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有一次一起吃饭时,他突然说他很喜欢这份礼物,他说他也是个从农村走出的孩子,他说他在四川的故乡一样,管母亲的父亲叫家公。那晚他说了很多,神情是无限的向往。由是我知道:看似再粗鲁的人,心里也有一块细腻的田地。水波荡漾的时候,禾苗摇曳的时候,便是故乡的风温柔地吹过的时候。父亲的书能起到如斯之效,让在这个喧嚣世界苦谋营生的人休闲夜读时能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倒是一件意料之外、却也让人欣慰的事。
但也有人对这本书不以为然,譬如说我的也在京城上大学的弟弟。他不无歉意地对我说本来是准备沐浴焚香拜读父亲的大作的,但翻了几页后终于不忍卒读,虽然不至于味同嚼蜡,却也无甚滋味。我知道他不能接受父亲作品中散漫的温情。比起父亲的文字,他更喜欢王朔的调侃,梁实秋的休闲,王小波的金属幽默以及日本小小说作家星新一式的悬念结局。遗憾的是作品的风格是由作者的性格以及他的过去所决定的。正像是深厚的底蕴、丰富的阅历可以使一些大手笔“笼天地于形内,挫百物于笔端”;坎坷的经历,世故的心态可以使一些写实作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锦衣玉食可以滋养出各种闲情逸致。一切的一切决定了我那背着背篓从山村“拱”入城市,且天性纯良的父亲既不会打牌,又不善饮酒,连做起文章来都不得不踏踏实实,只能用心去耕耘一些朴实清新、蕴含深情的文字。
按韩少功的说法,我们不能理解作家,只能理解我们理解中的作家。套用此模式,我们也可以说:“我们不能理解作家的作品,只能理解我们理解中的作家的作品。”读书本来就是一个私有化的过程,我们按各自的标准去评判、理解并加以吸收或排斥。任何非议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父亲的书很可能和某些人的口味达不成共鸣,但这却抹煞不了他为这本书所耗费的心思。
有西方的谚语说:“人过了三十,就不再是他自己了。”这些年来,我亲眼看见父亲是如何为生活和儿女所拖累,如何在苦心经营刊物的同时,费心费力地供养一双儿女上大学,忙碌中不能干自己乐意做的事。这本书,算是父亲多年辛勤耕耘的物证,不仅在精神上给予父亲以慰藉,也使我因此对父亲满怀敬意。考虑到这个因素,这本书的出版,在这个选择文字近乎是选择清贫和寂寞的时代,其价值远非是“利润、收入”能够衡量的,也算是不多的精神能够战胜物质的情形之一。
书无完书,父亲的这本书自然离“完书”还差得远。文字的某一优点明显突出的话,它的弱点也就容易被显露出来了。在我看来,父亲似乎强于叙述抒情,而弱于议论思辨;而拘泥于故土题材和文人世界,绝少涉足其他的领域又是父亲写文章的缺陷。比起我喜爱的作家韩少功,父亲的文章涵盖的东西似乎还少了些,表达的思想也不及前者的复杂深刻。父亲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更反对“闭门作文”,以他年过半百的人生阅历和多年从文、当编辑的经验,会对世事百态有他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看法。我相信他的亲朋好友愿倾听他的声音。
西方人说:“人生从四十岁开始”,父亲总疑心自己的创作巅峰尚未到来。作为敬爱他的女儿和他永远忠实的读者,我愿父亲“不待扬鞭自奋蹄”,出更多的书,更好的书!
居韩零墨
? 郜元宝一九九九年二月底赴韩,以客座教员身份在高丽大学校工作一年。语言不通,极少外出,蹲在屋里,真是食菽而已。无聊,断断续续记起日记来。半年过后,大致翻翻,第一月最多,往后逐渐减少。虎头蛇尾,很符合我平时做事的作风。现在姑且抄出第一月所记,权当一文。日记者,记录一天所思所感也,零碎不成片段。至于所行,上什么课,与什么人说话,天气阴晴,月亮圆缺,无关所思,一概略去。一九九九年十月四日夜记。
二月二十八日午后二时抵汉城西北津浦机场,高丽大学校中语中文学科主任白、助教郑来接。离开机场,出租车约莫一个钟头即到高大,住进“外国人宿舍”西翼顶楼一间十几平米的斗室。宿舍建在学校后门一座小山顶上,据说去教室须走二十分钟山路,闻之不免心惊。课多,每周十六节,每节五十分钟。四节为临时所加,付费极廉。漫然应之,未知漫然教之可乎?
三月二日中午课后李教授及三位助教招饮于“开城面屋”,饭食粗简,但很可口。泡菜微辣,远较国内柔和。盖韩人或冒牌韩人在韩国以外的地方开餐馆,为迎合当地口味,或夸大特征,强调“民族性”,总喜欢增加辣度,不惜以失去特征,让别人误会其“民族性”为代价。文化输出,往往如此。此间教学上一应杂务,均委诸助教。助教从研究生中选出,免学费,平时亦有少许津贴。其所以能为助教者,并不视乎成绩优劣,要在肯为教师服务。大学若聘用专职人员,似懂非懂地管理教务,于同行之外,不与教师学生通声气,日久必成学园内一层特殊官僚,谋权获利之余,专门制造连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各种表格,以及为大学所特有的官僚文化,平时自尊为父母官,视师生若草芥,教师既不敢劳动其大驾,学生也断了由教务一途勤工俭学的机会。此弊不去,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三月六日下午课后往“亚洲研究中心”借书,得唐君毅《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巴金《憩园》、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夏书两版序,滔滔不下万言,一述“当年”求职如何不易,资料如何难寻,自己如何偷懒,一述出版后别人如何佩服,如何赞同,处处自留地步。此等巧滑,不意在震耳多年的名著中见之,可发一叹。
三月七日夜读唐君毅书。虽系新儒家观点,但有世界眼光,论战后新移民一段就与赛伊德“东方学”以及有关现代知识分子使命的许多讲法暗合,也可从反面看作亨廷顿“文化冲突”说的先声。海外孤魂野鬼之真情实感,历历可见,故颇多善言。惟说理过于烦琐。此种“君师”文体,宜于“教育人民”,发抒私忱、“直语其事实法则”,则终嫌隔膜。益信鲁迅杂文之可贵,全在“直语”。
三月八日夜雨,近午漫天飘雪。同楼一新西兰外教来访,欲教我英语会话,然取费之昂,足以骇人。谢之。读《包法利夫人》至深夜。某君来电,问能否请假回沪“打擂台”。
三月九日韩人自世宗皇帝创制韩文,不用汉字,至今已历五百余年,但“文化积淀”毕竟不易洗净,在大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也常常流露出来:每学习一种表达法,冥冥中总有先在的语言根底与之对话,而不觉陌生。也有麻烦,韩国残存的汉字表达往往干扰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应用。“出家”在现代汉语中专指皈依佛门,但学生仍然按习惯当“出门”讲;“见面”在现代汉语中为不及物动词,学生总是用作及物动词。因此“我一般六点钟出家”、“昨天我去仁川见面我的女朋友”、“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老师”之类“偏误”,屡教不改,再教即有怨色矣:到底哪个正确,“咱走着瞧吧!”享有共同文字传统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曾经享有共同语言传统的两种民族语言,重逢竟如此困难,更不必说历史上向无接触的语言在现代突然遭遇,会发生怎样希奇古怪的事情。《魔鬼诗篇》作者拉什迪曾经借书中人物之口,说英国人不懂英国史,因为英国史大多发生在英国之外,现在研究文化交往和语言接触的人,差不多已经将这句玩笑当口头禅了。其实中国人也不容易懂得现在流行海外的许多汉语表达法,日本、韩国残留的汉字,只是极端的例子。若说有“政治正确性”,肯定也会有“语言正确性”,而且前者限于一时一地,后者却关联着更深更久的民族或族群记忆。有人认为民族差异与性别之争将是地球上最后的政治,这至少在语言中可以找到无数铁证。以《关键词》一书在中国学界暴得大名的雷蒙·威廉斯就曾经回忆,他和他的朋友战后首先获得的对战争起因不约而同的领悟就是:“实际上,他们只不过不说相同的语言而已。”三月十四日上午看霍利菲尔德与刘易斯“拳斗”,霍胜刘败。双方手脚都未放开,反不如赛前口角精彩。“武人相轻”,表现人性,也常有身体语言所不办;相轻之术,更多不许文人专美处。要使坏,还是台下好,真的上台表演,往往不能免于咬耳朵之类的丑态。午后李教授开车,同游“三八线”附近“临津阁”。临津者,临津江也。阁前有“拜望亭”,望乡而拜之意。韩战结束,南北交换俘虏,即在阁前“自由的桥”上,过桥便有来无往,有往无来,故又名“回不去了桥”。桥已名存实亡,但阁右仍留一段铁轨,上停当年火车头一辆,仿佛行驶至此,戛然而止。“三八线”和“板门店”在临津阁前十几里,要办许多手续才能参观。不看也罢。从临津阁回汉城,已万家灯火。晚饭在城北“土俗村”吃“参鸡汤”。取童子鸡一只,内实糯米、红枣、板栗、人参,小沙锅文火煨熟,食时佐以泡菜并人参酒一杯,味极鲜美。
三月十五日上午课后寄一短文给王平。据说“经济学的时代”来了,读了一些,无稽之谈,虽外行也不忍袖手,故仿鲁迅杂文《“来了”》,略施攻击。
三月十七日全天有课,甚倦。寝前作致某君书一通,辞曰:“曩书想已达览。此间每周十四节课,每课五十分钟,课后归巢,尚须爬山,体解之乐,得之亦易。另有研究生课四节,为‘契约书’所不载,本可峻拒,但殷殷以‘学术讨论’相邀,却之不恭,亦负不学之名,只好认栽,转负好名之累。请假回来打擂台绝无可能,姑且预先被击下台,回家洗盥停当,‘马郭澧’(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