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已经早两年到北京做事了,先母也和洪太太是朋友,但是等到我长大结婚后,他又因为和何凡在台湾共同工作了几十年,似乎他又跟何凡是平辈,我倒要升格了似的。好在炎秋先生也是一位个性豁达乐天知命的人,朋友的年龄对他不是重要的,你看他还常常喜欢翻译些儿童读物给孩子们读呢!他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而且别人不敢写不敢说的,他都不在乎,他认为那是不要紧的。林海音:《剪影话文坛》,(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8月版,第141页。洪炎秋先生当时是《国语日报》社长,他在1969年底以无党籍人士身份当选台湾立法院立委。何凡进《国语日报》时,王寿康是副社长,梁容若是总编辑。关于当时的情形,夏祖丽在《何凡传》中是这样叙述的:
洪炎秋说:“承楹,你不要再找了,就来帮我办报吧!《国语日报》待遇虽不好,但是有件事对你方便,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有宿舍,让王寿康让出半幢房子给你们住。”然后他回过头问王寿康:“你们住哪边?”王寿康选了后面半边,这样,这件事就定下了,就这样,他进入《国语日报》担任编辑。
不久,他在中国石油公司的老友崔兴亚、高雄炼油厂厂长宾果都来信说,帮他找到了工作,待遇好,工作比报馆轻松,但他婉谢了。
后来,《征信新闻》(即后来的《中国时报》)老板余纪忠找他去负责报社编务,给他优渥待遇,但条件是不能兼差,何凡必须辞去《国语日报》的工作。何凡婉谢了余先生的美意,他对余纪忠说:“当年洪先生给了我半幢房子住,我不能离开。”
何凡的工作定了,他们的家也就安下来了。1949年初,林海音一家搬进台北城南古亭区重庆南路三段,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的半幢宿舍,女儿夏祖丽认为从这十几坪大的日式房子开始,展开了他们在台湾五十多年的丰富充实的生活。
这半幢宿舍委实窄小,儿子夏祖焯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房间狭小,内铺榻榻米,不能摆设多少家具。寝具放在纸门后的壁橱里,晚上拿出来铺在榻榻米上睡觉,夏天挂一顶蚊帐。林海音:《家住书坊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12月版,第212页。刚搬进来的时候,林海音并不习惯:
我最初搬到这十叠半来的时候,心情之沉重,难以形容,看着堆在壁橱里的十五公斤行李,想起北平扔下的一大片,真要令人闷绝,怕他骂我想不开,夜里钻在被窝里,不知淌了多少眼泪!但是两年住下来,就犯了北平人的懒脾气。最近听说他的机关有把我们全家配到一栋多出两叠的房子去,自幽谷迁于乔木,可喜可贺,但是我和他反而留恋起两年厮守的这两间木屋来了,母亲还以为我是舍不得曾投资于修理厨房的两包水泥呢!林海音:《英子的乡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418页。
据夏祖丽在《林海音传》中说,他们一家在这栋日式房子里一住就是二十五年。但林海音毕竟是林海音,她从小形成的积极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支撑着她,让她度过到台北后的最初艰难岁月。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她便又开始了投稿写稿的生活:
三十八年初,我们就搬到重庆南路三段的宿舍来住,十八坪不大,只有一顶日本“皇军”色的大蚊帐,一张矮桌,也就勉强可以应付我们一家人二十四小时的生活所需了。三个孩子——八岁的,四岁的,两岁的——就每天在这十八席上翻来滚去。榻榻米的房子,日子倒也好混!
我呢,走出了木板墙的家门。那时的重庆南路二段和三段间,还隔着一些弯弯曲曲的巷弄,我就在这些巷弄中绕来绕去,认识环境嘛!忽然发现了一间矮屋,是公论报的分销处之类的地方,高兴极了,赶紧买了一份报回家,先看副刊,副刊的内容很合我的胃口,于是每天都要到那不知名的巷子去买一份公论报,终于兴起了“投稿”的老毛病。稿子很快地刊出了,都是些读书杂记。“飘”的作者死了,我就写了“文星陨落桃树街”;读了果戈里的“死魂灵”,我就写了“向乞乞科夫学习”。我在台湾的投稿生涯是从公论报起的呢!
为了写作,我们实在缺少了一张书桌。那张矮桌虽可席地伏案,但我们毕竟不是日本的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盘腿跪坐,来不赢!阿烈哥知道了,他日据时代在放送局,即光复后的中广公司工作,住在长安西路的宿舍里,就要提前退休了,把一张小小的旧书桌送给了我。没想这张书桌,我使用了差不多二十年,趴在上面写了千千万万的字,后来桌面干了、翘了,木板生虫了,碎屑常一堆堆撒落在榻榻米上,我扫巴扫巴还是一样地使用。它曾放在卧室的窗前,更久是放在走廊的尽头。走廊头上也有一扇窗,我白天在那里写作,有窗明几净的感觉;晚上嘛,夏天脚下是一盘蚊香,冬天膝头是一张毛毯。请看我在这张破书桌前的照片,倒也颇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心情呢!林海音:《剪影话文坛》,(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12月版,第4、6页。
何凡在《〈冬青树〉序》中也有这样一段回忆:“来台以后,定居台北,室小人稠,门外复有车马之喧,而板壁纸门,又是接纳诸般噪音的最好设置。白天既嘈杂又忙碌,实在无法构想。只有耗到晚上孩子们入睡,街上的车辆行人渐稀时才好执笔。我有时午夜梦回,透过纵横交织的蚊帐,看见她还倾身窗前小桌,一灯荧然,犹自振笔疾书。夏天是脚下一盘蚊香,冬天是腿上一条毯子。明知熬夜不是健康的生活习惯,然而既没有其他时间可资利用,也只有听其自然。奇怪的是,近年作品反而多于从前,不知是为环境所迫呢,还是熟渐生巧?”林海音的勤奋可见一斑。
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毕竟是回到了家乡:含英回到台湾突然多了许多亲戚长辈。亲友听说含英“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来接风叙旧,对于她的“乡音未改”很欣慰。1949年春节过后,他们全家有了故乡头份行,含英和妈妈、弟弟燕生、妹妹燕玢一起搭火车南下。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103页。回到家乡,林海音与亲戚叙旧,到父亲的坟前祭拜,吃家乡饭,体味着家乡的温暖。家乡的一切是亲切的,她看到了小时候母亲常用来搽脸的新竹白粉,便一口气买了八盒,也算是了却一段乡情。
第三章 台北生活
第二节 工作
何凡因为在北平时是职业报人,对办报很在行,进入《国语日报》后不久,即成为重要成员,四个月后升任副总编辑,1951年升任总编辑,与《国语日报》结下了一生之缘。于是林海音也就夫唱妇随,于1949年年中进入《国语日报》担任编辑,底薪是二百二十元。但没多久,因为三个孩子太小不放心,再加上佣人太贵,林海音就不去上班了,只编《周末》版。《周末》版最早由何容主编,49期后由何凡接编,编了三期,就由林海音接手了。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117、118页。
关于《国语日报》的情况,张至璋在《何凡传》中是这样介绍的:
要了解《国语日报》的历史,应该先知道它的前身《国语小报》。抗战胜利后,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15日,教育部在北平创刊《国语小报》。报头的字是吴敬恒(稚晖)所题,旁加注音符号。这是一个三日刊,四开一张,版面大小和现在台湾的《国语日报》一样。所用的注音铅字,是中华书局制的五号长仿宋;因此,汉字旁边的注音符号,比《国语日报》用的更小,看起来比较吃力。《国语小报》的发行人是国语推行会委员萧家霖(迪忱)。因为是惟一的注音国字报,销路遍及全国各地。单台湾一地的直接订户,就有两百多份。
《国语小报》在报头上说明它的三大特色:第一、很白很白的白话文。第二、有声文字的有声报。第三、类码排队的新闻报。前两点指出用简明白话文编写新闻,并且注音。第三点是按照类似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分类号码,从000到999,把每条新闻分类编号,这对搜集资料和分类剪贴保存相当便利。《国语小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词类连书”。排版时照着国语文法,把同一个词的各字连在一起,与前后的词用空间隔开。
读者看《国语小报》不只因为文字旁边有注音符号,知道怎么发音,更因为有断句,知道该怎么念一句句的白话文。
可惜这份抗战后出版的报纸,因为国共战乱,时局变易,只发行了一年半,到1948年6月26日宣告停刊,总共出了一百六十二期。
1948年1月,教育部长朱家骅、次长田培林先后到台湾视察,看到本省同胞学习国语的热忱,觉得有必要在台湾创办一份“注音通俗报纸”。当时北平的情势一天比一天紧急,于是教育部在6月由部长朱家骅下了一道训令,把原设北平的《国语小报》,移到台湾出版,改名为《国语日报》。
训令中把成立《国语日报》重任,交给国语推行委员会的常务委员魏建功,以及专任委员何容负责主持。由魏建功担任社长,聘请北平《国语小报》负责人王寿康为副社长。夏祖丽、应凤凰、张至璋:《何凡传》,(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版,第191、192、194页。
报社创办之初,异常艰苦,因为缺乏经费,处于时办时停的状态,1948年10月25日出版创刊号,11月13日才出第二号。《国语日报》只好寄生于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国语会以人力帮助报社出报,而报社则以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