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第1 册第63 页。
② 收于瓦里哈诺夫的《全集》,第2 册第265—412 页。
… Page 220…
东北满洲的丧失
清王朝继续半心半意地决定保持满洲边境的满族特点,但汉族移民仍不
断涌进(吉林的人口在1800至1850年期间翻了一番);因此政府考虑到满
洲的资源,就制订了一项满洲移民政策。在1812年,决定把贫困的满洲旗人
重新从北京移回吉林和黑龙江南部的军垦区。1842年,政府开始贯彻这一决
定,专门为满洲移民准备了耕地,并准许他们免税五年。不管从哪一方面说,
这一措施对加强边境的满族特点都无效果。汉人移民开垦着土地。汉族商人
到处经商,有的经过批准,有的则没有。一些创业者在那里从事鸦片贸易和
兴办象堡垒那样坚固的高粮酿酒厂等事业,给十九世纪的满洲提供了寻欢作
乐的机会。快到该世纪下半期时,汉族的绅士阶级开始在满洲边境社会发展
起来。①
汉人大批涌进吉林和黑龙江;他们在未设防的领土上定居下来;他们买
进了旗人和分散的部落民的可耕地;他们与土著竞相狩猎和捕鱼;他们也大
力发展贸易——所有这些情况到了十九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时造成了本地满
洲居民的负债和贫困。即使如此,边境的中国化在速度和广度上都不足以免
使最北部的部落区和滨海领土落入俄国人之手。在十九世纪中期,仍只有分
散的清朝臣民居住在黑龙江右岸,居住在左岸的人数则更少。②
在整个十八世纪中,俄国已经稳步地加强了它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地位。
俄国的探险家们在1737和1738年已经对黑龙江进行了两次勘探。西伯利亚
史学者缪勒曾在1741年建议,利用黑龙江航线作为向堪察加提供给养的手段
是可取的。五年以后,白令的助手奇里科夫曾力促在黑龙江河口建立一个港
口。1753年伊尔库次克行政长官米亚特列夫重申了上述两个建议的内容。喀
德琳二世认为获取黑龙江的想法很吸引人,但是1787和1797年的 两次海上
航行则引起了一种错误的意见,即黑龙江的河口是不能通航的。在十九世纪
初期,另外两个俄国人曾调查了直至阿尔巴津的河流区,俄美贸易公司也表
①
示了它对黑龙江潜力的兴趣,但是戈洛夫金的出使没有取得通航权,而封·克
鲁森斯腾的航行又进一步证实了黑龙江不能通行的错误观念。
可能在1819年又有人提出了黑龙江的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又派季姆科夫
斯基护送第十届传教士团前往北京;季姆科夫斯基想去购买地图和地图说
明,“以便更好地执行我国政府的意图”。季姆科夫斯基所发表的记载中只
提到与理藩院的一些次要谈判,但他的职责之一可能是了解取得黑龙江通航
②
权的可能性。根据俄国在1824和1825年与英国和美国签订的条约,俄国人
必须断然放弃在北美进一步南下扩张。因此,圣彼得堡开始以更大的兴趣注
意黑龙江以北的清朝领土,于是在1832年,拉季任斯基上校奉命去确定哥尔
① 罗伯特·李:《清代历史上的满洲边疆》,第39、83、97 页。
② 拉文斯坦:《俄国人在黑龙江》,第100—101 页和第202 页以后;弗拉基米尔:《太平洋上的俄国和西
伯利亚铁路》,第196 页;科林斯:《1856—1857 年沿黑龙江直至太平洋的西伯利亚之行》 (查理·维维
尔编),第204 页以后。
① 拉文斯坦:《俄国人在黑龙江》,第68—69、113—114 页;弗拉基米尔:《太平洋上的俄国和西伯利亚
铁路》,第168 页。
② 季姆科夫斯基:《俄国使团经蒙古至华旅行记》(封·克拉普罗斯编),第1 册第324 页;加帕诺维奇:
《俄国在黑龙江的扩张》,载《中国杂志》,第15 卷第4 期 (1931 年10 月)第179 页。
… Page 221…
比察河下游边界标界的确切位置。1840年,俄国外交部试图通过在北京的传
教士团与清朝谈判黑龙江的问题,但是北京则坚持尼布楚条约已经了结此事
的立场。
吉林和黑龙江的将军很少注意满洲边地的发展事务,而清廷的政策依然
反对汉人前来移居,这使得满洲北部基本上无人守护。只有日本政府注意到
了俄国在东西伯利亚行动的必然后果,因为它早在1809年已派一个名叫间宫
林藏的代理人去确定俄国人不但在库页岛,而且在黑龙江流域的影响和渗透
的程度。③
横跨西伯利亚的大陆运输所花的费用和时间,使俄国的恰克图贸易在与
西欧及美国向广州的海运进行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但俄国政府由于相信黑
龙江不通海,所以很少去注意改进与中国的商业关系。但南京条约改变了俄
国政府的态度,因为欧美的竞争者这时可以比过去更迅速更廉价地运载他们
的货物,而且做生意也方便得多了。相反,在恰克图搞贸易则既慢且费。在
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期间,恰克图的贸易总额大致保持稳定,每年约
一千三四百万卢布,但俄国人的利润却受到了大陆远程运输费用的限制。例
如,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恰克图通过陆路运往莫斯科,每普特茶叶运费
达六卢布或更多一些,而它从广州运往伦敦的海运运费只相当于三十至四十
戈比。结果,欧洲货和美国货逐渐在恰克图市场上销声匿迹。中国与欧俄之
间横穿大陆的贸易也受到了损失。中国在恰克图的最大宗出口货是茶叶。中
国进口的俄国毛织品和棉织品的数量日增,因为这些商品甚至在华南也容易
找到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进口皮毛的数量却下降了。由于运费的关系,恰
克图贸易愈来愈限制在中国和俄属西伯利亚之间的交易方面。①
对于西伯利亚来说,对华贸易的潜力似乎特别重要。西伯利亚日益增长
的人口和日益扩大的经济,需要发展相应的对外贸易来推动该地区的开发,
而发展西伯利亚贸易和工业潜力的关键就是黑龙江。俄罗斯帝国科学院的
封·米登道夫在1844年勘探了黑龙江流域。1846年,俄国人偷偷地侦察了
黑龙江河口,但没有结果;1847年俄国政府又直接与清廷接触,要求再增加
三个贸易地。清廷拒绝这一要求,同时又轻率地重申它的旧政策,即反对汉
人移居北满。
到1847至1851年期间,由于俄国制品几乎有一半要向中国 出口,所以
圣彼得堡必须认真对待对华贸易。1848年,俄国政府试图再以俄美贸易公司
的一艘轮船孟什科夫公爵号在中国沿海试一下运气,它载运皮毛驶进上海,
要求准许贸易。清政府拒绝了它,并打发它离去。两年以后,它又来上海,
重提同样的要求,仍遭拒绝。但1853年另一艘俄国轮船访问上海时做成了一
笔生意,以阿拉斯加皮毛换取给养和茶叶。①
在此期间,积极肯干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进一步推动了对黑龙
江的勘探工作,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为了
军事的安全,因为他和与他抱同样想法的人都关心俄属远东在英国驻太平洋
海军舰队面前所处的脆弱的地位。两个英国人希尔和奥斯汀在1846和1848
③ 间宫林藏:《间宫林藏的黑龙江探险——东鞑靼纪行》,特别是108—109 页。又见纳罗契尼茨基:《列
强在远东的殖民政策》,第110—111 页。
① 斯拉德科夫斯基:《商业经济关系史》,第205—210 页。
① 斯拉德科夫斯基:《商业经济关系史》,第266 页、282 页注26。
… Page 222…
年的出现更增加了穆拉维约夫的担心,这两人表面上是进行地质研究和寻找
与考察队一起失踪的弗兰克林船长。当穆拉维约夫获悉奥斯汀打算乘木筏沿
黑龙江而下时,就把他逮捕并带回伊尔库次克。1849年穆拉维约夫派涅维尔
斯科伊去勘察库页岛北部和调查海峡以及黑龙江三角洲和河口的情况。涅维
尔斯科伊确认黑龙江可以通航,并且证实库页岛不是半岛,而是一个岛。他
在黑龙江一带没有看到清军,断定清政府在这一地区没有行使权力。他推测,
黑龙江下游的居民甚至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属民,因而他认为他们对清朝实
②
际上是抱敌视态度的。英、法和美国的船只出没于勘察加附近和鄂霍次克海
的景象,进一步提高了俄国人进入黑龙江的兴趣。穆拉维约夫争辩说,“谁
掌握了黑龙江河口,谁将占有西伯利亚,至少可以远至贝加尔湖”;同时他
还警告说,如果英国人夺取了黑龙江河口和库页岛,俄国就将失去整个东西
③
伯利亚。 以涅瑟尔罗德和财政大臣弗隆钦科为主的其他意见则反对穆拉维
约夫的劝告,因为担心在远东的努力将会分散俄国在欧洲的精力,但最后穆
拉维约夫的论据占了上风。在1850年,由涅维尔斯科伊率领的第二个勘察队
奉命非常谨慎地 (因为事为清廷所关心)设立了两个冬季哨所,一为黑龙江
河口以北的彼得罗夫斯克,一为在上游相距不远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后者的设立显然是违反尼布楚条约的。俄国的军旗升起来了。
涅维尔斯科伊的行动引起了圣彼得堡政府官员的强烈不满,但是狡猾地
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尼古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