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了他几枚,但都已变色变质。道士叮咛他千万不要泄露此事。
到了中琼台观,他又向道士提出这个要求,观主婉言谢绝。他只好快快
离开。没想到行进数里后听到后面有人呼喊,一个小道士气喘吁吁跑过来,
说奉师命让他回去。
原来是中琼台观的老观主感于他一片诚意,决定送他榔梅。观主握住霞
客的手说:“你既诚心求此珍果,就送你两枚。但一旦将此泄漏给别人,灾
难就马上要降临。”徐霞客见这两枚榔梅形似金橘 (j*),“金相玉质,非
凡品也”。再三向这个好心的观主道谢。
第二天,徐霞客走马观花似地游览了太和山其他胜景,便匆匆踏上了回
家的路。
二十四天后,他回到了江阴,把从太和山得到的榔梅献给老母,作为老
人家八十寿辰的礼物。
又是十年之后,崇祯六年(1633年),徐霞客最后一次游历北方,游览
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又登上了有“塞北第一山”之称的北岳恒山。
恒山,又名太恒山,亦称“元岳”、“紫岳”。它西衔雁门关,东跨河
北省,南屏三晋,北临燕云,一百零八峰,绵延数百里,奔腾起伏,横亘塞
上。恒山主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浑水中流,形成绝塞天险。
徐霞客进山以后沿峡谷前行,两旁的岩壁高峻,气象万千。正如他在游
记中所写:“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拟也。”
更奇妙的是,翠屏山一道绝壁的半山腰,高高地悬挂着一座楼阁,曲折
的廊榭斜贴在岩壁之上,看上去仿佛是仙山琼阁。这便是有名的悬空寺。
悬空寺建于北魏末期,是我国罕有的高空古建筑。整座寺庙皆为木结构,
共有大小殿阁近四十处,都是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背崖依龛(k1n),
别出匠心。其中两座三层飞楼,高下对峙,争奇斗险,中间隔崖数丈,飞架
栈道以通,徐霞客盛赞此为“天下巨观”。
四年之后,徐霞客访南岳衡山,终于了结了一桩心愿。
除五岳之外,徐霞客最为青睐的当属黄山和庐山。特别是黄山,他曾游
览了两次。
第一次游黄山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他冒着齐腰深的大雪登
黄山。当时一些路被封,他竟然“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
… Page 12…
以置后趾”,终于征服陡坡,登上了莲花和云门等黄山的高峰。
第二次游黄山在万历四十六年九月。这次游览正是好季节,得以饱览一
番,尽兴而归。他在游记中写道:“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
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 (h6)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后来,他饱览全国名山之后,有人问四海山川何处最奇,他便答说:“薄
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在他看来,黄山的美,
已是极致了。
顺便提一句,在祖国的名山之中,徐霞客唯一没有到过的便是四川峨眉
山,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 Page 13…
四、霞客五次入闽中
福建又称闽,位于祖国的东南,境内多奇山丽水,是徐霞客游历、考察
的重点地区。在1616年至1633年的十七年间,霞客先后五次入闽。
第一次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在冒雪游白岳山和黄山之
后,兴致未尽,到福建寻访武彝 (y0)山(又名武夷山)。
武夷山通常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位于江西、福建两省交界之处
的武夷山,海拔一千米左右,是赣(g4n)江与闽江的分水岭。徐霞客所要寻
访的武夷山,则是指狭义的武夷山,它位于崇安县西南十公里处,是由红色
砂丘构成的,海拔六百米左右的低山。它方圆百里,不与外山相连。主要风
景向称“三三六六”,即“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原来,武夷山
有一条弯弯曲曲、清流如带的九曲溪水,萦绕着两岸三十六座秀拔奇伟、千
姿百态的赤色山峰,水映山光,山挟水转,构成一幅碧水丹山的绝妙画卷。
古人有诗赞曰:“三十六峰真奇绝,一溪九曲碧涟漪;白云遮眼不知处,人
间仙境在武夷。”
这年二月二十三日,徐霞客乘船来到崇溪与武夷溪的会合处。武夷溪即
九曲溪,溪口矗(ch))立着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大王峰。徐霞客打算先游九
曲,所以弃其他名胜不游,沿九曲溪口逆流而进,从一曲、二曲、三曲……
直到六曲。但见两岸千峰竞秀,水光映照,如在画中游。在三曲,霞客注意
到,在溪流左边壁立千仞的大藏峰崖端的空隙里,插着许多木板,上面斜放
一只木舟,这就是所谓“架壑舟”。又叫悬棺、仙船、仙脱,是秦汉以前古
代越族的一种葬具。古越部族生活在水上,船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主要工具,
为让死者在幽冥之中继续享用,故用船棺作葬具。
船至六曲,水急滩险,不能再行,霞客便舍舟登岸,进入接笋(s{n)峰
和仙掌峰之间的“云窝”。寻找登临隐屏峰的路径。这里的路十分难走,他
只能沿石壁间的小径向上攀登。到了绝壁之处,“悬大木为梯,贴壁直竖云
间”。这个木梯共有三截,八十一级。木梯尽处,又有铁索横系山腰,崖壁
上凿了一个个可以容足的斜坎。霞客就这样攀索扶壁而上,一直登上隐屏山
顶。在这四面悬崖的峰顶,居然有亭子踞立其巅,周围还长着青青的翠竹,
犹如仙境一般。
从隐屏峰下来,霞客乘兴再登天游峰。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
登临峰顶,极目四望,千峰拥翠,青紫万状。凭空下眺。九溪环碧,萦回如
带,山上山下,如同天上人间,两相隔绝。
第二天,霞客沿九曲溪向前,饱览沿岸的美景。他先到座落在七曲溪以
北的三仰峰下面的“小桃源”。这是一个乱石崩崖堆成的天然门洞、由洞口
躬身而入,即是四面被丛山环抱的盆地,中间有平整的农田和曲折的溪流,
四周是苍松翠竹。鸡声人语相闻,俨(y3n)然世外桃源,令人乐而忘返。
徐霞客一直走到九曲溪的尽头,忽然发现北面有一座十分奇特的山崖,
上下都是绝壁,唯有一道狭窄的缝隙横贯其间,必须要趴下像蛇那样爬行,
才能通过。霞客好奇心大起,又想去试试,便从缝隙中穿行。不一会儿,这
道缝隙渐渐变窄,绝壁也更险峻。转弯之处,上下七寸高,宽仅一尺五寸,
身外便是万丈悬崖。霞客没有退缩,他匍匐(p* f*)前进,身体紧靠崖壁,
周旋了半天方才脱险。
因为九曲已尽,徐霞客又乘舟回返。在四曲,霞客游览了虎啸岩南面的
… Page 14…
一线天。这是一座陡岩,如同被利剑劈开,形成一个深一百尺、宽仅三尺的
岩缝,自岩下仰望,天只有一根线那么大,故得名“一线天”。
最后一天,霞客游览了换骨岩、水帘洞等风景点。水帘洞是武夷山最大
的岩洞,岩顶有两条泉水,“千丝万缕,悬空倾泻”,非常壮观。
徐霞客第一次入闽,仅用三天时间游览武夷山,便自浙江返回。
泰昌元年 (1620年),徐霞客第二次入闽,游览九鲤湖。
九鲤湖位于福建仙游县,面积不大,风景绝佳,相传有何氏九仙在湖中
骑鲤鱼而升天,故名九鲤湖。武夷山以山景闻名,而九鲤湖以水色著称,尤
其是随山势而形成的九条瀑布,形态各异,动人心魄。当地人称之为九漈
(j@)。
六月初七,徐霞客和他的叔父率几名仆人来到福建兴化府 (今莆田),
进入山岭中寻访九鲤湖。当时正是盛夏,烈日炎炎,把人晒得发晕,可走了
好久也没有见到湖的影子,大家都怀疑可能是走错了路。
突然,他们听见了巨大的声音,循声音走过去,见一条清亮的溪流平静
地流着、流着,然后蓦地消失,原来是下泄到一个湖中。平静的溪水欢快地
冲下去,似万马奔腾,有雷霆万钧之势,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九漈中的
第一漈——雷轰漈。
九鲤湖就在眼前,霞客和他的游伴顿觉凉爽了不少。湖没有浩荡气势,
但在万山之中,出现这一泓澄碧,真让人感叹造物主之匠心独运!
雷轰漈的西边,建有一个九仙祠,用来祭祀乘鱼飞去的仙人。晚上霞客
就寄居这里。这天夜晚,他坐祠前纳凉,抬头望见一轮新月挂在峰顶之上,
清辉投射在湖面上,令人神清气爽,顿时所有的疲劳和郁闷均被一扫而光。
山中异常幽静,只有飞瀑的声音。这一夜,他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漈正对九仙祠,是湖水流出形成的瀑布。徐霞客记述得极生动:“湖
穷而由此飞坠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
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壮观。”
第三漈名叫珠帘泉,它和另一道瀑布同时奔涌而出,如两条飞舞的玉龙,
在空中交相辉映。泉水下泄成潭,清澈幽碧,别有风致,此为第四漈。
徐霞客这时完全被大自然的美迷住了,不再刻意识别哪是第五漈,哪是
第六漈……
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霞客离开家乡,第四次入闽,直驱将乐县境
内的玉华洞。
玉华洞是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两条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