的玩物,那么我就回燕国。”
“好啊。”凤逸高兴得眉飞色舞。“就这么办。”
“好个屁。”龙蟠瞪眼骂道。“那卫国怎么办?齐国若灭了卫国,卫太子即便不被杀也会为奴为囚受尽凌/辱,我还不如随他死了。不过,我就是死也要先拿仇人之子当垫背。”
凤逸又气又急的瞪他。
“你们不要吵。”昭华赶紧在火没着起来时熄火,说:“楚将军杀了我也无济于事。如果齐皇不肯签下条约,我就回燕国筹划复国之事,你在卫国领卫国军队,我与西楚国新君李元皓交好,到时卫国,留国,燕国联合起来,再加上西楚国庇护,也能自保。”
龙蟠略一思忖,这倒是个法子,燕国虽亡根基还在,燕太子号召力也不可小看,若能复起,与卫国留国成犄角之势,互为支援,也不怕齐国。
“你真的能光复燕国?”
“实话实说,复国很难,实力、时机缺一不可,没有八分把握,我不想空给人希望。”昭华停了一下又说:“如果真有一天,我能光复大燕,定保护卫国子民不受战乱之苦,卫太子永享荣华安逸,必为楚大将军平反昭雪,还楚家忠义之名。”
“你真的愿意为我父平反?”龙蟠惊得瞪大了眼,“你这样做等于剥你父皇的面子,拆他的台,让先皇帝威信扫地。”
很多冤假错案一旦发生很难纠正,因为不但牵涉到相关的许多人,藤蔓关系很难理清,更难办的是有损君主的圣明和威信,所以冤案发生,受害人只能含冤至死,君主觉得冤枉了某个人,常采用的法子是找个替罪羊,或者由子孙施恩,或者以大赦的方式,对受害人的后代给点儿补偿。很难真正平反。
所以龙蟠做梦都想着父亲的冤屈得以昭雪,可以恢复清白,忠义之名得以传扬后世,楚家后代再不用顶个污名做人,可以堂堂正正延续祖先的荣光,却没想过这个愿望真的有可以实现的一天。
昭华神情肃穆,道:“错了就是错了,凭什么做君主的就不能认错,凭什么为君者为了所谓君王威信就可以诿过他人,知错不认,以致错上加错,使忠臣寒心,义士蒙冤。这岂是尊贤敬士之道。是非对错,世人自有公论,又岂是皇权可以一手摭天?”
龙蟠一双黑眸紧紧盯着他,好象看到了一个稀有的宝物,看这人如珠似玉,娇贵却不羸弱;聪明而不自骄,看人的眼神,坦然、真诚带着尊重,完全没有贵族通常的娇气造作和傲慢,令人不得不折服。
半天,龙蟠叹道:“也罢,我就信你一次。早听闻燕国昭华太子贤明有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我弟得遇明主,实乃万幸,将来必能振兴楚家,建功立业,成一代名臣,还请太子妥为照看,在下不胜感激。”
“大哥即知燕太子为明主,何不回燕国与弟共同辅佐。”凤逸用期盼的眼神望着他,握着他手。
龙蟠有些为难,道:“不行,我要留在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