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作义向毛主席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
毛主席和蔼地说:“你做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毛泽东叫着傅作义的字,风趣地说:“宜生,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了。蒋介石一辈子耍码头,最后你还是把他甩掉了。”
谈到对傅部原有人员的政策,毛主席对傅作义说:“我们俘虏你的人员,都给你放回去。你可以接见他们。我们准备把他们送到绥远去。”
傅作义一听连忙问道:“给我,我怎么处理呢?还要送到绥远去,为什么呢?”
毛泽东说:“国民党不是一贯宣传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吗?他们到了绥远,可以现身说法,共产党对他们一不搜腰包,二不污辱人格,可以帮助在绥远的人提高认识嘛!这些人以后我们还要用。”
关于如何解决绥远问题,毛泽东说:“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嘛!等待他们起义。还是以前说的,给你们编两个军。对于你来说,走革命的道路,要过好几关,但主要的是军事关。这一关过好了,以后土改、民主改革,将来还有社会主义关就好过了。”
毛泽东又问:“傅将军,你愿意做什么工作?”
傅作义说:“我想,我不能在军队里工作了,最好让我回到河套一带去做点水利建设方面的工作。”
毛泽东说:“你对水利工作感兴趣吗?那河套水利工作面太小了,将来你可以当水利部长嘛,那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军队工作你还可以管,我看你还是很有才干的。”
傅作义回到北平后,4月1日向全国发表了通电。他号召一切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都应该深切检讨,勇于认错,以北平和平为开端,努力促使全国和平迅速实现,尽早开始建设。
平津战役结束不久,绥远问题果然以和平方式获得解决。4月24日,阎锡山固守的太原也获得解放。自此以后,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已经连成一片,为解放军渡江南进、扫清蒋军残余,为赢得解放全国大陆奠定了基础。
“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
傅作义建国后竟仍居高位,党内有些人对此想不通。毛泽东便分别多次地在共产党员和群众中替傅作义做工作,而且对傅作义一直予以信任,经常请他到自己的住处,有时还邀请他一起吃饭看电影。
1951年初,当毛泽东得悉改编为解放军第23兵团原绥远起义部队士兵在遵守群众纪律和军民关系上有显著进步时,还特意给傅作义写了封信,信云:
宜生兄:
二十三兵团最近情况报告一份,送上请察阅,阅后请予掷还。二十三兵团进步如此之大且快,可为庆贺!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月二十六日
不知是毛泽东特意打听,还是无意之中得悉,农历的五月初五是傅作义的生日。于是,毛泽东在1951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特意派薄一波把傅作义请来吃饭。吃饭时,毛泽东与他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傅作义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毛泽东竟然留心到自己的生日,还请自己吃饭,内心十分激动,感慨地说:“毛主席真细心,真伟大,令人钦佩之至。”
建国初期,北京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天坛公园举行。毛泽东看到一半,就约傅作义离开会场,出去走走。
走到祈年殿时,毛泽东想起了1949年城外的解放军炮轰天坛临时机场,祈年殿被轰坏一角的往事,于是便指着修补过的一角,问傅作义:“宜生,你看这一块我们补得好不好。”
傅作义会意地笑笑说:“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如果我们兵戎相见,这墙补也补不得罗。”毛泽东高兴地说:“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
“天坛一样大的奖章”傅作义没有得到。
1955年9月;傅作义却得到了毛泽东亲自授予的“一级解放勋章”。
傅作义小传
傅作义,字宜生,1895年生于荣河县安昌村(今属临猗县)人。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1912年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两年后,升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兵科。1918年毕业后回山西,被派到独立步兵第10团任见习官,后升排长、营副、营长。1924年10月,因战功升任第4旅第8团团长。1925年春,傅作义率领第8团坚守天镇县城,被擢升为第4旅中将旅长,旋又升为第4师中将师长。次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附蒋反奉,傅作义率第4师守涿州百余日,以“守城名将”蜚声海内外。
1928年,傅作义被阎锡山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市警备司令。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傅作义被阎锡山任命为第4路军指挥官,负责指挥津浦线北段战事。6月,傅部占领济南,任济南行营主任。12月率部移驻绥远。次年1月,任35军军长兼绥远省政府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傅作义通电抗日。1933年5月23日,傅作义在怀柔牛栏山一带,率部予日军以重创,史称“长城抗战”。1935年4月,傅作义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611月14日,日军田中隆吉指挥伪蒙军5000余人由商都出发,进犯绥远省红格尔图。傅率部迎击,在百灵庙重创日军。毛泽东曾发表贺电,称绥远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并派南汉宸到绥慰劳,赠送“为国御侮”锦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傅作义受任为第2战区第7集团军总司令,先后指挥忻口战役和太原守城战。1938年,傅作义任第2战区北路军总司令,驻晋西吕梁山区柳林镇,曾与中共派来的曾三、程子华等会谈合作抗日事宜。是年冬,率部进入绥西河套地区,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升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
1946年,傅作义就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次年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上旬,傅作义与解放军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9月,又促成绥远和平解放。
1949年9月,傅作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被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傅作义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965年,傅作义当选为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毛泽东评高树勋
“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
——毛泽东评高树勋
从冯玉祥的贴身保镖起家—“高树勋部队被派进去的红军干部赤化了。”—秘密诛杀石友三,无形中帮了解放区的忙—毛泽东致电刘、邓:平汉战役的胜负,关系全局,极为重大—起义前夕,张爱萍奉命接出高树勋的家眷—毛泽东建议高树勋的起义部队叫“民主建国军”—高树勋起义,毛泽东总结出蒋介石的两个基本弱点—毛泽东回电:“高树勋起义有功,必须保证他的人身安全。”—高树勋小传
从冯玉祥的贴身保镖起家
高树勋自幼家贫,租种的农田大部分是白花花的盐碱地,粮食收成不佳,十年九荒,生活艰难,常随佳人到地里刮盐土,用锅熬成盐水制成盐后,拿到集市上卖几个铜板以补贴家中生计。
高家兄弟姐妹7人,高树勋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高树勋天资聪慧,被家里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指望。在他8岁的时候,父亲把送入私塾读书,断断续续读了4年。
后来高家家道中落,高树勋曾流落到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打工谋生,穷困潦倒。大冬天里,常常连鞋袜也穿不上。后来,高树勋到去四川绵阳,投奔了在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里当军医的舅舅,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由于上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高树勋常为连里的其他兄弟代笔写家信报平安,念家信和往家里寄钱也少不了来找他,称他是“小书生”,在行伍中很有人缘。
与国民党大部分的高级将领相比,高树勋发迹并算不很早。
1917年,张勋率领辫子军在北京拥废帝溥仪复辟,冯玉祥率领第16混成旅官兵讨逆,看高树勋作战勇敢,心眼活泛,就提升他为自己手枪连的班长,这时高树勋已经19岁了。
手枪连就是冯玉祥的私人卫队,都是由冯玉祥非常信任的人,才有资格任职。班长职务不高,高树勋却能随时跟随在冯玉祥左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贴身又贴心的保镖。
1918年,冯玉祥在鄂东重镇武穴通电全国,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段祺瑞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撤了冯玉祥的旅长之职。后来,段祺瑞为了缓和关系,把冯玉祥请到武汉谈判,冯玉祥明知段祺瑞设下的是鸿门宴,也不得不去闯一闯,于是挑选了精明强干的卫士前往保驾,挑中了高树勋率手枪班随自己赴汉口与段祺瑞会面。
高树勋喜欢看书,“鸿门宴”的掌故记得滚瓜烂熟,丝毫不敢怠慢,在汉口的这段时间内,人不卸甲,枪不离身,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惟恐段祺瑞加害冯玉祥,就连段祺瑞、冯玉祥两人会谈时,高树勋也是手不离枪把,侍奉在冯玉祥左右。所幸段祺瑞并没有加害冯玉祥之意。
冯玉祥平安从汉口回来,少不了要论功行赏。高树勋的机灵何勇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觉得稍加造就,就是个可用之材。于是,高树勋被送进了学兵营去学习军事。
学兵营实际上就是军校。高树勋有文化基础,人又聪明伶俐,军事测绘、军事操典、射击常识等等一学就会,十八般兵器也是样样精通,攻杀战守、行军打仗,每个科目都成绩拔尖,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