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犯,不过略带三分责任。汤不肯与他同谢,实欲将盗钱一案, 
尽推卸至青翟身上,而且还要办他明知故纵的罪名,使他受谴 
免官,然后自己好代相位。那知御史隐受汤命,却有人漏泄出 
去,为相府内三长史所闻,慌忙报知青翟,替他设计,先发制 
汤。三长史为谁?第一人就是前会稽太守朱买臣,买臣受命出 
守,本要他预备战具,往击东越,嗣因武帝注重北征,不遑南 
顾,但由买臣会同横海将军韩说,出兵一次,俘斩东越兵数百 
名,上表献功。回应前六十二回。武帝即召为主爵都尉,列入 
九卿。越数年,坐事免官,未几又超为丞相长史。从前买臣发 
迹,与庄助同为侍中,雅相友善。张汤不过做个小吏,在买臣 
前趋承奔走。及汤为廷尉,害死庄助,见前文。买臣失一好友, 
未免怨汤。偏汤官运亨通,超迁至御史大夫,甚得主宠,每遇 
丞相掉任,或当告假时候,辄由汤摄行相事。买臣蹭蹬仕途, 
反为丞相门下的役使,有时与汤相见,只好低头参谒。汤故意 
踞坐,一些儿不加礼貌,因此买臣衔恨越深。还有一个王朝, 

… Page 188…

前汉演义                                                             ·609· 

曾做过右内史,一个边通,也做过济南相,俱因失官复起,权 
任相府长史,为汤所慢。三人串同一气,伺汤过失,此次闻汤 
欲害青翟,便齐声禀白道 :“张汤与公定约,面主谢罪,旋即 
负约,今又欲借园陵事倾公,公若不早图,相位即被汤夺去了。 
为公计画,请即发汤阴事,先坐汤罪,方足免忧 。”青翟志在 
保位,听了三长史的言语,当然允许,且令三人代为办理。三 
人遂潜命吏役,往拿商人田信等,到案审讯。田信等皆为汤爪 
牙,与汤营奸牟利,一经廷审,严刑逼供,田信等只得招认。 
当有人传入宫中,武帝已有所闻,便召汤入问道 :“朝廷每有 
举措,如何商人早得闻知,莫非有人泄漏不成?”汤并不谢过, 
又佯为诧异道 :“大约有人泄漏,亦未可知。”一味使诈,总 
要被人看穿。 
      武帝闻言,面有愠色,汤亦趋退。御史中丞减宣,已将谒 
居事调查确凿,当即乘间奏闻。双方夹攻,不怕张汤不死。武 
帝越觉动怒,连遣使臣责汤,汤尚极口抵赖,无一承认。武帝 
更令廷尉赵禹,向汤诘问,汤仍然不服。禹微笑道 :“君也太 
不知分量呢!试想君决狱以来,杀人几何?灭族几何?今君被 
人讦发,事皆有据,天子不忍加诛,欲令君自为计,君何必哓 
哓置辩?不如就此自决,还可保全家族呢 !”汤至此也自知不 
免,乃向禹索取一纸,援笔写着道: 
        臣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幸蒙陛下过宠,忝位三公, 
无自塞责,然谋陷汤者,乃三长史也。臣汤临死上闻! 
      写毕,即将纸递交赵禹,自己取剑在手,拚命一挥,喉管 
立断,当然毙命。禹见汤已死,乃执汤书还报。汤尚有老母及 
兄弟子侄等,环集悲号,且欲将汤厚葬。汤实无余财,家产不 
过五百金,俱系所得禄赐,余无他物。史传原有是说,但复阅 
前文,恐是说亦未必尽信。汤母因嘱咐家人道 :“汤身为大臣, 

… Page 189…

前汉演义                                                              ·610· 

坐被恶言,终致自杀,还用甚么厚葬呢?”家人乃草草棺殓, 
止用牛车一乘,载棺出葬,棺外无椁,就土埋讫。先是汤客田 
甲,颇有清操,屡诫汤不宜过酷,汤不肯听信,遂有这般结局。 
家族保全,还算幸事。惟武帝得赵禹复报,览汤遗书,心下又 
不免生悔。嗣闻汤无余资,汤母禁令厚葬,益加叹息道 :“非 
此母不生此子 !”说着,便命收捕三长史,一体抵罪。朱买臣 
王朝边通,骈死市曹。买臣妻如死后有知,可无庸追悔了。就 
是丞相庄青翟,亦连坐下狱,仰药自尽。武帝另用太子太傅赵 
周为丞相,石庆为御史大夫,命释田信出狱,使汤子安世为郎。 
惟同时酷吏义纵,已经坐罪弃市,还有王温舒,后来受赃,亦 
致身死族灭。温舒两弟及两妻家,且各坐他罪,一并族诛。光 
禄勋徐自为叹道 :“古时罪至三族,已算极刑,王温舒五族同 
夷,岂非特别惨报么?”义纵王温舒,并见前文。至若御史中 
丞减宣,亦不得善终,独赵禹较为和平,总算保全首领,寿考 
终身。小子有诗咏道: 
      天道由来是好生,杀人毕竟少公平, 
      试看酷吏多遭戮,才识穹苍有定衡。 
      是时武帝已五次改元,因在汾水上得了一鼎,号为元鼎。 
元鼎二年,得通西域。欲知西域如何得通,待至下回说明。 

      李广未尝非忠臣,李敢亦未尝非孝子,乃皆以过激致死, 
甚矣哉血气之不可妄使也!卫青以广之失道,责令对簿,迫诸 
死地,已觉御下之不情。及为李敢所击伤,却退然自阻不愿报 
复,青亦渐知悔过欤?霍去病乃从旁挟忿擅射李敢,杀人者死, 
汉有明刑,即有议亲议贵之条,亦不过贷及一死,乌得曲为掩 
护,任其妄杀乎?夫惟如武帝之偏憎偏爱,而后权贵得以横行, 
甚至酷吏张汤,屡陷人于死罪,冤狱累累而不少恤。刀笔吏不 

… Page 190…

前汉演义                                                              ·611· 

可作公卿,汲长孺之言信矣!然势倾朝野而不能延命,智移人 
主而不足欺天,徒诩诩然逞一时之权诈,果奚益乎?观于霍去 
病之不寿,与张汤之自杀,而后世之得志称雄者,可废然返矣。 

… Page 191…

前汉演义                                                              ·612·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 

      却说匈奴西偏,有一乌孙国,向为匈奴役属。当时乌孙国 
王,叫作昆莫。昆莫父难兜靡,为月氐所杀,昆莫尚幼,由遗 
臣布就翖侯窃负而逃,途次往寻食物,把昆莫藏匿草间,狼为 
之乳,乌为之哺,布就知非凡人,乃抱奔匈奴。到了昆莫长成, 
匈奴已攻破月氐,斩月氐王,月氐余众西走,据塞种地,作为 
行巢。昆莫乘间复仇,借得匈奴部众,再将月氐余众击走。月 
氐徙往大夏,改建大月氐国。已见前文。所有塞种故土,却被 
昆莫占住,仍立号为乌孙国,牧马招兵,渐渐强盛,不愿再事 
匈奴。匈奴方与汉连年交战,无暇西顾,及为卫霍两军所败, 
匈奴更势不如前,非但乌孙生贰,就是西域一带,前时奉匈奴 
为共主,至此亦皆懈体,各有异心。 
      武帝探闻此事,乃复欲通道西域,更起张骞为中郎将,令 
他西行。张骞入朝献议道 :“陛下欲遣臣西往,最好是先结乌 
孙;诚使厚赂乌孙王,招居前浑邪王故地,令断匈奴右臂,且 
与结和亲,羁縻勿绝,将见乌孙以西,如大夏等国,亦必闻风 
归命。尽为外臣了 。”武帝专好虚名,但教夷人称臣,无论子 
女玉帛,俱所不惜。因此令骞率众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万 

… Page 192…

前汉演义                                                              ·613· 

头,金帛值数千巨万,赍往乌孙。乌孙王昆莫,出来接见,骞 
传达上意,赐给各物。昆莫却仍然坐着,并不拜命。骞不禁怀 
惭,便向昆莫说道 :“天子赐王厚仪,王若不拜受,尽请还赐 
便了 。”昆莫才起身离座,拜了两拜。骞复进词道:“王肯归 
附汉朝,汉当遣嫁公主为王夫人,结为兄弟,同拒匈奴,岂不 
甚善 !”昆莫听了,踌躇未决,乃留骞暂居帐中,自召部众, 
商议可否。部众素未知汉朝强弱,且恐与汉联和,益令匈奴生 
忿,多招寇患,所以聚议数日,仍无定论。 
      就中尚有一段隐情,更令昆莫左支右绌,不能有为。昆莫 
有十余子,太子早死,临终时曾泣请昆莫,愿立己子岑陬为嗣, 
昆莫当然垂怜,面允所请。偏有中子官拜大禄,强健善将,夙 
任边防,闻得太子病殁,自思继立,不意昆莫另立嗣孙,致失 
所望,于是招集亲属,谋攻岑陬。昆莫得知此信,亟分万余骑 
与岑陬,使他出御中子,自集万余骑为卫,防备不虞。国中分 
作三部,如何制治?且因昆莫年老,越觉颓靡不振,姑息偷安。 
夷狄无亲,可见一斑,汉乃以和亲为长策,实属非计。 
      骞留待数日,并未得昆莫确报,乃别遣副使,分往大宛康 
居月氐大夏等国,传谕汉朝威德。各副使去了多日,尚未复命, 
那乌孙却遣骞归国,特派使人相送,并遗良马数十匹,作为酬 
仪。骞偕番使一同入朝,番使进谒武帝,却还致敬尽礼,并且 
所献良马,格外雄壮。武帝见了,不觉喜慰,遂优待番使,特 
拜骞为大行。骞受任年余,竟致病逝。又阅一年,才由骞所遣 
副使陆续还都,西域各国,也各派使人随来,于是西域始与汉 
交通,汉复再三遣使,西出宣抚。各国只知博望侯张骞,不知 
他人。各使亦讳言骞死,但说是由骞所遣,后人因盛传张骞凿 
空。凿空谓开凿孔道。且因骞尝探视河源,称为张骞乘槎入天 
河,其实黄河远源,并不在当时西域中,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 Page 193…

前汉演义                                                              ·614· 

惟西域一带,地形广袤,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接玉 
门阳关,西限葱岭。葱岭以外,尚有数国。今据史传纪载,西 
域共三十六国,后且分作五十余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