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因为中晚唐藩镇掌军权,不被中央控制,而中央军队主力是左右神策军,神策军被宦官所控制,皇帝也被挟持,所以宦官可以操持国柄,甚至拥废皇帝。而本朝中央集权明显强于唐朝,军权始终被中央掌握,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权制之……日常练兵管兵之将,并无调兵之权,而能调动军队的兵部,又无统兵之权,需要由五军都督府,后期就是皇帝来指派将领。这样军权便被一分为三,除了皇帝之外,谁也没有能力把军队调动起来。甚至就连皇帝调兵,也需要得到兵部的确认,才能调兵,这就杜绝了宦官利用皇帝年幼或病重,借天子之名调动军队的危险。
  
  而且就连‘批红’、‘掌印’这种政治权利,皇帝也只是命太监代行而已,要收回来,只是一句话的事儿。皇帝想要废掉他们,只是一句话的事儿而已。所以在本朝皇帝看来,太监才是值得信任的人,而大臣们是抢夺他权力的对手。可笑天下人一直都一厢情愿的自以为,皇帝真的视臣子为手足心腹,和大臣一样讨厌太监呢。不只是小民百姓,甚至许多平素里英明无比的大臣,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从而判断失误,阴沟翻船,抱憾终生……
  
  ~~~~~~~~~~~~~~~~~~~~~~~~~~~~~~~~~~~~~~~~~~~~~~~
  
  于是皇帝教太监们读书识字,然后选出优秀的人才,安排在司礼监,让他们帮着自己一起对付大臣。司礼监有两种大太监,一个是秉笔太监……其职责是为皇帝代笔,按照内阁票拟的内容抄下来。于是,天下唯一可以压制内阁票拟权的批红权,就落在了秉笔太监的手中!
  
  而秉笔太监之上,还有一位掌印太监,顾名思义,这位是替皇帝掌管玉董的,没有他用印的话,你写再多也是废纸一张……
  
  有了这批红和掌印的权力,司礼监的地位飙升,掌印太监号称‘内相’,与内阁成制衡之势。嘉靖皇帝正是因为起先不懂这个道理,才会在年轻的时候和大臣拼得那么辛苦,到后来还不是一样要借助内廷来监视内阁?隆庆皇帝没有他父皇那样彪悍的战斗力,但他毕竟接受过皇家教育,所以登极之后,便开始给宦官加码……裕邸的大太监,皇宫中的旧人,不仅其本人,还有他们的兄弟从子,也统统得到封赏。皇帝还命重整东厂,恢复对大臣的监视,并想让太监领京营,在宫内建立内卫,等等等等……还以内外有别为由,不许大臣插手。皇帝想通过这些手段,加强宦官实力,以制衡外廷的目地显而易见。
  
  然而经过嘉靖皇帝炼狱般的洗礼,隆庆朝辅臣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皇帝和中官们想玩什么手段,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他们也从没停止过对内廷的打龘压,让皇帝的图谋一次次难以得逞。时至今日,外廷一家独大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而内廷在一任任无能的司礼太监领导下,只能在其威势下伏低做小,不能违背。
  
  隆庆皇帝自己可以忍受外廷的权势,却不忍心自己的儿子再受压迫。当然皇帝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十岁的太子,距离成年还有十岁,距离真正成熟到能掌握皇帝的权柄,还得至少十七八年。这段时间,皇权不可避免的式微,如果有人想利用这十几年的功夫做些什么的话,皇帝完全无力阻止。
  
  这时候,用来制衡外廷的司礼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时候,孟和这样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憨货,是指望不得的。只有用冯保这样的恶奴,加上李贵妃那样的悍妇,这种组合,才能为太子撑起一片天,使皇家的权柄不至于被文官们夺了去。
  
  再仁慈的皇帝也是皇帝,活着的时候,他最重视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权柄,快死的时候,他考虑的是如何保住子孙的权柄,指望着哪个皇帝能突发善心,主动放弃权柄,是绝对不可能的!
  
    分割…
  
  昨天睡着了,竟没法,为表歉意,今日两连发……马上还有一章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第八七四章宾天(上)

  @@@@@@@@@@@@@@@@@@@@@@@@@@@@@@@@@@@@@@@@@@@@@@@@@@@@@
  
  孟和拿着手谕,风风火火出了乾清宫,没走多远,迎面便碰上被一众小太监簇拥而来的冯保。
  
  “你来得正好,省的我去找了。”孟和把手里的明黄折子往冯保面前一递,道:“不是要上谕吗?拿去!”
  
  冯保不动声色的接过来,展开一看道:“奴婢遵旨。”说着便递给身边的吴恩道:“去,把宫禁解除了,省得耽误了孟公公回家吃豆花。”
  
  听到‘豆花’两个字,孟和脸色剧变,因为那是他嫌人脑太恶心,命人做成‘豆花’的自欺欺人之举……此事极为隐秘,只有他身边的二三心腹知道,现在却被冯保一语道破,他登时庙里长草慌了神,目光躲躲闪闪道:“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那好,我就说点孟公公明白的。”冯保冷笑一声道:“那几个野种已经找到了,来呀,快给孟公公过目!”于是人群中推出五个身穿太监服色,头戴黑布罩的人来。
  
  冯保做了个挥指的动作,太监们便将黑布罩取下,原来均是些貌美如花的男子,他们先是茫然的看看眼前,然后同时盯上了孟和,如见到救星一般叫喊道:“救命啊,孟公公……”
  
  “……”孟和的脸涨成了猪肝,他知道今日事不能善了了,便把心一沉,粗短的手指指向冯保道:“冯公公,上谕你也看了,一切要听我的安排,现在,你必须把人交给我!”
  
  “……”见孟和扯着虎皮做大旗,冯保暗暗心焦,一抓到人,他便马上通知了慈庆宫,是踩着点来乾清宫前汇合的,怎么到现在,二位娘娘还没到?要是没她们顶着,孟和仅凭着这道旨意,就能让自己坐了蜡……他不由踌躇起来,孟和见占了上风,乘势朝着自己的跟班太监们吼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把他们带走!”
  
  孟和的手下得了吩咐,便要上前抢人,那边冯保没松口,他的手下可不敢放,于是双方你推我搡,在乾清宫门前乱哄哄闹成一片。孟和怕夜长梦多,一把抓住冯保的胳膊道:“冯公公;你想抗旨吗?!”
  
  “不敢……”冯保面色阴沉道。人有头颅四肢,主自身本体,称为五体。人有殖器,主后代繁衍,称为‘宫’。
  
  太监去了‘宫’,也就是断了独自立身之根,只有寄身皇室,依主子而为根.方能安身立命。倘若一朝被皇室主子所弃,便如断根之树立刻枯烂而死。冯保自小家贫被父母请人宫了殖器,求亲托友,运气着实不错,成为了未来皇帝的随身太监,隆庆登基后,又成为了太子的大伴,还得到太子生母的垂青,可谓是稳稳的安身立命了。然而去年年底,为了讨好李娘娘,也为了打击孟和,他害死了奴儿花花,结果惹怒了隆庆皇帝。
  
  这下他才明白,原来再仁慈、再软弱的皇帝也是皇帝,只要动一根小手指,就能让自己辛苦搭建的基业轰然倒塌。皇帝冷漠决绝的态度,已经让他不能承受,他无法接受坐以待毙的命运,因此煞费苦心谋划了这一反制之计,把这大内的所有人都扯进局来……冯保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情,掀起这一场乱战的,虽然没有谋划中那么顺利,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绝不能退缩了。把心一横,他孤注一掷道:“但是我奉了皇后娘娘懿旨和贵妃娘娘的领旨,还得先请示二位娘娘再说。”
  
  “什么懿旨令旨,在圣旨面前什么都不算!”孟和哪能由着他拖延,怒吼道:“就算二位娘娘在这儿,也得乖乖听着!”
  
  “是么……”冯保还没说话.一个满是怒气的女声响起,太监们寻声望去,便见几十名太监、女官,簇拥着两位凤冠霞帔的娘娘,出现在乾清门前。
  
  不管是哪一边的,人群呼啦啦悉数跪倒,孟和猛然想起皇帝的话,心中叫苦不迭.只好也跟着跪下。
  
  “孟公公,”李贵妃冰冷的目光扫过场中,愤怒道:“是你要我和皇后乖乖听命来着?我俩现在来了,请公公吩咐吧!”
  
  “奴婢不敢!”孟和使劲磕头,颤声道:“奴婢说的是圣旨。”
  
  “圣旨,在哪里?”李贵妃睥睨着跪在脚下的孟和,冯保便将那道上谕呈上,李贵妃只看了一眼,便淡淡道:“皇上怎么会包庇你这个十恶不赦之徒,我看其中定有蹊跷,待我和皇后娘娘见皇上,再做定夺。”说完便将那折子收入袖中,对陈皇后做了个请的姿势,就要径直而入。
  
  “娘娘请留步,”孟和硬着头皮阻止道:“皇上有旨,您不能进乾清宫。”
  
  “皇上为什么有这样的旨意?”李贵妃秀眉一横,怒气勃发道:“是谁在皇上身边进谗言了!”说着怒视着孟和道:“是你么?我们朱家的事情,是你个奴才你该插手的吗?”想到这些天来,自己被挡在这道宫墙外,心里受尽了折磨,李贵妃彻底压不住满腔的怒火,全都发泄到孟和身上,只听她厉声喝道:“如今皇上病了,你却把我这个贵妃挡在门外,不让人见皇帝。你是要一个人伺候皇上?还是要挟天子令诸侯!”
  
  孟和知道这位贵妃娘娘的厉害,但直到这时才真正体会到她的厉害了。原来提的那口气,被这番惊天动地的话吓得魂魄齐飞,惊恐间颤抖着磕头道:“娘娘冤枉死老奴了,确实是皇上的意思,奴婢哪敢作梗?”
  
  “是不是……”李贵妃冷冷道:“等我见过皇上再说。”
  
  “这……”孟和虽然怕李贵妃,但在他心里皇帝最大,只能不断的磕头,却不敢松这个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