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北京大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销毁证据之后,杨彦明向妻子提出离婚,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妻子大惑不解,妻子急忙询问原因,但杨彦明只有一句话:“我不想影响你和孩子,事情是我自己做的,我就要承担责任,你不要问为什么了,我不会告诉你的。”
  罗月玫知道丈夫的脾气,在经过无数次询问和流泪之后,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独自一人离开家之后,杨彦明分别约见了他手下的两位副总经上诉。
  记者:为何至今不交代公款的去向?
  杨彦明:我没有贪污和挪用,没有拿到这7000万。我的职权是通过下面的人去完成的,我根本就无法说清这些公款的去向。
  记者:你是负责人,7000万是经你手后不知去向的,造成巨大损失。你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
  杨彦明:我真的说不清,没有证据证明我的清白,我说什么也没有人相信。
  记者:你说你没有犯贪污和挪用公款罪,那么你认为你是什么行为?
  杨彦明:失职,或者别的什么领导责任。我承认作为公司负责人,我有许多做法是不对的,有时做得还比较过分。
  记者:通过你的教训,有什么想告诫其他证券公司领导的?
  杨彦明:我身上发生的事都是证券公司早期不规范时遗留下来的。我希望新加入证券市场的人员记住我的教训,洁身自好。保持一个好心态,不要过于看中个人业绩。
  无论如何,杨彦明承认了他的失败。就在杨彦明一审被判处死刑前几天,在同一个法庭上,中国证监会官员王小石一审被判13年,这两起有关证券类重大案件的宣判,表明对证券市场中贪污和腐败,相关部门开始予以重拳出击,表明管理层已充分意识到治理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为证券市场今后的长治久安发展奠定了有益基石。

//

***************
*第二部分情色关
***************

  2004年11月29日傍晚,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宿舍楼突然出现了惊魂一幕:12层1201房间阳台窗户的栏杆上,一个黑影头朝外无力地趴在阳台栏杆上一点一点往下蠕动。突然,像有人在身后使劲推了一把,黑影猛的一头扎了下来!


第一章名校博士高楼抛女友(1)



  2004年11月29日傍晚,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宿舍楼突然出现了惊魂一幕:12层1201房间阳台窗户的栏杆上,一个黑影头朝外无力地趴在阳台栏杆上一点一点往下蠕动。突然,像有人在身后使劲推了一把,黑影猛的一头扎了下来!
  “有人跳楼自杀了!”校园里顿时炸了锅!经警方查证,这是一起恶性杀人高楼抛尸案!案情很快水落石出,主犯殷兆辉竟然是本校的一名博士生!
  网上情缘,“英雄”遭遇“转瞬即逝”
  1977年3月,殷兆辉出生在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所以他们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学习一直拔尖的殷兆辉身上。从小父母总是不停地提醒他:“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出人头地啊!”
  为了集中全家的财力供养殷兆辉上学,他的两个妹妹先后辍学回家。殷兆辉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又老实听话,从不打架,为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1996年,争气的殷兆辉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4年之后,殷兆辉以专业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2003年殷兆辉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生,并担任研究生班的班长。
  殷兆辉是当地的第一个大学生,更是当地的第一个博士生,他成为父母和当地的骄傲。但殷兆辉自己知道,全家供他读书不容易,他是靠助学贷款才完成硕士学业,所以他平时沉默寡言做事谨慎,不敢招惹是非,生活上非常节俭,从不乱花钱,在同学和老师中赢得好评。殷兆辉的导师知道他家庭困难,特意安排他在实验室里工作挣点生活费。聪明勤奋的殷兆辉感激老师的知遇之恩,整天除了课堂就是泡在实验室中,表现出很强的科研能力。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殷兆辉在国防履带车辆的扭杆强度和疲劳寿命方面的研究,解决了扭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研究生毕业时的报告,远远高于一般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被老师们公认是同届学生最好的学术报告。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殷兆辉参与了“十五”重点项目某国防器材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导师和同学们眼里,他是个值得培养的栋梁之才。
  在武汉理工大学读本科时,殷兆辉与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同学杨晓莉相恋,他们成双成对出入校园,并订下了终身。大学毕业后,殷兆辉到北京读研究生,为了资助殷兆辉读研究生,女孩留在武汉工作,并拿出一部分钱寄给殷兆辉,使他顺利完成学业。
  因为女友不在身边,加上殷兆辉性格内向,他的生活过得单调、枯燥。两人只好通过网络沟通,或者发电子邮件,或者在QQ上聊天。殷兆辉QQ上的名字是“hero”,也就是“英雄”的意思。2003年7月的一天晚上,正在聊天的殷兆辉的QQ里突然闯入一个叫“转瞬即逝”的陌生人。两个人很快用英语聊了起来,他们聊到中外流行音乐,聊到了各自的学历及其爱好。交谈中殷兆辉感到这个“转瞬即逝”不仅善解人意,而且字里行间跳动着袭人的善良和灵气。当他得知对方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时,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转瞬即逝”的出现给殷兆辉平淡枯燥的读书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甚至是一种牵挂。每天晚上跟“转瞬即逝”倾心交谈之后,殷兆辉都会兴奋很久。两人在网上只要一“碰面”,就会聊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熟悉之后,“转瞬即逝”告诉殷兆辉,她的真名叫王晓菁,2003年从北京某工程学院大专毕业后,应聘到北京某大学下属的一家公司,从事暖气设计工作。她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交往,平时喜欢上网聊天。当王晓菁听说殷兆辉是个年轻的博士生后,对他很是崇拜。那天晚上,殷兆辉跟“转瞬即逝”聊了很久很久。
  “转瞬即逝”的出现,使沉默寡言的殷兆辉心情开朗起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3个月,两个相见恨晚的青年男女交换了电话号码,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见面。当殷兆辉看着“转瞬即逝”提出约见的要求时,一种初恋般的激动顿时袭来。对殷兆辉而言,这可是他第一次跟网友在现实生活中见面。
  以身相许,痴情女缠住博士生
  网上聊天聊出感觉后,现实中相见甚至发生一夜情,是网络世界人人皆知的秘密。殷兆辉和王晓菁也不能脱俗。
  2003年11月的一天晚上,两人如约见面。胖胖的王晓菁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女孩子,但看起来非常善良,说话也很朴实。见面的那一刻,殷兆辉微微对王晓菁感到有点失望。
  23岁的王晓菁的老家在河北邢台,父母都在某国有企业工作。王晓菁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回老家就业的机会,留在北京寻求更好的发展。这一次见面,双方留下不错的印象。尤其王晓菁根本没想到,面前的“英雄”哥哥这么年轻,26岁就成为名校的博士生。在王晓菁眼里,殷兆辉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王晓菁试探着一语双关地问:“不知道我俩以后有没有缘分做朋友……”
  “咱们已经是朋友了啊!”殷兆辉无意说这句话,让王晓菁意乱情迷。一心崇拜殷兆辉的王晓菁,恨不得天天与“英雄”哥哥在一起。一向心高气傲的王晓菁开始想入非非,不能自拔地陷入了单相思。此后,他们加快了电话联系的频率,约会频率也慢慢加快。在屡次约会中,含苞欲放的王晓菁让沉默寡言的殷兆辉找到一种久违的激情。

//


第一章名校博士高楼抛女友(2)



  2004年12月初的一天晚上,殷兆辉请王晓菁到她单位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在这次聚会中,王晓菁暗示殷兆辉,对他产生了好感。但殷兆辉想到自己在武汉的女友杨晓莉,要比眼前这个女孩优秀得多,他连忙找个话题搪塞过去。王晓菁以为殷兆辉是在犹豫,她想到了“以身相许”拴住博士哥哥的心。转眼晚上10点多了,醉意朦眬的两个青年男女意犹未尽,都喝了很多酒。殷兆辉执意要送王晓菁回租住的小屋,王晓菁微笑着同意了。或许是酒精的刺激,两个单身的青年住在了一起……
  等到他们彻底清醒的时候,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回忆起昨晚酒后放纵的情景,殷兆辉手足无措默默无言。王晓菁半是伤感半是幸福地说:“殷哥,我是真心喜欢你的,我保证爱你一辈子!”
  一听这些,殷兆辉惊讶地抬起头看着王晓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殷兆辉明白,他们之间不可能走到一起,王晓菁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女友,而且女友这些年来一直资助他上学,也一直保持着恋爱关系,他不想和女友分手。殷兆辉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两个激情男女遭遇所碰撞出的火花,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继续熊熊燃烧,两个人有性关系仅仅是两情相悦产生的一夜情而已,而一夜情与婚姻完全是两码事,何况谈婚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但是,这些话怎么跟王晓菁说出口呢。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殷兆辉和王晓菁有了性关系后却非常后悔,回到寝室将自己狠狠抽了几个耳光。在殷兆辉看来,王晓菁是个随便、轻浮的女孩,她轻易就和网上认识不久的自己发生关系。现在又拿一夜情来要挟自己,完全是异想天开。
  但王晓菁原本认为殷兆辉和自己有了性关系之后,他们爱情的根基就夯实了。她觉得殷兆辉老实本分,又是博士,将来肯定前途无量。自己仅仅是个打工妹,能够找到这样的男友是她的福气。他们已经有了肌肤之亲,结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为此,王晓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