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拉斯》一开始便使人感到义务和感情之间的最尖锐的悲剧性冲突:贺拉斯三兄弟与居里亚斯三兄弟,将担负起用自己的双手去毁灭自己的亲人以为国争光的责任。剧中主要人物是小贺拉斯和小居里亚斯,他们的性格迥然相异。在对待决斗的态度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人性格的典型特征。当得知要与居里亚斯兄弟决斗时。小贺拉斯毫无不安之感,他以临战的姿态向对方宣布:
你看,罗马选中了我,还有什么可犹豫?
我是你的姐夫,现在就要和亲如兄弟的人决斗,但我的灵魂已经沉醉在自豪的欢愉中。
让我们结束这场不起作用的空谈,阿尔巴的对手,从今你我视同陌路。
在他看来,为了公众的事业去战胜不相识的敌人,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任务,这只是普通的功勋,成千上万的人都这样做了,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将要这样做。但是,去杀死你所爱的人,去和亲如手足的人厮杀,对那些你宁愿用整个生命去保卫的人举起武器,则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这样的勇气。
小居里亚斯的性格比较温和,当他得知自己要与贺拉斯兄弟决斗时,忧伤地叹息道:“祖国所有期待的,正是友谊所畏惧的东西!”但他同样是一位爱国者,他并不想逃避个人的义务,只是不象小贺拉斯那样奢望着建立不朽的业绩。请听听他的自白:
我为沉痛的荣誉而自豪,绝不后退,我惋惜我们的友谊,虽然奖赏使人欢喜。
如果罗马需要更英勇的行为,——
那么,感谢上天,我不是罗马人,在我身上
还保存着一点人的感情。
这段话中的后半部分,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体现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实际上,高乃依对小贺拉斯狂热的尚武精神进行了适度的谴责,并把他杀死卡米拉视为一种罪行。人民宽恕熙德,因为在他的过错中不包含罪行。国王赦免了小贺拉斯,但作者却不让人民来宽恕这一罪行。《贺拉斯》虽比《熙德》更富有悲剧色彩,但其主人公远不如罗德里克那样令人为之动情。与《熙德》相比, 《贺拉斯》中的语言更为出色,不但纯朴而且深刻,两家兄弟在出征前与亲人的诀别语尤为感人。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作家伏尔泰对此作了这样的评价:“我想从全部古代和外国的戏剧中去寻找类似的场面,寻找象这类灵魂的高贵、哀痛与端庄的结合,结果没找到。我特别留意到,就连在希腊人那里也找不到这一类东西。”
《西拿》(1640)是一部政治悲剧,故事发生在古罗马的奥古斯都时代。西拿是罗马名将之后,他的先人宠贝是奥古斯都的养父凯撒的敌人,他虽与皇帝奥古斯都有宿仇,但并无反叛之心。爱米莉与奥古斯都有杀父之仇,尽管现在皇帝对她恩重如山,但她复仇之心一直未泯。她在爱恋着她的西拿身上点燃对奥古斯都的仇恨,煽动他去组织反对皇帝的阴谋活动,并答应事成后以身相许。就在他们准备采取行动时,皇帝召西拿和马克西姆进宫,想听听他们对于国家体制的设想。西拿主张维持君主制,反对共和政体,奥古斯都接受了他的意见。马克西姆也在爱着爱米莉,出于嫉妒,他告发了西拿。皇帝得知后十分震惊,他断然没料到,这样一个坚定的专制政权的捍卫者竟是个阴谋家。于是,他与妻子莉维亚商量,用什么办法惩罚祸首。皇后劝他不要动用武力,而应以仁待人。经过反复地思考,奥古斯都最后采纳了这个建议,他没有惩办西拿。面对皇帝的“仁慈”,爱米莉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也追悔莫及,表示今后一定以忠君为本。
《西拿》之所以被称为政治悲剧,是因为作品的主要部分是由剧中人进行的长篇政治辩论构成的。在剧本的前半部分,西拿与马克西姆当着皇帝的面就国家形式的选择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西拿迫切陈词,力劝奥古斯都继续执政,认为国家必须继续维待君主制。他对皇帝说:
……自由只能造成内战的危机。
在危及世界的混乱状态中,一个人不愿意做主,第二个人也是这样。
陛下,为了拯救罗马。
必须由一个具有无限权力的仁慈的执政者把它统一
起来。
马克西姆在这场政治辩论中站在相反的立场上,认为国家形式不必强求一律,有的民族喜欢君主政体,有的民族喜欢社会自由。他希望奥古斯都放弃权力:
幸福可以把我们带到权势的顶峰,但最高尚的英勇精神则是放弃权柄,在我们中间,没有几个人
能够蔑视业已到手的政权。
奥古斯都最后接受了西拿的主张,愿意继续执政。这显然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十六世纪后半期,法国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敌对的营垒,宗教战争延续了几十年,民众饱尝内乱之苦。高乃依创作《西拿》的时候,是路易十三统治时期,那时胡格诺战争虽已结束,但内乱仍时有发生。西拿的主张体现了古典主义作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倾向。另外,在“劝进”词中,西拿把共和政体与建立国家秩序对立起来,认为“民众作了主人,只会导致内乱……最坏的国家就是民众统治的国家。”这无疑是作者的历史局限性所使然。
在剧本的后半部分,奥古斯都与皇后莉维亚就怎样惩治阴谋分子进行了关于实施仁政的辩论。莉维亚首先回顾了历史:数不胜数的反叛者,这些被降伏了,那些又铤而走险,没完没了,就象多头蛇砍而复生的头一样。接着她劝导奥古斯都:
您的严厉产生不了任何效果,……
在西拿身上试一下仁慈所能起的作用吧。
惩罚他会使骚动着的城市更加动乱,原宥他则会有利于您的声誉;
您的严厉措施只会激怒他们的人,但他们也许会被您的善心所感动……
仁慈是最美的标志,它能使天下辩认出一个真正的君主。
为了“在西拿身上试一下仁慈所能起的作用”,奥古斯都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委以重任,这使西拿感恩不尽,表示“作奥古斯都的奴隶是光荣的”。于是,这场阴谋叛乱活动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对于作者在剧中所宣扬的“仁政”思想,我不想多作评论。我只想说,路易十四统治后期法国国内重新实行宗教迫害的史实足以表明:封建君主的“仁慈”是靠不住的。
从艺术上看 《西拿》具有严重的缺陷。全剧唯理主义味道十足,剧中人不过是不同政治观点的体现者,既无丰满的形象,也无鲜明的性格。剧中虽然也有对爱情和嫉妒之心的描写,但十分平淡与牵强,与主题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另外,对于剧中人思想变化的原因,作者交代得也不清楚,这不但影响了人物性格的一致性,而且还给观众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继《西拿》之后,高乃依创作了以基督教徒殉教为题材的悲剧《波里厄克特》(1643),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亚美尼亚。波里厄克特是亚美尼亚的一个封建领主,他的妻子波利娜是罗马驻亚美尼亚总督的女儿。波利娜原来与塞维尔相爱,但那时他只是个下级军官,既无财产,又无名望,他们的婚事遭到了波利娜父亲的反对。若干年后,塞维尔成了一名出色的将领,奉罗马皇帝的旨意他来到亚美尼亚惩办基督教徒。波里厄克特这时已改信了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基督教,为了表示对新教的笃诚,他还大闹祭祀场所,毁坏了那里的神像,因而被关押起来。当局为了恐吓他,把他的同伙处决了,但这更坚定他殉教的决心。波里厄克待殉教后,他的妻子波利娜也宣布改信基督教,她的父亲、当地总督对于处决波里厄克特一事十分懊悔,于是也随着女儿改信了基督教。塞维尔并没有宣布自己改信新教,但他却主张信仰自由。
我们知道,高乃依的少年时代是在耶稣会主办的中学度过的,从小受天主教影响较深,这一点在《波里厄克特》中有较明显的体现。高乃依通过波里厄克待殉教一事,赞扬了宗教徒为信仰献身的精神。另外,他还设计了波利娜和她的父亲在波里厄克特死后改信基督教的情节,目的是向人们表明,殉教者能产生多大的感召力。但这部剧真正的意义还在于塞维尔最后所说的那几句话:
让每个人去信仰自己的神,让每个人对他所需要的神去膜拜,而不必担心受迫害。
在法国历史上,异教徒从来都是处于受迫害的地位,直到亨利四世于 1598年颁布了“南特敕令”,法国才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政策。可以说,《波里厄克特》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
该剧的不足之处是,作者对于波里厄克特的描述,留下了许多公式化的痕迹,影响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剧中许多场面都表现了他狂热的言行,但并没有多少真正感人之处。作者对于他死前的处理也是不成功的。波里厄克特反复地嘱咐波利娜,在他死后一定要嫁给她以前的恋人塞维尔,好象很有气度,但最后却加上这么一句:“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起死吧”。这使人觉得,他在临死前并非坦然自若,极大地削弱了殉教者的形象。
高乃依悲剧的特征
一 以史料为选材的主要来源
在唯理主义的影响下,高乃依把“逼真”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创作原则,因此他常从历史著作中选取悲剧的题材,而很少借用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保证剧情的真实性。以上面评析过的四部悲剧为例:
《熙德》中的主人公是以中世纪的西班牙英雄罗德里克·狄亚斯(“熙德”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为原型的;《贺拉斯》和《西拿》中的故事,发生在古罗马历史上两个不同的时期;《波里厄克特》的基本情节取自十世纪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