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22。 新生事物是
A。 新出现的事物 B。 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C。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D。 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3。 以下为联系的主要特性的是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整体性 D。 结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
24。 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表现为
A。 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且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B。 一般是个别的总和
C。 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都是一般
D。 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
25。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 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6。 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唯心主义先验论
27。 唯物辩证法是
A。 以质量互变规律为核心的科学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C。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科学 D。 对事物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否定理解的科学
28。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 前者坚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 前者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后者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 前者认为事物内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D。 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29。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是
A。 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
B。 必然性制约偶然性
C 。偶然性表现必然性且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发展开辟道路
30。 事物的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是
A。 人们虚构的现象 B。 人们的错觉
C。 客观的 D。 对事物本质歪曲和颠倒的表现
31。 矛盾地位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 B。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D。 现实矛盾和非现实矛盾的区别
32。 下列做法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A。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B。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 “集中优势兵力”,反对“两个拳头打人”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3。 “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 把逻辑矛盾和客观矛盾混为一谈 B。 用逻辑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C。 割裂了逻辑矛盾和客观矛盾的内在联系 D。 否认逻辑矛盾是客观矛盾的主观映象
34。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B。 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 否定就是取消和抛弃 D。 否定是“扬弃”
35。 度是指
A。 事物质与量的统一 B。 事物存在的关节点
C。 事物质的量的限度 D。 事物质与量的范围和幅度
36。 在范畴问题上,唯心主义常见的错误是
A。 把范畴看作是主观先验的且夸大范畴的主观方面 B。 把范畴看作是僵死不变的
C。 把范畴看成为客观事物的本原 D。 否认范畴所反映的内容和客观性
37。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A。 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B。 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 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 D。 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
38。 下列论断是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和表述的有
A。 “独中又自有对”、“无独必有对” B。 “反者道之动”
C。 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D。 “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39。 质与事物存在的关系是
A。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 B。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同一的
C。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是多方面质的统一体
40。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A。 螺旋上升的 B。 波浪式前进的
C。 周而复始的 D。 无限循环的
三、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 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2。 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3。 试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4。 试述质量互变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说明邓小平理论中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5。 下面是一组哲学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材料2
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材料3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材料4
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实践的格。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1所包含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分析材料2、3、4,为什么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3)材料4中的“格”代表什么?
(4)材料2中“帮助我们认识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是指什么?为什么是它?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 【参考答案】 C
2。 【参考答案】 C
3。 【参考答案】 D
4。 【参考答案】 D
5。 【参考答案】 A
6。 【参考答案】 A
7。 【参考答案】 B
8。 【参考答案】 C
9。 【参考答案】 D
10。 【参考答案】 B
11。 【参考答案】 C
12。 【参考答案】 D
13。 【参考答案】 C
14。 【参考答案】 C
15。 【参考答案】 B
16。 【参考答案】 D
17。 【参考答案】 D
18。 【参考答案】 A
19。 【参考答案】 A
20。 【参考答案】 B
21。 【参考答案】 A
22。 【参考答案】 B
23。 【参考答案】 A
24。 【参考答案】 C
25。 【参考答案】 D
26。 【参考答案】 C
27。 【参考答案】 A
28。 【参考答案】 A
29。 【参考答案】 C
30。 【参考答案】 A
31。 【参考答案】 C
32。 【参考答案】 A
33。 【参考答案】 D
34。 【参考答案】 C
二、选择题Ⅱ:
1。 【参考答案】 AC
2。 【参考答案】 ABCD
3。 【参考答案】 ABCD
4。 【参考答案】 BD
5。 【参考答案】 ABD
6。 【参考答案】 ACD
7。 【参考答案】 ACD
8。 【参考答案】 ABCD
9。 【参考答案】 BCD
10。 【参考答案】 ABCD
11。 【参考答案】 BCD
12。 【参考答案】 ABCD
13。 【参考答案】 ACD
14。 【参考答案】 ABCD
15。 【参考答案】 ABC
16。 【参考答案】 ABC
17。 【参考答案】 CD
18。 【参考答案】 ABC
19。 【参考答案】 ABCD
20。 【参考答案】 ABC
21。 【参考答案】 ABD
22。 【参考答案】 BCD
23。 【参考答案】 AB
24。 【参考答案】 ACD
25。 【参考答案】 ACD
26。 【参考答案】 AB
27。 【参考答案】 BCD
28。 【参考答案】 ABC
29。 【参考答案】 ABCD
30。 【参考答案】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