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的变化,心境多有恬淡之意,成就了一批佳作。他的《即事》中写山村景色,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疏朗几笔,村味尽出。
“纵横”、“高下”正反对照即现出水形村势,简练形象。“静憩”、“荒寻”,
一个暖洋洋来又懒洋洋;另一个清落落来又冷落落。而鸡却是对着中午鸣叫,犬
恰是向着黄昏吠。将时日也活化成有知觉有形体的东西了。《书湖阴先生壁》中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却是绝了。“护田”“排闼”二句从汉
书中来,蕴了典故,却又如此生动。水自有性将田护来将绿绕;山亦有意,一层
叠一层如推送青入目。绕的可以说是绿油油的植物,也可以说是绿的意趣;送的
可以说是青山,也可以说是青色扑目的气势。《葛溪驿》中行人意,病身愁,凄
凉意。“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一句,梦里咫尺,醒来天涯,心由
思牵,身被病困,怎不叫人霎如跌入谷底。《初夏即事》中“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荫幽草胜花时”,石梁茅屋旁,一弯长水,水声溅溅;天气晴朗,熏暖的风带
来麦的气息,树荫绿幽草香,虽无花却比有花时更有味道。王安石一向喜欢改诗,
苛求到位,他的一部分诗还喜造硬语,压险韵,引用生僻的典故。后人虽诟王安
石始造形式主义之根芽,却也可说他人无及他博学精才。
/* 58 */第四部分山抹微云———秦观
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
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晁无咎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张叔夏
秦观(公元1049年—1100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
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他少年豪俊,胸怀壮志,攻读兵书,准
备驰骋边疆,建立不朽的奇功伟业,并以为“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陈
师道《秦少游字叙》)。不料,世事艰难,他37岁时才中进士,到43岁才在朝廷
谋得秘书省正字一职。不久即被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随着苏轼等屡受迫害,先
后被流放到郴州(今属湖南)、横州(今广西横县)和雷州(今广东海康)。由
于他的人生期望值过高,对于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故一旦
希望破灭,就异常失望和痛苦。秦观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被贬到雷州时,曾自作
挽词,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念,故此后不久即逝世,年仅52岁。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四学士中他最受苏轼爱重。诗、词、文皆工,
而以词著称。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即负盛名,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誉之
为“当代词手”,叶梦得《避暑录话》则说秦观“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
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他是北宋以后几百年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
正宗婉约作家。其词远绍西蜀南唐,近受柳永影响,词风俊逸精妙,情味深永,
情韵兼胜,语言淡雅,音律谐美,饶有余味,艺术成就很高,是“出色当行”的
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冯煦《蒿庵论
词》),词中浸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揪心的愁恨:“恨悠悠。几时休。飞絮
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日边
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这些江海般
深重的愁恨,都是词人历尽人生坎坷后从心底流出,即冯煦所说的“他人之词,
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蒿庵论词》)。他的词又被人称为“女郎诗”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四),这与他的经历和个性气质都有关系。
秦词以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本人不幸身世为主,感伤色彩较为浓重。他极善
于把男女的思恋怀想、悲欢离合之情,同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
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婉的乐律、幽冷的场景、鲜明新颖的形象,
抒发出来,达到情韵兼胜,回味无穷的境地。清人周济说秦词“将身世之感打并
入艳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
秦观词在艺术风格上可被视为婉约之正宗,只不过在婉约之中带有更多幽伤
的调子,和其词的内容极为相谐,达到了情辞相称、意韵兼胜的效果。秦词善于
将外在幽迷之景与内在感伤之情作微妙的结合,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
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
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全词用一系
列凄迷的景色传达出被贬郴州后的哀怨心情,特别是最后两句痴语更深得含蓄之
妙。词人悲苦的心境,投射到他所见所闻的景色音声之中,使之染上凄婉的色调
;他又用清丽的语言把这些景色音声编织成词中的意象,以主体的情绪与视角为
脉络串连成流动的意境,虚实相间,身边事与心中情相互回环缠绕,构成浓厚的
感伤气氛,极细致地表现了身处逆境的文人对于不能自主的命运的哀怨。
秦词还善于捕捉细节,对心绪物象作微妙而细腻的刻画,并借此来抒发深悠
的哀伤。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有这样的细节刻画:“柳外画楼独上,
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词还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
言及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敏锐细腻的感受和丰富生动的联想。如《满庭芳。山抹
微云》上阕:“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寒鸦”
二句虽是点化隋炀帝诗,但精美而本色:“抹”、“连”字虽平易但很传神,难
怪苏轼要戏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了。
在伤怀人生命运之外,秦观又写了不少描写男女恋情的词。这虽是一个传统
题材,但秦观往往写得比前人更为真挚动人,像著名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
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着七夕牛郎织女
相会的古老传说,写出人间一种执着深沉的爱情。作者对于爱情的严肃态度,与
许多诗词中把女性的外貌和情感作为赏玩对象的做法有极大不同,因此增添了
“情”的感染力。另外,由于秦观一生中情感基调的低沉,他的爱情词也多偏向
于写情中的愁怨。
秦观词的不足之处,除题材较窄外,风格也较柔弱,情调时时显得过于凄凉。
这与他的坎坷遭遇和意志消沉有关。但总的来说,秦观词的感伤情调既容易引起
封建社会一些怀才不遇的文士的共鸣,词的艺术成就又较高,因此他向来被认为
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对后来词家,从周邦彦、李清照直到清代的纳兰容若等,
都有显著的影响。
/* 59 */第四部分富艳精工———周邦彦
美成自号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
成词为可爱。
———陈郁《藏一话腴》
美成词如十三女子,玉艳珠鲜,政未可以其软媚而少之也。
———彭孙《金粟词话》
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浙江省,曾经是宋词赖以繁荣的重要人才基地。宋代
词人有籍贯可考者约730 多人,其中浙江籍的竟有200 人之多。周邦彦,就是这
个庞大的浙江作家群中高标独秀的人物。
周邦彦(公元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出生于一个诗礼簪缨之家。自幼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加之聪明勤奋,“博
涉百家之书”,很快成长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不过对于奠定他在词坛的重要
地位具有特殊作用的,还是他那从小培养起来的音乐专长。他妙解音律,善自度
曲,是北宋文人中继柳永之后最杰出的音乐家。“博文多能”的主观条件,使他
具备了争雄于文坛的深厚潜力。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
言典丽精雅,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经遗佚。
周邦彦词雅俗共赏,在当时颇有影响,“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皆知其
词为可爱”(陈郁《藏一话腴》),他能广泛地吸取温庭筠的浓艳,韦庄的清丽,
冯延巳的缠绵,李后主的深婉,晏殊的蕴藉,欧阳修的秀逸,特别是柳永的绵密
和冶艳,最终形成了“富艳精工”(《艺概。词曲概》)的一家之风,堪称婉约
词之集大成者。他不但善于继承,而且善于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他更注重人工的
布置与思力的安排上,因而他的词较之上述那些人显得更为凝重厚实,书卷气更
浓。
周邦彦善于铺叙而结构深曲,经常用逆笔、侧笔、甚或以心理时空为线索来
结构篇章,使词更加曲折变化。用笔极尽人力,刻意描摹,使言情体物更穷极工
巧。在抒情时注重凝炼含蓄,从而产生一种顿挫沉郁的厚味。同时,追求句法的
奇警,讲究征辞引类,字有来历,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诗意,语言显得更高华精美。
如《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
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全词八句全用对偶,且多处点化《幽明录》典故及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