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论方面。他最为著名的一篇评论文章是1892年刊于《女学杂志》上的诗论《厌世诗人与女性》。其中一句名言颇具代表性,他说“恋爱乃人生之秘诀,先有恋爱尔后有人生……”。这句名言集中体现了日本近代打破封建桎梏,实现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

  时治20年代(1887)前后,新政府确立起绝对化的政治权力体制。就是说,此时政治权力统治着国民的内在精神,亦即宗教、思想、艺术等各个领域。明治23年10月(1890),以国家权力最高体现者——天皇的名义,颁布了所谓“教育敕语”,其核心便是“国家至上主义”。作为当时普遍化的观念意识,是认为政治权力同时代表着思想或伦理性权威。于是,对国家政治无关紧要的、非社会性的文化艺术或个体意识,一开始便被当作伦理之“恶”。不妨说,近代社会一开始就处于这样一种政治权力绝对化的过程中。因而,明治初期福泽谕吉的启蒙运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明治10年 (1878)前后的自由民权运动,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因为运动是对当时的藩阀政府直接的政治性反抗。“自由民权”运动对日本日后的思想文化发展影响很大。

  应当说,日本的近代文学正是在上述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并展开。因而一方面步履维艰,另一方面则背负着特定的存在理由与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森鸥外等,都发生过各自不同的历史作用。北村透谷也是如此,他曾投身于激荡人心的自由民权运动,后转而致力于文学。北村透谷的特定意义在于,由政治转向文学的直接原因并非仅在运动的失败,尚有对于人的绝望。他由“民权运动”内部体察到某种前近代式的非人性或人之颓废。透谷认为,近代文学的目的、意义正在于否定那种旧有人性,毫不迟疑地向传统的审美意识、伦理意识挑战。他鼓吹尊重人的“内在生命”,并将高尚的恋爱感情奉为“内在生命”的最高发现。他反对偏狭卑俗的实利主义文学论,而强调文学的功能在于解放普遍的人生——自我的全面解放。这些特点证明,北村透谷具有独自的文学追求,透谷文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近代文学的终极目标。他所反对的文学卑俗化现象,确非一时一地之状况。文学过份趋附于政治或颓废,必然丧失内在精神的自我支柱。透谷的文学主张,可用两句话加以概括:尊重人性,确立自我。但这里的所谓自我,又具有十分强烈的精神主义和主观性特征。最后,透谷还深受基督教二元论的影响,在他的叙事长诗《蓬莱曲》中这样写道:

  我相信在我心中,有不可调和的两种精神,一是神性,一是人性,二者不停息地战斗。

  总之,北村透谷一方面苦于神性与人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则对人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当时日本的社会条件下,他始终扮演了一个反政治、反社会的角色。同时代表了《文学界》运动最具积极性的方面。也还预言过日后以自然主义为中心的日本近代文学的方向与特质。北村透谷自杀之后,《文学界》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而以北村之死为分界,《文学界》运动实际上分为前期与后期。北村透谷是《文学界》前期的代表作家,后期的代表作家则是上田敏。前者被称为人生派,后者则被称作艺术派。后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追求学者诗人或诗人学者的复合境界。在这两种风格之间,尚有一位苦于左右摇摆的重要作家尤值一提,亦即浪漫主义诗人岛崎藤村。

  上田敏 (1874—1916)精通欧洲文学。他是评论家、翻译家、小说家兼诗人。他的翻译诗集《海潮音》,被誉为日本近代译诗史上的顶峰之作。集中收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29名诗人的诗作,且以法国近代高蹈派、象征派诗歌为主。波德莱尔、马拉美等人的诗歌,占有重要比重。上田敏的代表作品尚有 《现代艺术》、《但丁神曲未定稿》、《上田敏诗集》等。

  上田敏崇奉古典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这种特征又使他逐步演化为唯美主义作家。作为日本近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北村透谷的浪漫主义继承了拜伦、歌德等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积极部分;而上田敏所崇奉、憧憬的却是19世纪中叶英国的拉斐尔美术画风。上田敏等《文学界》后期同人,背离了透谷式的苦斗,面对阴暗的日本风土——“家”或“肉体”。构成后期作家文章中心的,是对于更加新近的西方艺术、文化的憧憬,或对于学术、艺术的赞美,他们发挥各自不同的秉赋,进入了相应的学问领域或艺术世界。与此同时,岛崎藤村却以他甘美新颖的诗风,肯定了透谷的苦斗与追求。岛崎藤村处在《文学界》前、后两派的风格矛盾中,写出了具有新鲜造型美感的诗集《嫩菜集》(1897)。1898年,《文学界》停刊,明治期间的浪漫主义文学至此告一段落。尽管随后出现的女诗人与谢野晶子重又点燃了浪漫主义文学之火,但此时的浪漫主义已经远离日本社会的文化本质,不再具有透谷那种全人类式的苦斗精神,而呈现出虚幻、单调的官能性享乐特征。

  不管怎样讲,《文学界》所代表的日本浪漫派文学虽为其后自然主义文学所取代,它的历史地位却不能忽视。尤值一提的是,像岛崎藤村这样本属

  《文学界》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家,直接转入自然主义文学阵营后,成为自然主义小说的创始者。《文学界》解体之后,藤村发表过另一部诗集《落梅集》(1901)和散文集《千曲川写生》(1899)等。然而,岛崎藤村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品却是1906年刊出的《破戒》。《破戒》被称作日本近代小说的嚆矢——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慧星一般的才女作家樋口一叶(1872—1896)。一叶虽非《文学界》同人作家,却有许多传之后世的名作刊于《文学界》。她结交过许多《文学界》文友,如平田秃木、户川秋骨和马场孤蝶等,创作中汲取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思想。樋口的代表作品有:《一比高低》(1895)、《十三夜》(1895)、《歧途》(1896)等。这些作品大多表现受虐待的贫穷女性的愤怒与悲哀,且叙事中包含了敏锐的文化批评意识。《一比高低》受到森鸥外、幸田露伴和斋藤绿雨盛赞,樋口一叶遂被称作最为出色的女性作家。由于过度劳累,樋口患了肺病,死时年仅24岁。

  樋口一叶特殊的史学意义表现在,她的作品大多运用陈旧的文体,审美上接近《源氏物语》等古典文学的世界,却又以写实的手法试图令作品具有种种新意。同时,当时的日本文坛为男性作家所统治,一叶的文学活动以及她所取得的成就,使她亦成为日本女性解放史上一令人注目的存在。

  自然主义文学的兴盛

  1870年前后,以左拉为中心的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兴起。“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崇奉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主张人权平等。然而日本时值明治三年 (1870),国家、民众的关注焦点是政治,即社会的“维新”运动。虽然亦涉及一些法国作家的作品,但局限于雨果、大仲马等少数作家。且对于这些作家作品的译介,实际上出于某些表面性的政治目的。说起来,自然主义也是符合历史进程的一种时代潮流,尊重科学的客观性,也包含了一些民主主义的人文精神。因而尽管在文学方法上呈消极特征,仍无可辨驳地波及世界各国。在日本,最早介绍左拉文学的是尾崎咢堂与森鸥外,当时毋宁说持否定态度。

  首先运用左拉自然主义创作所谓“写实小说”的日本作家,名叫小杉天外。他的“写实小说宣言”,堪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第一声号角。他在《流行曲》 (1902)一文中说到,“自然就是自然。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诗人,只须依客观存在的模样去发挥空想。”这里要求艺术同一于自然。作为艺术理论有失偏颇,但在当时的日本符合时代要求。当时,日本极度崇奉合理、实证的科学精神。

  实际上,日本最早的自然主义作家是永井荷风。永井荷风(1879—1959)后为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但他的早期作品《地狱之花》(1902)、《梦中女》(1903)等,据说以左拉的文学为范本,表现上更符合正统的自然主义文学。他在 《地狱之花》跋文中即写道,“人类不可能没有动物性”。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真正代表是岛崎藤村和田山花袋。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自然主义小说,正是岛崎藤村的《破戒》(1906)。《破戒》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客观化的真实描写,涉及了部落民歧视以及近代式的个体觉醒。岛崎藤村 (1872—1943)曾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巩固其作家地位的,却是小说《破戒》。《破戒》不仅示明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也标志着日本近代小说的真正开始。《破戒》之后,藤村又刊出第二部长篇小说《春》(1908)和第三部长篇小说《家》(1910)。其中《家》以发自内心的静态文体,确立了藤村独特的自然主义小说风格。岛崎藤村的代表作品尚有《新生》(1916)和《黎明前》(1929)等。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赞美《破戒》是“明治以来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小学教师濑川丑松,某种意义上正是岛崎藤村自身的缩影。丑松出生在部落民地区(受到种族歧视的未开化村落),他听从父亲的告诫,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真实出身。师范学校毕业后,丑松在信州饭山町的小学校当教师。他受到学生和同事们的尊重,校长却要伺机赶走他。丑松的父亲是个老好人,为了不连累孩子,只身一人隐居到遥远的山村,过着孤寂的牧牛生活。父亲临终时留下遗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