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李秀成_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诏急催李秀成回军。秀全之诏大意如此 :“三次下诏
要你回救天京,为什么还不启程呢?你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你不按诏行事,天国之法难以容忍 。”天王之诏
如此严厉,李秀成不能再在苏州呆下去了,原来所商
议的计划也落空了。李秀成当即点兵将,派部分军队
先行,自己又将苏州的事务交与部将管理,为了表示
对洪秀全的忠诚,将在苏州的母亲及家眷送到天京作
抵押。
李秀成将苏州事务交待好之后,统军于9月14
日,从苏州出发,经过溧阳、溧水,到达天京城南,
另一路向秣陵关雨花台进军,由板桥进攻天京西南清
军营垒。从10月13日起,对西南曾国荃的守军,
发动猛烈的进攻。城内太平军也乘机出击。太平军勇
猛进攻,前仆后继,在混战中,曾国荃的面额被太平
… Page 67…
李秀成传 ·66·
军的流弹所击伤,湘军伤亡惨重。10月23日,李
世贤也带领浙江的三四万太平军赶到,参加战斗。经
过几次猛烈的攻击,由于湘军凭营垒和沟壕死守,太
平军没占到半点便宜,非但没攻下敌人的营盘,而且
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进攻的锐气大减,不再如前那
样强烈,这给曾国荃以喘息之机,急忙从外调入援兵。
11月3日,太平军用炮轰开雨花台敌营垒的两个大
缺口,太平军将士乘机发起总攻,个个踊跃争先,但
敌营内有好几道壕沟,刚冲开缺口,就立刻遭到营内
湘军的射击和强烈的抵抗。最后,李秀成未能攻下敌
营。到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贤见攻营没多大
希望,就分别撤军,另作打算。
这次围攻曾国荃湘军,战争相当激烈,把守军打
得焦头烂额,在曾国荃本人的脸上也可见一斑。直把
曾国荃军搞得寸步难行,孤军无援。就是曾国藩,对
此战也是“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实在没有什么比这
更可怕的”。但太平军由于没攻下曾国荃的营垒,并
没解天京之围,在战略上实际是失败了。这次围攻,
太平军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最后却
失败了,原因在哪里呢?李秀成对这次失败,客观上
认为是由于9月14日出兵,已是秋季,行军时并没
有带冬衣出来,遇上10月、11月份,天气寒冷;
同时,粮食运输困难,供应不上,使士兵受饥饿威胁,
… Page 68…
李秀成传 ·67·
影响战斗力。不过,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不能忽略,
由于洪秀全紧急下诏召李秀成回京,当时许多将士,
包括李秀成本人,都很不愿意,而且将士连日来奔波
在各战场上,没得到休息,引起军心涣散,削弱了战
斗力,不能形成统一的默契配合作战。
李秀成撤兵之后,天王对他的失败当着众臣的面,
加以指责,并革了他的爵位,命他统兵渡过长江,向
安徽北部进攻。李秀成此次同样怀着无奈的心情,调
集数万兵马,冒着风雪严寒,渡江北上。派林绍章、
洪春元、郜永宽等部将于12月8日从天京北岸九州
出发,分路围攻清将李世忠的军营;一边率军日夜兼
程,乘清军增援不及,攻下浦口、江浦,打开向北进
军的通道。再向和州进攻,于12月21日占领和州,
继续北进。李秀成并没有当即随先头部队进军,由于
他时时挂念苏、浙一带的太平军战事,径自回到苏州,
处理苏杭的军政要务。等他陆续调集陈坤书和黄崇发、
吴如孝两军分别于2月27日、3月16日率军渡江
北上后,才率领各将士随后出发,从含山、和州经过,
3月31日到达巢县,打算进攻安徽北部,以解天京
之围。从巢县出发,进军到江浦县。江浦县守军是原
太平军部将李昭寿(此时已投降清军改名为李世忠)
率兵把守 。太平军一边围城,一边对江浦县进行激
烈的攻击,李世忠战败,太平军当即攻下江浦。
… Page 69…
李秀成传 ·68·
4月9日,李秀成在石涧埠碰上曾国藩的驻军。
曾国藩的湘军一个劲地固守营盘,严守不出战,欲以
逸待劳,拖垮太平军。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此计果真有
效。太平军连续攻击几天也没攻下。此时,由于连日
来降大雨,军中疾疫流行。很多太平军将士受到传染,
一病不起。眼看与曾军战又不成,攻又不下,身后清
援军就要逼近太平军后路,李秀成经过分析,认为这
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受腹背夹击,那太平军的形势将
十分不利,便当机立断,从江浦撤军,率兵向庐江、
无为州进攻。乘敌人闻声惊惧之际,迅速截断无为州
的清军的后路。无为州守将李连捷接到指示,死守无
为州。虽然李秀成对其进行猛烈攻击,杀死、杀伤大
量清军,但仍未能迅速地拿下城池。曾国藩又调来援
军向无为州增援。李秀成只好中途而废,放弃无为州,
将矛头指向庐江。5月6日,开始对庐江发动进攻,
没过几天,又有清将鲍超率兵前来增援。李秀成又被
迫改变进攻对象,突击舒城,打败城中守军,于5月
10日率军到达六安。
李秀成原打算与扶王陈得才在此会军,但当李秀
成军到达六安时,才知道陈得才已率军进入陕西,李
秀成的联合作战计划已成泡影。此时,六安正值是水
稻未成熟的青黄不接时期,同时李秀成所带军粮已所
剩无几,当地居民家也很贫穷困苦,度日艰难。因此,
… Page 70…
李秀成传 ·69·
军队的供粮就成了问题。
面对这种种困难,李秀成无法迅速解决,天京也
在等候救援。他只好从六安回军。5月19日,开始
撤军,途中经过寿州。寿州周围三百里,一片荒凉,
主要原因是清将苗沛霖在此骚扰多年,烧杀抢掠,强
征谷粮,胡作非为,农民纷纷逃走,使该地人烟稀疏,
原来肥沃的土地尽是荒草或不毛之地。太平军撤到此
地时,粮草将无,军士一路上以食草根充饥,沿途饿
死了很多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太平军终于过了这是
非之地,到达天长。
正在此时,清将曾国荃率军攻破太平军镇守的要
隘雨花台;在巢县镇守的洪元春也被湘军鲍超部打败,
被迫退出巢县;而在1863年5月,英国著名的“
吸血”舰队已经开到上海,很快就要到达天京江面。
天京局势由于种种军事失利,立刻变得十分严峻起来。
洪秀全急忙派人火速召忠王李秀成率军返回天京解救。
忠王接到命令后,当即收割沿途尚未成熟的稻谷,
征集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虽然军中钱饷十分充足,
却无法购得粮食。然后,就踏上了极其艰难的行军路
途。军中一点点粮食,实际上还不够一半的行军路程
所用,再加上一路上清军的堵击,事实上是远远不够
的。在行程中,太平军只好忍饥挨饿,日夜兼程南进
天京。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行军,到达离天京仅有二
… Page 71…
李秀成传 ·70·
百多里的长江北岸附近。但这最后的一段路程,更难
前进。由于连日降下大暴雨,雨水淹没了长江以北许
多洼地,成为一片泽国。太平军每通过这些不毛之地
与沼泽,到达一处干燥的地方,就必须要击败驻守在
那里的清军才能通过。这些清军粮食充足,军备齐全,
又有众多的船只,占有有利的地势,他们像蜜蜂一样,
成千上万地涌向太平军,死死地咬着不放,在路途中,
饥饿劳累得奄奄一息的李秀成撤军,每到一处旱地,
都要付出一批批太平军的尸体,这样惨重的代价一次
又一次重复着……
越靠近长江北岸边,太平军所遭受到的苦难更多。
长江旁的一条条小河也成了太平军战士的葬身之地。
他们为了过河,不能乘船渡过,而要游过去,这就是
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清军军舰的炮弹攻击之下,残遭轰
击……还有什么不幸比这些悲惨的爱国志士所处的境
地更加可怕的呢?
由于饥饿,在近一个月内,太平军战士完全靠吃
地上的青草和绿色的竹笋,甚至吃尸体充饥,暂时维
持生命。在撤军的途中,太平军的前锋和两翼,不断
地遭受凶恶的清军的袭击,成百上千精疲力尽的太平
军将士遭到清军残酷的屠杀、任意的宰割。在太平军
到达长江北岸时,已有几千太平军死在清军的袭击之
下。几千人陷没在沼泽中而不能自拔,淹没在水中而
… Page 72…
李秀成传 ·71·
不能动弹!什么人应对这一切生命的损失负责呢?是
洪秀全的战略决策失误?是李秀成的无能?不,都不
是!这是英、法侵略军的军事干涉,是英美侵略者把
一批批杀害太平军战士的战略物资运送给清军所造成
的 ,外国侵略者应对此负责任 。李秀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