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缪斯的旋律-欧美诗歌史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与我国宋代诗人洪炎的《山中闻杜鹃》 

是一样。 


… Page 45…

                             英国维多利亚诗歌 



                                    概述 



     在欧美诗歌史上,英国维多利亚诗歌是丰富多彩,波澜起伏的一章。英 

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37年至1901年在位,长达六十余年,是英国历史上在 

位最长的一个统治者。但文学史维多利亚时代却不从1837年开始,而把它与 

浪漫主义时代的分界线划在1830年或1832年。这时,浪漫主义大诗人济慈、 

雪莱、拜伦已相继去世,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也已丧失了创作的热情;而新 

的一代诗人丁尼生和勃朗宁却已开始发表最初的作品了。英国诗歌史已经翻 

到了新的一页。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英国产业革命接近完 

成,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空前的 

突破,激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科学发现 

一个接着一个冲击着形而上学的静止不动的世界观,例如:1831年发现电磁 

感应;1833年提出地质不断变动的学说;1846年按计算结果发现了冥王星; 

1847年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1859年达尔文发表划时代的《物种起源》……。 

宇宙的真实不断被揭示,地质学家用锤子敲碎了《创世记》的纪年,天文学 

家把人的视野一直推向星系,千余年来基督教的信仰遇到了危机,传统的生 

活结构与秩序纷纷崩坏,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地基地陷落,大陆在漂移,“人 

的全部关系,都变成了一个问号,一个疑团。” 

     值此复杂的转折时期,处在动荡分化之中的维多利亚诗人们,有的唱出 

了钢铁时代的战斗强音,有的咏叹钢铁时代的沉重苦难,也有的表现钢铁时 

代带给人们的疑惑和彷徨。这段时期有才华的诗人的作品不胜枚举,要作一 

公正的概述不大可能。但从这一时期主要诗人的创作中,我们还是可以归纳 

出他们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l、那种情感迸涌、大声疾呼的浪漫主义诗风已让位于维多利亚时期一种 

深沉的思考与内省。诗歌创作从情感的自然外溢向心理深度方面发展; 

     2、维多利亚时代诗歌从浪漫主义的幻想转向揭示事物的真实。从主观的 

直接抒情转向客观化的描述,即便抒情也较少用直抒法,而多用间离手法和 

暗示; 

     3、与热情似火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维多利亚诗歌比较宁静,但其实质 

是并不宁静的,维多利亚诗歌在宁静的表面上有着动荡不安的根基,并且不 

时迸发出怀疑、批判的声调,也迸发出革命斗争的火花。 

     诚然,维多利亚诗歌是在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一面继承了 

浪漫主义的余波,一面又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它虽然缺乏浪漫主 

义时期那种叱咤风云的气势,却也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在这 

一时期,丁尼生、勃朗宁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在英国名声不亚于拜伦、雪 

莱;在文学史上地位与他们接近的诗人还有阿诺德、罗塞蒂、莫里斯、斯温 

本、哈代、共为七大诗人;如果算上生前默默无闻,而在二十世纪名声大噪 

的霍普金斯,则也可说有八大诗人。 



                        丁尼生和他的 《越过海滩》 


… Page 46…

     阿尔弗莱德·丁尼生(1809—1892)出生在英国东海岸一个乡村教师之 

家,从小性格内向、腼腆,爱好诗歌。上剑桥大学时,这个高大英俊、面色 

黝黑象吉普赛人的青年已有诗名,曾在诗歌比赛中获金奖,并于1830年出版 

了一本《诗集——主要是抒情诗》。这个二年级大学生的不引人注目的诗集, 

也许就算是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开端了。 

     丁尼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后,又于1832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这回他引起 

评论界的注意了,权威刊物的尖刻挖苦和攻击,使青年诗人狼狈不堪,一连 

十年不敢发表作品。但他在经济极度困难中坚持苦学和写作,十年后出版一 

两卷诗集终于获得成功。1850年,丁尼生缅怀同窗知友的哲理抒情诗集《悼 

念集》问世,使丁尼生誉满全国,赢得了桂冠诗人称号。丁尼生青年时期订 

婚后,女方家庭因他太穷而撕毁婚约,但未婚妻仍若等了十四年,直到丁尼 

生一举成名十天后,这对有情人才终成眷属。丁尼生在气质上是个抒情诗人, 

他的诗融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从中可以发现济慈的影响,也可以觉 

察华兹斯式的沉思。他的诗象水明沙净的小溪而不象野性不驯的瀑布,象晨 

风拂过带露的草地而不象西风横扫森林和海空。下面这首 《越过海滩》是丁 

尼生晚年最有名的一首诗歌,写于1889年10月,当时他已有八十一岁高龄 

了。虽然诗人已年逾古稀,自然会想到他将面临的死亡,但丁尼生却在诗中 

以极为恬静的心境对待死神的到来: 



               太阳沉没,晚星闪烁, 

               一个清晰的呼声在如唤我! 

               愿海滩不要哀泣呜咽, 

               当我出海的时刻。 



               浑然流动的潮水们已睡已, 

               潮太满了,反而无声无息, 

               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 

               如今又复归去。 



               暮色茫茫,晚钟轻轻, 

               接着是黑暗降临! 

               但愿不要有诀别的悲痛, 

               当我启航的时辰; 



               虽然潮水会把我带到无限的遥远 

               越出我们的时间、空间, 

               我希望见到领航人,面对着面, 

               当我越过了海滩。 



     据说这首小诗是诗人一挥而就之作。当丁尼生高声读给自己的儿子听 

时,他儿子热情地说此诗是父亲一生最得意之作。诗人去世前几天,要儿子 

将此诗列入他诗集之末尾,可见他自己也很喜爱此诗。这首诗优美而含蓄地 

表达了诗人在死神临近时的那种宁静和安详的心态,这不禁认人想起英国十 

七世纪诗人约翰·多恩在《别离辞:节哀》诗的开头四句: 


… Page 47…

                              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 

                              悲恸的朋友们聚在旁边, 

                            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 



      《越过海滩》一首共分四节,每节四行。第一、第二节为第一部分,表 

达了诗的主旨和境界。第三、第四节是前两节的重复与对仗,泻染气氛,使 

读者印象深刻。 

     标题中的“海滩”英文原文为bar,指横亘海岸边或港口、河口外的暗 

滩,诗人用它来象征生死的界限,并以在暮色中“越过海滩”来喻指离别尘 

世、奔赴黄泉的行程。在第一节中,诗以西沉的夕阳、闪疏的晚星来创造了 

一片安谧的大海上的黄昏景色。在英国诗歌中,傍晚、落日和星夜的景象常 

常暗示人的离世。英国传统文化认为:在人死亡之际,落潮也要发生哀鸣。 

丁尼生却反其意,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之事,因而盼望自己死时沙滩边不会 

哀泣呜咽,可见诗人乐天知命之襟怀。在这一节中,海边安静而辽阔的黄昏 

景象既喻指了生命的“黄昏”,又渲染了诗人“出海”之时的宁静心情。 

     诗中第二节的头两行,顺延第一节后两行的意象写下来,衔接自然。诗 

人以涨潮和落潮喻指生命的兴盛和衰落。曾经滚滚流动的潮水现在已经涨满 

了,平静下来,似乎已沉睡,无声无息地落潮了。人去世时,也应宁静地向 

世界告别。然而,诗中这种“落潮”不是一种消沉、泯灭的表现,而是一种 

 “回归”的象征,“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如今又复归去。”这样,既增 

添了面对落潮的从容、坦然的心情,又表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死观:如同“落 

潮”是回归大海一样,死亡是返回生的本源。 

     第三、四节在结构、意象及情调等方面,均分别与第一、二节遥相呼应。 

诗人规劝留在尘世的人们:当他们在“暮色茫茫、晚钟轻轻”的退潮中启航 

越过海滩时,不要有诀别的悲痛。诗中出现的“领航人”隐喻上帝,诗人以 

十分轻松、宁静的心情面对着自己的“领航人”,越过海滩,越过时空,奔 

赴遥远的无限。 

     全诗风格清新优雅,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流畅响亮。全诗结构严谨, 

以“一个清晰的呼声”作为中心意象开始,又以见到自己的“领航人”作结, 

前呼后应,即增强了诗的整体感,也加深了听众呼唤、跨越海滩的轻松、恬 

静的心情。 



                          现代诗先驱——波德莱尔 



     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三股艺术力量在诗 

歌的张力场上进行着“情”、“理”、“美”的三角拔河赛之时,一种新的 

因素悄悄地生长起来了,这就是以象征主义为先导的现代诗因素。 

     与传统诗学相比,现代诗学表现出主体性强化、主客体契合、以及诗学 

与人文学科学贯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